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藝術,雖是一種創作卻也來源於生活,裡面蘊含的意義也可能大於生活本身,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這十部高分電影,貫穿了我整個青春,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會,每看過一部就深深記住了其中的道理,分享給你們。

「信念不滅,希望永存」。
這部電影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放給我們的,當時並沒什麼啟發,只是覺得這個人好厲害,竟然可以越獄……後來,每當現實令我疲憊失去信心,重溫此片就會有新的力量。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影片,回顧那一段經典臺詞「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輝,即使是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籠,也無法長久的將他圍困!」是多麼的令人振奮。

「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
高中有一篇同名課文。我一直在想,在納粹的迫害下,資本家出身的辛德勒能做出利用工廠變相保護猶太人的舉動實在令人敬佩,出淤泥而不染,跳出體制憑藉自己的良心做事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千萬不要記恨你的對手,這會讓你失去理智」。
這是一部被名字耽誤的電影,這部電影被奉為「男人聖經」,裡面的道理很多,一個真正的男人,要有對家庭和事業的責任感,言而有信,知恩圖報等等。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你看過之後會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選中哪一顆」。
我很喜歡這部片子,特別喜歡那片飄飛的那片羽毛,好像那片羽毛就是我自己。

「這是一部如何愛孩子的悲劇喜劇」。
圭多那句「早上好,公主」,小男孩看到坦克,開心的說「真的贏了坦克」,美國大兵站在坦克上對著小男孩說「來,我抱你」。小男孩活在父親為他編織的遊戲裡,即使危險,他卻開心的活著,而當小男孩從郵筒的縫隙看到父親被納粹押著赴刑場,卻做著鬼臉和誇張的動作時,那雙眼睛是那麼的清澈。

「正義和良知,是做人的底線」。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保護法益和保護人權的矛盾衝突在這場宏大的辯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懼怕現實的人,將沉醉夢中」。
諾蘭的神作,無法劇透。夢與現實的交錯,涉及幾何學,心理學,邏輯學……大多數人一遍都看不懂的電影。

「孩子並非父母的私有物,他(她)因你們而來,並非因你們而活」。
從這個電影我看到了純真的可貴,「所有人都曾經是小孩,只是他們忘了」,難得是一直純真下去,擁有一顆童心,清澈無比的活著。
好啦,這就是我推薦的八部高分電影,感興趣的趕緊去看看,充實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