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穿倉的熱度還沒消散,又一個大瓜從天而降。
與羅志祥談了九年戀愛的周揚青,在昨天早上發了一條長微博,詳細闡述了與小豬羅志祥的分手過程。
諸如「多人運動」 、「渣男」、「約P」等詞彙出現在這篇微博中,令吃瓜群眾熱情高漲、熱血沸騰。
吃瓜群眾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更是為這片瓜田貢獻了豐富的養料。
因為一場不愉快的分手,羅志祥的人設,在這篇長微博中極速崩塌、體無完膚。
羅志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同時還得到了「鐵腎」、「多人運動專家」、「時間管理者」等多個稱號。
有網友調侃道:
周揚青做夢也沒想到,在愛的轉角,她碰上了一位職業炮手。
吃瓜歸吃瓜,作為一個財經號,我們不僅要吃瓜,還得擁有正確的吃瓜姿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羅志祥遭遇史詩級人設崩塌後,背後的那些商業糾葛與經濟風波。
這個財經瓜,希望你吃得盡興。
01
代言品牌哭暈在廁所
羅志祥人設崩塌,首當其衝的就是他代言的那些品牌。
周揚青微博發布後,網傳羅志祥頻頻上線微博,心急如焚的小豬思前想後,過了三個小時才做出回應,只有寥寥數語:
「很多事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去說清楚,也不再去解釋,我也不後悔。」
羅志祥後不後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代言的那些品牌和綜藝肯定是非常後悔的,簡直腸子都要悔青了。
最先哭暈的商家就是蒙牛。4月22日,蒙牛旗下產品純甄剛剛官宣羅志祥為代言人,沒想第二天羅志祥人設就崩了。網絡上,已有網友發出了因羅志祥而拒絕喝純甄的聲音。
見風向不對,蒙牛純甄迅速官宣了新的品牌代言人——內地女星趙麗穎。一天之內換兩個代言人,有網友表示實名心疼蒙牛。
據不完全統計,除蒙牛純甄的廣告代言外,羅志祥近期手上還有不少綜藝資源,像《創造營2020》、《極限挑戰6》、《這就是街舞3》等。
儘管這些綜藝紛紛大呼倒黴,但還是迅速做出了反應。
截至目前,在騰訊視頻創造營2020官方微博中,跟羅志祥有關的內容只剩一條,其他的互動內容全都已刪除。
如果說《創造營2020》還可以直接在節目中把羅志祥P掉,再請一個導師來作為替補,可以把影響儘可能的降到最低;但對於《極限挑戰》來說,「去羅志祥化」的難度可就更大了。
作為東方衛視的王牌真人秀,從2015年播出第一季開始,羅志祥一直是《極限挑戰》的固定成員,羅志祥在節目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4月6日,在為《極限挑戰6》造勢時,羅志祥曾發博稱節目 " 當然有我噠 "。
如今來看,《極限挑戰6》的第一期。羅志祥恐怕是要缺席了。
《這就是街舞3》想都不用想,如果羅志祥還是導師的話,恐怕要被網友噴到起火。
這些年來,伴隨著娛樂浪潮的興起,娛樂圈和資本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尋找流量藝人來作為代言人。
但資本也要明白的一點是,藝人的流量是一把雙刃劍。當藝人出現重大負面新聞時,關聯品牌也會受到波及。
2014年,當紅流量小生柯震東吸毒被抓。當時,據藝恩娛樂諮詢產業分析師馮珺表示,初步估計,這次事件給柯震東所代言的品牌廠商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商業損失達到數十億元。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娛樂圈人設崩塌事件提醒著品牌方:
藝人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02
羅志祥的吸金大法
2017年3月17日,羅志祥在微博上發了一條「人生感悟」:
「這幾年,嘗盡了社會心酸艱辛,從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到30萬,然後從30萬到200萬,再從200萬到1000萬,最後從1000萬到現在的2100萬。」
這種持續暴增的吸金能力,被媒體稱為「豬式吸金法」。
當然,在如今的娛樂圈,明星投資當老闆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除了影視收入、綜藝節目、廣告代言、遊戲代言,明星紛紛通過「不務正業」投資拓展自己的商業帝國。
羅志祥出道於1995年,但人生的前半程星途並不順暢。12年之後,羅志祥才開始接下人生中的第一支廣告,而且還是女性用品衛生棉,他也因此成為了亞洲首位代言衛生棉的男藝人。
自此之後,羅志祥仿佛打開了聚寶盆。尤其是在轉戰內地之後,羅志祥走上了吸金的快車道。
通過熱門綜藝,近些年羅志祥在大陸積累了更多人氣。據CBNData星數統計顯示,羅志祥的粉絲大部分是90後,且男性居多,佔比57.73%。
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羅志祥就成為了最吸金的臺灣歌手,收入達6.1億元新臺幣(約1.256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周杰倫的5.6億元新臺幣(約1.152億元人民幣)。
2017年,福布斯名人榜顯示,羅志祥位列65位,排在孫紅雷後面,年收入為8000萬。
僅2019年,羅志祥接下的代言就有德克士、G-SHOCK、TST、紐西之謎geoskincare 等。在此之前,羅志祥更是代言了英樹、康之味、飄柔、森馬、百事、屈臣氏、樂事、巧樂茲、與狼共舞、海儷恩等各種品牌,光是靠代言,羅志祥就吸了不少金。
在演藝事業和品牌代言之外,羅志祥還有著自己的公司。
天眼查資料顯示,羅志祥旗下有5家企業,直接投資企業為秀羅影視文化(上海)工作室(普通合夥)、 秀桑影視文化(上海)工作室(普通合夥)、上海牛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牛秀文化),分別持股90%、90%和60%,處於絕對控制地位,不過這三家中,羅志祥本人並不是法定代表人或董事長。
另外兩家則是羅志祥通過牛秀文化間接控股,其中一家為上海修樓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羅志祥旗下牛秀文化持股90%,另外一位持股10%的股東是曾經向羅志祥「表白」的小迷弟徐少麟;另一家是上海舞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是教育科技專業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服務,註冊資本為600萬,羅志祥持股30.6%。
2018年,羅志祥還搭上胡彥斌,二人共同合辦了舞蹈學校「修樓梯」,羅志祥作為大股東、舞蹈學校校長。
宣傳資料顯示,「修樓梯」舞蹈學校創辦至今已在上海、寧波、杭州、成都、石家莊、瀋陽等城市設有校址,學員數千餘名。
儘管修樓梯舞蹈學校遍地開花,但因為師資、管理等原因,一直以來負面質疑纏身。
另外,據天眼查顯示,周揚青名下的關聯企業有6家,其中擔任股東4家,擔任高管2家。
周揚青主要涉足的領域包括零售業、商務服務業、文化傳媒業等,與羅志祥名下公司的業務頗有重合之處,但,兩人在商業上並沒有關聯。
各賺各的錢,怪不得分起手來毫無顧忌。
如果人設沒有崩塌,羅志祥的吸金之路應該還能維持很多年;遺憾的是,世上從來沒有如果。
可以預見的是,自此之後,羅志祥的聚寶盆,吸金能力必將大不如前了。
03
商業崩塌,短期損失或超8500萬
在娛樂圈,藝人曝出醜聞,導致事業受損並逐漸湮沒的案例,並不鮮見。
據網視洞察,早些年,憑藉古裝劇《羋月傳》火起來的高雲翔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因性侵醜聞,其參與出演的《阿那亞戀情》《哪吒與楊戩》《不婚》《北上廣的四季沐歌》《驚天嶽雷》《探戈》等7部作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製作成本5.8億元、首輪播放權成交價格超9億元、確認收入近7億元的《巴清傳》,該劇至今未能播出。
《巴清傳》背後的投資方唐德影視更是損失慘重,業績跳水,股價重挫,整體市值更蒸發了近80億元,以至於唐德影視直接將高雲翔告上了法庭。
範冰冰、吳秀波、翟天臨、柯震東、房祖名、李代沫、黃海波……
這些都是羅志祥的「前輩」。不論他們此前多麼風光無限,陷入人設坍塌危機後,都漸漸淡出了公眾視野。
此番醜聞之後,羅志祥的人設已經崩塌,這或許將成為其演藝生涯的轉折點。
直接受影響的就是他的綜藝事業。近年來,憑藉著搞笑幽默的風格,綜藝節目成了羅志祥的主戰場。
據網易援引臺媒報導,羅志祥接下《極限挑戰》,每季10集的酬勞約1.8億元新臺幣(約4200多萬人民幣),《創造營2020》的酬勞不會相差太多,失去兩個節目的酬勞大約在3.6億元新臺幣(約8500萬人民幣)。
綜藝之外,品牌代言勢必也將受損。廣告接到手軟的日子,恐怕要離羅志祥而去了,「鐵腎」羅志祥恐怕要再次加強一下時間管理了。
「當你無所畏懼,就能戰勝一切!」
這是羅志祥個人品牌GOTNOFEARS的精神口號。
也許,極度不要臉,確實可以戰勝一切吧。
多年前,羅志祥風頭正盛的時候,曾作為青年偶像登上央視《開講啦》的舞臺,做人生經驗分享。
他那次分享的題目是:
《走好你的下坡路》。
如今,羅志祥確實得好好考慮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