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市場新動態做出發表
顧瑄 現任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秘書長
品牌營銷戰略落地專家,擁有多年的品牌操盤經驗,為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進行過品牌戰略規劃和營銷模式設計,被譽為營銷界的莫扎特。
多年來成功運營了Dior、Sephora、萊紳通靈等多個品牌而被業內熟知,在業內有著品牌教父的美贊。
在當前奢侈時尚行業的快速變化中,釐清碎片化信息表象下時尚行業根本邏輯的嬗變是讀懂市場的關鍵
2018年對奢侈品行業而言或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這一年,由行業黑馬Gucci觸發的導火索令奢侈品行業寡頭競爭全面開啟。LVMH、歷峰集團和開雲集團的行業排位雖未發生變化,但是在開雲集團的多次挑釁下,LVMH對內部人事展開了密集甚至激進的內部調整,涉及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Dior、Celine和Berluti。開雲集團則排兵布陣,讓連續增長11個季度的Gucci,與Balenciaga、Saint Laurent形成第一梯隊合力進攻。
營銷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於頭部奢侈品牌,一切為了爭搶年輕消費者注意力。時裝秀作為傳統營銷的一種形式已成為「軍備大賽」,Louis Vuitton和Gucci則先後在中國舉辦展覽,同時社交媒體也早已是競爭白熱化的新戰場,在國外是Instagram,國內則為背靠10億月度活躍用戶的微信。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改變了奢侈品牌講故事的方式,也進而對傳統時尚媒體行業和廣告業造成結構性影響。
奢侈時尚行業見證了街頭潮流被奢侈品牌逐漸收編、內化的過程。在Louis Vuitton與Supreme聯名系列發售後,Virgil Abloh執掌Louis Vuitton男裝,明確了品牌迎合新貴而非舊富的堅決態度。LVMH旗下Fendi也依靠Logo復興和與運動品牌FILA的合作重回年輕消費者視野。
新一輪行業人事動蕩基本落定,當下新老交替的時期,既有老牌明星創意總監Hedi Slimane執掌Celine,又有Bottega Veneta任命32歲年輕設計師Daniel Lee為創意總監。但是奢侈品牌對創意總監的耐心越來越有限,Haider Ackermann僅三季後離開Berluti,華裔設計師殷亦晴兩季後與韓國資本注資且亟待覆興的老牌時裝屋Poiret分手,Raf Simons在三年合約期結束前8個月,突然與Calvin Klein分道揚鑣。
這一年奢侈品牌蜂擁進入中國線上市場,也同時也是中國資本加入全球奢侈品行業的元年。山東如意將Bally收入囊中,復星拿下Lanvin,ICICLE之禾收購法國老牌時裝屋Carven,安踏等則計劃收購芬蘭體育巨頭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同時,以太平鳥、EPO集團、江南布衣為代表的國內服飾品牌開始崛起,並向海外市場展示中國品牌的新的身份。李寧、江南布衣和不斷崛起的中國年輕設計師品牌藉助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力量,在國際時裝周舞臺上頻繁亮相。
影響奢侈時尚品牌的「第三隻手」正在愈發頻繁地發揮作用,為品牌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隨著時尚生意和社交媒體向全球化發展,品牌在跨文化交流中觸碰的暗礁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Dolce&Gabbana、H&M、Balenciaga均曾面臨品牌形象危機,奢侈品電商仍被看好。Yoox Net-a-Porter被歷峰集團私有化並與阿里巴巴開設合資公司,Farfetch則登陸紐交所,受到資本追捧。天貓與
京東對奢侈品市場的爭奪進入白熱化,後者受劉強東事件影響,市值大幅縮水。寺庫與私募基金L Catterton Asia和國內電商巨頭京東達成戰略合作,獲投資1.75億美元。中國時尚科技第一股蘑菇街本月在紐交所上市,不到一個月股價累積漲幅達72%。
不過,奢侈品市場瞬息萬變,與全球經濟形勢緊密相關。隨著全球經濟進入動蕩期,剛剛嘗到復甦甜頭的奢侈品行業也不得不再次提高警惕。在當前奢侈時尚行業的快速變化中,我們對行業進行實時監測分析,試圖從商業、文化等綜合視角出發,釐清碎片化信息表象下時尚行業根本邏輯的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