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為「中國夢想日」!寓意「人人皆可書寫夢想創造未來」!
近日央視熱播的《隱秘而偉大》讓「人要忠實於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成為熱詞,回望央視這一年播出的多部電視劇,「夢想」主題躍然紙上。
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為夢想賦權,夢想是每一個新生命的「標配」。新生命從躺到立、從走到跑、從探索身邊的世界到廣闊的世界、未知的世界,人類世界的發展也正是一代代人的夢想編織而成的畫卷。
夢想是人生的內驅力,彼岸是光榮和偉大。《隱秘而偉大》開播以來,顧耀東的形象激勵了很多人,席勒的詩句「人要忠實於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幫助顧耀東在初入職場的迷失中找回了自我,也啟發了無數觀眾去反思自我、重新上路。你的夢想是什麼?敢不敢大聲說出來?是不是也像顧耀東那樣,「匡扶正義、保護百姓」,因為一句真實的表達而招來別人的哄堂大笑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人在四處碰壁中放棄夢想隨波逐流;「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很多人把夢想變成了空想;結婚生子學區房,權錢名利出國夢,很多人把欲望當做夢想,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在生存壓力、以名利作為目標的所謂「成功學」理論驅動下現代社會的人「忙」而又「盲」,「走得太快了,靈魂都落在後面了」,更難談及人生的信仰和夢想。
2020年央視的電視劇用題材多樣的故事為鏡子,用栩栩如生的人物為榜樣,為我們釋義什麼是個人夢想、什麼是家國夢想,夢想的意義是什麼,以及實現這些夢想的路徑是什麼。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小我融進大我的青春夢、強國夢、脫貧夢,是2020年中國夢的主旋律。夢想來源於一種改變現實處境的渴望,是此岸到達彼岸的一種人生實現。2020年央視播出的電視劇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為創作主旨,以成長、革命、改革、脫貧、創新、強國為聚焦,塑造了一群鮮活而又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的曲折成長、信念堅守,為夢想釋義。
青春和熱血是夢想啟動的基因。「知來處,方知去處」,2020央視電視劇以年代造像的方法,推出了不同時期的歷史建設者群像:《絕境鑄劍》講述1920年代土地改革時期紅軍隊伍淬火成鋼的故事;《天涯熱土》講述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海南農墾三代建設者的薪火相傳故事;《正是青春璀璨時》重現1964年支援三線建設的故事;《追夢》講述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一個海濱村落一步步走向國際化都市的故事。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偉大夢想讓中國人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落後就要挨打,強國的核心是科技。以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為背景的《創業年代》,劇中的鄺銘籌的人格魅力正在於他對於夢想的不懈追求,他善於學習、志存高遠,1981年從美國矽谷考察回國,啟動他的夢想:「把白沙路建成中國的矽谷」,一次次跌倒、忍辱負重,最終從一間傳達室起家,把一家「倒買倒賣」的皮包公司做成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IT企業。
「脫貧」主題的《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谷文昌》《一諾無悔》,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共產黨的各級各層領導形象,講述他們這些「父母官」,如何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帶領一方百姓實現奔小康夢想的故事。
夢想到實現的距離是上路,「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有些人很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向錯了;有些人因為形勢所迫、判斷失誤而「誤入歧途」、「同流合汙」;有些人「出門太久,就忘了當初自己為什麼要上路了」。為取真經的唐僧是能護初心的經典人物,「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
能守住初心的人,不隨遇而安、不隨波逐流,他們有自己的底線,甚至有常人難以理解的「傻」勁。《遠方的山楂樹》彭天翼有很多讓人不可理喻的行為,犧牲自己個人的愛情、名譽、甚至坐大牢,目的是要保全航天科學家的研究資料。楚教授對著天空說出的那句「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深深感染了彭天翼和觀眾。
《隱秘而偉大》的顧耀東作為職場小白,在亂世風雲中堅守自己的良知,席勒的「人要忠實於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點醒了他,使他從迷惘中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今天,迷路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常常會遇到顧耀東相似的選擇困境。有志青年顧耀東是你、是我、也是他,《隱秘而偉大》可以說是職場小白煉成偉大人生的寶典。
有夢想的人很多,真正能實現夢想的人很少。特別是現在有些年輕人,缺少「內驅力」,缺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使命感,甚至很多年輕人「做夢的權利被剝奪」。控制欲強、大包大攬的父母,以愛和保護為名,剪斷了這些小天使的翅膀,讓原本自帶發動系統的小汽車成了拖掛車,把一個個原本鮮活的靈魂變成了被捆綁的大閘蟹。
《奮進的旋律》中的年輕人,就是一群胸懷家國夢想的人物。喜歡音樂的丁炫,即便已經取得了別人豔羨的「海洋工程學博士」,可對他來說只是實現了他父母的夢想。而專注於潮流能研究的林傑是敢于堅持自己夢想的典型,他改專業、放棄博士學位、回國創業、勇於在父輩的基礎上「再創新高」,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挑戰潮流能項目的「高精先」,最終實現把夢想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的幾位女性,摒棄以往「拜金女」的慣用人設,華麗逆襲為「她時代」的獨立女性,為大齡女性傳遞敬畏婚姻、尊重愛情、堅定脫單願望、治癒不致鬱的美好信息。
以「夢想」、「拼搏」、「成長」為主題的《冰糖燉雪梨》,劇中人物在遭遇誤會、意外、傷病、父母阻撓時仍然能夠重拾年輕時的速滑夢想,步履不停、尋夢不止,在愛與夢想交織的冰面上,將愛化為動力,滑向未知而悸動的人生。這份勇氣激勵了很多看劇的年輕人。
有夢想的靈魂會發光。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點滴之水匯成江河,「中國夢」的實現靠的也是每一個個體的努力。2020年央視播出了很多大劇、熱劇,在輿論引導、民心凝聚、文化傳承、靈魂塑造中發揮著品牌風向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