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齋靜修|見證與幸福的不期而遇

2021-02-08 至公心宅

不要告訴別人「什麼是寧靜」,讓他寧靜;不要炫耀你知道什麼是「智慧」,有本事你就拿出自己的智慧;不要定義什麼是喜悅,你只要真正深度快樂。這才是無言之教。做一個沒人佩服你的老師!


———— 丹蕨先生



沒有宗教,沒有所謂靈修,沒有任何神秘,只是老老實實做人,做老實人:

止語+白天禁食+靜坐(分四次·每次30分鐘)+徒步或幹活+讀《每日課》+晚課答疑。

結束優美、恬靜、禪悅、能量充沛的一天。


持齋:身體停止攝入不必要的過多食物,讓血氣充盈在周身。讓身體靜下來!

止語:暫時讓身心獨立起來,切斷了八方主力風源,體會那份本屬於你的安靜;

靜坐:潛意識也跟著慢慢捋順、調服,之後聚精會神,精力充沛。

徒步、勞動:可以凝神!

讀《每日課》:澄清心念!打通智慧。

晚課:就一個「美」字!燈火闌珊,竹影芭蕉,錦鯉休止,我們師徒切磋聖義。

這幾件事同時發生,你自己說會有奇蹟嗎?


此時,正結束了半個鐘頭的垂眉靜坐,未進午餐,回想四天五夜的清齋心旅,好比啜一口百年肉桂,厚重著綿長著……
平時自己一人獨處時偶爾也有靜坐,但是從來沒有超過一刻鐘。一日四次且每次半個鐘頭真是個極大的挑戰,加上早起,每日兩頓淡飯,都是對自己平時生活習慣的倒懸。跟在老師身邊學習或是牧學,已經習慣了全心投入幹起來再說,謹守道場規矩,讓自已的心去潤流整個過程,事後的滿腔心花總能綻放許久許久!的確,頭兩次的靜坐裡,呼吸亂促,心神不寧,各種念頭如同天外隕石撞擊地球而無法控制,時間過得太慢了,那一刻忠偉兄弟鬧鐘的聲音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天籟,難熬!若不是老師和同修們凝成厚重且強大的攝場,我便不再咬牙了!後來,在老師的費心點撥之下,嘴角上揚且雙眉低垂,有意控制呼吸的節奏,慢慢的慢慢的可以把意念關注在丹田,勞宮,頭頂,印堂。有時可以感覺到顱頂有團吸力,有時感覺小肚裡拉風箱般的綿厚自如,時間的念頭消失了,結束後的身體舒暢伸發,頭腦清明如洗真是詞窮啊!身心俱喜之後,聚精會神便容易了。拿起每日課,與光大哥,小白,華明不約而同的圍坐在白馬相望的一角,止語不言,唯剩翻頁之聲。每日課是老師日常裡的嘔心瀝血,字字珠璣,境界入聖。讀起來提心燒腦,偶爾自以為觸摸到了點什麼,便會一抹痴笑。碰到著實不解之言,便用紅筆打一問號,擇機拜師賜解。其間因有拍照之責,輕步中堂,艾老師端坐一角,目不離書,慈愛潤屋。華明大哥手頂眼鏡,注神於書,不知古稀。薛大哥背倚大匠,人書一如,不曉窗外秋雨。一團慧氣籠燻著丹蕨堂,天上人間!晚課開始了,突然我發現老師的印堂飽滿,目光如電,不再是一支殘燭,而是如日中天,遍照和堂。老師時而端坐開示,時而起身板書,用最當機的語境把他內心最深的智慧無私的普降。同修們聚精會神的聆聽,時而皺眉苦思,時而生怕錯過了提筆速記。各自分享時的發自肺腑和敞開心扉,共同的微淚著哀傷和淺笑著快樂。這股氣場溫暖而精白,三生有幸身在其中薰習,輕拂!輕拂!四天五夜過去了,止語,靜坐,齋戒,每日課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好比老師恩賜了讀書的習慣一般伴隨終生!🙏🙏🙏

一次心靈的大掃除

做企業幾十年,每天都5S,從來沒想到把自己思想裡面的東西5S管理一下,參加清齋4天,意外地得到了清理的機會。真想不到少進食、止語、打坐、晨走,讀每日課有那麼神奇的力量。清齋兩天渾身十分輕鬆,心情愉悅,頭腦清醒,一下子就能全神貫注起來,當你聚焦往事的時候,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往事歷歷在目清清楚楚,自然地冒出來有用的和無用的,舍掉無用的,另一個奇蹟出現了:第六識變得十分清晰。丹厥堂進門的那幅油畫走過了幾十次也認真看了七八次,那就是一片灰白色的油漆,這一刻不同了,畫面裡坐了一位先生(心想那就是師傅吧),他的眼睛鼻子嘴連咀上和下頜鬍鬚全部清清楚楚,斜靠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地坐著,手裡拿著一個圓形扇子看著來來往往的每一個人。原來清空大腦無用的東西,聚精會神以後會有這麼神奇的力量,能夠與多年前畫家的心連通,而且是兩個不同時空的對話。晚上師傅講信仰,在信奉上帝(天理)平行的道路上,留出了一條通道給佛教,這條路走到盡頭後,師父停頓了一下,向下就是迷信,向上就是開放,眼前一亮這不就是困惑自己多年的宗教思維的最後一步嗎,向上這一步不就是信仰嗎?以前從沒想到向上這一步,一直停留在向下迷信這一步,那一刻自己的身、心、意念全部被打開,豁然開朗,原來在4個CP∪當中你想得到宗教思維,那一定要從迷信向上一步,進入信仰才能得到。四天的清齋一下子就過去了,帶著滿滿的收穫,輕鬆愉悅的心情,與師父和師母道了別,舒舒服服的睡著了。清晨天還沒亮與忠偉一起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丹厥堂,光大,臣鳴送我們到門口,室外淅淅的下著小雨,抬頭一望門外那裡站著師付和師母,原來他們早早就起床了,等著送我們,心裡油然而生」家」的感覺,感謝師付、感謝師母。也借這篇文章感謝師弟師妹和同修們,謝謝大家給我的加持。丹蕨堂外細雨綿綿,而丹蕨堂內進行的靜修猶如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風雨,把我從裡到外淋了個透。 每天的止語、打坐、齋戒,是那樣的神奇,隨著靜修的深入越來越讓內心平靜、愉悅。每天的每日課、晚課,在師父的指引下思考使參加靜修的同修漸入佳境。 「信仰是什麼?我們有信仰嗎?「這樣尖銳的問題,在教授庖丁解牛般的講解下,找到了答案。讓人如此震撼!在每日課的學習中讓我體會到知行合一,是「我中無我,轉染成淨」下的知和「格位、切境、當機」的行合一。企業家的「德經十誡」如此具體,只有如此做才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一份偉大的遺囑「讓人如此感動,使我有儘快寫自己墓志銘的衝動。更讓我難忘的是我找到了幸福感。那是在教授帶我們做飯前禱告的時候,讓我覺得當下的一切是那樣的美好,幸福的暖流流遍我的全身,渾身舒暢。四天的靜修過的太快,真的是意猶未盡。雖然只有四天,但給我的感悟,足以要用一生來消化。


發現幸福密碼


上周的清齋靜修雖然已經結束,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 位,但這次回歸與之前不同的是:一樣的熟悉環境卻有了不一樣 的感覺。四天靜修的美好時光時時浮現在腦海中,冥冥之中似乎 自己還在丹蕨堂.是的,人走了,心卻留下了。或者說這顆心 終於找到了安放的地方,可以踏實下來了。

記得張老師在正式開始靜修的前一天晚上,問了大家一個問 題:四天後你會有什麼改變?能收穫什麼?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 答:會更加幸福!(幸福的感受力更強)我之所以能這麼肯定的回 答,是因為在第一次環湖夜行的時候,靜靜的湖光月色就已經給 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所以我知道,通過這一次的靜修,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密碼。我之所以把幸福看得這麼重,是 因為我相信,幸福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亞里斯多德的觀 點),而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亞當·斯密的觀點)!

當今的現實社會,幸福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成為了一種 奢侈品,即便是日常偶爾感受到的幸福,也僅僅是一種淺層次 的,而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由流淌。我雖然屬於相對樂觀、幸 福門檻不太高的那類人,但是始終沒能找到一把幸福的鑰匙,隨 時開啟幸福的大門。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我現在終於發現了鑰匙 的密碼,那麼我就來說說我的「探秘之旅」吧。其實也沒那麼神 秘,只要你能夠真心實意、聚精會神地做好以下這幾件事,你也能夠找到屬於你的幸福密碼。止語:切斷的不只是與周邊的糾纏,也斷掉了致心神耗散的能源。聽見了「安靜」。記得三年前剛開始感受「止語」時很不習慣,有時候都覺得

不說話憋著難受,常常忍不住要說話。但現在「止語」已經成為 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靜坐:(頭腦)後臺程序、系統也暫時終止了運作,於無聲處 良知寂靜地開啟。

每天四次,每次半小時的靜坐,對於我是個磨練,因為之前 沒有過這類訓練,所以第一天的靜坐覺得時間很長、很累,需要 變換不同的坐姿才能堅持下來。但從第二天開始就能夠從始至終 一動不動,而且越來越自然、放鬆。心中所有的美好記憶和想像 如同涓涓細流不斷湧現,帶來身心的滋潤。

白日禁食:讓身體安靜下來!體驗「三成飽」和「略飢餓」 下的「輕安」。

這三項的組合效果出人意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從「社會人 格」解脫出來的輕鬆、快樂;體會到了超脫、自由、靈感、豁 達、熱愛、歡喜的味道。

就拿環湖徒步來說吧,我們共進行過五次。有意思的是,每 次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驚喜。有時突然發現有一座木橋那麼的別 致,與綠柳相掩下的小亭子相映生輝;有時看到雨後樹葉和花朵上的雨珠是那麼的晶瑩剔透,美得那麼乾淨、純潔;有時發現路 邊樹上突然冒出了一簇簇紅色的小花,樸素卻不失美麗;有時也 會看到昨天還如此嬌豔的藍花花,今天卻黯然凋零,再無生 機.同一雙眼睛看到的不同景物甚至令我懷疑之前走的是同一 條路嗎?回答當然是勿容置否的。路還是那條路,只是心境不 同,進入到你視野的景物不同而已。這就是安靜的魅力!只有靜 下來才能發現和感受。

張老師說,人的精神狀態是由情緒開關的不同方向控制著 的。這個閥門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只是我們常常沒有意識或能力去搬動手中的開關。靜修就是要喚醒我們的意識,重新找回這 種能力。

四天的清齋靜修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只有真正的體驗過才深 知其中的美妙,但我願意把這種美好傳遞給身邊的朋友。也衷心 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幸福的密碼!


第五日


如果說每一次踏入家門的瞬間即能獲得靜心的力量,那麼當我帶上止語、打坐、齋戒、《每日課》這四大法器,靜心和丹蕨堂便已無時空間隔。一個名詞如果投射入人心的只是字面,那麼它會被滑過,被忘記,被忽視,被錯意。恰巧,這四個字都是。是我們從別人口中的「聽說」。即便早期還被賦予使命協助課程建構,但這些依舊無法進入我心。師母說那是巨大的力量,到底什麼是巨大的力量?我不懂。行「戒」是把利刀,什麼都不做卻砍去了生活的諸多造作。恰是這個「不」字,斷供了造作的養分。讓它枯萎、脫落。於是我們開始「看」到,所謂的心神不寧、疲倦、煩躁、昏庸都是由心供養著,是觀照的產物。而開關就在我們手中。《每日課》力量巨大,它是一本詮釋智慧的詞典。當我在第一日就從中找到心中多處困惑的解碼時,不由讚嘆:巨人和真理都在手邊,而不自知!是的,每日課我們都看過,在手機中滑著屏幕看,在跳躍的字眼裡看。真理也是這般從指縫中溜走的。於是我開始覺得緊迫。四日太緊迫。一生太緊迫!眼前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孔子已無法親授《論語》,而老師就在身邊,握著船槳,載你渡河。而我們卻如盲人一般,隔岸行走,我們看不見海洋,也無法覺知所有的探求都在彼岸。



丹蕨堂·曉賢家丁

每月一期,報名詳詢







相關焦點

  • 十月份靜修時間表
    本次靜修時間是2018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十五---霜降)分三個時段:靜修功樂使用,請點擊下面藍字《靜修實證之<靜心篇>》或《靜修實證之<悅心篇>》任選一組功樂組合:靜 修 實 證
  • 靜修的意義
    當一個人在日常的世界中忙碌,努力用理性去理解和應付一切時,遲早會感到疲憊,困惑和茫然。但當我每次回到住處,不論是在家裡或是賓館,坐下來閉上眼睛,關掉一切思維,輕輕地調整呼吸,我就會感到身體和心靈慢慢地重新被力量充滿,存在的意義重新浮現。在靜修的路上走了一年多,我對它的理解已經比一年前剛開始練習靜修時要豐富得多,也越來越確信花在這裡的時間是值得的,讓更多的人了解它是有意義的。
  • 丹蕨·每日課 | 清齋靜修 —— 生命的重啟
    清齋靜(漸)修的幾項功課 —— 整合心念、淨心靜心止語:切斷的不只是與周邊的糾纏,也斷掉了致心神耗散的能源。聽見了「安靜」。
  • 【靜修專欄】沒有不可能的事
    願上帝幫助你,每天至少有半小時的靜修時間,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每周一至周六,靜修專欄與您相約!
  • 農曆九月十九日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供齋45位
    愛心群:林光清居士廣結善緣5位,功德回向:林光清供齋就是請客吃素愛生命、愛地球,供齋可以阻止殺戮、救護生命、健康身心、保護環境、構建和詣,傳遞溫暖,倡導了一種新的生活飲食方式和一種新的公益慈善模式。
  • 2020年,家門和順美滿,與幸福不期而遇,生活風調雨順的4星座
    本期星座的主題是,2020年,家門和順美滿,與幸福不期而遇,生活一切都風調雨順的星座。一起祝福他們吧!1、天秤座天秤座一直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顏值擔當。當然,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所得收入也分層,與以前相比,水漲船高,財富越來越充足,財富雙全,與幸福不期而遇。4、摩羯座沉穩努力的摩羯座2020年,家有福星,家門和順美滿,富貴雙全。有些人生就是財富,有些人靠後天的努力,使自己成為富貴吉祥的人。摩羯座應該是依靠自己實力的人,內心的不安感也是動力要素之一。
  • 從化南平靜修小鎮:廣州又一打卡網紅地,玩累了,吃荔枝飽!
    小宸要介紹的就是廣州後花園從化的南平靜修小鎮,讓我們抓住荔枝季的尾巴,體驗一把親自摘荔枝的樂趣吧。南平靜修小鎮位於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處於從化和增城的交界處。南平靜修小鎮被鳳凰山系環繞,樹木茂盛,其中有鳳溪貫穿整個村落,可以說是家家戶戶依山傍水,每走一步都是風景。
  • 何謂「全日齋」、「半齋」、「破齋」?忍不住餓應如何「舍戒」?
    有「全齋」當然也有「半齋」。「半齋」又叫「破齋」。以下來看看辭典上的解釋:指持「齋半日」,亦即破齋之意;蓋持齋之法,宜以一日為定準,若僅持半日,則所持不全與「破齋」無異。若至入夜時分,因進食而「破齋」,則稱「半齋」,以其僅自正午至夜暮持半日齋之故。又「破齋」之時辰,就晝時而言,稱為「半齋」;就夜間而言,稱為「破齋」。其實二者同為破齋之意。
  • 燕之屋《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七季|「靜修一家」甜蜜同框
    燕之屋《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七季|「靜修一家」甜蜜同框 她是《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大漢天子》中的念奴嬌、《至尊紅顏》中的武媚娘……她塑造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她就是「
  • 電影《不期而遇》 插曲 劉惜君歌曲愛情歌詞
    劉惜君獻聲電影《不期而遇》 插曲《愛情》首次曝光  由張亮、張雨綺聯袂主演的公路愛情電影《不期而遇》定檔5月19日上映後備受關注,立音國際旗下華語樂壇實力唱將劉惜君助陣演唱的電影插曲《愛情》日前首次曝光。  正如大多數愛情電影的主題,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 一個齋號拍了2300萬!文人原來是這樣取齋號的
    古往今來,大凡文人墨客都要給自己的書房、畫室起個雅名,亦謂之齋號。齋號的取名,既反映主人的個性與品性,又關聯主人的寄情與愛好。主人在命名前,要對齋名內容的雅與俗、深與淺、簡與繁、穩與浮作反覆推敲,一經定名終身不改。寥寥幾字,意義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對外表白,是他人觀言察行的檢驗標準,是齋主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的統一體現。
  • 【見證2020 我們與貧困告別】阿昌族青年曩新芳: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昆明打工的曩新芳與姚福良不期而遇,相互傾情,開始了一段青春戀情。雲南與貴州,隔著萬重山,但隔不斷一對有情人的情緣,2014年,姚福良與曩新芳終於結婚,有了幸福的家。婚後,讓曩新芳萬萬沒有想到的現實困難就擺在了面前,姚福良家所在的組,距離木元村所在地4公裡,全是村級泥巴路,特別是遇到雨天,車輛無法通行,只得徒步出行。
  • 雄安訪碑記(一):訪千年元儒靜修 巧遇明賢運判公
    靜修是誰?為什麼能讓我們這麼激動呢?       靜修先生,就是劉因,字夢吉,號靜修(你猜對了,因為喜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所以號靜修),容城縣溝市村人,元初著名理學家、詩人。關於劉因理學上的成就,專門學習研究靜修先生的冬孌姐(雄安容城野橋中學語文教師張冬孌老師)在她的文章《劉因少有報國志,屢次不召為哪般?》
  • 脂硯齋何許人也?
    後來,其他研究者多認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叔叔,因清人裕瑞《棗窗閒筆》裡說道:「曾見抄本,卷額本本有其叔脂硯齋批語,引其當年事甚確。」 但裕瑞既然是見了抄本才知道有脂硯齋的存在的,「其叔」云云實不知從何說起!
  • 「持齋」並非吃素,道教的齋法有哪些?
    虛者,心齋也」    在這裡,莊子和孔子都認為,祭祀之齋的「不飲酒食葷」遠不如誠心定意的心齋來的更加重要。但是,在道教裡面「齋定其心」和不食葷腥」要合二為一的恪守,一內一外方為陰陽和諧。「齋法」都有哪些?    所謂齋者精明之至而所以交於神明,所以道教的齋法以貴能持之者為尊。所謂「齋有齋法,醮有醮儀」。
  • 雪石隨筆《香雪齋》
    雪石隨筆《香雪齋》作者:雪石(孫月龍)今天早上被雨聲叫醒,拉開窗簾,屋外樹的葉子亮晶晶的,安靜的站在樹枝上看著我,偶爾的小雨襲來,正好打在思考的葉子上雪石創作的地方不只一個,都寫成詩心齋的話,我自己都搞不清是哪裡寫的作品了。那天慶新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後,就和我聊,我說我很喜歡【香雪堂】這個稱謂,準備把工作室的書房叫這個名字,慶新老師思磨了一會兒,說堂不太適合,還是用齋吧,這樣更符合你的文人氣質。
  • 福音歌手盛曉玫的幸福見證
    點擊上方(福音滿滿耶穌愛你)關注我們本站資源:讚美詩歌,牧師證道,主內文章福音見證,婚姻家庭,代禱社區歡迎弟兄姊妹關注我們,推動網絡福音事工盛曉玫《有一天》有人說幸福就是光吃不胖,有人說幸福就是多賺錢,有人說幸福就是按時上班下班,基督徒歌手盛曉玫用新專輯《幸福》詮釋了作為基督徒的真正幸福。
  • 國學講堂(281):軒、閣、樓、齋、堂的意思
    ——《漢書·揚雄傳》又如:漢時有「天祿閣」、「石渠閣」,清時有「文津閣」、「文匯閣。」或指供佛的地方。如:文淵閣;佛香閣;閣齋(書樓);閣本(帝王秘閣所藏的書籍、法帖等)(3) 特指女子的臥房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 八月再見九月你好的文案句子 願世間美好都與你不期而遇
    八月再見九月你好的文案句子 願世間美好都與你不期而遇時間:2020-09-01 07: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月再見九月你好的文案句子 願世間美好都與你不期而遇 人生這場旅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幸福,重要的是要有一雙學會發現幸福的眼睛,以及一顆能夠感知幸福的心
  • 素心齋,讓心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