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嘉年華|專家帶你看電影 就是這麼「燃」!

2020-12-28 騰訊網

曲江影視微信第1969期

絲路國際電影節拉開大幕

活動豐富多彩

影院展映

如火如荼

熱烈的氣氛

你get到了嗎?

下面還有更帶勁的

「專家帶你看電影」活動

劇情剖析

專家解讀

讓你感受「專業級」的觀影體驗!

10月13日下午,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嘉年華「專家帶你看電影」活動在曲江新區博納國際影城舉行,來自西北大學的三位教授以及觀影團粉絲、曲江旅遊粉絲等百餘人,共同觀看了愛國勵志電影《奪冠》,重溫中國女排激情燃燒的歲月。

觀眾眼中奪冠

她們值得電影記錄

《奪冠》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強大的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承載了幾代人共同記憶的女排故事,國家隊現役女排隊員的本色出演……這些元素巧妙交織融匯,將激情與自豪傳遞給現場觀眾。

國歌奏響,氣氛燃爆!

觀影過程中,觀眾深切感受到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頑強精神,深刻體會到女排精神的時代價值內涵,無不為之動容。尤其影片結尾處女排登頂奪冠、國歌奏響時,更是將觀影氛圍推向高潮。

英姿颯爽,激動人心!

「英姿颯爽!好看!女排姑娘們都太厲害了!她們值得被這樣一部電影去記錄!」 除了「燃」、「熱血」、「振奮人心」等激動不已的評價外,不少觀眾對演員、劇情、女排精神和時代精神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鐵榔頭改革,大刀闊斧!

影片通過中日、中美、中巴三場歷史性的比賽,講述了郎平從初入中國女排國家隊到成為中國女排的對手再到執教中國女排國家隊的故事,展現了郎平「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再回歸,實現個人與集體的共融」。影片最大的亮點出現在2013年郎平對中國女排的改革,導演巧妙地用電影畫面語言展示了什麼叫改革的「大刀闊斧」,引發觀眾熱烈共鳴。

專家眼中的《奪冠》

以小切口呈現家國情懷

電影這門光影藝術,時刻發揮著其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窗口作用。如何讓電影中的故事既能引發大眾共鳴,又能彰顯中國文化與底蘊,讓觀眾感受磅礴大氣的中國精神?

今天,我們談論女排精神,已不僅是體育精神的高度凝練,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電影如何展現國家力量,詮釋中國精神?放映結束後,影評專家對《奪冠》進行了深度剖析,並就劇情立意、電影文化等諸多方面與觀眾展開互動交流,為我們打開了新的電影認知世界。

在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薛凌看來,《奪冠》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有幾個關鍵詞值得一提。首先是陳可辛導演,他被認為是所有香港導演在合拍片工作中最成功的一位,他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另一個關鍵詞是「體育題材」,影片中有很多熱血沸騰、特別燃的臺詞,讓她回憶起1981年收看女排奪冠的場景,學生們因為女排奪冠自發地慶祝,喊的口號就是「團結起來,振興中華」。而一代女排精神中特別重要的關鍵字,就是拼搏精神,超越自我。《奪冠》之所以吸引不少觀眾走進電影院觀看,代入感和集體共鳴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關於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薛凌表示,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存在很大差距,而觀眾很容易誤解二者的界限。陳可辛也說《奪冠》是他拍得最難的一部電影,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部影片已經儘可能地做到了歷史真實的還原,並且通過女排故事表現大國崛起,這本身已是難能可貴了。

當被問及「作為體育題材影片,這部影片的突破在哪裡,拍攝的難度在哪裡」時,副教授郭越認為,最大的突破是電影語言有很大變化,《奪冠》後期剪輯特別契合「電影是動作的藝術」這一要領,短鏡頭、交叉蒙太奇、紀錄片式的心靈獨白等的巧妙運用,無一不體現著電影語言的進步;第二個突破是傳「神」,《奪冠》找回了中國電影少有的「精神」,我們今天與世界電影的差距不僅在技術層面,還存在於人性的深度,這部影片在努力地補上精神層面的短板;第三,類型的意識很突出,以前中國的體育電影不多,《奪冠》在類型上開拓了新路。而對於電影中鞏俐、黃渤等職業演員和素人演員的演技,他表示,鞏俐在片中的演繹又一次達到了教科書級的表演,她為拍這部戲用了最笨也最難得的辦法就是真實地體驗生活,將郎平複雜微妙的心路歷程詮釋得很到位。黃渤能很快進入不同的職業狀態,他的精準演繹賦予了人物更深的層次和內涵。《奪冠》將故事片與紀錄片的元素全部調動並且融合在一起,劇中的其他素人演員相當於就是「自己演自己」,做得還是不錯的。

談到《奪冠》不能拍成《郎平傳》、二者的界限問題,副教授趙濤說,這是一部提振之作,整個觀影過程非常燃,片中三個重要時間節點,以郎平這個靈魂人物串聯起來,近四十年國人的心理變化也隨之呈現出來。不能拍成《郎平傳》,主要還是要把握好個體與集體的分寸,呈現女排精神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影片更多地需要表達集體精神。說到北上,從2003年開始,很多香港導演來中國內地投資融資,起初的「水土不服」會讓觀眾非常不適應,有 「港片不港,合拍片也不對味」的感覺。後來我們看到香港電影在內地良性穩步發展,湧現出更年輕一代的非常優秀的香港導演,比如曾國祥、林超賢。在《奪冠》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陳可辛導演做到了既是香港導演又是北上導演的雙重視點,來拍攝大家耳熟能詳的關於女排和郎平的故事,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但是我覺得完成度還是非常高的,陳可辛導演確實給我們交上了一份非常滿意的答卷。

「處處皆光影,相約在長安」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

正在如火如荼舉辦中

精彩紛呈的展映、論壇、嘉年華活動

讓電影走進阡陌巷裡

為西安市民、遊客

呈上年度最贊的文化盛宴

END

相關焦點

  • 相約在長安,帶你暢遊電影嘉年華
    電影節共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等六大主體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電影惠民活動」會通過發放觀影消費券、免費看電影、優惠觀影等活動,把電影惠民落到實處;「璀璨絲路·西影之夜 百名影視人回家星光盛典」邀請知名影視人,圍繞陝西影視產業的發展,講述陝西故事,共話電影未來;「迎全運•長安韻•絲路情
  • 談吐電影 | 電影《嘉年華》影評
    :你們在等一部影響社會的電影,它來了,你又在哪裡?文藝就是這樣,當你痴迷於其中的價值,你就會淡忘世俗的需求。如果不是這些文藝靈魂的堅持,許鞍華導演,拍不出《桃姐》的細膩,真實;也跑不出《天水圍》獨有的港人的情懷。成功的商業導演,固然值得欽佩,但是藝術導演,同樣,甚至更為值得我們為之讚譽。隨著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人提及電影或者其他文藝作品對社會的關注,甚至推動。
  • 如何評價電影《嘉年華》?
    對不起我要說實話,我不喜歡電影《嘉年華》看了金馬獎頒獎典禮,知道了有一部影片叫《嘉年華》。金馬獎把最佳導演頒給了《嘉年華》的導演文晏。當時就有很強的欲望想觀摩這部被很多人稱之為中國版「熔爐」的作品。可能抱的期待太高,看完以後稍顯失落。
  • 電影《嘉年華》中的受害者責難
    當你削鉛筆割傷手指的時候:「誰讓你自己這麼不小心!」當你逛街手機被偷走的時候:「誰讓你去那種地方的!」這些場景和話語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責難(Victim Blaming)。「讓你再穿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整天披頭散髮的幹什麼!」豆瓣近期出了2017年度電影榜單,2017年華語評分最高的是《嘉年華》。結果也不算是出其不意吧,因為2017華語TOP10裡面,除了《芳華》曾在上映期間曾獲得極高的票房與關注度外,其餘的九部幾乎都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了。
  • 絲路國際電影節10月11日啟幕,帶你暢遊電影嘉年華
    、電影論壇、「特別推薦影片」評選、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陝閩交接活動等,將通過豐富多彩的電影主題文化活動,旨在打造專業化、國際化電影盛會,宣傳展示陝西新時代新擔當新形象,彰顯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蓬勃生命力。
  • 【推薦】嘉年華影城免費邀您看電影!!!
    不管你是萌妹子還是硬漢子!只要你有一顆熱愛電影的心!有責任心!你就來!  在影城,你付出的是汗水,分享的是快樂;傳遞的是微笑,收穫的是感動;除了為您提供工資、福利,以及公平的發展平臺和豐富的員工活動之外;  嘉年華國際影城永遠給您家的溫暖,永遠是您值得信賴與依靠的大家庭。
  • 從電影《嘉年華》看中國女孩安全長大有多不容易
    最令人心寒的是很多成年人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性侵,怎麼就「性侵」了——「我帶你出去「玩」,你自己願意的,我也是侵犯你咯?」「你這麼小就知道打扮,肯定不是處女了吧。」「穿這麼少,不就是為了勾搭人?」「叔叔是爸爸的朋友,怎麼會害你?」
  • 文晏憑藉《嘉年華》獲最佳導演,嘉年華電影劇情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嘉年華》講述的是兩名12歲女生被性侵的故事。而電影所描述的成人世界是黑暗的,孩子已經足夠可憐,但是更可怕的是大人們的態度。他們妥協、責罵、拒絕。史可扮演的律師則成為唯一正直的成年人。深夜,小學生小文(周美君 飾)和同學被一個中年男人帶至酒店,這一切被在酒店打黑工的未成年少女小米(文淇 飾)拍下。
  • 這麼三俗的電影我居然看燃了,簡直太不科學
    今天推薦的電影也和你我的青春有關不是同桌的你,也不是兩肋插刀的兄弟情誼而是關於漫畫小時候看的漫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夫子》、《烏龍院》和《七龍珠》課間休息的時候看,回家的路上也在看,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看這部電影,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 GQ請你看《嘉年華》,再帶你去京都旅行
    但它和《熔爐》不同,你不必帶著紙巾來看,它不煽情,非常克制,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展現了惡的發生,以及少女周圍如蛛網一樣掙脫不開的險惡環境。我們身處嘉年華式的時代,少女正處在嘉年華式的年紀,但我們需要關注那些被喧譁遮蔽的角落。本周四我們將在國貿百麗宮影城,邀請100位 GQ 用戶一起觀看這部獲得金馬獎的良心之作。
  • 電影《奪冠》上映 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中國女排一路成長的經歷是幾代中國人共同見證的,要把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拍成電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想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時長來講完中國女排近四十年的故事難度很大,因此對於主創團隊而言,最難的就是對素材的取捨。最後,編劇張冀提出了以兩個功勳教練和三場比賽貫穿四十年的創作方向,張冀告訴陳可辛:「這是一對天賜的人物關係,兩個人都足夠有魅力,是隊友、對手也是朋友,他們都為中國女排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血汗。」
  • 【電影 · 嘉年華】山水懷柔展區已搭建完畢 嘉年華我們在主會場等你 不見不散
    4月這個日期DUANG~~~~電影嘉年華
  • 不止《嘉年華》,中國電影需要更多這樣的勇敢發聲!
    每次安利電影電視劇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一句話。作為一個旁人,你永遠不知道這八個字背後隱藏著多少人的血與淚。
  • 《拆彈專家2》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
    至於口碑方向,也是達到了觀眾和眾多大神的集體認可,甚至有人說,這絕對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10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拆彈專家2》看到這麼多觀眾的真實反應,也難怪王晶導演激動到「爆粗口」,為這部電影打call:「真特麼的好看!說港片已死的那些混帳,閉嘴回家睡吧!」
  • 《嘉年華》:願世上再無這樣的電影 | 樂影院
    這起案件不僅讓人想起,2017年上映過的一部電影《嘉年華》,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女孩子被性侵之後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嘉年華》電影是由《白日焰火》的製片人文晏導演的,一位女導演。電影的核心時間在短短十五分鐘內就交代完畢:在一個中國海濱城市,12歲的小學生小文和小新被當地商會會長帶進一家賓館實施了性侵,15歲的賓館前臺工作人員小文通過監視鏡頭看到了這一切。隨後性侵案件被暴露在日光之下,曠日持久的調查、資本與權力的博弈、社會底層的掙扎紛至沓來。
  • 你們老婆新垣結衣首奪影后的桌球電影,居然這麼燃!
    所以你看,《戀愛迴旋》其實就是一部用運動題材包裝的人生電影,一群失敗的廢材,在遭遇不同的各種人生困境之後,最終用打桌球這種方式,找到人生的意義,改變這一切。很常規的設定吧,但是,就是這麼套路這麼少女心的東西,兩個小時都不會覺得長,然後你還會被這樣的電影感動。連我自己都很難準確描述這到底是怎樣的力量,因為明明人物設定、臺詞和劇情都非常套路了,但照樣被這鍋熟悉的雞湯感動。這就是日本燃向勵志電影最強悍的地方,它對觀眾感情的操縱,非常高明了。
  • 燃!阿湯哥的扒飛機和這部電影比,就是小兒科
    電影《極盜者》集齊了一群瘋子,一群把極限挑戰當成一種宗教的偏執教徒。因為這群極限挑戰的瘋子要追尋八項巔峰的挑戰,所以電影裡面要做出:徒手攀巖、極限滑雪、極限衝浪、越野車比賽、還有振奮人心的翼裝飛行和極限跳傘...。看看預告片你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 「隨心影評」拆彈專家2:賀歲檔最爽、最燃的電影,沒有之一
    觀影完畢可能有很多影迷的第一反應,隨之脫口而出便是:爽、燃、刺激。影片的感受的確如此,但小編想說說這部電影不一樣的感受,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這三個詞,反而更有一番嚼頭。同時,影片一大亮點,就是當拆彈專家潘乘風和隊友董卓文經歷的一場災難,潘乘風為救微波爐裡的小貓而斷腿,加之無法再重回拆彈組,這段期間,徹底改變了他的性格,導演通過倒敘的手法,填補了潘乘風這五年來的空白,顯得十分有意思。
  • 看完這些「燃到爆」的電影,我想拯救世界
    通篇酷到尾!用文藝範讓你骨子裡燃起來!裝個溫度計就解決的事搞得這麼血腥,這是故意燃的。24:《熱血警探》一部慢慢讓你燃的電影。12:《拯救世界的好人》這個電影有一個名字叫《神》,看完以後久久不能平靜的電影。只能說男主角的魅力讓人很燃。
  • 《永生守衛》:這個夏天唯一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但就是不夠燃
    仔細想了一下,《永生守衛》可能就是今年夏天能看到的唯一一部新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這多少會給人帶來一點點心理上的安慰,但作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它顯然是不夠的。它既沒有漫威電影上天入地發射光圈的超燃特效,也沒有期待中類似於電影《瘋狂麥克斯》的視覺語言呈現,最可圈可點的地方可能就是幾段比較寫實的打鬥戲,動作關係交代得比較清楚,但還是缺股狠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