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的6條慈善之道:慈善如針灸,找準要害再「下手」

2020-12-20 佳佳樂多

2015年10月22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總裁史蒂芬·漢茲到訪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與院長王振耀一起回顧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史以及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

1979年7月,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僅6個月之際,史蒂芬·漢茲就首次造訪廣州。近40年間,「中國和它的慈善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史蒂芬·漢茲的第15次訪華,在他的眼中,在洛克菲勒家族及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慈善版圖中,中國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洛克菲勒家族慈善門規

史蒂芬·漢茲在當天總結了基金會在慈善事業上的六條經驗:

合作和槓桿化。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由洛克菲勒慈善家族第三代成員的5個兄弟協同建立,因此得名。因而,「協同合作」的文化在基金會和家族慈善文化中尤為重要,是基金會開展工作所秉承的精神。「槓桿化」則意味著需要利用慈善領域相對有限的經濟資源,去撬動更多的資源,才有可能為世界帶來更大的變化。慈善並不僅僅關乎錢。慈善還關乎價值、想法、說服力和領導力。應投資非營利部門。非營利部門是人們向善的驅動力,應該不斷地去滋養這個部門,讓它不斷地得到改善。跨界解決問題。應通過文化、藝術、社會關係、公民參與、經濟和政治等不同的構建,通過多學科的方式,對慈善做出創新和改變。保持實驗的姿態。慈善領域的資金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和獨立性,應充分利用這種靈活性進行冒險,冒公共和私有部門不願意去冒的風險,進行實驗和實踐,通過失敗和錯誤進行學習,創造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法。自我審視。從成功的經驗中學習,從失敗的教訓中改正,通過審視歷史,不斷地去評估以往項目的影響,了解捐贈方的反饋,並從中學習經驗和知識,向所期望的方向去發展。

慈善如針灸,要找準要害

史蒂芬·漢茲認為,慈善所面臨的挑戰,就是用相對有限的資金,去帶來巨大的變化。「我一直把它與中國的針灸理論相比較——用非常細小的銀針,即非常有限的資金和人力,找準地方、找準問題紮下去,才能帶來系統性的變化。」他說,做慈善帶來的最大欣喜,就是當「我們經歷了艱辛的工作後,能夠見證和感受到人們在生命和生活上的切實變化」。

洛克菲勒慈善家族的奠基人老約翰·洛克菲勒出身平凡,但通過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全球公司而迅速積累巨額財富。從年輕時就熱衷參與慈善的約翰·洛克菲勒,在事業成功後,更將對慈善事業的投入呈指數般的增加。

1908年,老約翰·洛克菲勒建立特別使團,前往中國尋找可以開展的慈善活動,發現中國當時急需醫療衛生領域的改善。1921年,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資助下,協和學堂在北京創立,最終演變成如今的協和醫院。從那時起,西醫方面的研究人員和醫療人員陸續來到中國,幫助建立醫療管理方面的學科和病例管理系統,同時也建立了護士學校用於培訓護士。

1947年,在中國還充滿不確定性之時,洛克菲勒家族向協和醫院理事會捐贈了1000萬美元,市值相當於現在的1.07億美元,希望後者在動蕩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至今,協和醫院仍是洛克菲勒家族世界範圍內的第三大受助機構,是美國以外的最大受捐方,對於洛克菲勒家族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家族最寶貴的財富

洛克菲勒家族最寶貴的遺產不是數不清的財富,而是財富觀。他們知道精神傳承要比財富傳承重要的多,錢總會花完,但精神不破產就永遠不會失敗。

洛克菲勒曾給兒子寫過38封信,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從這些信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能窺見一代巨富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洛克菲勒一共給他的家族留下了38封信,而我在文章說的只是其中一封的部分內容,這38封信如今被人整理成了一本書,叫做—《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這本書一發行,頓時風靡全球,富豪們搶著購買。

王健林買來送給20歲的王思聰做為生日禮物,李嘉誠長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

那這些信裡都寫了啥呢?——絕不是空洞乏味的商業教條,而是洛克菲勒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處事信條。他從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在學識、品格、社交、事業、生活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寶貴的人生忠告。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

給孩子看,能夠藉助歷史上最有錢的人的理念來教育孩子,讓他超過同齡人。給自己看,我們能夠窺探出洛克菲勒家族財富的秘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一書兩用簡直不要太划算。

並且這本書現在也非常的良心,僅需36元,就能買到全球第一個億萬富翁的38封珍貴家書,一頓飯的錢,或許能給到孩子與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美國頭號慈善家族:太有錢的罪惡感,讓他們慈善了超過10億美元
    而這些資本的原始積累,才推動了國家或者是企業不斷發展,而在其中 豪門家族無疑是積攢最多灰色的財富群體,在許多國家中, 有些豪門望族積攢的財富堪稱富可敵國。而他們財富的來源充滿灰暗陰險,為此他們會選擇做慈善來洗刷心中的罪惡感,而這樣做法的豪門家族比比皆是。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長女:財富繼承了幾代人,家族的錢所剩不多了
    金錢作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人們一生追求財富,但一味地享受財富卻並不是真正的幸福,一如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 若是提及美國史上的百年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必然是名列其中,且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個延續6代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書寫了一個財富和家族的傳奇。
  • 石油國王洛克菲勒的長女:財富繼承了幾代人,家族的錢所剩不多了
    洛克菲勒家族龐大的財產都用於什麼事業呢?洛克菲勒家族:取之於人用之於人再大的財富在世界人口面前也只是微不足道。迫使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掌門人說出這句話的,是他們的慈善事業,在全世界的貧窮加在一起之後的無力感。洛克菲勒家族興起於石油工業,但是在他們變得富有之後,並沒有忘了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窮鄉親。
  • 曾注資北京協和醫院的,頂級豪門洛克菲勒家族:我們沒錢了
    比爾·蓋茨曾說:「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他的父親是當地十分著名的商人,貿易範圍涉及木材、馬匹、鹽等各個領域。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洛克菲勒就跟隨父親學習經商之道,這為他敏銳的商業嗅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富至七代的秘訣
    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約翰·D洛克菲勒,他誕生於1839年。洛克菲勒家庭從第一代至2020年,已經富至七代。而這個家族仍屹立在美國億萬富翁之列,他們是如何打敗「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我們從《洛克菲勒家族》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曼徹斯特,他是美國著名通俗歷史作家、著名記者,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1種文字和盲文。
  • 富可敵國,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揭秘洛克菲勒家族
    一生叱吒風雲的約翰·戴·洛克菲勒堅持「自律者壽」,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一條被大衛的父親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寫在了《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顯然,在這一點上,101歲的戴維謹遵了他的祖父之言。雖然戴維長壽,但是近年來他一直目送自己家族的姐姐和哥哥相繼辭世。子嗣眾多的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已繁盛六代,方興未艾。
  • 洛克菲勒:缺少人脈,該接觸什麼樣的人?別讓人脈只用來介紹生意
    已經富到第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仍然坐擁上百億資產,涉足石油、銀行、房地產等多個行業。中國有句老話——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6代人卻依然站在世界財富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是如何打破這個魔咒的呢?細數他們的家族的發展史,秘密就在其中。
  • 億萬富豪洛克 菲勒去世,揭秘洛克菲勒家族傳奇
    從洛克菲勒家族神話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1911年被拆分成34個獨立公司,後演化出埃克森美孚等當今最強大的石油公司)開始,這個家族逐漸建立起龐大的石油和銀行事業,形成了名符其實的商業帝國。而後,洛克菲勒家族又廣泛涉獵慈善、教育、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紐約時報》評論稱,在這個快速沉寂的家族中,大衛·洛克菲勒可能是最後一個在世界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成員。
  • 洛克菲勒家族6代子孫都富可敵國的秘訣之一:堅持這種貴族精神
    翻開美國歷史,洛克菲勒家族可以說無處不在。正所謂中國的那句俗語所說的「富不過三代」,洛克菲勒家族卻偏偏是個例外,他們從白手起家一直到現在,已經足足綿延近200年,並且一點沒落的跡象都沒有,6代子孫每一代都富可敵國如何能做到洛克菲勒家族這樣長久不衰?
  • 全球最傳奇的收藏家族——洛克菲勒!
    一、 一切的開始 老約翰·D·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的奠基人,雖然一生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但並沒有在藝術收藏方面投入關注。
  • 洛克菲勒家族富了6代,他們掌控著40家500強,全世界都欠他錢
    1937年,洛克菲勒去世,令人奇怪的是,他只留下了6000萬美元,對普通人來說,這些財富足夠,但對於洛克菲勒來說,根本不值一提,這大概也是這個家族富了6代的原因。洛克菲勒是十九世紀的第一個億萬富翁,就連比爾蓋茨都是他的小迷弟,說他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富甲天下,對於洛克菲勒家族來說早已不是妄言,就在這個持續輝煌的時候,中國企業家普遍認為他們家族到第三代便會面臨困難,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第三代掌門人戴維·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傳」,這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神秘族規,這也讓外界很難知曉洛克菲勒家族的情況,這個族規是當時祖父約翰所定,小約翰並沒有違背。然而到戴維也才第三代,這一族規便被他強行廢除。從如今洛克菲勒家族的發展來看,戴維的做法無疑是高明且明智的。
  • 「撈錢」還是做慈善?美國財團巨頭重金中國多年,這個行業成首選
    而在美國,實力雄厚的大財團不止有沃爾頓家族,還有一個財團同樣也是一個「巨頭」,那就是洛克菲勒家族。 發展到後來,雖然有美國政府的打壓和對手的壓制,洛克菲勒財團始終屹立不倒,而且產業十分豐富,其涉足的行業包括化學、汽車、食品、工業等等,並且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財富。 作為美國的巨頭財團,洛克菲勒家族在掙錢的同時,也一直在忙著捐助,而且捐助的主要方向就是教育。其中,美國的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就是洛克菲勒創辦的。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家訓:6個賺錢思維,成就家族6代的繁榮昌盛
    洛克菲勒作為美國商業史中最具傳奇性的巨頭級人物,如果論起做生意賺錢的本事,他從白手起家到成為石油大王,幾乎很少虧錢,為什麼呢?接下來分享洛克菲勒的6大賺錢思維,相信你會找到答案,創業、做生意的人尤其應該看看。
  • 彪悍的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富得過六代還出過一個副總統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根據福布斯美國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該家族健在的成員有200人左右,擁有的淨資產總計約110億美元。洛克菲勒是19世紀成立標準石油公司的大亨,通過石油生意積累了巨額財富,並因此獲得巨額財富成為美國首個億萬富豪,使洛克菲勒家族成為美國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 4000億首富洛克菲勒,因150美元險喪命,如今家族興旺6代富可敵國
    如果按照現代比率換算,美國歷史上一位超級富翁的財富總數足有4000億之多,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是比爾蓋茨最富時期的3到4倍。這位富豪的名字叫做——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又是看準機會,一下子囤積了大量低價的原油,再通過生產加工,推出了高附加值的煤油,因此又狠狠地賺上了一筆。
  • 洛克菲勒家族富到六代的秘籍:我們要做世上的鹽
    財富傳承背後,洛克菲勒家族始終秉承了「家族財富屬於上帝,我們只是管家」這句祖訓。 洛克菲勒家族創始人老約翰·洛克菲勒在一封信中提到的格言,也在這個家族代代相傳。 退休後,他熱衷於慈善事業,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老約翰將慈善事業稱為「給予的藝術」。他說:「給錢很容易造成傷害」。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的家族規則:被三代人強行廢除
    說到洛克菲勒家族,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但說到「石油大王」,應該是沒有人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從約翰洛克菲勒和威廉洛克菲勒兩兄弟開始,他們於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約翰成為第一位美國億萬富翁。在老約翰創造財富的基礎上中,洛克菲勒家族遵循了他自己的時代向前走。根據福布斯美國中最富有的家族的名單,家族目前擁有200名成員左右,總資產約110億美元。這來偉大的家族代表了整個美國歷史的縮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民族精神的代表。
  • 何東家族的不朽追求 | 西式慈善信託制度的實踐者
    與盛宣懷家族相似的一個特點是女性成員在家族及社會中扮演一定重要的角色,慈善義舉方面尤為突出,何東家族則更進一步,其中又以何東平妻張靜蓉(1875年~1938年)一開風氣之先,在開拓慈善事業上寫下了濃彩重墨的一筆。資料顯示,雖然沒有在學校上過學,但天生聰慧的張靜蓉,因自幼獲母親安排家庭授課而學得基本知識,這樣不但令她長大後能夠更好地了解世界大勢與潮流,亦能憑藉知識改變命運。
  • 拯救了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影業公司,洛克菲勒家族到底什麼來頭?
    1927年10月 6日,又首映了由艾倫·克羅斯蘭導演、艾爾·喬森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1928年7月6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一年之內半數美國影院安裝了音響設備。1930年,除查理·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