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 很多人去拍一把青春的記憶

2020-12-23 中國鄉鎮風採

楊家坪有一家不足10平米的店鋪以及兩部既富有年代感的大頭貼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這家被稱為是「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勾起許多人的回憶,不少人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

面積6平方米:兩臺機器復古感十足

從軌道交通2號線楊家坪站A口出站,往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方向前行,從博浪西郊購物城入口處下階梯,問及大頭貼店鋪的位置,入口處的坐著的中年人隨手一指,「喏,左轉二十米就是。」

店面不起眼,隱在一堆服裝店、雜貨店中間, 如果不是有人指路,很容易就走過。

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本子,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的、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

選好貼紙背景圖案,就用鉛筆寫下序號交給老闆排號,大頭貼照分為8張或12張一版,一張列印紙是15元。

老闆說,店裡只有六平方米,店裡的「半壁江山」被兩臺復古感的大頭貼機器佔據,有上世紀九十年代遊戲機的感覺。這臺機子還可以調節白平衡、飽和度等,根據顧客的需要調試出不同風格,堪比美顏相機裡的的濾鏡功能。

老闆熟練地在大頭貼機器上快速輸入相框圖案序號,就可以開始拍照模式了。

顧客拍照時拉上帘子,就是一個私密的小空間。老闆不時在外面指點,「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拍大頭貼,表情就是要做得誇張點。」

不過,這種機器最多重拍兩次,沒有腳踩功能,之前老闆會很耐心地告訴你,哪裡是重拍鍵,哪裡又是刪除鍵。顧客擺好造型,雙擊確認鍵,一組拍照搞定,又進入下一組造型,拍出來的大頭貼照,自帶磨皮和復古濾鏡,老闆再裁剪成單張裝袋,似乎一切穿越回以前的舊時光……

最紅火的年代:楊家坪有十幾家大頭貼照店鋪

這是一家開了11年的店鋪,老闆徐先生是位60多歲的男士,家住九龍坡。他說,以前的店開在解放碑,因為家住楊家坪,店鋪就搬到這裡。每天營業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

機器是2009年買的,現在已經絕版了,而大頭貼的圖案模板每年都要從網上更新,現在有90幾萬個,足足有10多本。

「最紅火時,光楊家坪有十幾家大頭貼店鋪。」2000年左右是拍大頭貼照最盛行的年代,老闆買下了兩臺機器,共花了3萬元左右。隨著智慧型手機照相的普及,大頭貼逐漸淡出市場,一起做大頭貼生意的同行們轉行的轉行,歇業的歇業,老闆還是堅持下來,這裡成了楊家坪最後一家拍大頭貼照的店鋪。

老闆低調而有親和力,會對拍攝提出指導性意見,比如,想把臉拍小一些,要靠近面前的燈光拍。

和他的交談中,我們得知,他年輕時開始搞攝影,有時也要出去拍攝搞創作,現在多數時間在店裡拍照,「耍得好的朋友喊的話,也要幫忙去拍一下。」可能是這種與攝影揮之不去的情結,讓他守住這家小店。

除了拍大頭貼,這家店還提供拍攝登記照、數碼衝洗、老照片翻新等業務。來拍登記照的都是多年的老顧客,登記照15元一版,2寸的結婚登記照25元一版。老闆相信,店鋪的競爭力在於產品質量,還有就是即拍即得,價格合適,「物美價廉,顧客當然會來。」

拍出青春回憶:店外排隊一兩小時

讓老闆想不到的是,今年七月起,店裡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很多學生模樣的來「打卡」,有一部分三十多歲的人相約而來,還有拖著箱子說普通話的外地人,有的甚至不惜排隊一小時,為著這份青春的回憶而來。

有網友還製作了拍復古大頭貼的攻略,比如建議拍大頭貼,以純色衣服為主,配飾可以復古一點,搭配復古機器和復古的質感。

老闆推測,可能是有顧客拍照了發到網上,為了方便網友們能找到, 在門口專門製作了「童年的記憶」的指示牌。

人最多的時候,門口還排起了長龍,為了讓客人「稍安勿躁」,老闆專門準備了十幾根塑料板凳。

「風靡一時的大頭貼,是很多80後、90後的青春記憶,這是我第一次拍大頭貼的地方。」從楊家坪中學畢業的夏女士告訴記者,中學時代,同學朋友之間最流行的合影方式,就是約著拍上幾套大頭貼。

今年8月,夏女士休年假專門回來找回憶,當天是周四,當她到達時,店門口早已堆滿了等候拍照的顧客,也許是為了這難得的青春記憶,夏女士和大家一樣秩序地等待,等了一小時才輪到號。

老闆說,這家店繼續經營下去,「也不打算擴大,就這樣開起嘛。」

相關焦點

  • 楊家坪最後一家大頭貼,青春懷舊,走起
    廣大80後90後的青少年時代,都有放學後或者節假日相約同學朋友一起拍大頭貼的經歷。那些年,拍大頭貼就是最新潮、最有青春儀式感的活動。聽聞楊家坪地下商場一家店鋪還保留著大頭貼機器,於是決定前往體驗,重拾一把青春。重溫那年記憶追憶懷舊青春楊家坪,上個世紀不折不扣的流行前線和商業中心。
  • 楊家坪這家大頭貼的顧客:「不對喲!我們的青春回來了」
    近日,楊家坪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店鋪突然走紅網絡,原因則是兩部極富年代感的大頭貼機,這家店鋪也因此被稱為「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回憶。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風格、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選好貼紙背景圖案,就用鉛筆寫下序號交給老闆排號,大頭貼照分為8張或12張一版,一張列印紙是15元。
  • 快到九龍坡這個地方重拾那些年我們一起拍過的「大頭貼」
    日前,在九龍坡區楊家坪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店鋪突然走紅網絡,原因則是兩部極富年代感的大頭貼機,這家店鋪也因此被稱為「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回憶。他說,機器是2009年買的,現在已經「絕版」了,而大頭貼的圖案模板隔三差五從網上更新,足足有10多本。排隊一兩個小時「找回憶」「最紅火時,光楊家坪就有十幾家大頭貼店鋪。」2000年左右是拍大頭貼照最盛行的年代,老闆買下兩臺機器,共花了3萬元左右。
  • 楊家坪最後一家大頭貼,藏滿了90後的絕版青春!
    「現在還有大頭貼啊?」「有啊,就在楊家坪,一起去拍嗎!」
  • 這樣一張大頭貼,你是不是好久沒拍過了?
    店門口很多人這樣一張大頭貼,你好久沒拍過了都市熱報消息,乘車路線:乘坐2號線在楊家坪站下車,從A出口出站後,往左走就會看到一個名叫「博浪西郊購物城」的地下商場,大頭貼店就在商場這裡。風靡一時的大頭貼,是絕大多數80後、90後的青春記憶。隨著手機照相的普及,大頭貼逐漸被市場淘汰。然而最近,楊家坪地下商場一家不足10平米的小店,重新裝上了兩部有年代感的大頭貼機,串聯起許多人的回憶。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那段青春記憶值得收藏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大概在十多年前,美顏相機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年輕人都喜歡拍「大頭貼」,帶上三五好友,留著「殺馬特」造型,擺出「剪刀手」,或搞怪或賣萌,拍好的小照片,或貼在書桌案頭,或珍藏在影集日記,保存著很多人的青春回憶。
  • 當年一起拍大頭貼的那個人,願你安好
    你拍過大頭貼嗎?當年和你一起拍大頭貼的人現在怎麼樣了?我把話題直接扔到了同學群裡,本來一個個潛水的深井冰全部出來撒歡了。有時候會想,如果去找她們的話又能說些什麼呢?會不會很尷尬呢?到最後還是算了,開心過就好。初中高中的時候拍大頭貼特別流行,那時候寫同學錄和日記本都要貼上自己的大頭貼,好朋友之間也會互相交換自己的大頭貼留著以後畢業做留念。
  • 拍大頭貼又火起來了?我在重慶這裡找回了「非主流」青春
    驚訝之餘又在心頭默默回想了一下當年拍大頭貼的場景不禁感慨,時尚果然是個圈啊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家一定都拍過大頭貼不管當時擺的Pose多奇怪造型有多麼糟糕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厚重的劉海,不加修飾的妝容就這麼被定格在同學錄中,成為青春獨有的「黑歷史」和閨蜜吵架之後可能還會使氣把一起拍的大頭貼通通剪開後來,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各種美顏APP的誕生讓大頭貼這種玩法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就這麼成為了「時代的眼淚」最近聽說楊家坪最後一家大頭貼又火了作為當年的非主流頭子
  • 還記得當年和你一起拍大頭貼的那個人麼?
    前段時間看新聞才知道,日本最著名的貼紙相機生產商Make Software宣布破產了 談到貼紙相機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還反應不過來,但提起它的另一個名字,不少童鞋應該很熟悉了,其實貼紙相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頭貼」 也許現在默默地躺在抽屜的某一角落,但在沒有智慧型手機和各種美顏相機的年代,曾經就算花光零花錢也要拍上一套的「大頭貼」,
  • 昆明最後一臺大頭貼機,藏著90後的絕版青春!
    不免感慨:「真是沒有去好久拍過大頭貼了!」可仔細一想,不知道是從何時起,昆明街頭就再也沒有能拍大頭貼的地方了。這臺復古的大頭貼機就在米粒街美業集成街區。說起街區名也許很多人都不熟悉,可要是說它的曾用名,那你一定知道,那就是昆明走廊旁邊的女人街。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 王益)在南京城北,有一家開了快 20 年的大頭貼店,憑藉 21 世紀初的照相風格、老舊的機器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 " 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最近有不少人前去拍照,打卡回憶青春歲月。老闆李女士說:" 看到網友都在曬照,說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拍大頭貼的店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喜歡。"
  • 去玉橋,重回非主流大頭貼時代!
    2020的高考結束,江蘇卷明年將退居幕後,成為南京人關於「高難度試卷」的歷史談資。若是外地朋友志偉再問我,高考結束後的這段時間,你想去做什麼?10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約上同學,拍大頭貼去。不管當時拍的Pose多奇怪,但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 玉橋市場三樓,藏著拍大頭貼的黑歷史 /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頭貼實在太火了。
  • 高清組圖:再見,青春——探秘南寧老式大頭貼店
    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日訊(記者 莫雨田 實習生 賴子媚 蘇李春)近日,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頭貼」再次翻紅,習慣了手機攝影的人們開始回憶起自己逐漸變得模糊的青春時代,記起獨屬於那個年紀的懵懂往事。在這樣的風潮下,南寧商業街「老鼠街」盡頭,一家開了17年的大頭貼館又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 跟著軌道去打探 來拍一組大頭貼照 追憶一波「回憶殺」
    你上一次拍攝大頭貼是什麼時候?聽到這個問題,或許你會思考好一陣,因為「大頭貼」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10幾年,只停留在了記憶中。店門口很多人然而最近,位於楊家坪地下商場的一家不足10平米的小店,因為兩部有「年代感」的大頭貼機,重新串聯起了許多人的回憶,成為近日的一大熱門打卡店。
  • 第一次和你拍大頭貼的人,你們還聯繫嗎?
    拍大頭貼。當年陪你一起去拍大頭貼的人,你們還在聯繫嗎?就我們倆沒有,老師又著急要,我就約她放學去大頭貼店拍一張,拍的時候發現介小閨女可真夠zun的,後來有事沒事我就去找她,高中畢業之後我倆考到了一個城市上大學,再後來就結婚生子走到現在,真想帶老婆再去照一次大頭貼呀。
  • 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意外走紅,童年的快樂又回來了!
    近日,這家大頭貼店意外走紅,被很多網友拍了照片Po在社交平臺上,還被許多人稱為「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圖源:小紅書/石大膽biu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吸引了不少人來打卡。而「拍大頭貼」,成了大家追尋兒時記憶的特殊「儀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看到有客人來,老闆立刻熱情地抱出一摞相冊,裡面有著各種畫框和背景。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南京城北,有一家開了快20年的大頭貼店,憑藉21世紀初的照相風格、老舊的機器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最近有不少人前去拍照,打卡回憶青春歲月。老闆李女士說:「看到網友都在曬照,說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拍大頭貼的店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喜歡。」
  • 來張大頭貼~
    90年代開始風靡全國的大頭貼,是無數人的青春回憶,還記得那時候需要在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濾鏡相冊裡挑選最喜歡的相框,和好朋友在鏡頭前擠眉弄眼,嘟著嘴擺出剪刀手,最後迫不及待地等待著成品出現。大頭貼的流行,明星也躲不過。網上流傳著不少明星過去大頭貼的照片。
  • 山寨大頭貼,每個素人的雜誌封面夢
    1995年,日本出現了最早的大頭貼機,可以在照片上添加相框和圖案,而這種可愛的照片也立刻捕獲了日本女高中生們的心。 幾年後,大頭貼開始進入中國大陸。不過剛開始拍大頭貼收費很貴,所以也沒在市場上濺起水花。
  • 如果蚌埠有這樣的機器,你還願意拍一張大頭貼嗎?
    ,大頭貼風靡的歲月……@我是醜女。現在「大頭貼」機早已漸漸淡出視野,有時候朋友問小編「蚌埠哪裡還有大頭貼」,印象中突然發現好像真沒有了。記得有次在某商場看到可以拍大頭照的機器,卻再沒有從前拍大頭貼的感受。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強大的拍照功能讓自拍更加方便快捷,但那些美顏過度的照片依然帶不走關於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