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浪
又一部出海的中國電影取得了票房佳績,這一次是《一吻定情》!
在國內,《一吻定情》於2月14日情人節上映以來,收穫了1.7億的票房。彼時春節檔餘溫還未褪去,《一吻定情》能頂住春節檔多部大熱影片的壓力取得破億的票房,並成為情人節檔新片票房第一,已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在海外,《一吻定情》的熱度繼續,影片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均有上映。尤其以東南亞地區觀影熱情高漲,新加坡票房超過90萬新幣,馬來西亞超過400萬馬幣。
令人欣喜的是,《一吻定情》在韓國的票房創下了近十年來現代題材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此前該紀錄保持者是2015年由陳玉珊執導的《我的少女時代》。時隔4年,陳玉珊導演再度出擊,攜由王大陸、林允主演的青春愛情題材電影《一吻定情》在韓國掀起熱潮,這給中國電影對韓輸出提供了新的出海思路。
《一吻定情》韓國票房超
《我的少女時代》
成近十年來韓國票房最高的
現代題材華語電影
《一吻定情》於3月27日在韓國上映,上映之後韓國觀眾的觀影積極性被調動,僅4天就突破了10萬觀眾,首周躋身票房榜單前五,這一速度遠遠超過了《我的少女時代》在韓票房表現。
截至4月20日,《一吻定情》觀眾累計達到413436人,票房已經超越《我的少女時代》,成為近十年來韓國票房最高的現代題材華語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一吻定情》的導演也是《我的少女時代》的導演陳玉珊,早年間陳玉珊監製過很多風靡一時的臺灣偶像劇,如《命中注定我愛你》、《海豚灣戀人》、《王子變青蛙》等,深諳年輕觀眾的觀看心理。《我的少女時代》一炮而紅,與陳玉珊多年的經驗分不開。
到了《一吻定情》,陳玉珊延續了《我的少女時代》的青春少女系風格,雖然改編自經典IP,但影片加入了很多新時代的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效果很明顯,上映後確實有不少女生少女心泛濫,有觀眾評論「把老阿姨們的少女心撩撥的撲通撲通直跳」。
由於文化差異、國情不同、審美迥異,中國電影出海容易遭遇「水土不服」,而《一吻定情》卻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在韓國電影評分網站NAVER上,《一吻定情》獲得了8.5的高分,超過2000人對影片發表評論,其中正向評論居多。有觀眾評論「讓人想起了青澀的初戀」、「導演一定是一個有少女心的導演」、「笑著笑著就哭了」。
男女主因影片被韓國觀眾圈粉,王大陸在KBS某檔電臺節目宣傳電影時,可愛的韓國女粉見到王大陸直呼「歐巴」,知名電臺MC秀賢的reaction和韓國網友的評論無不展現王大陸在韓國的人氣。
林允的ins也引來大量韓國網友圍觀。不僅稱讚她在電影中的表現,更有狂熱的粉絲大喊:「要為了林允姐姐好好學習漢語!」
近年來,中國電影越來越被海外觀眾認可,此次《一吻定情》在韓國的表現也堪稱亮眼。華語電影從未停止過向前的腳步,相信未來的海外電影市場,一定會有更多優秀的華語作品出現。
《一吻定情》
在韓國大受歡迎的秘訣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問,《一吻定情》在韓國大受歡迎的秘訣是什麼?作為一部小成本青春愛情片,又是在同題材影視劇大型輸出國,《一吻定情》究竟是靠什麼站住了腳呢?
細細想來,其實不難理解。首先,《一吻定情》有經典IP加持,原漫畫《淘氣小親親》已被改編過8次,臺灣、日本、韓國都曾改編成電視劇,其中韓版《惡作劇之吻》於2010年播出,由金賢重、鄭素敏主演,也曾風靡一時。
因此對於韓國觀眾來說,《一吻定情》並不是陌生的、零認知度的電影,相反,《一吻定情》IP多次改編經典頻出,具有廣泛的粉絲基礎。
其次,韓國觀眾對偶像影視作品素來偏愛,本土頻出爆款,《一吻定情》自帶偶像劇基因,與韓國同題材作品氣質相似。與此同時,小清新氣息十足的服化道和場景、以及甜蜜浪漫滿分的故事改編,都十分符合韓國觀眾的審美。
再次,《一吻定情》表達的情感能讓韓國觀眾有所共鳴,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懵懂無知的人生階段,影片引發觀眾對校園美好青春的追憶、對青澀初戀的回味,情感上具有普世性。
最後,《我的少女時代》在韓國的亮眼表現,為陳玉珊累積了大批粉絲,也為《一吻定情》打下了良好的觀眾基礎。
中國電影出海啟示錄:
內容優質、情感共鳴、文化輸出
近幾年,中國電影出海情況有所改善,中國電影整體質量在提升,影響力也在向外擴。
除了《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這類大場面的爆款電影,《一吻定情》、《妖貓傳》、《芳華》等類型片也在海外表現亮眼。
縱觀這些出海的影片,其共同的特徵是內容優質,這是中國電影出海的準入門檻。
其次是有情感共鳴的中國電影容易受到海外觀眾的歡迎,如《一吻定情》、《芳華》這類具有情感溫度的影片,能夠觸動觀眾的心扉。《一吻定情》讓韓國觀眾回憶青春初戀,《芳華》的戰爭創傷令日本觀眾感同身受,這說明情感能穿透國界,直擊人心。
還有就是承載著文化輸出的中國電影,會成為出海的主要力量。《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都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彰顯著中國的文化自信,也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強盛和大國的風範,它們在海外更多是象徵著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
與此同時,另一類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也能在文化共通的國家引發熱潮。如《妖貓傳》在日本就創造了近十年華語片票房新高,而此前吳宇森的《赤壁》也因日本盛行三國文化斬獲不錯的票房。
而《一吻定情》這類「小而美」的影片,瞄準韓國市場的突破口,符合當代中韓青年的審美口味,一樣能在海外大有作為。
《一吻定情》的成功出海為中國電影帶來了啟示與思考,未來的華語電影市場,一定會有更多優質內容走出國門,我們拭目以待。
近期熱文
京城咖啡館調查
《復聯4》預售亂象調查
2019是中國電影黑馬年!
「限古令」來去之中的橫店真相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