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突如其來。它帶走的不僅是我的春節,還有我剛出生女兒的尿布。
作者:井禾山人
文章共3639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我,今年31歲,被辭退前是公司推廣負責人。
2019年11月28日,我迎來了人生中一個全新的身份:父親。
我躊躇滿志的準備為這個新生命,為我的家庭準備大幹一番時,我失業了。
我從老闆辦公室走出來,手裡用力的攥著那張寫著額外補助2個月薪水的單子,我埋怨這次疫情,埋怨不近人情的領導,但更多的是埋怨自己。
對於失業,我不害怕妻子的安慰,因為她總能理解我的小富即安。
我害怕的是,她眼裡會有想藏卻藏不住的失落。
告知妻子我失業的消息後,果然和我想一樣,她邊吃飯邊安慰著食不下咽的我。飯後我隻身一人來到書房,面對著滿是書籍的架子,感覺裡面的那些文字都在嘲笑我,那種無力感瞬間湧上心頭,壓得我有些喘不上氣。
隨後妻子進來,在我書桌上拿起一張紙,放在我面前。
心裡有點懵,看了她一眼,眼神又迅速的躲開,生怕她看出我的不知所措。
妻子在這張紙上,寫了3個問題,讓我重新找到了方向。
是什麼決定了你這次的失業
你是如何掉進老闆給你挖的陷阱
重新擁抱職場的3個建議
是什麼決定了你這次的失業
妻子最近在學習剪輯,想把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都記錄下來。她給我看了一個她學習社群的一個視頻《誰是CEO》。
這是一個讓人有點意外的社會實驗,主持人採訪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22個人。他們都被問到同一個問題:
一位父親準備帶他的兒子去面試,爭取一個大型股票經紀公司的職位。正當他們到達這個公司的停車場時,兒子的電話響了。兒子看了爸爸一眼,爸爸說:接電話呀。打電話的人是一個貿易公司的CEO,電話那邊說:兒子,祝你好運,你能行!兒子掛完電話,再次看向就坐在他旁邊的父親。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看到這裡,各位想一下你的答案,這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被採訪者的部分答案:
「他接到了來自面試公司CEO的電話嗎?」
「但電話裡說的是,祝你好運,兒子」
「但他爸爸明明就坐在他旁邊」
「我覺得可能是他爸爸提前錄好的音,為他兒子加油」
「這也許是個文字遊戲,難道他有兩個爸爸?」
「也許他的名字就叫兒子」
但真正的答案是:這是她媽媽打的電話。
這次CEO是一位女性。
我恍然大悟,CEO不僅僅只有男性,妻子是想告訴我:是我的思維模式禁錮了我。
是的,我總是在慣性中生活,在成見中尋找,在老闆的決定下工作。大多時候,老闆需要什麼我就拿來什麼。我從來沒有好好和自己做一次對話,也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職業生涯,我把小富即安的心態錯誤理解成了滿足現狀,不思進取。
我生在一個小三線城市,教育背景一般,拼爹無望。家裡老一輩總說希望你能穩定,畢業就找個靠譜的飯碗,到年齡就結婚生子,一家人平平淡淡,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福氣。所有從小到大就造就了我這樣的思維。
環境對一個人思維模式的形成有著巨大的作用。這些思維模式沒有對錯,卻有優劣。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結果,不能為自己帶來正向價值,不能實現你想要的結果,這就不是一個好的思維模式。
一個人的職場發展,只有10%取決於時代、機遇;另外的90%都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理解、詮釋它。對自我發展和職業規劃沒有積極正向的思維模式,職場道路自然會受阻。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著你的行為,你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你是如何掉進老闆給你挖的陷阱
(1)沒有突出的職業技能很危險
看完視頻,妻子又在紙寫了一個大大的字母:T。
我一咯噔,心裡默默的想,不會是「踢」吧。
妻子看了一眼緊皺眉頭的我,說:「T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知識結構區分出來的一種新型人才類型。用字母「T」來表示他們的知識結構特點。「—」表示有廣博的知識面,「|」表示知識的深度。兩者的結合,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這類集深與博於一身的人才。這種人才結構不僅在橫向上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而且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也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獨到見解和較強的創新能力。
她說:我們都在講培養T型人才,這不就是說明我們要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嘛!你這麼多年的職場積累,我相信「T」上面那一橫你絕對沒有問題,滿書架都是和你專業領域相關的書。但你遲遲沒有在老闆面前把那一豎給畫出來。
我醍醐灌頂。
我不是專業領域出身,在一開始做推廣的時候每天都瘋狂看書,那幾年是我成長最快的。老闆需要什麼,我就學什麼;團隊缺什麼,我就補什麼,慢慢我變成了老闆定製的專屬人才。
這麼多年當我慢慢在公司站住了腳,也漸漸停止了學習。我努力發展「T」上面那一橫的同時也忽略了那一豎在職場中也同樣重要。那些過往的知識與經驗就像一副墨鏡,讓我在黑色的鏡片下孤芳自賞,卻被鏡片後歡樂的假象蒙蔽了前方的路。
(2)學習的目標是將知識進行融合變成可用的技能
在妻子月子期間,我大約學會了四十幾道菜。為什麼說是菜,而不是食譜。這是妻子給我上的另一堂課。
妻子家鄉時興「炒肉片」。比如黃瓜炒肉片、西葫蘆炒肉片、蒜薹炒肉片,大體做法是先將裡脊肉切薄片,用生抽、蠔油、五香粉醃漬後再進行翻炒,這樣的會口感比較好。
做所有「炒肉片」的思路都相同,不同的是把青菜換一下,但我每次炒之前都會問她一遍,先放什麼,再放什麼,放多少量等問題,過於依賴妻子腦子的方法,沒有將這個方法內化成自己可反覆使用的烹飪技能。
剛進公司時團隊發展非常迅速,為了不被快速發展的浪潮衝刷掉,我瘋狂學習輸出,以快為目的,以至於現在形成了沒有深度思考的閱讀習慣,這就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懂得如何讓知識產生化學反應。
高水平的知識學習者會讓所學知識在腦海裡產生各種連結和碰撞,最後形成自己的方法論,而我腦海裡的知識更多的是框架和體系,並沒有理解這些將知識串聯起來的血脈。
(1)身在局中要做局外人
妻子跟我說了一件她還在懷孕的一件事:當時懷孕八個月,洗手液用完她準備去拿,無奈存放地點太高怎麼也拿不下來。
家裡日常的香皂洗手液我都會多買些放在家裡備用,因太佔空間,一般我會放到櫥櫃的最上層。妻子說,當時腦子一熱,注意力全在那瓶洗手液上,非要拿下來不可。於是用空瓶子砸,沒下來;擺個大椅子吧,又不太敢爬上爬下,半個小板凳吧,高度又不夠,折騰了三四分鐘,氣憤的走了。
妻子問:你知道我最後怎麼拿下來的嘛?是咱媽喊了我一聲,讓我把注意力從那瓶洗手液上給轉移了,然後咱媽幫我拿的。
妻子又說:失業不要緊,但別一直盯著失業這件事,嘗試著把注意力從這個事情上移開,放寬一下視野,站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來看待這個問題。你看,如果當時我一直盯著那瓶洗手液,硬要跟它較勁的話,怎麼也拿不下來呀。
(2)不斷突破舒適區才是職場真諦
妻子給我畫了一個坐標圖,是《變革管理》中的「變革模型」。
縱坐標代表行動帶來的結果,橫坐標代表時間。
「現狀區」:我被辭退前的區域。平時風平浪靜,自己呆的也很舒服,沒什麼變化;
「混亂區」:我被辭退後的區域。在現狀區呆的時間越久,當意外來臨時,受到的衝擊就越大。如果不能快速做出決策,到達行動區,這個區域會一直持續下去;
「行動區」:這也是妻子要告訴我的,突破舒適區,適應變化,做出決策;
「變革區」:指在行動區做出改變後帶來的收益。到達這個區域說明已經成功跨越了障礙,甚至會得到比變化前更好的結果。
這個「變革模型」非常好的給我診斷了現狀。讓我知道,我目前所在的位置,接下來要做什麼。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診斷我失業問題的小工具,對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也非常有意義,在這裡和大家共勉:還在舒適區開開心心過著小日子的,要當心了,時代不斷進步,唯有主動出擊,不斷突破舒適區,當變化來臨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我們決定不了命運,但我們可以通過主動規劃及時調整讓命運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
(3)你準備在職場堆雪人還是滾雪球
妻子最後在紙上寫了一個單詞:GROW —— GROW教練模型
GROW模型的主旨意為理清現狀,減少某些事情的幹擾,使執行人從內心找到對應的辦法,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流程技巧的工具。可以在生活很多不同的地方運用。
職場中往往不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而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之前一直在公司裡,用我手裡的雪球幫老闆堆雪人。我手裡的雪球越多,老闆的雪人越高。現在我要從0開始堆積自己的雪球,我們來看,以我目前失業的現狀,用GROW模型如何把雪球堆積起來:
G——目標:短期的目標快速尋找下一份工作,首選電商領域,推廣崗位;
R——現狀:失業在家,3年實際推廣經驗,2年團隊管理經驗;
O——方案:調整心態→尋找目標企業→簡歷製作→開始面試
W——行動:制定行動計劃,給自己5天調整時間,第6天開始尋找目標企業,簡歷製作同步進行,最後根據簡歷反饋結果開始進行面試。
其實成功很簡單,就是迅速並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其餘的交給堅持就好了。
職場就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最忌諱讓辛苦滾起來的雪球放在原地。
當太陽升起時,雪球也會慢慢變小,最後融化了自己,滋養的卻是泥土。而你,會化成一陣風,變得不復存在。
你的職場,是準備堆雪人呢還是滾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