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態勢來看,數字孿生不僅是全新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也是各國實現數位化轉型的新抓手,還是眾多工業企業業務布局的新方向。但由於工業界在模型構建、數據集成、業務集成、軟體開發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數字孿生的發展與應用一度遇到了瓶頸。
作為世界領先的實時 3D 內容創作和運營平臺,Unity 早在過去幾年就將數字孿生作為其未來業務的重點方向之一,並針對數字孿生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以實時 3D 技術為基礎的 Unity 引擎,極大地支撐了數字孿生應用的開發和製作。目前,包括製造、汽車、工程建設、軌道交通等工業領域越來越多的行業公司,均在採用 Unity 引擎做各類數字孿生解決方案。
在 11 月 16 日至 20 日舉辦的「中國 Unity 線上技術大會」上,Unity 在 16 日的工業專場中,以數字孿生為主題設置了圓桌討論,特別邀請 e-works CEO、總編黃培博士擔任主持人,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魯效平博士和 Unity 大中華區工業產品總監陳祿博士作為訪談嘉賓,圍繞數字孿生的內涵與外延、應用現狀、應用實踐、行業場景和發展展望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以下是對話精選。
數字孿生的內涵與外延
黃培博士:隨著我國不少行業企業逐漸步入數位化轉型的深水區,許多技術從原來僅僅被少數企業認知應用到現在被更多企業知曉並納入建設的考慮範圍,兩位認為數字孿生是怎樣的一個技術?應如何理解數字孿生?
陳祿博士:數字孿生現在是各界關注的熱點,包含的範圍很廣泛。從 Unity 的角度,我們認為數字孿生是真實世界物體在虛擬世界中的一個拷貝。數字孿生應該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和概念,而是與很多概念的交叉和融合,是一系列技術的組合體。
例如,數字孿生和 CAD、BIM、GIS 等傳統數位化技術大有關係,因為數字孿生是依靠這些技術來構建真實世界和系統的數字模型。又如,數字孿生和傳感器、物聯網技術也有關係,因為數字孿生依賴於這些技術和真實的世界進行數據交換與同步。當然,與數字孿生關係最為密切的是建模仿真技術,因為數字孿生需要依賴於建模仿真技術實現對各種不同過程和系統的精確模擬和運算。此外,數字孿生還與各種新興技術關係密切,包括人機互動技術、VR、MR 以及人工智慧技術,這些技術的加入,讓數字孿生變得更加智能。
需要指出的是,數字孿生除了是各種技術的組合之外,Unity 更加強調數字孿生是一個貫穿於整個產品和生命周期的數據聚合體。這也是當下數字孿生的發展重點,因為只有保持一個統一持久的數位化載體,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數字孿生,才能充分發揮數字孿生的真正作用。
不同行業面臨相同的挑戰 - 各行業需要系統的數字孿生體
魯效平博士:我最早從事的工作是大型機電裝備仿真和智能控制,利用通用的仿真平臺搭建機電液控一體的模型,然後在仿真環境中模擬各種工具,對產品的性能與指標進行測試,既可以驗證產品的合理性,也可以對產品的各項性能進行測試。仿真的好處是成本低、風險小。尤其仿真最早也最多是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電力電子等領域,因為這些領域若採用傳統測試手段,成本很高。同時,為了保證精度,這些領域的模型複雜度也很高,但這種仿真一般是離線的,與物理世界沒有同步,對仿真過程也沒有實質性要求。
後來,我開始從事半實物仿真,即在仿真迴路中接入一部分實物。風電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風電整機包括一些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機電耦合的特性都囊括於仿真模型,然後在仿真機上運行。包括各種工況、隨機模擬信號的環境,控制器採用的是真實的控制系統,通過一個信號調理的電路,把真實的控制器和虛擬的數位化控制器聯繫起來,然後對控制器的軟體、硬體、通訊接口進行測試。半實物仿真不像離線的仿真只能測試一些軟體系統,除了要求模型的精度高以外,還要求模型的運算速度要滿足一些實質性要求。
2017年,我做了一個風電機組的數位化孿生系統,是利用之前的機組模型搭建了一個孿生體,可以進行一些系統辨識與修正,以接近真實的風電機組。通過接入真實的 SCADA 信息集成系統,把真實的實時運行數據傳輸到風電機組的數字孿生體中。其工作原理可以理解為:把採集到的數據,例如風速、轉速、功率、轉距,傳輸到風電機組的數字孿生體中;這個孿生體是一個機理模型,利用這些現實的數據可以計算出傳統方式難以測量的一些信號與變量。例如載荷、轉距,若採用傳統方式測量成本往往比較高,而且精度還不高。所以,藉助類似這種狀態觀測器,就可以掌握風電機組應力應變的信息,同時通過一些疲勞載荷的計算方法還可以知道一些大部件,像主軸、軸承、齒輪箱的疲勞損傷。建立風電機組的數位化孿生系統,目的就是對其壽命進行預測,來優化設備檢修和整個風電廠的調度。
通過這三個項目,我認為數字孿生是基於模型構建、數據集成、業務集成,感知控制,人機互動等組合,在虛擬世界裡面搭建一個逼近真實的實時模型,然後在時間尺度上和空間尺度上對真實世界加以洞察,從而優化和改善整體的系統。
數字孿生的應用現狀
黃培博士:現階段在大的產業範圍內,數字孿生的應用情況如何?有哪些典型的應用場景?
陳祿博士:Unity的定位是做整個數字孿生的創作平臺,現在已有很多數字孿生的應用是基於 Unity 實現,在此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數字孿生的應用非常廣泛。從領域的角度,Unity 既可用於產品的數字孿生構建,例如各種機器設備、汽車、輪船領域的數字孿生;Unity 也可用於系統的數字孿生構建,例如智慧工廠、智慧園區,甚至智慧城市領域的數字孿生。
從整個產品和系統的生命周期角度,Unity 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可用於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例如,在設計階段可以用數字孿生進行產品設計和規劃;在工程階段可以用數字孿生進行仿真測試;在實施階段藉助數字孿生可以進行智能製造;在銷售階段藉助數字孿生可更好地介紹或推銷產品;在使用階段,數字孿生還可用於虛擬培訓或維護。
魯效平博士:在設計階段,利用數字孿生可以在離線仿真的開發階段做硬體在環測試;在後期運行階段,數字孿生可以用於診斷和預測。數字孿生在航天、汽車、風電等領域的這些場景有著很好地應用。
在家電領域,海爾將數字孿生主要用於兩個方向,一是產品的數字孿生。例如空調,海爾利用數字孿生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雲服務,包括生產過程的製造數據管理,使用過程的狀態監控、維護、維修、預測性維護,能耗優化等。
二是工廠的數字孿生,從工廠的建設階段運用仿真技術來分析規劃,運行的時候把仿真模型和實際的 IoT 系統聯繫在一起,利用數字孿生搭建孿生工廠,對工廠的排產驗證,產品和流水線的管理,運行的物流堵塞管理,不良品的流動等管理,通過數字孿生模型實現對全局的管控。
黃培博士:目前,數字孿生的應用是否還是局限在一些高端製造企業?數字孿生技術的門檻能否降低,被更多的行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所應用呢?
陳祿博士:是的,目前 Unity 也看到了這個機會,希望 Unity 在降低數字孿生應用門檻中發揮巨大價值。與其說是 Unity 選擇了數字孿生,不如說是數字孿生的需求選擇了 Unity 。我們發現,隨著工業數位化轉型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與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湧現出了大量的數位化需求,數字孿生需求。其實,傳統行業在應用數字孿生時往往面臨很多挑戰,例如行業的增加意味著數字孿生需要處理和對接更多的數據和協議,加之不同領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產生了很多定製化需求,因此,很難用一個統一的軟體平臺或者一模一樣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來適配所有的需求。
另外,伴隨著 5G、人工智慧、MR等新技術的出現,人們也希望這些新技術能與數字孿生相結合。這些技術在傳統行業的數字孿生應用可能就顯得比較高端,高端意味著小眾,面對新需求的出現就變得挑戰重重,難以滿足。對於 Unity 而言,實時 3D 技術發源於遊戲行業,我們某種角度算是工業行業門外的「野蠻人」,但是,Unity 有自身優勢,因為需求的驅動,很多工業行業的專家開始主動使用 Unity 引擎進行數字孿生應用的開發和嘗試。於是,Unity 就這樣被真正帶入到了工業領域。實際上,Unity 的底層技術是通用的,而且使用者和受眾非常多,並且,Unity 的技術迭代速度也遠遠高於傳統行業。
所以,在應對數字孿生領域新需求方面,Unity 的反應更快,適應性也更好。當然,Unity 需要在專業性和每個垂直領域內深耕,做更多投入,這也是 Unity 正在做的,與海爾合作就是一個例子。未來希望通過 Unity 的通用平臺技術,能大幅降低數字孿生技術應用的門檻和成本。
Unity 數字孿生架構
海爾就數字孿生的應用實踐
黃培博士:今年海爾與Unity 達成了在數字孿生方向的戰略合作,請兩位介紹下本次合作的詳情?具體是什麼項目?怎樣的應用?現階段的進展如何?
魯效平博士:海爾與 Unity 的合作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戰略合作,雙方在數字孿生領域的技術研究、場景驗證和宣傳站位方面達到共同的創新和開發能力,樹立國內數字孿生一流技術的科技形象。
另外是實實在在的開發項目合作。目前一共有三個,一是五代線,海爾示範線的數字孿生系統;二是政府展廳項目;三是學校的示教系統。現在,政府展廳項目馬上進入驗收;五代線項目基本有一個雛形;示教系統的整個需求已經理清。
黃培博士:海爾在全球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這一塊一直走在前列,打造了世界數一數二的「數字工廠」,現在產線也迭代到了第五代,想請教一下魯博士,第五代產線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何在?
魯效平博士:目前,海爾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兩家燈塔工廠的企業,打造的卡奧斯平臺也是國內最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海爾的五代線實際與工廠的產線一致,並且做了一個更高提升,打造了全球首條大規模定製模式和先進技術融合的測試平臺,即將大規模定製作為核心,把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的軟硬體一體化,把數字孿生和真實的產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集成測試平臺。
這條線集中展示了三個場景:一是智能產品,產品如何從設計、用戶可視、用戶評價、用戶生活場景的大數據變成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展示。二是智能生產,包括海爾現在的設計、生產、組裝、上下遊資源並聯的柔性生產模式的展示。三是智能服務,從設計、採購、製造、物流到服務全流程模式的展示。
整個智能平臺分為三層架構,底層是智能產線或示範性產線,可以生產冰箱、洗衣機、音箱,能夠參與用戶大規模的定製,能夠全流程模擬智能製造,是成熟度 4.0 以上的一個工廠環境;中間層是數字孿生系統,它作為一個邊緣側把設備層和頂層的網絡層聯繫起來,同時,也能實現一個虛實的同步和系統的控制。最上層是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所有的設備數據都上傳到這個平臺,工業的一些應用、App 也可以下載到邊緣側。
整個平臺是模塊化、柔性化的搭建,可以快速搭建和驗證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一些新技術也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測試與驗證。海爾有 50 多個通訊協議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快速地適配不同的產品和技術。所以,五代線實際上是一個測試線,包括測試模式、解決方案、技術和產品,經過測試的一些解決方案和產品就推廣到工廠,支撐海爾燈塔工廠的建設。
海爾智研院攜手 Unity - 數字孿生賦能第五代智能柔性產線
黃培博士:Unity 產品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實現實時的三維渲染,特別好奇海爾在這麼多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為何選擇了 Unity ?主要出於哪些考慮因素?
魯效平博士:海爾在選擇合作夥伴上還是比較謹慎的,在與Unity 合作之前,調研過 5 家數字孿生的資源方,通過對比技術能力、實施能力,以及分析一些實際效果,發現 Unity 優勢比較明顯。
首先,Unity 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平臺,海爾可以參與到整個開發過程中。因為 Unity 並不是一個專門通用的數字孿生平臺,所以其擴展性和升級能力就比較強。
其次,Unity 的架構比較靈活,海爾選擇資源方更為看重的是,海爾要把 Unity 或者數字孿生的能力沉澱到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雲化,成為一個數字孿生平臺,成為一個App 向更多的工廠推廣。在這方面,Unity 的優勢比較顯著。
第三,Unity 的技術優勢比較明顯。Unity 從遊戲起家,但現在經過二次開發,能夠支持主流的工業協議,整個延時也比較低。同時,Unity對於 MR、AR 也可以提供比較好的支持。
此外,Unity 還具有成本優勢。海爾調研了幾個國內外的數字孿生軟體,技術確實可以,但成本太高。像西門子、達索、羅斯曼這些都是百萬級別,軟體貴,實施成本也很貴。
所以,海爾最終選擇了 Unity 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因為綜合來看,與其他家效果差不多,技術水平還略高一籌,並且成本優勢也非常明顯。
陳祿博士:關於價格優勢,我想解釋一下,Unity 提供的是有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現在主流的大的數字孿生公司,包括西門子、達索,其實也是 Unity 的客戶和合作夥伴。但 Unity 的戰略與其他公司不同,Unity 是和海爾共同研發,幫助海爾打造自己的數字孿生平臺,海爾會提出自己的需求,並做了很多工作,參與到其中。綜合來看,共同研發的方式肯定要比買一個現成的大而全的軟體,一是更適用,二在經濟上肯定也更划算。
黃培博士:Unity 在與海爾合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請分享一下 Unity 是如何克服困難達到海爾的要求?
陳祿博士:Unity 與海爾在產線數字孿生的合作上還是比較先進的方向。從 2018 年開始與海爾討論、合作,整個過程其實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數字孿生有關數據採集和處理的問題。因為數字孿生是以邊緣數據收集為前提,而 Unity 本身並不處理很多數據,主要是進行整合工作。得益於海爾產線本身就設計得比較先進,特別是五代線代表著柔性製造最高的水平,自動化程度很高,信息收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另外,海爾的五代線是結合卡奧斯平臺來做,而卡奧斯平臺本身就是工業網際網路,給底層的數據傳輸和收集已經搭建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於 Unity 非常重要。像一些延時之類的問題也是得益於卡奧斯平臺,解決得比較快。
此外,還有一個難點是數字孿生主要強調的是整個生命周期,這對傳統的製造過程是一個顛覆。這意味著,在數字孿生產線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接口問題,在早期設計就得充分利用數字孿生,讓數字孿生指導設計,這對於整個產線的製造也是一種顛覆,有很多創新點。
像海爾這種複雜的產線,涉及到的供應商和合作方非常多,需要多方聯動。每一塊不論是排期,還是提供的技術模塊,都和傳統過程很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海爾做了很多指導和協調。最終,海爾基於 Unity 的技術,沉澱了一套新的柔性產線結合數字孿生方案的製造模式,以實現數字孿生的最大化利用,從設計到實施,到運營來發揮作用,對整個過程進行改變。
坦率地講,合作到今天,我感覺到海爾對於數字孿生的理解和把握越來越多,對一些需求也越來越細化。今年,海爾與 Unity 的合作也遇到了疫情的困擾,因為合作研發顯然需要大量的交流,所以我們組織了很多遠程的工廠調研和交流,確保整個研發的順利進展,過程雖然曲折,但我覺得很有價值。
黃培博士:請魯博士分享一下在五代線數字孿生應用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實踐?另外,很多人對於數字孿生的看法比較表面,也請您深層次解讀一下,在性能的仿真優化上究竟這條產線加上數字孿生以後有哪些改善,哪些提升?
魯效平博士:在五代線的項目中,數字孿生作為一個邊緣側的支撐技術,主要的應用場景有:
第一,用來解決設備層的數據匯聚。利用數字孿生把設備層和網絡層打通,然後成為海爾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一個知識萃取的工具,把工業系統中碎片化、離散化的知識傳輸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字孿生起到了一個邊緣層匯聚的作用。
第二,用於實現高精度的監控。大家通常看到的可視化的高精度的監控,都是採用數字孿生高精度的三維模型來展示現場產線的一些狀態。同時,在五代線項目中,數字孿生增加了逆向控制的功能,可以通過虛擬模型向現實產線與設備發送一些控制指令,提高監測和控制的精度。
第三,利用數字孿生實現一個比較高效的運維。結合MR 和 AR 技術,可以解放運維人員的雙手和大腦。運維人員無需隨身攜帶運維手冊和知識手冊,就能第一時間獲取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同時還可自動記錄整個運維過程,運維效率進一步提高。
此外,也是我們下一步計劃做的,就是利用數字孿生進行在環測試。首先是一些工業軟體,PLC 軟體、MES 系統可以在數字孿生虛擬的產線進行測試驗證。其次是一些現場工控,例如 PLC 程序、機器人程序也可以在此產線上進行測試驗證,相對於傳統測試,基於數字孿生的虛擬測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黃培博士:在與海爾的合作過程中,Unity 基於原來成熟的產品和技術,針對海爾的需求做了哪些改進,使得解決方案能滿足海爾以及類似企業的需求?
陳祿博士:我們在基於 Unity 現在的產品結構之上,為海爾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當然這個解決方案也是持續迭代的,是高度定製的。
這涉及到一些技術。例如,海爾比較強調和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結合,傳統意義上Unity 是一個桌面的應用,在與海爾的合作中更加強調了雲化的方案。又如,海爾使用到的工業協議可能與其他的標準有一系列不同,整個卡奧斯底層的基礎建設,網絡層的傳輸也都有一些特殊需求,針對這些需求,Unity 也做了相關優化。
同時,Unity 會更加強調精確性和一致性,即海爾數字孿生和它實際產線的精確性和一致性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Unity 和海爾一同探索了很多方法進行模擬精細化驗證,包括項目調試,Unity 都有一套完整的工具鏈,來保證整個項目的進行。
此外,對於 MR 和 AR 的應用,Unity 其實是有比較通用的解決方案,但是實際到產線的數字孿生,海爾也提出了一些新需求,所以,針對海爾產線的需求,Unity 進一步開發了專門的工具包。
總體而言,這些改進和優化工作,是希望讓海爾或者類似客戶能夠更加方便地使用 Unity 的產品,能夠更加快速、高效地構建數字孿生的應用。
數字孿生的行業場景與發展展望
黃培博士:兩位如何來看待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前景?未來可能有哪些發展和應用的重點?
魯效平博士:我們認為,數字孿生應該代表了人類對世界認知的一種終極目標。我曾聽過潘雲鶴院士的一個講座,感觸很深,他說:最早地球上就有自然世界,然後有了人類世界,再後來計算機出現之後有了數字世界,數字孿生其實就是一個橋梁,把自然、人類、數字這三個世界打通了。
對企業而言,數字孿生是數字轉型的高階形態,發展前景應該是不可逆的,未來數字孿生應該是一個非常通用化的技術。關於數字孿生發展的重點,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雲化,軟體雲化是一個大勢所趨,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把數字孿生微服務化,可以降低學習、使用、實施的成本,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第二個是泛化。數字孿生最早用於航空航天,現在在工業領域逐漸推廣。未來像車間、企業、各個階層,各個層級都有數字孿生的應用。同時,未來數字孿生應該會擴展到更多的行業,像能源、交通、農業、城市治理、教育等,最終會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數字孿生世界。
第三個是技術深化。目前,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制約了數字孿生的發展,像模型構建時精度和運行效率之間的矛盾問題,模型互操作時語義和語法統一的問題,不同行業的模型如何實現交互。另外,數據集成、業務集成的範圍擴展和融合的問題等都制約了數字孿生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我認為,未來數字孿生的發展應該是聚焦於雲化、泛化、技術深化這三個方面。
陳祿博士:從平臺領域,我們覺得數字中臺可以幫助數字孿生來深化全生命周期的概念。現在數字中臺技術比較流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某種程度上,數字孿生和數字中臺之間關聯很大,可以認為數字孿生是數字中臺技術的一個落地或是某種程度的一個體現。
其次,站在平臺的角度,我們也會與 5G 和雲計算結合,充分運用 Unity 雲端算力做針對於模擬和人工智慧相關的數字孿生應用。除了雲端之外,邊緣智能也很重要。數字孿生需要收集很多信息,而信息收集應該是很大一部分數字孿生應用面臨的集中的一個挑戰。當然,邊緣智能也需要得益於機器視覺或者傳感器技術的發展,需要與這些技術進行關聯。
再來,各個領域內建模仿真技術的深化也是數字孿生重要的發展方向。數字孿生領域很大,每個領域想要模擬的過程也不一樣,所以,如何對這些具體的過程進行更真實、更加逼近的仿真?這對於數字孿生的應用很重要。因此,Unity 會儘可能地兼容或者連接這些新技術,然後提供給客戶。
此外,與人工智慧、XR 等技術的結合,也是數字孿生發展的重點。
Unity數字孿生產品矩陣
黃培博士:在數字孿生解決方案的優化和迭代上,Unity 未來會關注哪些方面?
陳祿博士:這涉及到 Unity 的相關戰略,Unity 致力於成為各種數字孿生應用的技術平臺,藉助 Unity 的技術平臺,終端客戶或者第三方合作夥伴能夠更加高效地開發各種各樣的數字孿生應用。
因此,Unity 首先強調廣泛性,與海爾或者其他客戶合作,其實也是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應用領域,通過積累對不同領域的數據格式和接口協議的支持,Unity 會以更加靈活的模塊形式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
其次,Unity 注重高效。Unity 是個工具平臺,持續努力的方向之一是儘可能地讓用戶使用 Unity 的平臺成本越來越低。在保持專業性和擴展性的同時,Unity 通過更加智能的算法、UI 和素材,使得用戶創造數字孿生應用的難度更加低。鑑於人們對於 Unity 的傳統印象,可能認為使用 Unity 需要編程,但其實現在應用 Unity 的很多工業類產品已經不再需要編程,用拖拉拽的方式就可以實現一些應用的編輯。
第三,Unity 重視開放性。保持技術框架的開放性是 Unity 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這意味著 Unity 的用戶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二次開發和擴展。值得一提的是,Unity 將繼續擴大數字孿生的生態系統,和更多優秀的技術公司連接,然後再提供給客戶應用。
第四,Unity 關注先進性。一直以來,Unity 技術迭代速度很快。為了更快地響應不同領域和不同行業的需求,Unity 會把各個新功能更快地集成到產品中,從而保持一個比較快的技術同步。
最後,Unity 重視本地化。工業行業的需求往往比較持續和深入,很多工業客戶需要的不僅是一個軟體,還需要很多的本地支持和服務。雖然 Unity 是一家外企,但其實我們的 CEO 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強調我們不要做 Unity China,而要做 China Unity。因此,從本地的產品、本地的服務、還有本地的生態,Unity 未來將在中國的工業領域投入更多,為國內的工業客戶持續展開合作與提供服務。
後記
根據國際權威研究機構 Forrester 今年 4 月的一份報告顯示,數字孿生應用趨近爆發點。55% 的工業公司會在 2 年內使用數字孿生應用,94% 的已使用著會在數字孿生應用方面加大投入,97% 的未使用者相信數字孿生應用將會顛覆現有的工作流程和過程。
對此,陳祿博士也表示:「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投入到數字孿生中,數字孿生正在工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其前景和價值並不僅於此。現在的數字孿生應用相對比較割裂,每個環節需要使用不同的軟體、不同的數據,來應對不同的需求。希望有一天,用戶能夠使用統一的平臺和數據格式來構建一個在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持續使用的數字孿生體,數字孿生的價值才能真正完整地發揮出來,這也是 Unity 為之努力的方向和優勢所在。」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Unity 不僅為各種數字孿生應用提供了開放、靈活的基礎構建平臺,還為工業行業的數字孿生應用提供一了系列專門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外,通過類似與海爾的這種合作方式,Unity 還為客戶提供定製數字孿生解決方案的服務。
e-works 認為,數字孿生是一個既具有前瞻性,又易於被各界理解的創新理念,數字孿生本身的「生命周期」會很長,不會是短 期流行的時髦理念。經過喧囂炒作之後,數字孿生已逐漸進入務實推進階段。在這個階段,非常需要像 Unity 這樣的平臺廠商深入理解各個垂直行業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幫助工業企業應對來自數位化轉型和智能製造升級的各種挑戰,實現數孿生的終極應用。
未來已來,誰主沉浮?對於 Unity 而言,引領「數字孿生應用」其勢已成,其興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