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過他會回來的。施瓦辛格於1984年在《終結者》中許下了諾言,幾乎沒有意識到「我會回來」將成為他最著名的對話路線,或者他扮演的兇殘的電子人將成為他的決定性角色。忠於他的話語,他與1984年的原著電影導演卡梅隆及其聯合主演琳達一起參加了《終結者2:審判日》。此後,每部終結者幾乎都有施瓦辛格的身影。但他們自1984年經典電影之後,便走得距經典越來越遠。現在他又回到了終結者黑暗命運。
有跡象表明這部電影可能會扭轉該系列的下行軌跡。就像《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一樣,終結者黑暗命運復活了備受喜愛的舊角色,同時向新一代粉絲介紹了新一代角色。經過1998年的快速開場白之後,故事又跳到了2020年的墨西哥城,我們遇到了球隊慣常的邪惡三位一體:一位不知情的平民,他們最終將幫助人類推翻其機器人霸主;一名終結者從未來派回來殺死他們;還有一種抵抗劑被送回保護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無辜的平民是達尼,她是一個開朗的年輕女子,在汽車廠工作。終結者是幾乎堅不可摧的Rev-9,可以將他油膩滑溜的身體與碳纖維骨架分開。抵抗劑是手術增強的超級士兵格蕾絲。
他們三個人都足夠優秀,但是大多數觀眾都在等待康納和施瓦辛格的出現,當他們最終出現時,一切都是值得等待的。康納現在銀髮,古怪,是一個全服武裝的耄耋之人,並且聲音如此低沉而刺耳,有終結者入侵她都會設法提前將他殺死。施瓦辛格得到來更受歡迎。那種平靜的語氣,那耄耋之年依舊堅如磐石的身體,甚至在72歲的年歲,他在玩一個不可阻擋的機器人方面依舊比任何人都要強。而且,作為一個殺人機器,他已經擁有了思考和感情,已經改頭換面並定居後娶妻生子了。
《終結者:黑暗命運》緊緊擠壓了兩代角色,幾乎像《原力覺醒》那樣人滿為患,但其結果是劇情令人費解,而且混亂的動作序列通常讓人難以理解。太多的事情發生在昏暗的光線下其實對劇情並沒有太大幫助。午夜時分,一場拳戰在水下進行,因此您不妨在觀看終結者的商標太陽眼鏡時凝視它。卡梅倫本人當然可以改善這一狀況,但是終結者黑暗命運的導演蒂姆·米勒對卡梅倫的表現頗為體面。他保持了「終結者」第一部的節奏和語氣。公路電影的結構,終結者在公路緊追不捨,到了塵土飛揚的沙漠汽車旅館中;飽受戰爭打擊的角色在韌性和疲憊感之間權重平衡。簡而言之,這是一部終結者電影,但感覺就像是一部真正要終結的終結者電影。
甚至可以說這感覺太像一部正確的《終結者》電影,這就是為什麼它看起來如此毫無意義的原因。它可能會帶來利潤,並且肯定會帶來一個甜美的團聚,但除此之外,沒有終結者存在黑暗命運的明確原因。它沒有關於宿命的新思想,沒有讓我們震驚的自由意志,也沒有新的視覺效果或特技來加速我們的心靈。所有的調整都是表面上的調整,是對一系列令人驚訝的無趣問題的答案。如果AI被稱為Legion而不是Skynet怎麼辦?如果終結者的目標是墨西哥而不是美國呢?如果保護她的人是女人而不是男人怎麼辦?前兩部《終結者》電影可能已經過時了,但是其中一個是具有未來主義的氛圍,而另一個則具有一些曲折的時間旅行惡作劇,因此至少他們正在嘗試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終結者》也無法擺脫自己的黑暗命運。與此同時似乎再製作《終結者》續集就會像再製作《外星人》續集一樣,註定要失敗。這兩部電影在卡梅隆的導演下都有各自精彩的開場情節,但隨後的一系列續集,前傳等都無法奪回早期的魔力。這些續篇幾乎都像是在保持開場的簡單性,而進行的商業的劣質的翻拍。《終結者》時代,似乎真的因黑暗命運要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