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演員請就位2》熱播,起步比其還早的《我就是演員》系列也開始按捺不住,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一張擬邀名單流出。
其中列舉了不少當下爆火的演員藝人名字,後面還標註了其近期的各種動態。
在名單的左上角還明顯標註了「二審名單」,其中除了已經拍定籤約的演員藝人外,還有一些待定演員還需要進一步的洽談和商討。
一眼望去真正被列入「演員」之列的戲骨並不算多,穿插進去的幾個稍微熟悉的名字,也都看似沒有特別強的意願。
2年前這檔演演員綜藝首播,由於選材新穎內容高能,一度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視熱潮。
節目組邀請來了章子怡、徐崢、劉燁、吳秀波、宋丹丹等優秀演員導師坐鎮,還請來了張國立作為引薦人,呈現了一場又一場演員之間的「巔峰對決」。
光看首發競演演員名單,似乎就能嗅到一絲絲緊張激烈的火藥味,李冰冰、梁靜、郭濤、秦昊、韓雪、惠英紅等等.....
他們大多都是影界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影帝」、「影后」桂冠不在話下,甚至坐上評委席都綽綽有餘。
這樣的水平和能力,當真是呼應了節目主題:拋開一切光環與過去,享受站在舞臺上做「演員」的這一刻。
舞臺上大家呈現出的作品,用盡誠意可圈可點,整檔節目稱得上是演技類綜藝開山之作。
但隨著其他節目出品方的效仿競爭,這類綜藝似乎變得開始注水。
當上傳至網絡後的視頻標題換成:某導演與某導演激烈爭執,某演員無端退賽,為某演員的淘汰憤憤不平.....
就知道大家關注的點,已經開始被節目組牽到了別處,再無心真的欣賞舞臺上作品的時候,就是這類節目即將幻為泡沫的那一天。
在新一季《我就是演員》的擬邀名單發出後,其中包含太多唱跳愛豆的名字,美其名曰是挑戰自己實力跨界。
當愛豆的名字數量超過了真正的「演員」,這檔節目也可以完全改名叫做《我就是偶像》。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留言,這麼多偶像愛豆去演戲又有什麼不行,那些演員還不是站在晚會舞臺上假唱。
前段時間各類晚會聚會層出不窮,參演的明星藝人大多上來對口型走個過場,演員歌手都是如此。
當演員不在深耕演技而是投身真人秀晚會博熱度,流量偶像也不甘心居於此為,一心奔著分演員的一杯羹,娛樂圈一片狼藉下,真正的戲骨藝術家成了「稀有物種」。
今擔任北京人藝副院長的馮遠徵曾表示,演員真人秀並不能體現一個演員演技的好壞,想要做演員必定要先學會做人。
只有放下了利益和虛榮,才能將演員這一行做好。
就像最開始的《演員的誕生》,那些完全可以坐在評委席的演員放下包袱,回歸到「演員」二字本身,才能真正呈現給大家好的作品。
而如今,這樣的節目早已經忘記了初衷...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