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自古以來,愛情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上到皇家貴族,文人墨客,詩人作家,下至普通老百姓,愛情都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亦是人們津津樂道,樂此不疲的談資。
什麼是愛,什麼又是愛情?這不是一名哲學家能夠解答的,也不是學者所能夠闡述了。因為這太抽象了,太主觀了。
也許,愛情這種事情,其實也需要去學習,去感悟才能明白。也許,只有碰到了,遇到了,才能明白什麼是愛情的感覺。
正如是當年的李連杰,在還沒有遇到利智之前,或許對於黃秋燕,並沒有真正的愛情。
黃秋燕和李連杰從小就認識,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也許正是這樣熟悉的感覺,掩蓋了李連杰對愛情的感知。
黃秋燕從小性格就開朗,她出生在一個文藝之家,原本父母是想要讓她學習舞蹈。然而卻因為時代的原因,導致黃秋燕陰差陽錯的去了學習武術,並認識了李連杰。
李連杰是她的師弟,兩人小時候是在一起練功的。那個時候,李連杰的家境很不好,父親英年早逝,母親獨自撫養她長大。
因此那個時候,黃秋燕就經常把自己家裡一些好吃的帶給李連杰。並且作為同門,黃秋燕也十分照顧這個師弟。一來二去,兩人也就越來越熟悉,來往也越來越多。
黃秋燕對李連杰的好,同門的人都能夠看的出來,李連杰自然是不會不知道,也不會感受不到。所以對於李連杰來說,他是真的非常感激這個師姐。
李連杰因為從小習武,且在武術方面也有著很高的天賦,因此在他十七歲的時候,他便被張鑫炎導演看中了,並出演了電影《少林寺》。
這部電影的原定男主其實並不是李連杰,但是製片人對於原定男主拍出來的效果很不滿意,所以在拍到一半的時候決定重新拍。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彼時的李連杰在多個比賽中都獲得了獎項。他的真才實學也最終被選中來出演男主角。
憑藉著該影片,李連杰也一舉成名,並且還開創了香港武術片真打的先河。
而李連杰在紅了之後,也沒有忘記黃秋燕。他跑去找導演,並把黃秋燕推薦給導演。於是,在拍攝《少林寺》第二部的時候,黃秋燕成為了女主角,和李連杰一起合作。
這個時候兩人之間的感情也發展得越來親密,大家都希望這兩個人在一起,雙方的家人也都同意。李連杰覺得黃秋燕對自己也那麼好,似乎沒有什麼理由來拒絕她,所以便答應了和她在一起。
那個時候李連杰年紀也不大,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是愛,就和黃秋燕結婚了。
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後,黃秋燕默默的在背後支持他的事業,而李連杰在香港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成為了紅極一時的武打影星。
這樣的日子本來過得很順暢,也不錯。但是直到李連杰遇到了利智,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李連杰是這樣的形容對利智的感情的:
"我可以為她死,我可以為她不要名,不要利。我可以斷送所謂的一切前程。我每一天的血管都熱血沸騰,我知道那個是愛"。
大男孩也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愛,但是卻傷害了背後付出了這麼多的黃秋燕。在情誼和愛情之間,李連杰選擇了愛情,他選擇了拋棄黃秋燕。為了彌補對前妻的愧疚,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了黃秋燕,包括房子。他可以什麼都不要。
即使如此,黃秋燕依舊十分的傷心。這段感情黃秋燕很久都沒有走出來。
那麼,如今黃秋燕怎樣了呢?
在美國期間,黃秋燕遇到了一位王先生,兩人都是經歷過婚姻失敗的人。並被彼此的才華和人品所吸引,因此便走到了一起。
如今黃秋燕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王先生的生活,平靜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