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歌,背後總有一個故事,或溫暖、或悲傷。
最開始的時候,聽《hey jude》這首歌,是舍友在宿舍放的孫燕姿版本的,覺得聽起來太好聽了,溫柔的歌聲,還有一絲悲傷。再後來,搜索這首歌,發現原來這首歌有另一個版本,吸引我的不僅有歌曲,更有故事。
《Hey Jude》這首歌,是著名的披頭四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他為一個五歲的孩子寫下的一首歌。
這個小男孩叫Julian,在1968年春天,本來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他幻想可以和家人一起春遊的美好的時候,他不知道他的家庭已經發生了變故,最愛他的爸爸媽媽在感情上出現了問題,婚姻到了崩潰的邊緣。而這一切,保羅都知道,保羅一直都很喜歡這個小男孩,他也擔心大人之間的婚姻變故會對小孩子帶來陰影,於是保羅寫下了這首《Hey Jude(Hey,Julian)》,通過這首歌來鼓勵Julian,希望他保持樂觀,勇敢面對現實。
這首歌的歌詞很簡單,但是卻包含著深刻的情感,這首寫給孩子的歌,充滿著愛和希望,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當歌聲響起:「Hey Jude,don't make it bad.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男聲很滄桑,很溫柔,就像一個很無奈的人,只能通過歌聲給孩子帶來希望。這首歌也有激昂的部分,歌手也希望能夠振奮每一個受傷的孩子,重拾信心,勇敢的面對人生。
當時那個叫做Julian的小男孩並不知道這首歌是唱給自己的,直到二十年後,小孩子已經長大,了解到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時,才知道這首歌原來是唱給自己的,我想,Julian應該是很開心的,因為,在他難熬的歲月裡,還有別人在祝福他,默默的給他希望。
隨著歌曲《Hey Jude》的流行,傳播越來越廣,它帶給人的是希望,是勇敢,是不斷勇往直前的信心。這首歌后來在世界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它曾被捷克女歌手瑪爾塔 庫碧索娃用捷克語重新演繹了一次,這首歌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它是捷克人爭取重獲自由和民族尊嚴而堅持鬥爭21年的象徵。
現在這首歌也被演繹了很多版本,但是每個版本都依然表現了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美好期許,以及對愛的人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