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命是Wi-Fi 給的」,伴隨著近段時間宅家學習、宅家娛樂、宅家辦公成為主流,國民與Wi-Fi 之間的關係更親近了。
老媽看劇,老爸刷新聞,老婆看李佳琦,老公打遊戲,孩子上網課,一家人其樂融融。但若Wi-Fi 稍不給力,這一派和和美美之景隨即就會被打破,「媽,能不能別看直播了,我都聽不清老師說話了!」
事實上,人類在追求更好的網絡體驗這條道路上,腳步一直沒停。
2019年是5G元年,2020年是Wi-Fi 6元年,各品牌陸續發布支持Wi-Fi 6的新機,路由設備也進入Wi-Fi 6時代。
3月底,華為就Wi-Fi 6召開了一場線上技術溝通會,重點介紹了自家的解決方案Wi-Fi 6+,並透露率先搭載該技術的華為路由AX3定價會在500元以內。而4月8日,華為路由AX3系列正式發布,199元的優惠價(原價229元)無疑具備極強的號召力,華為消費者業務IoT產品線總裁支浩表示,「我們希望這個價格讓廣大消費者都能夠得著,提前一步暢享Wi-Fi 6的體驗提升」。
看來,交朋友的定價策略已經從手機市場延伸到了路由市場。而在這之外,從華為路由AX3系列熊出墨更看到了萬物互聯時代,華為試圖通過「出門用5G、回家用Wi-Fi 6」的戰術打贏連接中樞爭奪戰的決心。
家庭場景下連網智能終端越來越多,這是IoT時代顛撲不破的趨勢,用戶生活便利度因此提升,但同時給無線網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華為晶片和硬體戰略Fellow艾偉分享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用戶使用Wi-Fi 和行動網路的上網市場逐年增加,家庭平均Wi-Fi 連接設備數從2016年5個增長至2019年的12個。「Wi-Fi對個人對家庭的重要性變大了」,艾偉強調。
重要性的提升要求配套更好的體驗。而當下,家庭網絡體驗仍存在「五宗罪」:信號差、速度慢 、不穩定、不會用、無保護。
大致還原一下「五宗罪」下的日常用網體驗:路由器放在客廳,客廳網絡滿格,穿過一堵牆來到臥室,信號只剩下兩格,再往裡走到了衛生間,信號再次衰減。另外,家裡裝著200M的寬帶,用起來卻只有50M的網速,尤其是上網課、刷網劇、辦公多設備同時在線,網速全靠搶。更可氣的是,打遊戲時不時還會掉線,眼巴巴看著別人吃雞。更有老人記不住密碼,上鉤釣魚網站等等一系列麻煩.
從Wi-Fi 5升級到Wi-Fi 6之後,以上部分問題迎刃而解。比如網速的提升,單從數據來看,Wi-Fi 6理論速度可達9.6Gbps,Wi-Fi 5為6.93Gbps。再如網絡擁擠,Wi-Fi 6的重大突破在於允許路由器同時與更多設備通信。舉個例子,以前的Wi-Fi 就像單行道,Wi-Fi 6則升級為多車道。
「什麼是好的路由器?價格越貴越好?還是經常說的電子越多越好?還是說理論數據越高越好?」支浩給出的答案是「高速連接超廣覆蓋性能穩定安全,然後簡單易用」。所以,在Wi-Fi 6更快速度、更多連接的基礎特性之上,搭載華為Wi-Fi 6+解決方案的華為路由AX3系列帶來的體驗升級更加全面。
全屋高速,華為路由AX3系列配備凌霄4核1.4GHz CPU,實現了160Mbps超大頻寬,實際吞吐率可以高達1.8Gbps,相比其他80MHz頻寬的Wi-Fi 6設備,速度快一倍。並且,在動態窄頻寬技術支持下,華為路由AX3的Wi-Fi 信號可實現多穿一堵牆,做到全家100%的覆蓋。
更低時延,華為路由AX3系列的2.4GHz支持4個設備並發,5GHz支持16個設備並發,減少排隊現象,從而大幅降低時延。另外,面對遊戲、網課、遠程辦公等高價值流量,路由器還會主動識別並給予加速,比如遊戲平均時延「降低了20%以上」。
除此之外,華為路由AX3系列還有上網保護、一碰連網等功能,這其實都是華為路由家族的傳統藝能,之前華為路由A2上市時熊出墨就已經做過相關介紹,前者可以為家庭網絡把好安全關,後者則能實現「傻瓜式」連網操作。
根據以往經驗,Wi-Fi 技術更新到普及需要至少三年時間去配置,而今年這一代「產品不再是高高在上,希望把Wi-Fi 6+家庭網絡快速普及」,因此,華為路由AX3把價格定在了229元,要知道,以價格屠夫揚名的小米,2月底推出的小米AX3600路由同樣搭載了Wi-Fi 6,價格都在599元,此次,華為路由AX3幾乎「腰斬」了後者。
萬物互聯的推進過程中,掌握路由器這一連接中樞是生態壯大的關鍵所在。
小米發布了AX3600,TP-LINK發布了TL-XDR3030,華為則有AX3系列。行至今日,主流廠商都已經跨進了Wi-Fi 6時代。這場軍備賽,玩家實際爭奪的正是連接中樞的控制權。
華為路由AX3系列背後是華為的「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該款路由器的首次亮相是在一個多月前召開的華為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布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對「1+8+N」做了重點介紹。
「1」指的是手機,「8」是包括PC、平板、智慧屏、手錶、音箱、耳機、AR/VR、車機在內的8種產品,N則是泛IoT硬體構成的華為HiLink生態。生態中,華為自己做的產品有10種,「1」和「8」,以及「+」所代表的連接產品。
2019年華為路由A2上市時,支浩曾表態,「想要做好『1+8+N』,加號才是關鍵。華為最擅長做加號,華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加號開始的」。具體來看,「1」和「8」之間的連接,主要是靠HUAWEI Share,「8」和「N」之間則是靠4G/5G技術以及路由、CPE等產品。也就是說,華為路由AX3系列是華為IoT生態內重要連接器之一。
「我說了什麼是好的家庭網絡,就是高速穩定而且覆蓋寬的網絡,首先你是要把連接做好,所以說我們認為路由品類的發展是做家庭的連接中樞,這個是不容置疑的」,支浩在此次技術溝通會上強調,「為1+8+N的設備提供高速率、廣覆蓋、高並發、低時延、易使用、高可靠的網絡,產品形態將從單路由向多路由全屋Wi-Fi 轉變,一個好的連接中樞將是其他所有體驗的基石」。
順著他的思路,家庭場景下IoT設備類別繁多,分布在家內的各個角落,還要求響應快速,華為路由AX3的連接能力恰好可滿足這些需求。用戶端,在路由器這一基石之上,各種IoT設備可為用戶提供一致性的連接和業務體驗。
橫向兼容生態內各個合作品牌的產品,縱向維度,華為路由AX3的連接能力可以向下兼容。前面所講的優勢都是基於Wi-Fi 6+,在實際使用中,Wi-Fi 6+路由器可以連接Wi-Fi 5甚至更早標準的終端設備。
「所有的無線路由器都需要做到向下兼容,兼容新標準問世前的舊設備」,支浩表示,「華為Wi-Fi 6+的160MHz超大頻寬還能兼容Wi-Fi 5的160MHz頻寬」。此特性能帶來的好處是,搭配華為Mate30系列、P30系列、榮耀V20系列、榮耀V30系列、平板M6系列等支持160MHz頻寬的終端設備,即便是Wi-Fi 5狀態下,比目前80MHz頻寬的Wi-Fi 6手機網速快45%。
所以,基於Wi-Fi 6+技術把路由器這個「+」做好,以更好的連接體驗獲得C端用戶、B端合作夥伴兩端的認可,才會有更多的終端和用戶加入到華為的「1+8+N」之中,進而加速推進「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的落地。
「我們對華為路由AX3系列寄予非常大的期望,這個系列的產品將在公開市場、運營商市場、以及全球海外市場陸續開售,希望能夠通過這款產品引領整個Wi-Fi 6技術的普及。」
IDC近日在《中國WLAN市場季度跟蹤報告 2019年第三季度》中指出,2019年第三季度,首次登場的Wi-Fi 6產品便有470萬美元的銷售規模,預計2020年,Wi-Fi 6將在無線市場有突出表現,僅中國市場的規模就將接近2億美元。
延伸到由Wi-Fi 連接的IoT領域,賽迪發布的《2019-2021年中國物聯網市場預測與展望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三年中國IoT市場仍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251.3億元。
229元起售的華為路由AX3系列,憑藉Wi-Fi 6+能撬動多大的市場,我們無法給出確切答案。但不難判斷的是,推動Wi-Fi 6的普及,華為路由AX3系列定是路由市場變革的開路先鋒之一。換個說法,路由就相當於IoT時代的新基建,而華為路由AX3或將會是貢獻較為突出的那一個。
根據前文的介紹,華為路由AX3系列在Wi-Fi 6時代之戰中,除了價格的下放之外,更核心的支撐在於華為的技術和生態優勢。
華為在Wi-Fi 6領域華為提交了240項技術提案,是Wi-Fi 6標準提案數第一的設備廠商。此外,華為旗下諸多產品都是從晶片研發做起,Wi-Fi 6+解決方案中,華為準備了兩款晶片,應用於華為手機、Pad、智慧屏等終端的麒麟W650,和應用於路由器的凌霄650。
從晶片層面布局卡位的前瞻性,在手機領域已得到驗證,自主研發使華為在定價等方面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並賦予了華為更強的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在路由這一兵家必爭之地,華為的優勢也將逐漸顯現。
生態方面,華為的Hi-link生態平臺共聚攏了600多傢伙伴,覆蓋100多個生活品類,連接了超過1.4億物聯網設備,註冊用戶達3000萬,整個生態觸達用戶已超3億,連接4000萬戶家庭。
「發布路由這個加號就是為了更好地連接夥伴們的IoT設備」,4月8日華為路由AX3上市發布以後,「會快速在各個開放市場運營商市場各個方面去跟夥伴一起合作」。
2019年,華為路由全年發貨量超1200萬,200元以上線上銷售量佔比位居市場第一。技術和生態加持之下,在中高端路由市場的絕對份額優勢讓支浩底氣更足,「今年想翻番,想讓網絡快速地接觸普及產品,市場預期我們還是很高的。」
最後,回歸市場需求層面,網絡的剛需屬性日趨強化,「出門用5G,回家用Wi-Fi 6」,消費市場大多數用戶對5G已有基本的了解,而對其孿生兄弟Wi-Fi 6的認知尚停留在初始階段。借華為路由AX3系列推動Wi-Fi 6普及,Wi-Fi 6與華為之間也將建立其較強的品牌聯想,就如此前通過多款5G手機搶佔先機,華為向來都是「往後看的」。
國內目前手機廠商,參與以舊換新的情況
那麼國內手機廠商為何熱衷於參與以舊換新業務呢?在我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降低購機門檻,加速老用戶向新機型的過度。目前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中國的新機銷售量每年達到2.5億,穩據世界第一,各個品牌要拓展市場佔有率,新用戶的目標已經著手於國外市場,保持品牌老用戶的忠誠度,降低換機更換品牌的概率,也是重要的戰略。通過以舊換新的市場手段,幫助老用戶在換新機的時候降低門檻,少花錢,可以更好的留住老用戶。
第二,促進手機循環利用,為環保做貢獻,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很多時候我們對閒置手機的處理並不關注,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會隨意扔掉已經壞了無法使用的手機,這對環境的危害很大,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汙染強度是普通乾電池的100倍,可汙染6萬升水。手機廠商和手機回收機構的合作,能夠有效降低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汙染的風險,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贏得消費者的好感。每年蘋果公司都會發布兩份報告:《2017年環境責任報告》、《蘋果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體現蘋果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國內手機品牌雖然銷量上來了,但是品牌厚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三,有助於搶佔其他品牌用戶。vivo此次以舊換新的服務,回收的手機範圍,不僅僅包括vivo品牌的手機,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對其他品牌的用戶轉化為vivo品牌的用戶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根據今日頭條出的《今日頭條大數據報告解析手機行業上半年》報告指出了各個品牌的用戶換機流向如下圖:
以舊換新的政策能夠促進其他品牌用戶向vivo轉化
目前國內手機回收平臺中最大的兩家是回收寶和愛回收,都在跑馬圈地,在和手機品牌的合作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從目前廠商合作情況來看,回收寶更得到大品牌的認可。目前中國前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只有OPPO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相信OPPO也正在看其他廠商的反饋,如果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相信也會跟進。我順手去OPPO的官微下看了下用戶評論,也能夠看到相關需求:
二手手機也一樣,很多國家,例如印度、東南亞、非洲都對中國品牌的手機有很大的需求,未來回收企業將想方設法,拓展自己回收手機的銷售渠道,提升利潤。
國內的回收公司的體量相比於eRC等企業還是比較小的,在未來也許和世界各地的手機回收企業有聯動、合作,將每一臺閒置手機都送到更適合需要他的國家的消費者手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