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碟中諜」——能看又能玩的間諜特工大作有趣點

2021-02-16 有趣點


今年的諜戰特工大片可謂一部接著一部,從年初的《王牌特工:特工學院》(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到逗比無敵的郭·斯坦森和裘德·洛主演的喜劇《女間諜》(Spy),再到近期阿湯哥豁出老命系列的《碟中諜5:神秘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且不說劇情和深度,單就科林·費斯(Colin Firth) 、裘德·洛(Jude Law)、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等幾大中老年帥比就足以迷倒萬千粉絲。

同樣今年的諜戰特工遊戲也是大熱不已,近幾個月熱炒的小島秀夫、Konami和《潛龍諜影Ⅴ:幻痛》( Metal Gear Solid Ⅴ: The Phantom Pain)也鬧得整個遊戲圈都「雞飛狗跳」,玩家和媒體集體刷屏一個月的盛況可謂舉世罕見,既然粉絲們都這麼熱情那么正好借著《碟中諜5:神秘國度》上映和《潛龍諜影Ⅴ:幻痛》發售的熱勁來聊一聊遊戲中的間諜特工。

遊戲中的間諜特工組織和代號

首先間諜特工組織一般都會有一個代號,比如現實世界中各國情報組織:美國的CIA、FBI,英國的軍情六處,俄羅斯的克格勃等等。在間諜特工影視中主角們所處的組織也是有代號的,比如「《碟中諜》系列」阿湯哥所在的IMF組織,其全稱為Impossible Mission Force,槽點在於IMF在現實世界中其實是國際貨幣組織的縮寫。《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中極具英倫範的特工組織Kingsman,其王牌成員名字都取自「亞瑟王傳說」中的圓桌騎士,槽點在於濃濃的腐國文化和影片名稱「王的男人:秘密服務」這一別譯。

同樣各類遊戲中出現的間諜特工組織也有著鮮明而獨特的代號,「《潛龍諜影》系列」中Big Boss組建的「獵狐犬(Fox Hound)」,《教團:1886》中亞瑟王組建的「教團(The Order)」,《魔獸世界》中暴風城組建的「軍情七處」,《細胞分裂》中美國國安局組建的「第三梯隊(Third Echelon)」,以及《GTA5》中惡搞出現的FIB和IAA。當然,在各大影視劇及遊戲中客串反派組織的「辛迪加」也是比較熱門的神秘組織,在《碟中諜5:神秘國度》中「辛迪加」是從IMF分裂出來的一個反對組織,在《魔獸世界》中「辛迪加」是人類幾大王國覆滅後產生的盜匪組織,在《刺客信條:梟雄》中「辛迪加」則是聖殿騎士旗下的壟斷工會組織。

冷戰時期是間諜特工的黃金時代

雖然現實世界的間諜特工組織看起來也很傳奇,但一般在影視或遊戲作品中這些組織僅僅只是點綴背景故事的存在,真正起到推動世界格局發展的都是主角們所在新組織,這些組織一般都是更神秘更國際化,在意識形態上也更加中立。反派們也從最開始的蘇聯共產主義陣營蛻變到了現在的個人或組織恐怖主義,並且會強調這只是少數人的行徑。這種選擇也是為了避免玩家們將遊戲背景跟現實的意識形態掛鈎,因為間諜特工活動的黃金時期就是美蘇冷戰時期,如果代入真實組織,不管選擇哪一方面都會淪為意識形態鬥爭的產物。而選擇第三方虛構組織,則可以避免這種問題,同樣方便了架空劇情的發展。

《潛龍諜影》系列

將間諜特工等潛入類元素融入骨髓的《潛龍諜影》系列,其劇情便是起源自冷戰時期,而且部分背景細節甚至跟真實歷史有所重合,但是遊戲中真正對抗的並不是CIA或克格勃,而是各種虛構出來的特殊組織,目前正火的《潛龍諜影Ⅴ:幻痛》作為系列劇情的補完,講述就是這段冷戰末期的故事。

「60年代,那是冷戰的高潮時期。世界上沒有戰爭,國家和國家之間拼的是信息與諜報。那個年代才是間諜的天堂。」這是小島秀夫對《潛龍諜影3:食蛇者》背景故事的描述。在遊戲外的現實世界,60年代的世界格局充滿著暴力與衝突:1961年,蘇聯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天,蘇聯成功研製原子彈,代表兩個陣營分裂的柏林圍牆開始修建;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爆發,美蘇一度達到劍拔弩張的狀態,後在雙方首腦磋商下才免於戰爭;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但遇刺原因至今仍是機密中的機密;1964年,美國藉口東京灣事件,大規模空襲越南,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潛龍諜影3:食蛇者》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個時代,在時間線上該作也是整個系列的起點,主角則是還未受封為Big Boss的Naked Snake。同時遊戲還將這些現實世界的冷戰軍備競賽和衝突事件一一代入了遊戲,包括美國第一位太空人The Boss、Metal Gear戰爭機器原型的開發、古巴飛彈危機中The Boss扮演的角色。

當然以上這些都只是背景,《潛龍諜影3:食蛇者》真正的主角則是此時還是名叫Jack的Big Boss,1964年Jack受命開始貞潔行動,同時被授予行動稱號Naked Snake,意思是「裸蛇」,就是不帶任何裝備和後援進行任務。在任務中,Naked Snake殺死了恩師The Boss和戰爭狂人Volgin,阻止了美蘇兩國即將爆發的全面核戰爭,並摧毀了Metal Gear最初雛形Shaghod,最終被授予「Big Boss」的稱號。雖然這次任務完美成功了,但因為繁雜的糾紛造成The Boss的犧牲,以及The Boss的最終遺言,對Big Boss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隨後Big Boss退出美國陣營的Fox Unit特工團隊,並在1971年建立了無國界中立傭兵組織Fox Hound,名稱來源整合了美國陣營的Fox Unit和蘇聯陣營的Hound Unit。1972年零上校開啟「魔童計劃」,複製了多個Big Boss克隆體,同年Big Boss創建Outer Heaven(MSF)組織。1974年,和平行者事件爆發,Big Boss再次阻止了一次全球核戰的爆發,之後的劇情便是最新的《潛龍諜影Ⅴ:原爆點》以及《潛龍諜影Ⅴ:幻痛》。

在正統第五作的序章《潛龍諜影Ⅴ:原爆點》中,小島秀夫埋下了不少伏筆,除了幾位主要角色之外,母基地的MSF成員被XOF殲滅殆盡。而在正片《潛龍諜影Ⅴ:幻痛》大結局曝光之後,大家也才意識到再次被小島的換角大法欺騙了,幻痛的主角其實並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的Big Boss,而是另一名代號為Venom Snake的新角色。

Venom Snake原本只是MSF的一名醫療兵,在1975年,MSF的Mother Base被擊毀後,他為了保護了Big Boss而失去了一隻手臂,並且頭部嵌入了無法移除的彈片。其後與Big Boss一同昏迷長達九年時間,並在昏迷過程中被Zero上校整容加洗腦,於是就成了目前這副頭上插著彈片、裝有機械手臂的Big Boss形象。

甦醒之後他便以Venom Snake的代號開始復仇計劃,之後在米勒教官、山貓、靜靜等角色的幫助下成功壯大了組織「鑽石狗(Diamond Dog)」,最終完成了對母基地毀滅兇手骷髏臉(Skull Face)的復仇。後來Venom Snake原本的意識開始甦醒,終於得知自己並不是真正的Big Boss,但最終在Big Boss的勸說下還是繼續以這個身份活動,真正的Big Boss則一直潛伏在暗處。80年代後期,Venom Snake建立「Outer Heaven」,但由於各方面的扭曲,他建造了新一代Metal Gear TX-55,走上了獨裁專政並利用核武器威脅全世界的道路。於是Big Boss不得已派遣新人Solid Snake執行滲入Outer Heaven並且摧毀Metal Gear的任務,最終劇情正式接軌初代《Metal Gear》。

《潛龍諜影Ⅴ:幻痛》的劇情正式補完了整個系列,目前已經通關的玩家紛紛放出了自己的結局,而日前最流行的一段就是某玩家無意發現的「隱藏結局」,在這個結局中小島秀夫通過米勒教官的一段演講闡述了整個系列的核心價值觀。在這個長達30年的系列中,無數的糾葛和紛爭都緣起於戰爭,或者為了消滅戰爭而引發的戰爭,遊戲劇情中所表現的如何反戰、何謂和平,值得細細品味。

結局的最後打出的字幕顯示,遊戲所處的80年代正是全球核彈頭儲備最鼎盛的時期,雖然近年來各個核武大國都在削減核彈頭數量,但其數目仍舊足以毀滅整個世界,全球核戰的威脅並沒有解除,世界的未來依舊一片灰暗。當然,這個結局中還表達了對那些活躍在反戰一線的「Heros」的感謝,正是因為這些間諜特工的存在,世界才一次次從核戰的威脅中解放出來。而Venom Snake的黑化則一樣警示我們,即便是傳奇加身的英雄,也可能會有墮落的一天。

《細胞分裂》系列

《細胞分裂》在港臺地區的譯名為「縱橫諜海」,從名稱中的一個「諜」字也可看出這款遊戲的性質。《細胞分裂》的背景設定來自美國軍事科幻作家湯姆·克蘭西的系列小說,在獲得授權之後,育碧在這個背景下創建了新的角色和劇情。《細胞分裂》中的特工組織名為「第三梯隊(Third Echelon)」,是遊戲中一個虛構的單位,隸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總部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而且該組織所擁有的權限甚至大於FBI。該部門的行動理念是該類型的部隊完全不被官方承認:如果特工在戰場上被挾持或殺死,政府將否認派出或知曉該單位的行動或存在。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主角是國安局第三梯隊的特工山姆·費舍爾,被派到世界各地執行"第五特權":執行任何必要的任務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與和平。

《細胞分裂》整個系列的劇情也都是圍繞著冷戰時期遺留的核武器及恐怖主義問題展開,一代的主線劇情就是發生在俄羅斯喬治亞及高加索地區,其中還參雜了中國軍方高官參與對西方的恐怖主義等內容。後面幾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加入了俄羅斯、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陣營元素,比如《分裂細胞3:混沌理論》中國聯合朝鮮與日本發生衝突,《細胞分裂4:雙重間諜》甚至直接出現了上海關卡。

有趣的是,《細胞分裂》整個系列的製作育碧上海團隊幾乎都有參與,所以遊戲中頻繁出現的中國情節也顯得有些諷刺。不過畢竟是美帝主旋律作品,如果以《潛龍諜影》系列對比的話,《細胞分裂》在情懷和大義上還是差一個檔次。而且遊戲雖然背景設定來自湯姆·克蘭西,但在各方面並沒有延續老爺子嚴謹硬派的風格,遊戲中的許多錯誤設定也經常被老爺子吐槽不真實。

《殺手47》系列

作為遊戲圈及影視界最著名的殺手形象,《殺手47》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黑色西裝、黑色皮革手套、白色襯衫、紅色領帶、光頭和條碼以及冷峻的外表,這種標誌性的形象已經深入萬千粉絲的內心,即便沒有玩過這系列遊戲,依舊有不少人能夠認出這位酷炸的特工47。特工47是一名於1964年一所羅馬尼亞研究設施內誕生之基因改造複製人,同樣是脫胎於冷戰時期的蘇聯,其基因來世上四大犯罪組織之首Lee Hong、Pablo Ochoa、Frantz Fuchs、Arkadij Jegorov以及其創造者科學家Otto Wolfgang Ort-Meyer,名字來自後腦勺的條碼640509-040147(首六個數字為出生日期;04為第四系列;01為級別;47為複製次序)。

47兒時與約50名第四系列複製人一同由研究設施人員撫養,接受槍械、搏擊及刺殺訓練,於30歲時發現設施內一個由Otto故意種下之保安漏洞後逃脫,不久受僱於提供刺殺與傭兵服務之秘密組織國際契約情報局(International Contract Agency)並迅速成為情報局內效能最高的頂尖殺手。從本意上看特工47的出生就是為犯罪組織服務的,就連後來的ICA也只是在利用他而已,雖然47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感情,在ICA當殺手也是無關道德和立場,但在捲入一系列陰謀之中的時候,他決定奮起反抗黑勢力並摸清自己的生世之謎。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迎來了自身的改變,從人性到情感的升華,而正是這個轉變讓玩家覺得這個角色尤為可愛,從此變身對抗黑暗勢力的獨行俠。

玩不來大作 手遊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潛龍諜影Ⅴ:幻痛》近期收穫了大量的追捧,但對於沒有時間閒下來玩大作的玩家來說,手遊肯定還是首選。也許手遊並沒有3A大作那麼豐富的背景和劇情,但也有不少頗具趣味值得一玩的策略戰棋精品,玩起來也是短小精悍、休閒自由,並不用為了深究某個劇情而花費大把時間。

《致命框架》(Framed)

小島秀夫曾在推特上表示,這款名為《致命框架》的手遊是他心目中的2014年度最佳遊戲,可見該作的魅力。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名黑白剪影的特工,在接到某個神秘女人送來的信件之後,開始了一段瘋狂的特工之旅,在這期間不僅要飛簷走壁、偷摸拐騙,還需要過人的洞察力來完成任務目標。遊戲的畫面風格採用的是剪影風格,而且是類似漫畫一樣分塊分隔開來的,而玩家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塊串聯起來,以達到每一幕都能形成一段故事。

遊戲中沒有任何臺詞,所有的劇情都靠畫面表現,而且部分內容還會根據玩家的排列順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局,最終的結果也會受此影響。遊戲將劇情、畫面和想像完美結合,雖然很多時候因為腦筋難以轉彎而造成卡關,但絕對適合喜歡根據劇情腦補畫面的玩家,也難怪小島秀夫會對此讚不絕口。

《間諜大師》(Spymaster)

《間諜大師》的背景設置在戰火連天的二戰時期,主要劇情發生在歐洲和非洲戰場,但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並不是某個單獨的特工,而是統領戰局的間諜特工首腦。遊戲中玩家可以控制一大批特工,在納粹佔領區建立秘密間諜組織、破壞工廠和火車站、竊取和傳送情報、偶爾還要綁架和暗殺重要人物,或是偷襲蓋世太保的總部。遊戲初期的間諜行動都是在蘇格蘭場的秘密基地中進行實時推演的,間諜以卡片的形式分布在歐洲大陸的各個角落。

在收集間諜卡片、對抗納粹組織的過程中,玩家還需要時刻警惕蓋世太保的威脅,每當玩家展開行動時,蓋世太保總部的警戒級別就會提升,每個城市也會有各自獨立的警戒指數,警戒指數高的城市蓋世太保就會採取一些行動拘捕或消滅玩家麾下的特工們,如何平衡整個局勢併合理提升盟軍的戰力就要依靠玩家的智慧了。

《殺手GO》(Hitman GO)

作為SE旗下知名系列改編手遊,《殺手GO》的背景也堪稱深厚,3A大作及好萊塢大片加身,也讓這款遊戲顯得尤為有趣。不過《殺手GO》的玩法並不是類似原作的RPG,而是一種類似桌遊的策略戰棋遊戲,並且遊戲畫面和效果都非常擬真,玩家將扮演一個棋子小人版殺手47並通過嚴格的棋路行動,于是之前爽快地掄起雙槍就幹的殺手也不得不規規矩矩按照設定來,如何在有限的步數裡幹掉任務目標,可是需要廢掉不少腦細胞的。

《完美特工》(Agent Awesome)

《完美特工》是一款俯視角的3D潛入類遊戲,從遊戲的icon就能看出該作主角明顯有些向殺手47致敬的意味,而且在劇情設定中這位名為Awesonme的特工並不是被委派打擊惡勢力,只是為了秀一秀自己執行任務的能力,就獨自前往某處邪惡基地砸場子。遊戲整體畫面是濃厚的美漫粘土風,而且穿插的劇情動畫也非常誇張搞笑。在玩法上,《完美特工》也有點類似《殺手GO》玩家需要在闖關前看好地圖,根據地圖裡敵人的排布情況及行動軌跡來定製行走路線,然後讓特工開工,看到特工前面有啥敵人,就立馬點相應的武器道具來殺敵,直至最後將該樓的Boss也給幹掉。

《特工快跑》(Agent, Run!)

一般特工電影中都會有許多耍帥跑酷的動作,不管是追捕敵人還是逃命,這都是必備本領,於是一款有關特工的跑酷遊戲也就順理成章了。在《特工快跑》這款遊戲中玩家扮演的特工羅伯特就因為潛入失敗被另一群敵對特工盯上了,於是不得不開始玩命奔跑以擺脫他們的拘捕。在被追捕的過程中,玩家還可以利用各種道具來實現各種便利地形以達到順利逃脫的目的,比如用手指劃破擋在你前面的門,或者用手指畫出階梯讓羅伯特可以跑上去,遇到敵人的襲擊時用手指把來襲的炸彈劃破,另外還有類似飛行背包或火箭筒之類的道具可以使用。雖然橫版跑酷稍顯老套,但《特工快跑》還是以這種搞笑的風格再現了特工工作的辛苦。

《反擊間諜》(CounterSpy)


《反擊間諜》同樣是一款頗具趣味的間諜遊戲,遊戲背景設定在後冷戰時代,也就是指東歐劇變之後,蘇聯土崩瓦解,世界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玩家扮演的則是一名潛入俄方軍事基地的特工,和之前我們所提到的特工電影一樣,主角也是一位戴著墨鏡,一身黑色,身手敏捷的高大男性。遊戲中擁有許多關卡可以挑戰,比如暗殺敵人、潛入敵軍基地、爆破行動、黑敵人網絡等等。雖然背景設定很宏大,但是單身獨闖封閉軍事基地還能功成身退的設定總覺得有那麼點不合常理,而且該作也曾被玩家噴美帝主旋律,設定中俄羅斯守衛簡直就是蠢如翔。

《表中諜》(Spy_Watch)

各類間諜特工影視遊戲中,高新黑科技裝備也是亮點之一,那麼在智能手錶上玩一款間諜特工遊戲是怎麼樣的體驗?曾推出過《外科醫生》的博薩工作室(Bossa Studios)近期就打算推出一款名為《表中諜》的表遊。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位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培訓你手下的秘密特工。你可以派遣其他特工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在遊戲中提高能力,最後讓情報機構在業內獲得一個好名聲。雖然遊戲設定並不怎麼新鮮,但時不時拿出裝逼利器假裝特工的玩法,絕壁秒殺一眾填字類表遊啊。

《特工A》(Agent A)

前面所見的男特工已經太多了,最近曝光的一款以女性為主角的遊戲《特工A》看起來就更加珍貴,而且女性身份往往代表著非暴力,這將更要考驗玩家們的智慧。《特工A》中玩家所扮演的女子特工代號「Agent A」,將喬裝潛入各種宅邸進行機密文件的竊取任務。當然其中會設有各種各樣的謎題啦,解謎方式類似於《未上鎖的房間》(The Room),需要進行輸入密碼以及通過拼圖遊戲來打開保險箱和密道,所以這將是一款需要開動大腦的非暴力解謎遊戲。遊戲的整體畫面風格簡潔清麗,不僅凸顯了主角的女性特徵,還給人一種七八十年代007式特工片的感覺,頗具懷舊趣味。

《碟中諜5:神秘國度》官方手遊

為了配合《碟中諜5:神秘國度》的上映,官方也配合手遊大廠Glu推出了一款同名手遊,這是一款射擊類遊戲。跟之前那些為了宣傳而製作的大廠大片同名手遊一樣,《碟中諜5》手遊也顯得非常掉價,首當其衝的就是拋棄了人見人愛的阿湯哥形象,而換做了一個名為特倫特·凱恩的不知名IMF特工,所以想要劇情跟電影同步也是不可能的了。

在玩法上《碟中諜5》手遊也是老套的站樁射擊模式,阿湯哥在系列影片中表現的機智以及拼老命的動作,在遊戲中都蕩然無存。相比之下,卡牌遊戲那一套養成升級戰力元素簡直就是面面俱到無微不至。當然如果你真的喜歡《碟中諜》系列或者卡牌遊戲的話,試一試也無妨,並且遊戲自帶中文全漢化,玩起來毫無鴨梨。

相關焦點

  • 麻雀起飛特工來襲 精品特工間諜類手遊推薦
    在好萊塢電影中,也有很多經典特工諜戰大戲,比如007系列、碟中諜系列等等。其實除了影視劇以外,特工題材在遊戲中也很受歡迎,並且湧現了不少優秀作品。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幾款不錯的特工間諜類手遊,快來遊戲中體驗一把做特工的感覺吧!致命框架  《致命框架》是一款非常有創意的特工題材解謎遊戲,遊戲用連環畫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出了一部諜戰大戲。每一個方格都是一小段動畫,玩家需要調整方格的順序來設計逃跑路線,不同的排列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局,需要玩家擁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與空間想像力。
  • 從《王牌特工》到《碟中諜5》,解密 5 大特工組織
    一個有趣的巧合,2015 年儼然成為了一個「特工電影年」!
  • 《007》《碟中諜》《諜影重重》大對決,到底誰才是特工之王?
    (007),傑森伯恩(諜影重重),伊森亨特(碟中諜)這3位超級特工了,三位特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儼然是享譽全球的三大特工IP,我們知道這三位都很厲害,那麼到底誰更勝一籌,堪稱特工界的扛把子呢?但是電影他們所面對不是恐怖分子就是高級特工,可謂是棋逢敵手,那麼誰才是戰鬥力最強,一夫當關的特工呢?007:作為軍情六處的王牌,邦德的格鬥技自是不可小視,掌握多種搏鬥技,能充分利不同的地形進行一對多戰鬥,有豐富老道的作戰經驗。但值得注意的是,邦德戰鬥能夠勝利很大程度依靠Q博士提供的強大科技武器保障。
  • 「碟中諜」拍一部火一部!只有湯姆·克魯斯能超越湯姆·克魯斯
    ,乾脆近年玩消失。無論是道具還是動作都極具未來感,阿湯哥在杜拜塔玩「蹦極」的戲份至今令人難忘。2015年上映的《神秘國度》和即將上映的第六部導演都為克裡斯託夫·邁考利,但兩部中他啟用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在阿湯哥請他回歸時,他主動提出:「前提是我希望完全改變上部電影中的視覺語言,我希望觀眾在看《碟中諜5:神秘國度》和《碟中諜6:全面瓦解》時會認為是由兩個不同的導演執導。」
  • 在《Agent A:偽裝遊戲》裡重溫兒時的間諜特工夢
    卡通的畫風,卻非常有間諜特工的特色誒,《Agent A》就是會帶給你這種感覺的一款遊戲,它的謎題絕對稱不上是「硬核」,但又不是直白到能被你一眼識破。帥氣的老頭首領,與身份相稱的財富,各種不可思議的科技手段這些都算是默認一定會登場的元素了,《Agent A》也是嚴格遵守這一規則的間諜特工故事。在遊戲裡,你就是那一位傳說中的Agent A,到處都能看到吹你的消息。可惜嚴格來說主角不是你,而是你的那位死對頭間諜,盧比。
  • 《我的間諜》:萌漢+蘿莉,老套路能玩出新花樣嗎?
    日前,「劉奕君的背」火遍各大社交媒體和視頻平臺。《銀河護衛隊》的毀滅者德拉克斯在這裡化身蠢萌的CIA特工,加上古靈精怪的小姑娘,玩了一把間諜速成班的遊戲,硬漢+蘿莉的老套路這次可沒玩出新花樣來。一個CIA的特工被一個九歲的小姑娘威脅,毫無合理性可言,也成為觀眾詬病的一個點。但小諜認為,作為一部喜劇片,這種不合理姑且還是可以理解的。
  • 4分鐘看完《碟中諜5》!阿湯哥間諜路的盡頭?!
    合作/ 交朋友,請召喚蘇小叨:suxiaodao0505/本文由洋蔥電影授權發布/4分鐘看完▼碟中諜5▼時長:3:54>最新鮮的劇透已經送到上任19年阿湯哥的間諜路總算該走到盡頭啦可以看出導演是想打造一個007式的特工,但由於劇本不給力,對白明顯缺乏幽默感,而阿湯哥的演技也就那樣,所以本片的角色塑造其實是失敗的。至於片中的各種高科技可能到現在已經比不上影迷們手中的一部IPHONE了,不過本片快節奏的敘事風格還是能夠滿足現在觀眾們的要求。即使放到今天,《碟中諜1》仍然是一部優秀的爆米花大片。
  • 史上最優秀的5大特工電影:《007》系列僅排第二,第一看了太多遍
    史上最優秀的5大特工電影:《007》系列僅排第二,第一看了太多遍特工電影作為高票房的電影類型之一,即便是再糟糕的情節,也總能有出色的票房成績,也總能收到觀眾們的追捧和喜愛。這是因為特工題材電影因其神秘色彩總是讓人心生嚮往,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史上最優秀的5大特工電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5.諜海計中計諜海計中計是由博偉電影公司發行的美國懸疑電影,由羅傑·唐納森執導,阿爾·帕西諾、科林·法瑞爾主演,影片講述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如何招募學員、如何進行間諜訓練、如何在那個神秘的環境中求生的故事。
  • 超過癮的特工解謎遊戲
    007:大破天幕殺機(2012)(碟中諜系列電影)多數時候特工都是以剛毅而神秘的男性形象示人的,鮮有一些女性角色登場,而今天要講述的是一個女特工為了抓捕恐怖首腦露比-拉魯格的鬥智鬥勇故事。在特工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王牌vs王牌的永遠不會過時。而在《特工A:偽裝任務》中,詭計多端的女間諜露比·拉格魯一直都是情報局的心腹大患,憑藉著心狠手辣和高超的間諜功底多次在特工的追捕下成功完成「反殺」。
  • 走進「碟中諜」!來南京這裡,感受比007更驚險的特工世界
    真正的「特工」是否如諜戰片中一樣身手不凡、屢遭陷阱?《碟中諜》中的「易容術」是真實存在的嗎?
  • 除了阿湯哥,這些間諜特工值得敬佩
    也正是這超人與凡人的兩面,讓這些超級間諜比超級英雄更令人可親可敬。  《碟中諜5》於內地的上映再次激活觀眾對這一經典諜戰系列的記憶存儲。「從未當過間諜的間諜」007,他紳士優雅,有著令人著迷的魅力,是電影史上穿著最時尚的特工,每一部007的出現也總能引領同時代的流行風潮; 同時,他配有殺人執照與全世界追隨者夢寐以求的裝備,這讓他的每次出場都充滿戲劇性與震撼力;他還是豔遇最多的特工,在世界各地和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儘管007已經為六任演員所詮釋,但角色始終如一的保持了這一特質。
  • 《碟中諜》22年前,這個男人早已為[碟中諜]系列打點好了一切
    在20多年的歷史裡,[碟中諜]系列前後一共有5位導演參與,每個導演都試圖讓這部電影更進一步。但無論這個電影系列如何的演變,事實上都逃不出1996年的開山之作所打下的堅實基礎。而這第一部[碟中諜]電影,便出自於當代的懸疑大師布萊恩·德·帕爾瑪之手。
  • 極客特工取代007?大銀幕特工終極進化史!
    特工愛情故事放到現在恐怕是有點老土了,但在那個年代一定是很新穎有趣的。英格麗褒曼不僅美炸了,實際上,她扮演的女主艾麗西婭是電影史上最早最有趣的秘密特工之一。14.伊森·亨特(Ethan Hunt)-《碟中諜》(Mission: Impossible)(1996-)湯帥主演的《碟中諜》系列有多受歡迎就不必多說,帥氣特工伊森·亨特(Ethan Hunt)可以說是現代特工動作電影的狂歡。
  • 抓間諜:風光無限的間諜只存在於電影中,且看英倫特工養成記
    除了一眼就能看出的防彈雨傘、電擊戒指、致命鋼筆、打火機手榴彈等等經典邦德式裝備外,《王牌特工》在無數細枝末節對這位間諜中的楷模表示了深切的敬意。例如那雙能伸出帶有劇毒匕首的皮鞋,便出自《來自俄羅斯的愛情》(1963);幫助女主角升入太空的手控飛行器則與《雷霆谷》(1967)中的手提箱直升機如出一轍;被正式招募前的降落傘速降訓練,直接取自《太空城》(1979)。
  • 再看《碟中諜》系列
    回到《碟中諜》系列,整部系列片到目前為止的豆瓣得分還是很不錯的,按照慣例,國外電影在豆瓣的評分在7.5分以上都是值得去看的,《碟中諜》中只有2000年的第二部略低於7.5分,第一部、第四部和第六部都超過了8分,整體評分還是比較平均,不像另一部可以拿來和該劇對飆的《諜影重重》,1到3部甚至都超過了8.6分,然而後面兩部居然跌到了6.8分和7.5分,大有一種虎頭蛇尾,高開低走之勢。
  • 《碟中諜5》,好看的不只是阿湯哥
    使得只有極少數像「詹姆斯·邦德」一樣的特工能從《諾博士》(1962)一路恪盡職守,大多數光影特工間諜都棄甲休業了。恰好,一段時日大銀幕上優秀間諜的匱乏,幾乎成了一場飢餓營銷,讓1996年的《碟中諜》來得如駕東風。
  • 「碟中諜6」太TM炸了!
    影片呈現的效果同樣驚人,在我這裡,《碟中諜6》可以排到系列最佳。為什麼這麼說?不妨問一個問題,我們看一部商業大片,到底看的是什麼?很簡單,我們希望看到我們熟悉的東西,更渴望看到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以此為基準,《碟中諜6》幾乎是把一部商業大片所能帶給觀眾的娛樂體驗推向了極致。
  • 盤點電影裡面漂亮且能打的女特工!
    《碟中諜5》 麗貝卡 弗格森可謂是最為出名的女特工之一,她打破了「美女只能在《碟中諜》裡打醬油」的魔咒。對於任務總能完美的按照計劃執行,包括訓練韋斯利。在得知織布機的真相之後,完美的環場轉彎子彈與兄弟們殉道。
  • 再現特工風採,一文閱盡湯姆·克魯斯經典諜戰影片《碟中諜》系列
    他和外國間諜組織的接頭人麥克斯取得聯繫後,答應幫麥克斯偷出中情局的間諜名單以交換中情局內鬼的名字。在交易情報的火車上,展開殊死搏鬥,最終伊森剷除內奸。憑藉此片,湯姆·克魯斯擺脫了性感偶像的定位,轉而成為繼哈裡森.福特之後又一位頂尖動作英雄。2.
  • 小宇談影視-經典特工系列《碟中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湯哥已經讓《碟中諜》系列。成為了堪比超級英雄片的造神之作每一次,都是在不可能中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每一次都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極限挑戰。《碟中諜1》 ,一名特工人員已經叛國,將在布拉格的領事館竊取中情局在東歐潛伏的特工名單,一旦落入壞人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