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53——永遠銘記的數字
70年前,1950年10月25日,135萬抗美援朝志願軍陸續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他們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但他們沒有絲毫畏懼,只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祖國和人民,到1951年6月10 日為止在朝鮮半島有197653位英雄就此長眠。
八個月的時間裡,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雲山戰役等無數震驚世界的戰役在小小的朝鮮半島展開,一邊是志願軍擁有鋼鐵意志經歷了多年抗戰的百戰之師,一邊是美國率領的擁有當時最先進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的聯合國軍,可以說韓戰是人類戰爭史上堪稱極致的對決。
而最近一部名為《金剛川》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之際搬上螢屏,由張譯和吳京主演管虎執導,題材和演員可以說是很不錯了,也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期待,然而這部電影真的能拍出抗美援朝戰爭的精神能給觀眾帶來好的觀影體驗麼?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給大家看一下歷史上真正的「金剛川橋」,
很明顯這是一座很好的載重橋,強大、堅固、穩妥還可以走卡車、走坦克。
而電影裡可能是為了凸顯戰爭的艱苦,搞了一座搖搖欲墜的靠人站在水中頂住的小浮橋。
換句話說,電影中這座搖搖欲墜的小橋,就是對人民志願軍工程技術、聰明才智的侮辱,囂張的美軍駕駛飛機狂轟濫炸,志願軍們站在水中支起一座勉強過人的小浮橋,這不是史實,這是為了煽情而煽情的藝術創作!
真正的金剛川橋
到了金城戰役的時候,志願軍都是百戰雄師,經驗極為豐富,基層指戰員可以說各個智勇雙全,真的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比如過河,他們根本不會造一座橋擺在那裡給美軍炸,而是造好橋基礎,白天撤掉橋板,晚上鋪上去再渡河。
甚至另外造一條「水下橋」,在水面下幾十公分的地方,用青石條鋪一座橋,連汽車都能開過去。
橋面大概在水面以下30公分左右的位置。無論是普通的汽車要過去還是步兵徒涉,這種橋其實都非常方便。
這種層出不窮的戰爭智慧,才是我軍以弱勝強的奧秘。
我們的志願軍將士當然是不怕死的,但他們也不至於傻到把自己送到美國人的炸彈下去死……不管是八路軍也好,解放軍和志願軍也好,他們的理念一直都是八個字:敢於勝利、善於勝利。戰場上從來不是不怕死就能打贏仗的。
但我們的很多導演一拍「敢於勝利」就是送死,一拍「善於勝利」就是各種腦洞大開的所謂「奇襲」、「絕技」,這真的是對中國軍人戰爭能力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