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的金剛川戰役是什麼樣的?看完這篇你不會再去電影院!

2020-12-28 強漢盛唐多少事

197653——永遠銘記的數字

70年前1950年10月25日135萬抗美援朝志願軍陸續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他們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但他們沒有絲毫畏懼,只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祖國和人民,到1951年6月10 日為止在朝鮮半島有197653位英雄就此長眠。

衝鋒志願軍戰士

八個月的時間裡,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雲山戰役等無數震驚世界的戰役在小小的朝鮮半島展開,一邊是志願軍擁有鋼鐵意志經歷了多年抗戰的百戰之師,一邊是美國率領的擁有當時最先進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的聯合國軍,可以說韓戰是人類戰爭史上堪稱極致的對決。

美軍著名的範弗裡特彈藥量

而最近一部名為《金剛川》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之際搬上螢屏,由張譯和吳京主演管虎執導,題材和演員可以說是很不錯了,也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期待,然而這部電影真的能拍出抗美援朝戰爭的精神能給觀眾帶來好的觀影體驗麼?

電影《金剛川》發布會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給大家看一下歷史上真正的「金剛川橋」,

歷史上真正的金剛川橋

很明顯這是一座很好的載重橋,強大、堅固、穩妥還可以走卡車、走坦克。

而電影裡可能是為了凸顯戰爭的艱苦,搞了一座搖搖欲墜的靠人站在水中頂住的小浮橋。

電影中的金剛川橋

換句話說,電影中這座搖搖欲墜的小橋,就是對人民志願軍工程技術、聰明才智的侮辱,囂張的美軍駕駛飛機狂轟濫炸,志願軍們站在水中支起一座勉強過人的小浮橋,這不是史實,這是為了煽情而煽情的藝術創作!

真正的金剛川橋

到了金城戰役的時候,志願軍都是百戰雄師,經驗極為豐富,基層指戰員可以說各個智勇雙全,真的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比如過河,他們根本不會造一座橋擺在那裡給美軍炸,而是造好橋基礎,白天撤掉橋板,晚上鋪上去再渡河。

甚至另外造一條水下橋」,在水面下幾十公分的地方,用青石條鋪一座橋,連汽車都能開過去。

橋面大概在水面以下30公分左右的位置。無論是普通的汽車要過去還是步兵徒涉,這種橋其實都非常方便。

這種層出不窮的戰爭智慧,才是我軍以弱勝強的奧秘。

我們的志願軍將士當然是不怕死的,但他們也不至於傻到把自己送到美國人的炸彈下去死……不管是八路軍也好,解放軍和志願軍也好,他們的理念一直都是八個字:敢於勝利、善於勝利。戰場上從來不是不怕死就能打贏仗的。

但我們的很多導演一拍「敢於勝利」就是送死,一拍「善於勝利」就是各種腦洞大開的所謂「奇襲」、「絕技」,這真的是對中國軍人戰爭能力的侮辱

相關焦點

  • 看完《金剛川》,還可以期待《長津湖》
    #金剛川# #吳京談金剛川角色##長津湖開拍#因為之前看八佰的國軍看得抑鬱,所以金剛川的韓戰片出來一上映,又有吳京和張譯,特別是我心愛的小眼睛——張譯子,所以我在北方的冬日暖陽的大周末,貴婦名媛下午茶都沒喝,跑去黑洞洞的電影院看《金剛川》
  • 《金剛川》你夠了,別再侮辱志願軍的智商和歷史了
    最近去電影院看了《金剛川》,看完之後就一個感想,感覺智商被侮辱了,我就不該對一部兩個月速成的電影報以期待。首先,電影中需要渡河去參加最後戰役的志願軍基本都是輕裝部隊,為什麼非要等橋修好之後才渡河呢?哪怕是在斷橋處放上一根橫木也能過去人,非要等到修完之後剛過去幾個又被炸毀,然後又修,有修橋那點功夫,相比的辦法都不知道過去多少人了。
  • 看完這篇文,你再決定去不去看《金剛川》
    在看電影前,我一直有一些不理解,抗美援朝戰役那麼多勝仗,為什麼偏偏要挑金剛川這段來拍?但是後來我也漸漸想明白了,拍板做決定的人高,實在是高。金剛川的背景是金城反擊戰,我之前關注的重點是這場戰役志願軍竟然以1.7:1的火力優勢壓過敵人,集中1100門火炮和70萬發炮彈,連喀秋莎都投入使用,直接把對面聯合國軍炸蒙了。但是金城反擊戰的最大意義,是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政治戰。這場仗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打完這場仗美軍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前。所以為什麼要拍這段,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看完《金剛川》,我翻查了無數資料,才知道這不是真實的金城戰役
    」從他的這句話中,展現了志願軍戰士的偉大。而最後橋被炸毀,志願軍架起「人橋」的時候,他更是盤旋了許久也沒有發動襲擊,站在敵我雙方的立場上看,這真的有點難以置信了。》截取了金城戰役的某些片段再進行原創拼接,它沒有完全對應的歷史原型。
  • 看完電影《金剛川》之後,我沉默了
    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錯過了電影《八佰》之後,去電影院看了本以為時間倉促製作出來的電影不足看,卻在看完之後,變得沉默了。沉默是因為我明白了語言的蒼白無力,每一個沒有名字的英雄,都值得被銘記,每一個瞬間的淚目,都是那一刻下定的決心。這,或許就是真正的中國男人。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 金城戰役的背後故事是什麼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期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
  • 為什麼看完《金剛川》,我們會如鯁在喉?
    從資本角度看,這往往意味著在電影檔期上能夠搶先卡位,院線排片的規模能夠得到保證。48.3%,也就是全國將近一半的大銀幕上,正在上映金剛川。,別急,聽阿牛給你講講金剛川背後的資本故事。 看完這個套路,阿牛看了一眼寫字樓窗外的層層霧霾,有了和看金剛川一樣的如鯁在喉的感覺。
  • 線上首播 | 看完它,你才真正走入《金剛川》的幕後!
    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跑去電影院看新片的?星仔算一個。 這個習慣從本仔開始做火星學員採訪那天開始,一直保留到現在。不為別的,只為第一時間拍到完整的片尾製作人員表。每次電影院出來,把火星畢業生的名字從一長串名單中一個個找出來打上圈圈做成長圖,都倍兒有成就感!
  • 電影《金剛川》值得花錢去電影院看嗎?帶你扒一扒
    10月22日電影《金剛川》首映,這是繼電影《八佰》之後,短期內又一部以戰爭為題材電影,據說這部電影從拍攝到殺青,只花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免讓人有所擔心,花這麼短的時間,拍出來的電影質量會好嗎?咱們今天就來扒一扒這部《金剛川》到底值不值咱們花錢去電影院觀看。
  • 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
  • 金剛川電影歷史背景詳情介紹 電影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樣的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獻禮片,像這種的戰爭片一般都是有歷史作為依據的,也是用來致敬先烈的。《金剛川》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該片以三個觀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再有3天,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就要上映了。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國內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少。而適逢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以及近期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等特殊的時間節點,《金剛川》的上映,確實是讓我等影迷翹首以盼。
  • 又一次被張譯驚豔了,看完《金剛川》強忍著淚水寫下這篇文章
    一座決定著整場戰役勝負的橋,承載著所有軍人的生命橋。而守護這座橋的志願軍戰士們就成為了故事中的主角。,作為韓戰最後一場戰役,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金剛川則是軍隊與物資通往金城戰場的必經之地。張譯總不會讓觀眾失望。
  • 想看懂《金剛川》,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場戰爭,只能懷著敬畏之心,通過《金剛川》去理解這些犧牲的意義。01 發起金城戰役——最後一次犧牲電影《金剛川》的第一個意義在於,表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次本不應該發生的犧牲。在電影《金剛川》快結束的時候,有一段美軍飛行員之間的臺詞,說著我不想再打仗,他們要談判之類的話。這段對話,是電影歷史背景的一個最大錯誤。
  • 《金剛川》——真實歷史的冰山一角 從抗美援朝到金城戰役 電影...
    10月25日則是抗美援朝紀念日,在這之前兩天,也就是10月23日,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金剛川》將與全國觀眾見面。幾十萬同胞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值得講述的太多太多。不管是《金剛川》、《上甘嶺》、《奇襲白虎團》,還是《英雄兒女》……電影只呈現了冰山一角,背後歷史更值得我們回味。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電影的背後的金城戰役,是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這是韓戰的最後一戰,中國志願軍在14天內消滅了53,000名敵人,迫使美國和韓國老實返回談判桌,準備接受停戰。自從抗美援朝以來,金城之戰也是中國志願者火力第一次能夠壓制敵軍,也是志願者轉入陣地以來規模最大一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金剛
  • 《金剛川》是否值得一觀?真實的金城戰役了解一下
    這種是不被常人看的見的犧牲,有勇氣去記錄這種價值,我覺得對那些先烈,是一個紀念。很多戰士,後人並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前線犧牲的,電影的價值在這裡。」的確,戰爭總會有犧牲。可以說,戰爭取得的勝利有多偉大,為之付出的犧牲就有多偉大。從這個意義上講,管虎通過《金剛川》謳歌犧牲似乎無可非議。
  • 熱血金剛川,在哪兒?
    這不能不令人想起2000年的另外一部電影名為《北緯三十八度線》,它以真實歷史時間和歷史人物,反映了韓戰的全貌;由於噹噹時中美關係正處一個相對非常好的時期, 所以該片自拍攝完成後,至今未能發行, 電影成為了政治的溫度計和風向標。
  • 看完《金剛川》,我只想重刷這部13年前的戰爭片
    直到九連47位戰士即將犧牲殆盡的最後一刻,在窯洞裡守著成堆屍體,滿臉血汙的王金存,對穀子地問出了這輩子最後一個問題:「連長,我沒給你丟人吧?」「跟男票去看的,兩個人都差點看睡著了。剛開始一堆旁白搞得跟自製紀錄片似的,劇情真的拖沓反覆,唯一覺得好看的就是後面人橋那段吧。愛國歸愛國,情懷歸情懷,這片子拍得不好看也是鐵錚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