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俠女」電影的代表作《俠女十三妹》已經過去30多年了

2021-02-07 一路風情
在內地80年代的銀幕上,古裝武俠故事片佔有著相當的比例,在那個「武俠」風盛行的時期,幾乎上每個電影廠都有自己得意的「武俠」作品,儘管故事大多都是虛構,毫無歷史根據,但銀幕上的刀光劍影俠肝義膽還是牢牢地吸引著那個文化匱乏時代的觀眾們,看得熱血沸騰久久回味。


武俠影片裡的主角一般都是男性居多,武功高強義蓋雲天,或憂國憂民、或苦大仇深,盡情展現熱血男兒的英雄氣概和俠義精神。雖然在「武俠」的銀幕上大多有男人主導著江湖,但也不乏許多影片將「俠女」作為主角的。提起「俠女」,給人的傳統印象就是一張美麗的臉龐,透著一股子英氣,扎著頭巾,身披紅袍,後背上不是神劍就是寶刀,騎一匹烈性寶馬,奔馳於大漠戈壁和崇山峻岭,英姿颯爽氣宇軒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相關「俠女」的影片比如《風塵女俠呂四娘》、《白龍劍》、《遊俠黑蝴蝶》、《天下第一劍》、《白衣俠女》、《峽江疑影》等,這些影片的女主都是嫉惡如仇殺富濟貧的一代俠女形象。共同的特點就是武功高強,顏值爆表,並且都有著不幸的家庭磨難和人生經歷,報仇是她們最終的目的。沒有仇恨就沒有殺戮,似乎這些共同的特質成了80年代「武俠」電影的一貫套路。1986年出品的影片《俠女十三妹》也是延續了這樣的風格。




198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日本光學研究所聯合拍攝,導演楊啟天(編劇過《碧血寶刀》)、原著文康(清朝);主演:丁嵐、王群、葛存壯等,故事根據清小說《兒女英雄傳》改編。清朝雍正年間,朝廷中軍副將何杞之女何玉鳳被權傾朝野的皇帝寵臣紀獻唐看上,欲招為自己的兒媳婦,但何杞父女兩人堅決不從。


紀獻唐大怒,滅了何杞全家,何玉鳳死裡逃生,拜鄧九公為師,苦練功夫。鄧九公為了何玉鳳便於隱藏,便給她起名「十三妹」。紀獻唐為了斬草除根,還是發現了何玉鳳的藏身之所,但最終還是在師兄的幫助下殺死了紀獻唐,為家人報了仇。





從故事的內容上來看,該片延續了「武俠」電影的一貫套路:「報仇」,沒有什麼比滅門的仇恨更大了,所以故事一直以「十三妹」上山學藝、下山報仇為主線,在這個過程中經歷的波折和艱難。


80年代的「武俠」電影以清朝為歷史背景的比較多,清朝以雍正年間為時代背景的比較多,說明歷史對雍正皇帝的「黑」有多嚴重,《風塵女俠呂四娘》裡俠女呂四娘直接取了雍正皇帝的首級,作者有這樣豐富的想像力還是很有勇氣的。《俠女十三妹》同樣也是發生在清雍正年間,雖然跟雍正不沾邊,但畢竟在雍正王朝的治下出現這樣的滅門慘案,他也難逃干係。




這部影片在80年代是相當轟動的,它的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既有滿門被誅殺後死裡逃生的跌宕起伏,也有刺殺紀獻唐、夜闖能仁寺的驚心動魄,故事緊湊、完整,人物形象逼真、飽滿,其中還穿插了「十三妹」與安公子的愛情戲碼,給緊張、刺激的仇恨與殺戮帶來絲絲曖昧。不過「十三妹」與安公子的偶然相識產生的情愫還是被部分觀眾詬病,認為這段情節的出現過於突兀。


大仇未報,並一面之緣就發生兒女情長,這樣的設置過於草率,有損「十三妹」的俠女形象,與故事主題也沒有必然的聯繫;另外,「十三妹」報仇心切,私自刺殺紀獻唐而中了埋伏的情節被疑與《少林寺》覺遠私自下山刺殺王仁則的過程有雷同點,像這樣情節撞車的事可能性比較大,畢竟《少林寺》的影響力太大了,換了今天的說法叫「向經典致敬」。




影片中的幾個人物組合在80年代武俠電影裡可謂星光閃耀。飾演「十三妹」的丁嵐大家比較熟悉,《少林寺》裡的「牧羊女」白無瑕,人們對於那個美麗、善良又乖巧的「牧羊女」形象還沒緩過神來,她又跑到清朝開始了新一輪的「復仇」。「牧羊女」是丁嵐銀幕形象的經典,那麼「十三妹」是她的又一個經典,她的俠骨柔腸佔據了整個80年代觀眾們的大腦而無以倫比,不過83年在《少林寺弟子》裡飾演洪彩霞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十三妹」的兩個師兄飾演者王群和邱建國在80年代的武俠電影裡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後來還戲稱:「十三妹」由「黃天霸」和「南拳王」保護怎麼可能大仇不報?很可惜,兩個優秀演員都英年早逝,留下諸多經典,不免讓人懷念、嗟嘆。




安公子的飾演者王伯昭大家都熟悉,他參演《俠女十三妹》的時候已經是《西遊記》中的小白龍了,怪不得「十三妹」對他過目不忘,當年真的很英俊。大反派紀獻唐由葛存壯飾演,看來「反派專業戶」在古代就已經是「反派」了。



影片的武打設計陣容強大,除了片中飾演重要角色的王群、邱建國參與外,還有重量級的吳彬老師參與,他曾是北京武術學院院長,參與組建了北京武術隊並任隊長,培養出了李連杰、吳京、王群、黃秋燕等許多武術苗子,都成為了後來的大明星。另外還有在片中飾演鐵羅漢的李俊鋒(《武林志》飾演東方旭),也是位武術大家。有這麼多專業的武術家作指導,影片的精彩程度就不用過多描述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電影《俠女十三妹》是我國武俠電影的第一部立體電影,(如今叫3D)這就是本文開始提到的聯合攝製單位有日本的光學研究所。他們專門負責立體影像製作,儘管成本很高,也是中日兩國電影人在立體電影方面的一次大膽嘗試,如今來看肯定瑕疵很多,但在當時的城市影院裡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過條件有限,當時廣大農村的露天電影是看不到的。



如今懷念,影片已經過去30多年了,雖然在製作和演繹上有粗糙的地方,但對於一代人的記憶來說,觀眾是非常寬容的,留下的只有美好。片尾曲由李谷一演唱,歌曲歡快輕柔,伴隨著「十三妹」騎著毛驢遠去的背影和山間的鈴鐺聲,江湖的恩怨和險惡也隨風而去。

相關焦點

  • 孟烈作品∣1984 立體電影《俠女十三妹》中日合拍 丁嵐主演
    其作品有電影《冰景奇觀》、《俠女十三妹》、《雄魂》,電視連續劇《雪城》、《湖南和平起義》、《黃克誠》,電視系列片《中國影星》,長篇小說《乒壇風雲錄》、《哈埠諜事密聞》等。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獲獎,2006年獲黑龍江省文藝終身成就獎。
  • 電影《俠女十三妹》插曲「忘卻少女的往昔」(李谷一演唱的影視歌曲40)
    1986年北影攝製了立體武打片《俠女十三妹》,其中的插曲《忘卻少女的往昔》是李谷一老師配唱的。
  • 一部小說 · 一部電影:《俠女》
  • 從仙女到俠女,她仍是內地第一女主
    但內地影迷最關注的還是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原本預計3月27日上映的真人版《花木蘭》近日突然宣布全球撤檔,雖然在意料之內,但還是感覺非常可惜。因為在前幾日的宣發中,劉亦菲不僅參加了倫敦的首映式,還先後登上了頂級時尚雜誌《VOGUE》和電影雜誌《Hollywood Reporter》。對於《花木蘭》的全球宣傳,可謂「開足了馬力」。
  • 黃杏秀:80年代TVB花旦,靈動俠女開山鼻祖
    大家懷念的港風時代應該是6070後的港圈明星鼎盛的90年代,但是在80年代港風就已經新蕊初開,這個時期以趙雅芝、汪明荃、黃杏秀為代表黃杏秀人稱秀姑,是無線第二代花旦,比汪明荃出道略遲一點,跟趙雅芝出演電視劇幾乎同期,有一段時間黃杏秀、趙雅芝、鄭裕玲合稱無線三朵花。
  • 俠女詠春電影投資騙局陷阱?《俠女詠春》電影認購版票版券版權被騙怎麼辦?
    ➣➣摘要:《俠女詠春》電影卻有其事,投資渠道讓你難辨真假。
  • 俠女詠春什麼時候上映?俠女詠春電影怎麼樣?騙局不要信
    前言《銘律追損QV同步:Q:1146276703 V:falv32》《俠女詠春》能投嗎?電影眾籌黑幕你知道多少?《俠女詠春》投資被騙真相曝光!
  • 《聶隱娘》的前世今生 一切從《俠女》開始
    選片人知道以後,就不準她陪我住,他說這樣人家會說你們兩個是gay,我不能讓任何事情影響《俠女》得獎——我那個時候根本沒聽過「gay」這種名詞,就覺得這個人很奇怪。」這個「志在必得的法國選片人」,便是參與坎城電影節幕後工作40多年的皮埃爾-裡斯安。這位整個電影節上唯一一位可以不憑藉任何證件,無論何時身著寬鬆體恤都能在電影宮內暢行無阻的人物,便是將武俠電影引入歐洲的第一人。
  • 電影手冊 《俠女》,抑或太陽之子
    在這部片名如此有禪宗意味的電影裡,佛教這個主題只是輕描淡寫,使這部電影更為著力之處在於對光線的追求,這明確地體現了一位導演與眾不同的技藝:他將電影濃縮為那些最不可捉摸的元素的集合----在絕對的澄明中捕捉能量、力量及運動的起伏。武俠片導演胡金銓(1932-1997) 今年「坎城經典」單元放映了這部大師級作品的修復版,這距離它第一次在坎城亮相已有四十年之久。
  • 「俠女」周迅
    而被壓制的陳坤呢,則帶著一股氣數將近的頹敗,雙目無神,雖身未放棄抵抗,但心已經疲了,有種倦鳥被折翼的心死之感。這種從真實背景到人物形態、動作都透著戲的江湖感,我曾在胡金銓導演的《俠女》中,也見過。《俠女》千禧年後,武俠電影式微。能拎出來說的,無非就是那麼幾個人的作品,徐克、徐浩峰...以及胡金銓導演離開邵氏之後,於1970年拍攝的《俠女》。
  • 曾是一代俠女,事業高峰期息影,後成製片人,投資過《霸王別姬》
    ,六次合作過大導演胡金銓,有著「一代俠女」之稱的徐楓。多年後在談及恩師時徐楓表示:「他是一個十分嚴格的導演,從不會當面表揚我,但拍完他的電影後沒多久就感覺胡導演真的很有才華,以後再拍其他導演的戲會覺得容易太多」,徐楓又說,「是他教會了我如何演戲,只有真心投入,眼裡有戲,才能演好」。
  • 武俠已逝,俠女不再
    這種電影速寫鏡頭令觀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間窺見武打動作的軌跡和朱輝高強的武藝,並且形成一種精緻的暴力美學。在現代數位化技術的介入之下,武俠電影逐漸向西方魔幻電影靠攏,這些電影裡早已沒有了任何武功的展現,人物紛紛被特效加身
  • 內地首部3D武俠片:《少林寺》牧羊女主演,李連杰的大師兄也在
    《俠女十三妹》是一部1980年代罕見的中日合拍的商業片,也是內地第一部3D武俠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日本公司聯合攝製的。影片由中國導演楊啟天、日本導演村川透聯合執導,於1986年上映。本片前後歷時2年,投資幾百萬人民幣。
  • 電影中行走江湖的俠女形象,暗含著怎樣的精神寄託和社會期許?
    在古代的俠女形象中,大多只是行走在江湖中的巾幗英雄,而在現代的武俠電影中,這些俠女形象除了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之外,還給她們加入了感情的成分,增添了電影的看點。但是,在中國武俠電影中仍然存在&34;的思想,因此,本文將從中國武俠電影中俠女形象的歷史環境以及存在的必要性來介紹俠女形象在中國武俠電影中的性別意義。
  • 幾十年前的國產3D電影,你看過麼?|特冷門
    《白日焰火》大家還記得《白日焰火》裡,廖凡和桂綸鎂在電影院看過的立體電影嗎?從銀幕上的聲音就可以辨識,他們看的是1986年的武俠片《俠女十三妹》。其實影片還刪去了一場戲,影院外有《俠女十三妹》的海報。《白日焰火》刪除片段中出現的《俠女十三妹》海報在娛樂、武打槍戰片的大潮引領下,動作題材更適合拍攝3D場景。《俠女十三妹》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彩色立體寬銀幕電影,取材自清朝的文康的百花小說《兒女英雄傳》。
  • 《俠女詠春》電影投資曝光!被騙投資電影只能自食其果!
    一、前言:  《俠女詠春》投資正規嗎?《俠女詠春》投資合法嗎?《俠女詠春》投資靠譜嗎?
  • 內地首部3D武俠片:《少林寺》牧羊女主演,李連杰的大師兄也在
    《俠女十三妹》是一部1980年代罕見的中日合拍的商業片,也是內地第一部3D武俠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日本公司聯合攝製的。影片由中國導演楊啟天、日本導演村川透聯合執導,於1986年上映。本片前後歷時2年,投資幾百萬人民幣。
  • 1986年,內地首部3D武俠片,集齊武術界名流,力捧「牧羊女」丁嵐
    《俠女十三妹》是一部1980年代罕見的中日合拍的商業片,也是內地第一部3D武俠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日本公司聯合攝製的。影片由中國導演楊啟天、日本導演村川透聯合執導,於1986年上映。本片前後歷時2年,投資幾百萬人民幣。
  • 猝不及防就野合,胡金銓坎城獲獎經典《俠女》在講什麼?
    新派武俠開山祖師胡金銓被世界影壇關注和認可的代表作,是1970年的《俠女》。但它走上海外傳播的歷程純屬無奈。1970年和1971年,耗資2000萬,拍了四年才殺青的《俠女》被分拆為上下兩部上映,卻在商業上慘遭失利。
  • 猝不及防就野合,胡金銓坎城獲獎經典《俠女》在講什麼?
    新派武俠開山祖師胡金銓被世界影壇關注和認可的代表作1970年和1971年,耗資2000萬,拍了四年才殺青的《俠女》被分拆為上下兩部上映,卻在商業上慘遭失利。為挽救票房損失,1974年,在法國影評人休伯特·尼爾格瑞(Hubert Niogret)的經濟支持下,胡金銓向聯邦電影公司購得《俠女》的歐美版權並重新剪輯,將上下兩部編為三小時時長的單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