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推廣----
當下進口食品市場,大約在5~10年會產生一個爆品,其中張君雅小妹妹休閒丸子可以算是其中的幸運兒之一。其深層次的品牌含義、進口食品標籤、電商熱的推動,使得它從2009 年開始走進人們視野起,這個頂著爆爆頭、帶著紅蝴蝶結的張君雅小妹妹的卡通品牌形象就深入人心,作為張君雅小妹妹的原型,現實中的張君雅已經變成18歲的大姑娘。同時,這個售價近10元的進口捏碎面在大陸也銷量可觀,據初步統計,張君雅在大陸地區的營業額已超過10億元,發展勢頭良好。
張君雅小妹妹是維力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臺灣品牌,近些年,臺灣食品臺灣食品經歷了快速發展,其產品與品牌正在逐漸滲透內地,被大陸消費者熟知,如臺灣的手工牛軋糖、鳳梨酥等烘焙糕點品牌、臺灣黑糖棒棒糖、臺灣紅豆薏仁粉等,成為臺灣零食的代表,以良好的品牌形象,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臺灣零食快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輕鬆得來的,這與很多客觀大環境相關,也經過了多年失敗與成功的探索,臺灣明星零食的長成不是偶然。
自中國加入WTO以來的十多年時間,進口食品的關稅平均下降了50%左右。伴隨著貿易的簡單化和國際化,帶動了整個國內的進口糖果消費市場快速發展。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急劇增長,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進口糖果極具消費潛力。同時,由於進口零食的價格並不透明,其毛利甚至能高達35%以上。這也就是一大批傳統經銷商向進口食品代理商轉型的根本原因。
如河南臺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品貿易」)從2011年起拿到了張君雅小妹妹河南省的代理權,如今產品的鋪貨已經從鄭州市場延伸到洛陽、開封等周邊地區,並擴大到山西、河南、兩湖等更多省區。說起代理張君雅小妹妹的初衷,臺品貿易潘朝成表示,「之前代理的零食產品基本都是國產品牌,價格很透明,賺到的利潤相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能去找一些利潤較高的產品做代理。而臺灣的進口零食在國內的逐漸興起,正好滿足了我們這部分需求,雖然最開始推廣並不是很順利,但我們卻一步一步堅持走下來,從1個月100~200箱,到400~500箱,再到1000多箱,非常銷量可觀。」
臺灣是一個旅遊勝地,不僅擁有很多世界頂級旅遊資源,同時也是美食天堂,去過的人都讚不絕口。臺灣的零食更是送禮必備,遊客將各種零食伴手禮大把大把地往回帶。自大陸和臺灣開通了旅遊之後,中國大陸連續多年成為臺灣旅遊市場最大客源地,這讓臺灣零食美名遠揚,同時開始在臺灣、閩南等地域的旅遊渠道獨佔鰲頭,大放光彩,打開了臺灣零食進駐大陸市場的步伐。
我們出遊時給家人、朋友帶份伴手禮是我國的傳統。而如果去臺灣、廈門、廣東、福建等地區旅遊,在旅遊景點,幾乎隨處可見臺灣伴手禮,以糕餅最為有名,其品種琳琅滿目,像歷久不衰的名品如鳳梨酥、太陽餅、嘉義方塊酥、鹹糕仔、黑糖餅、綠豆椪、麻薯、牛舌餅、牛軋糖、竹炭花生等等。為了方便遊客的購買,如今大陸很多旅遊景點,也將臺灣伴手禮作為特產進行銷售,這也擴大了其市場覆蓋。
除了傳統渠道,臺灣零食的普及與市場深入,離不開網際網路的推動,以及電商渠道的助力。如臺灣牛軋糖可謂自成一派,以手工為賣點,精緻的包裝以及伴手禮的概念,備受消費者的喜歡,而其中糖村作為牛軋糖的代表品牌,雖然在臺灣只有很少的門店,卻聲名在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響力,離不開網際網路的傳播與電商平臺的助力。糖村開始變得廣受大陸消費者關注是在2014年。當年年底,海淘社區電商平臺舉行了一場歷時23天,187萬年輕人參與投票的」全球大賞「,糖村憑藉其明星產品牛軋糖成為了零食榜Top10,也是臺灣唯一上榜的零食品牌。一夜之間,這塊美味的牛軋糖闖進了許多人的視野中。
糖村的營銷企劃負責人許凱莉表示:「事實上,我們一直想要進入大陸市場,但糖村的商標在大陸被註冊走了,所以我們當時沒有辦法在國內開實體店,因此,我們開始布局線上渠道,早在2013、2014年,糖村就分別開設了天貓國際海外旗艦店和天貓旗艦店,在數年的運營積累下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在兩家店鋪最熱的單品總銷量均在10萬以上。」
糕餅是臺灣最傳統、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像鳳梨酥、太陽餅、黑糖餅、麻薯等名品歷久不衰。來自臺灣的「三叔公」作為一個老字號品牌,秉承著「傳承東方糕點文化」的運營理念,其成立的上海祖香食品有限公司(一下簡稱「祖香食品」),在品牌推廣方面,同樣有賴於網際網路渠道。
「我們產品的渠道主要以商超、流通渠道為主,也一直在探索線上渠道,尤其是此次新品在天貓、淘寶的成績可人,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也希望能在網絡渠道,實現利益最大化。」祖香食品總經理陳世寶表示。
福建、臺灣等地區都有送伴手禮的風俗,人們出門或旅外歸來,為表示關懷與禮數,總要隨手帶上當地特產贈送親友,這是一個美好溫馨的中華傳統,而臺灣的零食之所以被廣大消費者推崇,除了因其好吃、美味之外,更是一種理念的認同。在搜尋引擎中,輸入伴手禮,大都出現臺灣伴手禮、手信的推薦帖,這足以說明,臺灣零食與「伴手禮」這個概念不可分割的緊密關係。
如臺灣手工牛軋糖也是消費者首選伴手禮品類之一,其中糖村在臺灣也主要是節慶送禮或者外國遊客選擇伴手禮的品牌。其實,以往的華人社會為農業社會,人情味濃厚,凡出外或是回鄉,為表關懷與禮數,都會攜帶隨手的小禮物送給親友。這些隨手的伴手禮並不是價值不菲的名貴產品,而是代表著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繫,只是一份小小的伴手卻代表送禮者的心意,可謂禮輕情意重。進入現代社會,如臺灣眾多糖果、零食一樣,伴手禮已不只是著重於聯繫情感,一份隨手小禮物,更發展成為行銷各地名品及特產的專有名詞,也為攜帶伴手禮的人提供現成的選擇。具有臺灣特色的零食,都成了伴手禮的代名詞。
同時,臺灣各式品牌在近年來相擁進入大陸市場,導致如今在國內各地旅遊時,山寨化嚴重、商品與當地整體旅遊脫節、質次價高等現象非常普遍,市場上許多品牌產品參差不齊。 但長期代理臺灣零食的潘朝成認為,未來在全國市場,臺灣一線品牌將會持續增長,他們將不再單純以外貿方式切入內地市場,而是轉變為以內地市場所需求的產品規格做獨立開發,並深入細耕二三線市場。
早在1998年,臺灣食品就進入了大陸市場, 而在此發展的十多年裡,臺灣食品在口味及價格上已更接地氣,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們把臺灣食品的發展歷程共總結為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2007年之前。1998~2007年,在大陸銷售臺灣食品主要是一些商貿公司,他們以外貿流通的方式把產品批發到福建、廣東等沿海城市銷售,且品牌產品選擇性較少,無法滿足民眾需求,處於不溫不火狀態。
第二個階段是在2007~2008年。2008年海峽兩岸提出希望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並進一步增進雙方的貿易與投資關係,促成了臺灣食品在大陸市場的火熱銷售,臺灣品牌盛香珍青豆、能量99棒、綠力及臺灣美鑽飲料等也在短短兩年內遍布全國市場。
第三個階段是在2008~2011年。臺灣的進口食品商開始意識到國內大賣場的火熱趨勢,且大賣場對進口食品的上架更起到了品牌宣傳作用。在這期間,內地許多城市也開始掀起一片臺灣食品熱潮,無論是在日常消費或是過節送禮上,民眾都開始搭配部分臺灣食品。
第四個階段是2011~2012年。大賣場日漸成熟,便利店開始崛起,進口休閒食品專賣店、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臺灣進口食品成為上述渠道的主要熱銷品。以張君雅小妹妹、宏亞77松塔為主要品牌的休閒食品迅速崛起。臺灣廠家意識到實體通路渠道的重要性,開始經營控管市場,並導入許多市場營銷,進行終端管控、價格控制,許多臺灣品牌開始陸續跟進。
第五個階段是2012~2014年後。市場競爭出現白熱化,因應現代通路的上架需求,臺灣食品在大陸市場發生了迅速改變,尤其是在包裝上,臺灣食品從繁體版貼標進口到簡體版包裝及獨立產品規格,它將臺灣食品變得更加大眾化、正規化,且終端零售相比以往也有所下降。許多品牌也開始結合萌化卡通的包裝、搭配故事等進行營銷。
主辦:中國冰淇淋冷食展組委會、龍品錫傳媒
合辦:《中國冰淇淋》《冷凍食品營銷》《食品資本》《食品營銷》
贊助商布展:3月12日7:00-8:00
經銷商參觀:3月12日8:30-17:00
3月13日8:30-12:30
撤展時間:3月13日12:30-13:30
姓名+公司名+職務+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