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小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
「潛水安全嗎?」
呃……在提出這個問題前,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
「開車安全嗎?」
我們知道,認真學習練習過開車,考取駕駛證,上路行駛時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這樣的情況下,開車是很安全的。
同理,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在泳池或海上認真練習,謹記並遵守潛水的各項規則,這樣的潛水也是很安全的。
今天,潘大妞來帶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學習過的那些潛水安全原則。
Part 1 潛水前
01 學會評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每次潛水前,你必須要誠實地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適合潛水。舉個慄子,當你感冒尤其是服用感冒藥後是不適合潛水的,因為感冒藥會讓人感到頭暈。另外,患有心臟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朋友,也是不適合潛水的,但可以選擇更加休閒的浮潛。
02 潛水前不要喝酒
飲酒會導致脫水,也會引發頭痛眩暈等症狀,甚至可能會引起嘔吐,導致窒息。所以,醉酒後下水是十分危險的。
03 平時注重裝備保養,下水前認真檢查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潛水裝備是潛水員們上陣時的「武器」,所以,每一次潛水前務必檢查好你的裝備是否齊全,是否功能良好可以正常使用,潛水後也要認真清洗保養,儲存在乾淨、陰涼的環境中。另外,像現在疫情期間這種特殊時期,潛水裝備長時間用不到,也需要定期檢查,例如確認每條管子有沒有漏氣,尤其是二級頭這種部位。
04 找一位可靠的buddy同行
在潛水這件事情上,一個人單獨行動可一點都不瀟灑~潛水時一定要和經驗豐富的人結伴同行,在水下,你的buddy就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Part 2 潛水中
01 在水下請時刻關注你的電腦表
潛水電腦表是潛水員在水下的安全保障,所以請務必時刻關注。如果你的氣瓶只剩下50bar,那麼就必須開始升水。這並不是在浪費壓縮空氣,而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導致你的空氣消耗增加。
02 練習好中性浮力
潛水時受傷的原因,常常都跟潛水員的中性浮力有關,例如耳壓受傷、不受控制地上升、碰到有毒的海洋生物等。
熟練的中性浮力既能讓你在水下保護好自己,也能保護好海裡的生物們。
03 注意協調自己的身體動作
在水下要儘量減少劇烈動作,目的是節約氧氣,降低呼吸頻率。尤其是在底部掉頭的時候或上升階段,更要保持冷靜。下降到底部的時候,請避免採用過大的動作轉身,否則可能會造成「深水昏迷」。
另外,上升的時候不要向上看,下潛的時候也不要向下看。脖子用力會導致下潛時難以平衡耳壓,上升時會阻礙血液回到腦部,導致心跳加快。
Part 3 其他
01 出現任何身體不適,都要立即結束潛水。
潛水的目的,是為了愉快地玩。所以,娛樂哪有身體健康重要?身體不適一定不要貪玩,也不要逞能,回到陸地或船上好好休息,確保身體狀況沒有任何問題以後再下水也不遲,反正大海就在那裡等你~
02 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
潛水時不要被負面情緒左右。消極的心情可能會影響你面對突發狀況的反應速度,「不在狀態」的狀態也可能會導致操作失誤。既然是出來潛水,那就請你拋下身後事,高高興興地跳進大海的懷抱~
喜歡海洋
但也要敬畏海洋
願大家
潛潛快樂 潛潛平安
※聲明:文章部分照片和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