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包括現在、乃至未來都會有「我就是個牙疼,為啥就要根管治療呢,吃點止痛藥不就完事了嗎?」的經典問題在醫生與患者之間不停的重複。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
第一嘛,先拿「接地氣」版本回答各位的問題:
首先牙痛原因很多種——牙周組織疾病引起的牙痛就有牙周出血、牙齦膿腫、牙齒鬆動、冠周炎、牙周膜創傷;牙體組織引起的牙痛就有牙隱裂,牙髓炎按照性質有急性慢性、按照原因還有齲齒引發、外傷引發,根尖炎也包括急性慢性,牙外傷還包括牙移位、牙斷裂、牙震蕩,齲齒按嚴重程度有中齲深齲、按位置有鄰面齲和根面齲,牙齒缺損、牙釉質發育不全等等。就上面這10多種牙痛問題醫生都需要經過系統的檢查才敢下定論是哪裡的毛病!何況不是醫生的自己就更不能給自己開方下藥。
然後吃止痛藥不就完事了嗎——不!吃止痛藥根治不掉牙結石引起的牙周炎引發的牙痛,需要潔牙和刮治、乃至牙周手術;吃止痛藥遏制不了齲齒的惡化,該壞還得壞,需要補牙才能解決問題;吃止痛藥耽誤牙髓炎症引起的牙痛,止痛藥杯水車薪,炎症的位置在牙腔內部,要開腔治療;吃止痛藥耽誤根尖炎引起的牙痛,止痛藥消炎藥只能緩解,但不治療惡化到牙骨質的根尖炎症就不是拔了患牙再植的問題,關公刮骨療毒就需要提上日程了。
最後就是根管治療針對的牙痛都是牙體疼痛劇烈時採用的治療方式,如果你的牙痛依然停留在刺激過後稍縱即逝那種,那麼根管治療大概率是跟你無緣的。不過這時的你不是選擇吃止痛藥,而是選擇補牙、修復牙體組織、潔治刮治這樣的方法來儘快解決已經出現的牙痛問題。
第二嘛,專業的告訴你牙痛是從哪裡來的:
看圖說話
一個健康牙齒的具體構成應該是從上到下有牙冠牙根,從外到內是牙釉質(琺瑯質)、牙本質、牙髓。牙髓在牙腔之內,那麼存在牙髓並靠近牙冠的地方是「牙腔」,靠近牙根的就是「根管」。牙齒周圍的組織還包括所以牙齦、牙槽骨、牙骨質。
牙齒酸痛稍縱即逝型——有病在牙齦的也有病在牙本質的。病在牙齦的牙痛多是牙齦萎縮、牙齦炎、輕度牙周炎這樣的,可以通過不同程度的潔牙來緩解;病在牙本質的那就是中齲、輕度中度楔狀缺損等造成的牙釉質缺損或先天性牙釉質發育問題引起的輕中度氟斑牙、四環素牙,這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通過充填修復或附加脫敏治療來解決。
牙齒酸痛持續型——這也是有病在牙齦也有病在牙本質的,區別在嚴重程度。病在牙齦的牙痛那是牙周炎了,還是比較重的那種,這樣的牙周不僅萎縮嚴重還有牙根暴露,出現出血鬆動的現象不少,除了潔牙治療還往往牽扯手術;病在牙本質的就是深齲或者相對較重的牙體組織缺損,根據具體嚴重程度可以選擇使用填充修復,或冠修復。
牙齒刺激痛夜間痛咬合痛型——這種痛又嚴重於上一種,這樣的痛已經不用考慮是牙體還是牙周了,是補牙還是潔牙能解決問題了,這樣的痛不是急慢性的牙髓炎症就是急慢性的根尖周炎。病在牙髓神經了,不僅痛在牙體也痛在牙周,嚴重者發燒的也有,老年人因此誘使病發其它疾病的也有,這就需要開髓減壓根管治療。
第三嘛,根管治療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根管治療——是把磨開牙冠,清除牙腔中根管內的壞死物質、膿液和病變神經,再進行適當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內容物對根尖周圍組織的不良刺激,防止牙髓炎惡化發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根尖周病變癒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治療牙髓炎症或根尖周圍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根管治療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牙列的完整性,避免拔除天然牙再植人工牙這樣的巨額花費,而且完整的牙列預防了鄰牙倒伏、鄰面齲壞、牙周病的發生。再者就是減輕患有牙髓炎症的患者痛苦,促進牙根周圍組織的修復癒合。
歷史文章:
補牙前的痛是疾病,那麼補牙後的痛又是什麼呢?
牙痛症狀愈演愈烈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