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大鄉村民宿成為了湖州市鄉村振興的一張「金名片」。在湖州市德清縣的莫幹山鎮,這個國內民宿經濟發展的標杆地,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在本該是春節「黃金周」的日子裡遭遇了行業寒冬,遊客幾乎一夜歸零。當地民宿業能否捱過寒冬,迎來回暖的春天?
他們的「冬天」
在德清縣莫幹山鎮的仙潭村,49歲的施萍萍經營著一家名叫「半步」的民宿。3月20日,她家的民宿終於迎來了春節過後的第一批客人。
施萍萍告訴記者,這批客人是20日入住,22日退房的,之後陸陸續續的還有其他客人要來。
憑著一手好廚藝,2002年,施萍萍在自家開辦了以餐飲為主的農家樂;2018年,她又下定決心,投資680萬元將老房子改造、重建;終於在2019年6月,這家名為「半步」的度假民宿重新開業。施萍萍口中「還要來的客人」,正是原本春節期間預定民宿的客人。
施萍萍的民宿內,年三十有客人入住,一直要住四晚,由於疫情影響,她積極響應號召,在年初二時就勸返了客人。而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在網上預約的客人,她則把佣金全部退還給他們,儘量讓客人的損失降到最小。
訂單全部取消、佣金全額退還,客人們的損失是降低了,可是施萍萍卻「損失慘重」:備足的年貨沒了銷路,工人們的薪水耽誤不得,銀行貸款的還款日期近在眼前……而施萍萍所在的仙潭村,約有120家這樣的民宿,所受損失也輕重不同。
民宿業主郎成傑坦言,民宿的盈利點主要是國慶和春節,這次疫情造成了差不多十幾萬到二十幾萬的損失。
「練好內功 靜待佳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以來,受疫情的影響,莫幹山鎮近700家民宿,一共勸退遊客3萬多人次,直接損失約3500萬元。面對困境,如何讓民宿行業平穩過冬?自2月28日起,德清縣面向證照齊全的民宿以及莫幹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範圍內的度假酒店,實施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民宿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這也是國內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針對民宿業的扶持政策。《意見》從加強金融保障、提供能耗補貼等7個方面,鼓勵、支持民宿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復甦」的腳步。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也發現:許多民宿也在努力「提質升級」,在「空窗期」苦練內功。
民宿業主施萍萍說,這段時間正好提升一下廚藝,自己做做糕點。而且她認為民宿的服務、衛生如果能全部提升起來,有品牌、有口碑,是可以活躍起來的。
民宿業主、莫幹山民宿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沈蔣榮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我們有跟攜程的客戶經理對接,讓他們在線上做一些培訓,讓我們可以利用這段空餘的時間進行在線學習和提升。」
抓住機遇 獲得新生
疫情倒逼之下,「練好內功、靜待佳期」已經成為民宿業發展的共識;那麼寒冬過後,民宿業將如何「開源節流」,降低運營成本、引來新客流?又如何「體質升級」,找到行業發展新的突破口?
上午10點,位於莫幹山鎮仙潭村的蘚園山居民宿裡,管家阿姨胡小新正在忙著收拾客房。胡小新說:「3月24日我們迎來了疫情發生之後的第一批生意,一共來了有十幾個人。」
郎成傑正是這家民宿的老闆,他告訴記者,剛剛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來自德清縣的療休養團隊。在郎成傑看來,通過這次療休養所開啟的「磨合機會」,恰恰也是民宿行業挖掘、培育消費新場景的好時機。
民宿與旅遊公司協商的,正是一個關於「民宿集群」的規劃——成體量的民宿群落能帶來可觀的流量,提供相應的客流保障;而要留住回頭客、保持新鮮感,就要不斷增加新的消費場景,抓住客人不斷升級的體驗心理,這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針「強心劑」。而在這次疫情倒逼之下,諸如「直播圈粉」「民宿帶貨」之類的營銷手段也層出不窮,成為民宿業創新挖潛的著力點。
交流中一些民宿業主也告訴記者:除了靠業主自己創新招引來潛在客流之外,當地政府的助力也為行業復甦加了把勁兒,如「莫幹山賞花節」「雲上推介會」「百位CEO 療養計劃」等項目就由政府來搭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疫情的衝擊,正在加速民宿行業的整體變革;挑戰與困難當前,莫幹山的民宿人正在努力書寫自己的答卷。
湖州師範學院商學院教師、管理學博士程兆麟說:「對於民宿企業來說,轉型也許缺的就是一個破釜沉舟的機會,他們正在進行的轉型和變化,應該是非常大的機遇。」
伴隨著冬去春來,莫幹山民宿業的人氣,也在慢慢回升。我們希望,這些挨過今年這個漫長「冬季」的民宿,能夠儘快緩過力氣,在春光裡重拾溫暖,在變革中抓住機遇,找到新生的不竭動力!
記者:臧晶晶 唐秋圓
編輯:姚佳麗
審核:閔冰星
【近期熱點】
● ● ● 「湖影」專欄
又到茶園飄香時
3月,攝於安吉溪龍
攝影:石紅巖
原標題:《新生!「冬季」裡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