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義不容情》
《義不容情》攝於1992年,此劇眾星雲集,由黃日華、溫兆倫、劉嘉玲、周海媚、藍潔瑛、商天娥、邵美琪主演。《義不容情》的確稱得上是一部經典之作,就如同很多tvb電視同大陸很多電視的區別,因為演技和風格,我看到的戲裡的人們,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9.《流氓大亨》
《流氓大亨》攝於1986年,此劇是萬梓良的成名作,但此劇1989年才進入內地。也由此劇開始,香港無線時裝電視劇有相當一段時間獨領風騷,很多幾年前在香港武俠劇裡面露過面的演員又在時裝劇裡見到,倍感親切。
9.《情義無價》
《情義無價》攝於臺灣電視劇的代表之作之一,此劇可謂黃金的組合,鑽石的劇情,出色的演繹,成就了一個寶島電視史的傳奇。當年該劇主題歌又是一首街知巷聞,朗朗上口的歌曲,這部電視劇成功的捧出了不少新人,除寇世勳外,張晨光,戚美珍都是由這部劇打入內地的。而對於張晨光來說,後來的臺灣言情劇基本是他的天下。
7.《星星知我心》
《星星知我心》攝於1984年,這是一部絕對轟動的臺灣電視劇。此劇讓大陸觀眾哭得眼淚加起來也要流成河了。而此劇讓內地的觀眾記住了一位母親的典範——古秋霞(吳靜嫻飾)。當年該劇創臺灣三大電視臺最高收視率。許多關心同情古秋霞命運的觀眾,紛紛要求電視臺不要讓身患絕症的古秋霞死去。編導們只好儘量延長她的生命,最後迫不得已才讓她離開人世。由於觀眾還關心她的5個子女的命運,於是又拍了後來的續集《星星的故鄉》。而電視劇主題歌就是由這位偉大的母親飾演者吳靜嫻演唱的。
6.《一剪梅》
《一剪梅》攝於1984年,從此劇開始,臺灣戲打入大陸市場,而且佔領了很長一段時間。此劇最經典的是由費玉清演唱的那首主題曲《一剪梅》,那簡直是風靡一時,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在傳唱。而此劇的男主角寇世勳更是紅遍整個內陸,後來好多臺灣電視劇都是由他主演的。
5.《再向虎山行》
《再向虎山行》攝於1985年,由徐小明執導,梁小龍 董驃 米雪 張錚 曹達華主演。記得是在我念小學的時候,《再向虎山行》在大陸首播,頓時掀起巨大波瀾。隨著此劇的熱播,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聽到人們唱著「老包!喂,老包!」,那本是《再向虎山行》的插曲兼片尾曲。直到近幾年,人們才知道那應是「留步!喂,留步!」。
4.《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攝於1985年,20集。在當年電視節目嚴重匱乏的內地,這部香港神話連續劇當時非常受歡迎。但對於部戲中的八位主演(潘志文,曾偉權、阮佩珍、黃曙光、凌文海、梁漢威、林迪安、唐品昌、蔡國慶)我已沒多少記憶了。不過對於這部劇的主題曲還蠻熟悉的,記得當年滿街都是「人說仙山好,神仙樂逍遙,不知不覺地來到了」。
3.《上海灘》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上海灘》攝於1980年,這部講述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愛情故事,使周潤發紅遍中國內地。當年班上的女生個人都在語文筆記本上畫許文強,白色的圍巾,黑色的禮帽,覺得許文強的形象簡直帥呆了。之後,無論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故事被多少人演繹過,也無論周潤發和趙雅芝又和多少人扮演過情侶,在《上海灘》裡的這一對,才是觀眾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完美組合。就連周潤發自己也認為拍過的最經典鏡頭就是《上海灘》中撐著傘和程程漫步雪中那一幕。時光荏苒,可每當想到許文強和馮程程,看過這部戲的觀眾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周潤發和趙雅芝深情相擁的樣子。
2.《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攝於1983年,重提此劇,眼前立刻浮現一片廣褒的草原,牛羊跳躍,郭靖策馬馳騁,手拾彎弓射大雕.還有蓉兒的巧笑嫣然,她揚著臉嬌聲喚著『靖哥哥』。在我的心目中,黃日華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黃蓉,他們已隨著歲月的流失永遠定格在我少年的記憶裡,那麼美麗,那麼清晰,觸手可及。曾經因為他們的演繹而遍尋金庸的作品,一次次沉醉在風雲變幻的江湖恩怨裡,為了大俠的豪情萬丈,兒女情長而唏噓。
《射鵰英雄傳》劇組合影
1.《霍元甲》
《霍元甲》攝於1981年,20集。猶記《霍元甲》播放的時候那絕對是萬人空巷,那時只有一部分家庭買有電視機,而且還是那種12寸的黑白電視機,什麼孔雀牌、西湖牌、北京牌等等。記得當時每到播放《霍元甲》的時候,外婆家的電視前面肯定是坐滿了左鄰右舍,那個七嘴八舌討論劇情的場景我現在還記憶猶新。
《霍元甲》是第一部在內地播出的港臺電視劇,也是當時的當紅小生黃元申的最後一部代表作。黃元申在成功扮演了霍元甲之後不久,突然宣布割絕紅塵,毅然去了九華山出家。黃元申的電影作品主要有《反碗底》、《漩渦》(與趙雅芝搭檔演出)。在拍攝新版《霍元甲》時,劇組曾通過各種渠道與黃元申聯繫,欲力邀黃元申友情客串,扮霍元甲之父。黃元申現出家在美國某寺廟。
黃元申出生於上海,1990年農曆7月29日黃元申拜東南亞一帶德高望重的聖一法師為師,在香港寶蓮禪寺出家,取法號衍申,同年到九華山駐足二十天,受菩薩戒,從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為已任。黃元申在談到為什麼出家時說:「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他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他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