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31日電 題:駐守「蚊子王國」——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木吉邊防連官兵戍邊記事
劉小紅、張慶良
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木吉邊防連,駐守在素有「中國西極第一鄉」之稱的阿克陶縣木吉鄉。從團部出發,汽車顛簸行駛200多公裡後,傍晚時分,記者來到連隊。
一下車,耳邊就傳來一片嗡嗡聲,記者已經被數不清的蚊子「包圍」,不到一分鐘,就被多隻蚊子叮咬。
正在連隊蹲點的營長羅文正連忙把記者拉進房間。「木吉邊防連最大的特點是蚊子肆虐,有『蚊子王國』之稱。」羅文正說。
吃過晚飯,記者和官兵們圍坐一起,採訪他們的戍邊故事。
「這裡的蚊子有『三不』:數不清、趕不跑、滅不盡。」木吉邊防連指導員李建陽說,「連隊周圍是數平方公裡的沼澤溼地,因此蚊子肆虐。」
「只要走出樓門,就有一群蚊子撲過來。」四級軍士長趙加強說。這話不假,記者發現這個連隊執勤哨兵「與眾不同」:全身裹得嚴嚴實實,頭上還戴了防蚊面罩。
即便是這樣,官兵們每天戶外訓練,都有密密麻麻的蚊子「陪伴」。訓練結束,渾身都是蚊子叮咬的腫包,奇癢難忍。
「不只是人,軍犬也難以倖免。被蚊子叮咬難受,軍犬常常急得在地上刨坑打滾。」官兵們說。
連隊防蚊有「三寶」:防蚊服、驅蚊燈、清涼油。
木吉的蚊子個頭大,「穿透力」也強,官兵們穿著防蚊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營房裡都裝有驅蚊燈,放置粘蚊貼,房間裡清涼油味是整個夏天的陪伴。可即便如此,被蚊子叮咬也在所難免。
一次潛伏訓練,下士馬亮在草地上一趴就是幾個小時,中途大風颳跑了他的防蚊面罩,雖然蚊子叮咬,但是馬亮仍然堅持按規定時間完成訓練。「被蚊子叮咬的滋味雖然難受,但這也是一種考驗。」馬亮說。
在「蚊子王國」戍邊,官兵們有「苦」也有「樂」。
「邊防的苦不能逃避,我們學會了在苦中尋找樂趣。」李建陽說。巡邏歸程,官兵們在雪山上滑雪。冬天,結冰的湖面上,官兵們用籃球打「保齡球」。業餘時間,官兵們和牧民彈唱舞蹈,演繹軍民「一家親」的魚水情。
「團裡給連隊配備了桌球、桌球,建了標準籃球場。還有棋牌室,西洋棋、中國象棋、軍棋、跳棋、撲克牌一應俱全,連隊娛樂活動很豐富。」官兵們說。
連隊營房一樓大廳有一面「心願牆」。官兵們把自己的心願寫在卡片上,貼在牆上。
「好想看看家鄉的大海。」來自廣州的下士劉永彬,入伍快3年沒回過家。從小在海邊長大,來到只能看到雪山戈壁的帕米爾高原,想家的他寫了這樣的心願卡。班長王凱看到後,和幾個戰友利用休息時間,在溫室大棚的牆上畫了一幅「海景圖」。
戍邊歲月裡,邊防官兵們還有別樣的樂趣。
「初來連隊,我就懵了。」來自洞庭湖畔的上等兵胡強說,「當時,駐地只有1棵樹!」正因為自然條件艱苦,樹難種活,官兵們把種活樹當作最大的樂趣。
不斷失敗中,連隊官兵總結出樹種不活的原因。地下水位太高——樹容易爛根,土地鹽鹼化嚴重——樹不長個,氣溫寒冷且晝夜溫差大——種活的樹易「夭折」。
他們摸索出解決辦法。在一年中最暖和的時候種易成活的柳樹,樹坑裡深埋60多釐米厚的羊糞、砂土,樹根部堆土高出地面40多釐米,冬天給樹幹裹上毯子……通過種植、補種,現在,連隊營區已有90多棵柳樹成活。
「隨著各級對邊遠艱苦地區部隊的關心關懷,官兵守防條件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條件好了,官兵紮根高原、衛國戍邊的熱情更高了。」團政委沈新明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