不要告訴別人「什麼是寧靜」,讓他寧靜;不要炫耀你知道什麼是「智慧」,有本事你就拿出自己的智慧;不要定義什麼是喜悅,你只要真正深度快樂。這才是無言之教。做一個沒人佩服你的老師!
———— 丹蕨先生
沒有宗教,沒有所謂靈修,沒有任何神秘,只是老老實實做人,做老實人:
止語+白天禁食+靜坐(分四次·每次30分鐘)+徒步或幹活+讀《每日課》+晚課答疑。
結束優美、恬靜、禪悅、能量充沛的一天。
持齋:身體停止攝入不必要的過多食物,讓血氣充盈在周身。讓身體靜下來!
止語:暫時讓身心獨立起來,切斷了八方主力風源,體會那份本屬於你的安靜;
靜坐:潛意識也跟著慢慢捋順、調服,之後聚精會神,精力充沛。
徒步、勞動:可以凝神!
讀《每日課》:澄清心念!打通智慧。
晚課:就一個「美」字!燈火闌珊,竹影芭蕉,錦鯉休止,我們師徒切磋聖義。
這幾件事同時發生,你自己說會有奇蹟嗎?
一次心靈的大掃除
做企業幾十年,每天都5S,從來沒想到把自己思想裡面的東西5S管理一下,參加清齋4天,意外地得到了清理的機會。真想不到少進食、止語、打坐、晨走,讀每日課有那麼神奇的力量。清齋兩天渾身十分輕鬆,心情愉悅,頭腦清醒,一下子就能全神貫注起來,當你聚焦往事的時候,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往事歷歷在目清清楚楚,自然地冒出來有用的和無用的,舍掉無用的,另一個奇蹟出現了:第六識變得十分清晰。丹厥堂進門的那幅油畫走過了幾十次也認真看了七八次,那就是一片灰白色的油漆,這一刻不同了,畫面裡坐了一位先生(心想那就是師傅吧),他的眼睛鼻子嘴連咀上和下頜鬍鬚全部清清楚楚,斜靠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地坐著,手裡拿著一個圓形扇子看著來來往往的每一個人。原來清空大腦無用的東西,聚精會神以後會有這麼神奇的力量,能夠與多年前畫家的心連通,而且是兩個不同時空的對話。晚上師傅講信仰,在信奉上帝(天理)平行的道路上,留出了一條通道給佛教,這條路走到盡頭後,師父停頓了一下,向下就是迷信,向上就是開放,眼前一亮這不就是困惑自己多年的宗教思維的最後一步嗎,向上這一步不就是信仰嗎?以前從沒想到向上這一步,一直停留在向下迷信這一步,那一刻自己的身、心、意念全部被打開,豁然開朗,原來在4個CP∪當中你想得到宗教思維,那一定要從迷信向上一步,進入信仰才能得到。四天的清齋一下子就過去了,帶著滿滿的收穫,輕鬆愉悅的心情,與師父和師母道了別,舒舒服服的睡著了。清晨天還沒亮與忠偉一起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丹厥堂,光大,臣鳴送我們到門口,室外淅淅的下著小雨,抬頭一望門外那裡站著師付和師母,原來他們早早就起床了,等著送我們,心裡油然而生」家」的感覺,感謝師付、感謝師母。也借這篇文章感謝師弟師妹和同修們,謝謝大家給我的加持。丹蕨堂外細雨綿綿,而丹蕨堂內進行的靜修猶如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風雨,把我從裡到外淋了個透。 每天的止語、打坐、齋戒,是那樣的神奇,隨著靜修的深入越來越讓內心平靜、愉悅。每天的每日課、晚課,在師父的指引下思考使參加靜修的同修漸入佳境。 「信仰是什麼?我們有信仰嗎?「這樣尖銳的問題,在教授庖丁解牛般的講解下,找到了答案。讓人如此震撼!在每日課的學習中讓我體會到知行合一,是「我中無我,轉染成淨」下的知和「格位、切境、當機」的行合一。企業家的「德經十誡」如此具體,只有如此做才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一份偉大的遺囑「讓人如此感動,使我有儘快寫自己墓志銘的衝動。更讓我難忘的是我找到了幸福感。那是在教授帶我們做飯前禱告的時候,讓我覺得當下的一切是那樣的美好,幸福的暖流流遍我的全身,渾身舒暢。四天的靜修過的太快,真的是意猶未盡。雖然只有四天,但給我的感悟,足以要用一生來消化。發現幸福密碼
上周的清齋靜修雖然已經結束,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 位,但這次回歸與之前不同的是:一樣的熟悉環境卻有了不一樣 的感覺。四天靜修的美好時光時時浮現在腦海中,冥冥之中似乎 自己還在丹蕨堂.是的,人走了,心卻留下了。或者說這顆心 終於找到了安放的地方,可以踏實下來了。
記得張老師在正式開始靜修的前一天晚上,問了大家一個問 題:四天後你會有什麼改變?能收穫什麼?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 答:會更加幸福!(幸福的感受力更強)我之所以能這麼肯定的回 答,是因為在第一次環湖夜行的時候,靜靜的湖光月色就已經給 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所以我知道,通過這一次的靜修,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密碼。我之所以把幸福看得這麼重,是 因為我相信,幸福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亞里斯多德的觀 點),而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亞當·斯密的觀點)!
當今的現實社會,幸福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成為了一種 奢侈品,即便是日常偶爾感受到的幸福,也僅僅是一種淺層次 的,而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由流淌。我雖然屬於相對樂觀、幸 福門檻不太高的那類人,但是始終沒能找到一把幸福的鑰匙,隨 時開啟幸福的大門。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我現在終於發現了鑰匙 的密碼,那麼我就來說說我的「探秘之旅」吧。其實也沒那麼神 秘,只要你能夠真心實意、聚精會神地做好以下這幾件事,你也能夠找到屬於你的幸福密碼。止語:切斷的不只是與周邊的糾纏,也斷掉了致心神耗散的能源。聽見了「安靜」。記得三年前剛開始感受「止語」時很不習慣,有時候都覺得
不說話憋著難受,常常忍不住要說話。但現在「止語」已經成為 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靜坐:(頭腦)後臺程序、系統也暫時終止了運作,於無聲處 良知寂靜地開啟。
每天四次,每次半小時的靜坐,對於我是個磨練,因為之前 沒有過這類訓練,所以第一天的靜坐覺得時間很長、很累,需要 變換不同的坐姿才能堅持下來。但從第二天開始就能夠從始至終 一動不動,而且越來越自然、放鬆。心中所有的美好記憶和想像 如同涓涓細流不斷湧現,帶來身心的滋潤。
白日禁食:讓身體安靜下來!體驗「三成飽」和「略飢餓」 下的「輕安」。
這三項的組合效果出人意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從「社會人 格」解脫出來的輕鬆、快樂;體會到了超脫、自由、靈感、豁 達、熱愛、歡喜的味道。
就拿環湖徒步來說吧,我們共進行過五次。有意思的是,每 次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驚喜。有時突然發現有一座木橋那麼的別 致,與綠柳相掩下的小亭子相映生輝;有時看到雨後樹葉和花朵上的雨珠是那麼的晶瑩剔透,美得那麼乾淨、純潔;有時發現路 邊樹上突然冒出了一簇簇紅色的小花,樸素卻不失美麗;有時也 會看到昨天還如此嬌豔的藍花花,今天卻黯然凋零,再無生 機.同一雙眼睛看到的不同景物甚至令我懷疑之前走的是同一 條路嗎?回答當然是勿容置否的。路還是那條路,只是心境不 同,進入到你視野的景物不同而已。這就是安靜的魅力!只有靜 下來才能發現和感受。
張老師說,人的精神狀態是由情緒開關的不同方向控制著 的。這個閥門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只是我們常常沒有意識或能力去搬動手中的開關。靜修就是要喚醒我們的意識,重新找回這 種能力。
四天的清齋靜修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只有真正的體驗過才深 知其中的美妙,但我願意把這種美好傳遞給身邊的朋友。也衷心 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幸福的密碼!
第五日
丹蕨堂·曉賢家丁
每月一期,報名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