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編劇變主播 「帶貨」賣劇本
當編劇們化身「李佳琦」,「帶貨」賣劇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場面?26日晚8點,由編劇幫主辦的「直播賣劇本」大會準時開始,一個半小時裡,六位編劇在線吆喝自己的故事,與將近4000多位觀眾互動。
活動發起者、編劇幫創始人杜紅軍首先介紹「帶貨」規則:不介紹履歷,讓編劇用故事說話﹔每位編劇都有10分鐘來介紹劇本內容,5分鐘接受回答﹔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圍觀觀眾都可以發表評論或者打賞﹔製片方如果對劇本感興趣,希望進一步了解,需要先給主辦方打賞168元。
出場的編劇以青年編劇、兼職編劇為主,也不乏在業內已經擁有一定知名度的成熟編劇。為避免劇本遭至抄襲,隻有已經完成版權注冊的完整劇本才能上場,電視劇劇本則至少已經完成5集以上。
每位編劇的「帶貨」風格大有不同,有人選擇詳細講述故事的每一個起承轉合﹔有人則在一句話說完梗概後「放大招」,重點展示其中最精彩的橋段﹔有人帶著精心製作的PPT配合直播﹔還有人時不時拿出字卡介紹劇本設定和人物關系……相對於編劇們的賣力,觀眾的態度則明了得多。看到喜歡的故事不僅會點贊給好評,還會真金白銀打賞﹔有疑問或者想吐槽也都直接犀利發言,「主角的人物弧光是怎麼樣的變化」「從故事梗概沒有看到輕喜劇元素」「理念性太強,不可愛」。
之所以發起直播賣劇本的活動,杜紅軍坦言,其實他早就想做類似的直播,最近羅永浩「帶貨」很火,也給了他一點直接的靈感。「直播讓他們多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渠道,很多影視公司出於好奇也會過來看幾分鐘。疫情期間各個公司也都在儲備劇本,如果這段時間能夠促成合作,疫情結束後就能馬上投入拍攝。」
「我們直播賣劇本已經做了三期了,每期結束後都有影視公司來接洽,未來我們也會把這些編劇主動推介給影視公司,促成編劇與影視公司的對接。」杜紅軍介紹,直播賣劇本將做成一個每周一期的長期活動,下一期將於5月2日舉行,目前編劇名額已報滿。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煉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