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由來之一是時令節氣說:《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輪流值班,一天出來一個。可是有一天,十個太陽一塊出來,曬得地上冒煙,莊稼都幹了,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大力士,他登上崑崙山頂,卯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后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想起嫦娥晚上還沒吃飯,就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朝著月亮叫著嫦娥,讓她下來吃飯。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相傳有一年,八月十五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他在道人羅公遠陪奉下沿著神奇的拐杖開闢的道路,飛向月宮,走到美麗的宮城門前,頓時覺得有股寒氣逼人,香氣撲鼻,定神一看,門前一棵碩大的桂花樹下,一隻白兔正在搗藥,門頭上鑲著寫有「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字的巨幅匾額。他們進了廣寒宮,到處是奇葩瑤草,一派瓊樓玉宇氣派。在雕梁玉柱、富麗堂皇的大廳裡,身穿潔白透明的輕羅玉紗的幾百名仙女翩翩起舞,舞姿十分優美,樂曲悠揚悅耳。夢醒後,唐明皇趕緊命手下的人記下月宮裡的曲調,經過整理,便成了後來流傳民間的《霓裳羽衣曲》。
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各類反抗活動紛紛湧現。朱元璋藉此機會,便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很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中,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同時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
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
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徵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到揚州經商途經長安的胡商,向唐皇獻餅祝捷。高祖拿出圓餅,笑指空中的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都說這餅非常好吃,從此以後胡餅就在京城流傳開了,每年八月十五就邊吃胡餅邊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