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在見到不公時說:「正義雖然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哪怕,有時正義的有效期都過了。
我說的是,奉俊昊的成名作,電影《殺人回憶》。
2003年,奉俊昊的犯罪懸疑片《殺人回憶》上映,這部作品讓初出茅廬的年輕導演奉俊昊在業內站穩了腳跟,因為它給奉俊昊帶來了5個提名,7個獎項,甚至在2017年被評為全球連環殺人魔影片top10。
但是,和我們熟悉的犯罪類型片不同,這部片子既沒有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兇手是誰,讓我們去探究罪犯的犯罪心理;也沒有在影片最後,給我們揭開謎底,告訴我們「正義終究會來臨」,這部片子,直到末尾,都沒有找到真兇。
1986年,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唯一知道的是這名女受害人在死亡之前被人侮辱過。
不久,類似的案件陸續出現,但是警方,毫無頭緒。
於是,警方決定成立專案組,由小鎮警察樸鬥滿(宋康昊飾)和漢城來的蘇泰允(金相慶飾)組成專案組,專門負責這個案子。
兇手很狡猾,完全沒有留下線索。小鎮警察樸鬥滿憑著猜測和第六感,鎖定了嫌疑人,將一名精神有輕微問題的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而蘇泰允幾次排除嫌疑人,導致他和樸鬥滿的矛盾不斷。
就在警方內部一籌莫展的時候,罪案還是接二連三地發生。
兩個人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只能達成暫時的一致。
這一次,樸鬥滿發現現場有疑犯的精液,但卻沒有陰毛,由此判斷行兇的嫌疑人是沒有陰毛的男人。而蘇泰允也發現受害人會出現在雨天,更重要的是,他會穿著紅色的衣服。
因此,調查小組決定選定一個下雨的日子,派出臥底去引誘行兇者。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二天,他們發現,死去的是另外一名女子。
就在這時,案子出現一道曙光。一個極其符合作案特徵的小青年(樸海日飾)成為最大嫌疑人,青年的DNA檢測報告也被送往美國。
結果,哪怕是在刑訊逼問之下,青年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是,DNA的報告也否認了他們的猜測。
影片完結在這裡。
真兇,依然逍遙法外。
《殺人回憶》之所以負有盛名,除了因為他的「留白」和對當時韓國軍政府控制的否定之外,另一個原因是,這是一部真實案件改編的影片,取材於1986年9月到1991年4月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
這是韓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起連環殺人案件,受害者多達10名女性,第一名死者為一名71歲的老人,而實際上,這十起案件中,受害人並沒有明顯的共同的特徵。
到了1991年4月,有人在一座荒山上發現了最後一名受害者的屍體,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遇害。
更糟糕的是,從一個勉強逃出來的受害者那裡,警方只拿到了一些模糊的證據:兇手的年齡大約在20多歲,身高165~170釐米,身材偏胖。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當然,也並不是當地警方沒有做事。
相反,這是有史以來投入警方人員最多的案件,先後共有205名警察參與了調查,嫌犯和證人多達21280人,有40000多人接受了指紋鑑定,還有570人接受了DNA檢測,180人接受了毛髮鑑定。
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沒能找到罪犯。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到了2006年,十起案件的最後一起案件,也超過了韓國規定的15年上訴時效期。
正義終究還是來了。
今年的11月2日下午,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主犯李春宰出現在法院,因為時效期已過,所以,他是以證人身份出庭,承認他就是兇手。
這是36年來,李春宰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之上。
據說,出現在法庭上的他,身穿綠色囚衣、白球鞋,戴著口罩,留短寸頭。雖然只有56歲,但是白髮斑駁,臉上布滿深深的皺紋。
按照流程,在作證之前,他舉起右手宣誓:「我將不掩藏、不添油加醋,憑良心說真話。」
而實際上,據韓國警方今年7月公布的訊息,李春宰並不是犯案十起,而是23起,殺害了14名女性。
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李春宰這麼多年一直在監獄度過,原因是1994年他殺害了自己的妻妹,最終被抓。
所以,當《殺人回憶》風靡世界,所有人都在討論那個膽大妄為又聰明狡猾的罪犯在哪,看到這部電影會什麼感受時,這個真兇,就老老實實地待在監獄裡。
到了2019年,在又一次的DNA比對時,警方發現他的DNA與華城連環案的三起案件中的證物DNA一致。
李春宰正式進入了警方的視野。
《殺人回憶》中,樸鬥滿回到案發現場的下水道,一個路過的目擊小女孩說:「兇手,就是一個普通人。」
希望,下一次,正義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