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國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也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中,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佔領越南二十多座重要城市。此後,很多人做出假設,倘若越軍以主力應戰,對越戰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教唆下屢次對我邊境發動侵略行為。對此,我國政府曾給予越南多次禮貌性的警告,但越南政府對於這種警告,非但置之不理,反而變本加厲的侵略我國邊境領土。在此情況下,解放軍只能主動出擊,進而痛擊越南軍隊。
中越開戰以後,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不再有昔日榮光。在解放軍雷霆萬鈞的攻擊下,越軍一再敗退。僅僅28天,解放軍便成功攻陷越南諒山陣地。可以說,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一敗塗地,昔日抗法抗美取得的優秀成績全部化為灰燼。
這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局部戰爭,已經結束40年。幾十年以來,一直流傳這樣一個話題: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怎麼樣呢?他們能否頂住解放軍的進攻,會不會打敗解放軍呢?
其實在對越戰爭中,解放軍面對的越軍並不是越軍主力。越南陸軍的最大編成單位是陸軍,基本作戰單位是步兵師。在為期28天的整個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期間,越軍部署在河內附近以及北方邊境地區的步兵師共有9個。
在對越戰爭進程中,越軍為了確保河內的門戶諒山市,派遣越軍327師和337師北上增援該方向作戰。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個師不是越軍主力部隊,只有部分是步兵。他們多由民兵組成,它的裝備配置遠不如越軍主力。
當時越軍主力,主要分布在柬埔寨和寮國。自1975年開始,越南同柬埔寨之間的衝突不斷。隨後,逐漸演變成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可以說,越南將其所有的主力部隊派往柬埔寨。越軍為了速戰速決,集中了18個步兵師以及15個團(旅)、1個航空兵師,共約20餘萬人的兵力,分為五路,對柬埔寨發動了全面入侵。越南所有的主力部隊侵入越南,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僅僅19天,便控制住柬埔寨的主要戰線。
其實,越軍所謂的主力部隊,是有著一定的戰鬥素養和戰鬥經驗的。越南主力部隊曾在國內抗擊法國,抗擊美國,獲得國家獨立。可以說,這支部隊是經過戰火錘鍊的。但是話又說回來,越軍主力的水平僅僅局限於遊擊戰。對於大兵團作戰,越軍可謂是一竅不通。以兩山輪戰時期為例,整整十年,越軍團以上單位並未取得過一次勝利。
客觀的說,就算對越自衛反擊戰戰時,越軍派出的是其主力部隊,仍無法抵抗住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如果說越軍擺上主力部隊同解放軍對峙,在解放軍強大的炮火優勢下,越軍所謂的主力只會全軍覆沒。
諒山戰役時,越軍清楚王牌部隊308師,但在解放軍強大炮火洗禮下,越軍王牌部隊付出了接近全軍覆沒的代價。由此可見,越軍派出主力同解放軍較量,不僅無法抵抗住解放軍進攻,反而會敗得更慘。
按照越南當時的軍隊實力,他們只能活躍在越南特有的熱帶雨林環境中,如果拉到戰場之上進行大兵團作戰,越軍只有被打的份。所以說,對越戰爭的結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在於是否為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