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兩棲動物名列未定 洞庭湖區黑斑蛙養殖戶們「撐不住了」

2020-12-23 騰訊網

疫情爆發後,史上最嚴「餐桌管理」規定來了。

曾經一些地區愛吃蛇,現在不能吃了。

再比如說蛙,除了牛蛙和美國青蛙還是食物,其它的能不能端上餐桌還有待「審判」。

在這段煎熬的日子裡,蛙類養殖戶才是「壓力山大」。

黑斑蛙活活「餓死」

在湖南益陽地區有不少黑斑蛙養殖戶,養蛙的時間很多年了。有些在去年還做了擴建,不料在今年遇到了疫情。

因為賣不出去所以不敢餵食,黑斑蛙以1天100斤的規模餓死,養殖戶還背著巨大的成本壓力。

很多養殖基地都支撐不了多久,但目前又正直孵化蛙卵的時節,如果不打理,那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左右為難的不僅是養殖戶,當地村委都很痛心,黑斑蛙養殖一旦被禁,好多人都會失業。

黑斑蛙究竟是什麼?這是一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的蛙類,成體以昆蟲為食,我們小時候聽過的蟬鳴蛙叫,看過的《小蝌蚪找媽媽》,主人公都是它。

但很可惜,因為環境破壞、農藥化肥的濫用和捕食過量,2004年黑斑蛙被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8年一男子非法捕獵野生黑斑蛙被捕

但在洞庭湖區有養殖黑斑蛙的傳統,因為它具有重要的商業意義。僅在益陽地區,大大小小的黑斑蛙養殖戶就有不少。

疫情帶來的意外他們從未預料。

為此養殖戶們跑遍了大小的林業部門,從區一級到省一級,目前仍未得到準確的回覆。那麼黑斑蛙能否被納入養殖最後進入餐桌呢?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夏天我們都是伴著蛙鳴聲睡著,但現在的孩子呢?別說蛙鳴,就連觀察蝌蚪都做不到。保護黑斑蛙刻不容緩,但如何保護是一門科學,科學養殖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保護環境,給黑斑蛙一個安全的生存家園,我認為同樣重要。

相關焦點

  • 萬噸養殖蛙壓塘待「判決」:是否禁食將被明確,有蛙農說還抱希望
    近日,在廣東省臺山市,100多名養殖戶面對壓塘的1萬噸泰國虎紋蛙惆悵不已。 上周確立的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之下,陸生野生動物被「拉黑」,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未列入禁食範圍,而養殖兩棲爬行動物是否被禁食尚未被明確。
  • 這裡又禁售黑斑蛙?至少減產20%-30%!蛙價上漲成定局?
    這裡又禁售黑斑蛙?至少減產20%-30%!蛙價上漲成定局?湖南衡陽縣界牌鎮黑斑蛙養殖大戶許喜俊告訴農財寶典記者,目前他110畝蛙場還有存欄蛙約7萬斤,還沒開售。當前11-14隻/斤規格的黑斑蛙售價只有10塊錢左右,在成本價邊緣徘徊。「現在大部分養殖戶資金已經很緊張,加上擔心蛙發病,過冬損耗大,所以達到上市規格一般都會出貨,只有一部分資金實力雄厚,抗壓能力強的老養殖戶存欄。」
  • 禁食野味後還能吃泡椒田雞嗎?7000萬隻青蛙賣不了,四川吃貨好焦慮
    去年這個時候,正是營山縣黑斑蛙養殖戶盧平最忙碌的時候——孵化蛙卵,賣掉成品蛙,再買飼料,餵養小蝌蚪,一環緊扣一環。然而這一切被疫情按下了暫停鍵。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隨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表示,關於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絕大多數養殖龜鱉等可以養殖食用。但黑斑蛙等本土蛙類品種是否可以養殖食用,仍沒有定論。
  • 2020,一位青蛙養殖戶的獨白
    我想把我這幾年下來,總結的一些養殖流程和部分細節給行業內外的朋友看看,也為國家對黑斑蛙特種養殖進行處理時提供一點參考。黑斑蛙的養殖技術不斷成熟我們養蛙人經過10餘年的奮鬥、摸索,黑斑蛙養殖技術的各個流程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從種質資源優化、孵化率提高、病害防控風險降低、到產量穩定增長,各個環節都體現了每個的養蛙人付出的心血。&nbsp
  • 禁食不代表禁止藥用!蠍子養殖戶的春天到底還有多遠?
    前不久,大河網關於保護野生蠍子的文章一經發表,就引發網友熱議,也引起了蠍子養殖戶的關注。8月4日,大河網記者就此事繼續追蹤報導。這個決定也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野生動物「禁食令」。「禁食令」的出臺讓越來越多的人形成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共識,也讓不少動物養殖行業面臨重新洗牌。而人工養殖的蠍子除了明確規定禁止食用外,作為中藥的全蠍是否也在禁止範圍內呢?對於養殖戶而言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 最長的冬眠: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下,四川7000萬隻養殖蛙「不敢醒來」
    望著黑斑蛙養殖池裡一片乾涸的寂靜,從業7年的四川養殖戶李先生,只覺得喉嚨乾澀。相比往年已經晚了快一個月,但他還是沒敢向養殖池裡注水。「注水,蛙就會進行繁殖;不注水,隨著溫度升高,土壤變幹,有的冬眠的蛙可能就出不過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確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到底什麼肉能吃
    建議:修訂野生動物法,科學設定野生動物的內涵「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執法檢查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提出了界限問題。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重在野生動物的保護,禁食的法律範圍限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養殖戶渴盼出禁食昆蟲名單
    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養殖戶渴盼出禁食昆蟲名單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郝學娟)山東省濟南市多個村莊的農戶把養螞蚱當成「致富經」,通過養螞蚱脫貧致富。然而,自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陷入兩難境地,今後是否還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明確說法。
  • 46秒|螞蚱未在山東禁養禁食名單中 養殖戶感覺像是去了一塊心病
    今年2月24日出臺「禁食令」後,三月份閃電新聞記者曾經探訪過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區伏峪村一個螞蚱養殖基地,當時螞蚱是否列入禁食名單上尚明朗,伏峪村黨支部書記王俊利告訴記者,他們整個村是以螞蚱為產業,僅僅是屬於合作社的養殖棚,就有160多個,螞蚱產值能達到360萬左右。要是禁養了,會影響到很多家庭,下一步的發展就會非常困難。
  • ...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然而,不少養殖蛙類如黑斑蛙、泰國虎紋蛙、棘胸蛙等卻仍「待判決」。對此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林蠡聯合為蛙類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除了陸生動物,湖北版本禁食名單還包括了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廣東省則已經對交易、食用者提出了具體的罰則。眼看著蛇都瘦下來離死不遠所謂「野味」的來源,既有狩獵,也有養殖。《決定》出臺,養殖戶著急了。養蛇戶李暢(化名)困守在湖北恩施利川縣一個山村裡。
  • 科學家首次在兩棲動物體內發現類似蛇的牙齒腺體
    據外媒CNET報導, 科學家們首次在兩棲動物身上發現了類似蛇的牙齒腺體的證據。 來自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和猶他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在尾目動物Siphonops annulatus的嘴裡發現了「兩棲動物口腔毒腺的第一個已知證據」。
  • 多地已出臺「禁野令」:誰明確禁食貓狗 誰的處罰較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多地已出臺「禁野令」:誰明確禁食貓狗,誰的處罰較重一場從立法上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行動,正在全國越來越多的省市區展開。在各省市已經公布的相關條例或草案中,深圳珠海不僅明確禁食貓狗,還明確對違反者最高可按貨值的三十倍處罰。
  • 狗肉正式禁食!可食用動物名單出臺 | 農業農村部制定《國家畜禽...
    問: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還有一些建議將黑斑蛙、棘胸蛙、林蛙、虎紋蛙等蛙類列入《目錄》,請問下一步蛙類管理有什麼考慮? 答:蛙類是兩棲動物,不屬於家畜家禽範疇,不能列入《目錄》。在《目錄》徵求意見過程中,各地反映部分蛙類存在交叉管理問題,要求明確蛙類管理劃分。
  • 日媒:野生動物禁令困擾中國螞蚱養殖戶
    日本《東方新報》5月22日文章,原題:野生動物禁令困擾螞蚱養殖戶今年2月下旬,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禁止食用和非法販賣野生動物。4月,中國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其中除了豬、牛、羊等傳統禽畜外,其他一律被列為野生動物。
  • 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娃娃魚
    大鯢是很珍貴的兩棲動物,因為它們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所以人們也叫它們"娃娃魚",外形長得有點像蜥蜴,頭部扁扁的、嘴巴很大,無眼瞼,身體的顏色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多為灰褐色,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身上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並附帶粘液,身長可達1米,體重在百斤左右
  • 養殖戶表示涼涼
    禁食新規影響幾何?養殖戶表示涼涼,專家表示長遠利益更重要若嚴格執行此次新規,不少動物或將難以以食用為目的進行養殖。新規的發布讓不少特種動物養殖戶犯了難,在一個竹鼠養殖平臺上,記者發現有不少養殖戶發出了對新規的吐槽,「去年才把豬圈改成了竹鼠池,養殖了100對,怎麼辦啊,現在徹底涼涼了。」也有養殖戶表示,「迎難而上吧,守得雲開見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