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發表於 2020-12-18 16:17:19
作為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邊緣計算正在成為促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當前,邊緣計算已經從1.0進入2.0階段,邊緣智能尤其是「邊雲協同」成為邊緣計算未來創新能力構建的主要方向。
為此,在近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ECC聯合產業組織、生態夥伴重磅發布了《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白皮書2.0》,進一步深化邊緣計算與雲計算之間的關係,希望能有效推進產業界關於邊雲協同的技術發展與產業實踐。
那麼,當前邊雲協同面臨哪些新的挑戰?邊雲協同趨勢下未來邊緣計算標準如何制定?目前業界又有哪些成功的實踐應用呢?對此,ECC需求與總體組主席黃還青、ECC邊雲協同2.0產業項目經理阮斌鋒、CCF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會副主任郭得科、天津大學教授王曉飛四位專家在接受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解讀。
邊緣計算邁入2.0時代,邊雲協同成關鍵
邊緣計算主要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位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隨著5G大規模商用,雲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邊緣計算也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未來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邊緣側進行存儲、分析、計算,到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
伴隨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逐步從產業共識走向落地實踐,邊緣計算的主要落地形態、技術能力發展方向、軟硬體平臺的關鍵能力等問題逐漸成為產業界的關注焦點,邊緣計算2.0應運而生。邊緣計算2.0時代,邊緣計算主要包括雲邊緣、邊緣雲和邊緣網關三類落地形態,以「邊雲協同」和「邊緣智能」為核心能力發展方向。
在邊緣計算2.0時代,邊緣計算與雲計算的關係引發爭議,兩者究竟是替代關係還是互補呢?事實上,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各有所長,雲計算擅長全局性、非實時、長周期的大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夠在長周期維護、業務決策支撐等領域發揮優勢;邊緣計算更適用局部性、實時、短周期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能更好地支撐本地業務的實時智能化決策與執行。因此邊緣計算與雲計算之間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協同關係。
王曉飛認為:以後可能只有城市級別的業務需求才會放在雲上,到了邊緣結點側可能更多的是電力行業是一派,交通行業是一派,各行業逐漸的分工化。如同公司有很多副總,負責著各自擅長的市場、技術,但依然還要有一個總經理一樣,未來雲更多的是擔當城市級別總決策的角色,其重要意義不可能逐漸被剝離開。
郭得科指出:數位化時代,用戶需求將日漸分散,若要分布式計算模式能夠滿足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最終還是要通過協同的方式,包括邊緣側的協同方式以及邊緣跟雲協同的方式去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
邊雲協同2.0三大挑戰,邊緣計算需在標準上有所作為
可見,在邊緣計算2.0時代,邊雲協同成為關鍵。邊緣計算與雲計算需要通過緊密協同才能更好的滿足各種需求場景的匹配,從而放大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應用價值。其中,邊緣計算既靠近執行單元,更是雲端所需高價值數據的採集和初步處理單元,可以更好地支撐雲端應用;反之,雲計算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輸出的業務規則或模型可以下發到邊緣側,邊緣計算基於新的業務規則或模型運行。
對於邊雲協同的能力內涵,ECC在《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白皮書 (2018年)》中總結了資源協同、數據協同、智能協同、服務協同、應用管理協同、業務管理協同等六個維度的協同。為了更好的理順各個協同之間的層次關係,本次白皮書中將六大協同合併到三大協同。
阮斌鋒表示:邊雲協同2.0有三類主要協同:應用協同、服務協同、資源協同,每一類協同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挑戰:
應用協同挑戰。應用協同需要實現邊緣應用的統一註冊接入,體驗一致的分布式部署,集中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對於邊緣計算的落地實踐來說,應用協同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涉及雲、邊、管、端各個方面。如何從雲端去做大規模邊緣節點的管理是很大的挑戰;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應用場景中,如何做好雲端應用和邊緣應用的協同和統一管理分發,也是一個關鍵挑戰;面對各種不穩定的環境,如何保證邊雲應用的連續性和可靠性亦是挑戰。
服務協同挑戰。服務協同為邊緣應用的構建提供了所需的關鍵能力組件以及快速靈活的對接機制,從而有效提升邊緣應用的構建速度。
但現在各個企業在雲上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如AI服務、數據服務、應用服務等),可是各家規範都各不相同,這會導致整個產業的碎片化,所以,亟需推進服務的標準化,基於一些標準的框架推進服務的標準接入,進而讓雲端的服務更好的落地。
資源協同挑戰。從單節點角度,資源協同提供了底層硬體的抽象,簡化上層應用的開發難度。從全局的角度,資源協同還提供了全局視角的資源調度和全域的Overlay網絡動態加速能力,使得邊緣的資源能否有效率的使用,邊緣與邊緣、邊緣與中心的互動能夠更實時。但資源協同在設備異構、資源受限、邊邊/邊雲通信等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除了在應用協同、服務協同、資源協同方面面臨挑戰,邊雲協同2.0以及整個邊緣計算在標準側也面臨新的挑戰。
黃還青認為:「隨著OICT產業進一步融合,標準的價值和意義將日趨凸顯,原來CT產業強標準影響的特徵開始會影響IT界的一些標準,同時先把事實打造出來的這樣一種模式也會反過來影響CT領域先定標準的模式。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邊緣計算也將進入在標準方面有所作為的階段。在推動標準化方面,ECC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泛行業/跨行業水平類標準的制定,之後會不斷深入,推動更偏底層、偏技術類標準的制定,此外還會與一些行業類的產業組織在相關標準方面進行協同,只有協同合作才能真正把邊緣計算產業做大做強。標準之後,ECC開始嘗試做測試認證,通過標準加測試認證這種方式來推動產業真正的實踐落地。」
6大價值行業率先實踐,或湧現獨角獸企業
目前,邊緣計算已成功應用在運營商、工業製造、電力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6大價值行業。
例如,數字文娛是邊緣計算重要應用場景之一,以雲遊戲為代表的數字文娛產業高速發展,依賴於技術、內容和成本三大因素,而內容和玩法又受限於技術和成本的制約,邊緣計算技術是破解這個難題的可行方案。
「雲遊戲+邊緣計算」將加速數字文娛產業不斷升級,推動雲遊戲成為娛樂世界的下一個重要爆發點,創造更多新的遊戲產業機會。
阮斌鋒認為,「隨著5G的廣泛應用,直播互動、AR/VR、雲遊戲等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也會取得飛速發展,或湧現很多獨角獸企業。」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