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結構化問題是在我們正式進入到面試考場進行的第一個考試,後邊是試講,最後是答辯。結構化答題順利流暢的話,對於我們後續的試講發揮,在情緒和氣場上還是比較有幫助的。因此結構化面試,既然是結構化,就有規律可循,就可以相應進行知識儲備和技巧練習 。
結構化問題,一般包括職業認知類、綜合分析類和問題解決類。今天我們就聊聊比較常見的類型——職業認知類型。
職業認知,顧名思義,重在考查考生本身對於教師職業的認識。所以我們在回答問題時,首要的原則就是,你自己說出去的話,你自己不能覺得假,你自己要相信。只有你相信你說的話,你才能循著教師職業定位,職業價值和職業道德要求來進行回答。
建議在回答問題時,緊密圍繞素質教育理念,「三愛兩人一終身」的職業道德理念,並結合社會對於教師角色的評價定位等進行回答。對於教師職業的認知,要符合你作為一名正在考教師資格證的準教師的身份來定位,你是「新人」,你熱愛這個職業,你有信心有決心去提升自己適應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回答有關個人經歷的問題時,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儘可能結合自己對於教師職業的認知過程,實事求是的回答。
如果想要回答的流暢,在你的嘴邊應該熟悉一些關於素質教育、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師育人等教資熱詞。
示例:
1、談論自己對教師職業的看法?
我認為教師職業既是神聖的也是普通的,教師崗位既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
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對於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正在成長發展中的學生,所以我們有一顆包容的心,用發展的角度去認識學生,用自己的教育知識和技能方法去引領學生。作為教師,應當為人師表,身正為範,做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的表率,用自身的良好教育形象去感染薰陶學生。用一視同仁的教育態度來關愛關心學生成長,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真心付出去培育學生。
同時,作為一名新教師,可能會在教學經驗上不足,需要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積極鑽研教材、了解學生、改進教法,秉持終身學習、勇於創新的工作態度,努力爭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2、教師這個職業有發展前途嗎?
教育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不僅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文化的傳承,也讓每個受教育的個體得到成長。「接受教育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這已經是當今社會的共識。因此,教師職業是社會發展的所必須的。
作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是本職。教書育人二者密不可分,作為教師不應滿足於書本知識的傳授,更應做到為人師表,教給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建設者。
作為教師,終身學習也是職業要求。教師有著較長的職業生涯,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自己也能夠從學生的成長中感受到快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心目中的教師應該是熱愛學習、關注創新、樂於分享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克服職業倦怠,從一次次「重複「中傳遞知識,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