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金像獎公布,電影《少年的你》劇組收穫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在內的八個獎項。
因為疫情影響,這場頒獎典禮只由爾冬陞在線上宣布。當天,在香港的導演曾國祥開了一個線上討論,跟在北京、臺北的劇組成員連線,攝影指導餘靜萍只是覺得看直播的大家都吵吵的,很興奮。
直到監製許月珍在電話那頭大喊了一聲「餘靜萍!」,正在路上趕往下一個會的餘靜萍才意識到:「哦,原來我拿獎了。」
早在餘靜萍和曾國祥合作《七月與安生》之後,就萌生了拍《少年的你》的想法。他們和許月珍想把這個劇組再聚集在一起,拍一部「不那么女性視角」的電影。
餘靜萍早早進組,每天定景之後一有時間就跟導演和編劇聊劇本。還記得當時正在打2018年世界盃,聊不出來的時候大家就決定看場球再討論。記得開拍前在重慶的很多個後半夜,大家在看著足球賽和聊劇本中度過,一下子天就亮了。
不同於傳統臺灣青春片的清新,《少年的你》從演員亮相開始就滿身泥淖。
「我不希望畫面太乾淨」,這是餘靜萍在談到畫面定調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為了營造這種「不乾淨感」,餘靜萍做了很多拍攝和燈光上的嘗試。
一開始將數碼攝影機拍出來的畫面轉製成 16mm 膠片,再掃描成數字影像,另一個嘗試是在拍攝時減低曝光,到後期再提升曝光,強迫影像有反差,營造一種亮部或是暗部的不穩定感。但因為種種因素,這些嘗試最終都沒有被採用。當時距離電影開拍只剩半個月。
餘靜萍用「謹慎」二字來形容《少年的你》的用光。為了不讓高三教室看起來窗明几淨,劇組將窗戶遮起來一半;為了讓城市霓虹閃爍之外,暗處的人們也被看見,她放棄掉對紅光和紫光較為敏感的攝影機。
在測試中,使用如影穩定器早早被定下來,在試了很多鏡頭之後,餘靜萍選擇了 Vantage one lens T1,因為它景深很淺,除了能感受到人的情緒,也能感受到人物所處環境所帶來的迷惘。她一方面希望希望畫面是溫暖的,一方面又能展現出少年的不安;既想讓大家帶著愛看待片中的少年,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偶像青春,朝氣滿滿。
最終,用如影搭載 ARRI ALEXA Mini 搭配 Vantage One T1 鏡頭,再套上她和曾國祥精選的 LUTs,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不太乾淨的」畫面。
採用手持拍攝是餘靜萍從電影開拍時就跟曾國祥確定下來的。並不是刻意為了營造出不安定感,而是因為手持是跟著人的情緒去移動的,不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待事情的發生,而是跟著演員一起去經歷。
山城重慶的複雜地形給拍攝帶來了很多難度,架設大型穩定器太困難,肩扛又太辛苦,最後餘靜萍全程選擇用如影掛載攝影機器順著地形去拍攝,讓畫面更加自然順暢。
在電影中有一段小北保護陳念上下學的蒙太奇,在不同的上下坡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或明或暗地保護著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拍攝時餘靜萍手持攝影機,在不遠的距離跟隨演員一起移動,「我能夠感受到演員的氣場,像是在跟他們演對手戲,也像是在跳舞。」
而當鏡頭切換到遠景時,攝影師會用一架像輪椅的推車帶著如影移動,這解決了餘靜萍在重慶拍攝大量行走、騎車遠景的技術困擾。「因為如影真的幫了我們很大的忙,我對我的助手說,你們要拿命保護好如影噢!」
談到最難拍攝的一場戲,餘靜萍說是陳念和魏萊爬長階梯的對手戲。
餘靜萍跟跟焦員在每一鏡都要走至少十分鐘,但是3、50趟下來,個子嬌小的餘靜萍和跟焦員都吃不消了。「最後我們用 EasyRig 架設如影完成了這個鏡頭的拍攝,呈現出了取景地的長階梯地形,也交待了這部電影中非常重要的情節扭轉。」
青春就是會帶一點點不安和一點點激動。少年們的明媚與隱忍,因為一些大特寫鏡頭在電影中被很好地記錄下來。
無論是開篇輪播的群像特寫,還是在探監戲裡,小北和陳念隔著玻璃,沒有一句臺詞,只用大特寫呈現兩位主演的情緒漸進。都是電影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少年的臉」。
拍攝這麼多特寫一開始並不在餘靜萍的計劃內,「是演員的表情給了我很多靈感,特別是易烊千璽。」
餘靜萍在第一次給易烊千璽拍攝定妝照的時候,就感覺當時這個還未成年的少年難以捉摸。「我一直拿捏不準他是一個怎樣的小孩,不知道他的喜怒哀樂。」
後來餘靜萍注意到千璽有很多細微的眼神、動作很迷人,以及他笑起來原來很好看,「雖然他的表情都稍縱即逝,但是我會很想要捕捉到。」
在拍攝陳念探監小北認罪時,導演特地協調場地把這場戲安排在電影拍攝的末尾,想要兩位演員按照劇情去消化角色,自然而然地情緒流露。而用特寫記錄下這一切的餘靜萍,已在鏡頭外哭得稀裡譁啦。
潛移默化裡,大家都有一些轉變。「雖然拍這個片特別苦,對每一個人都是一種新的挑戰,可是也特別珍貴」,在《少年的你》片場,攝影帶動演員去經歷,演員的細微情緒也給予餘靜萍靈感。
兩位主演的性格在餘靜萍看來天壤之別。「周冬雨從我第一次認識她到現在一直沒變,還是那麼大咧咧。」拍《七月與安生》的時候,她是第一個連名帶姓叫餘靜萍的人,很快就能跟劇組的人熟絡起來,餘靜萍總覺得跟冬雨「好像感覺認識了很久」,所以當周冬雨偶爾在她拍攝的時候來「搗亂」,她都會笑笑對周冬雨說「你不要來幹擾我喔」。
在《少年的你》裡,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有大量的哭戲,一邊周冬雨在片場帶著玩笑控訴著「我能不能有一場戲不哭」,一邊為了哭出不同的層次,跟距離她最近的餘靜萍說:「你可不可以講兩個故事來聽一下。」餘靜萍就會跟周冬雨兩個人像朋友一樣聊會兒天,幫她進入到情緒裡。
和周冬雨的合作已經是第四次,相比於她的「愛鬧騰」,和餘靜萍第一次合作也是第一次主演電影的易烊千璽大多數時候都特別安靜。「拍攝的時候是重慶最熱的兩個月,我們穿薄短袖都一直冒汗,他還要穿著帶毛料的衣服拍攝。我很多次問他,『你熱不熱,要不要把衣服撩起來一下』,他都會笑一笑回我說『不熱,我要適應』。」
如果不是因為從小在聚光燈下長大,經歷過許多,餘靜萍覺得易烊千璽會更自由,「會心疼他,但我不覺得他不快樂,我總說不打擾他就是最好的溫柔。」
電影殺青後,喜歡收藏老物件的易烊千璽主動跟餘靜萍要了她拍攝的馬鞍袋。餘靜萍還特別不好意思,覺得背著它拍攝了兩個月很髒,讓助手洗乾淨給千璽。千璽反倒覺得這是跟著他拍攝電影的見證,是值得珍藏的記憶。
對於這一次周冬雨獲得最佳女主角,易烊千璽獲得最佳新演員,餘靜萍除了替兩位演員開心,還反覆說了幾次「他們真的是非常非常優秀的演員。」
餘靜萍在談起攝影的時候,總是說自己很幸運:很幸運可以把愛好變成職業,並且得到它帶來的回饋。
學美術出身的餘靜萍,在一開始接觸電影的時候並不懂什麼是分鏡,怎麼用光。小時候她就喜歡用膠片機把喜歡的電影鏡頭拍下來,放在家裡的地板上,看光影的變化,看取景構圖。
後來從平面攝影進入動態攝影,也沒做過攝影助理,不懂得如何架設軌道,不曉得什麼時候該推拉搖移,而是習慣從文本和情緒出發,是一個自己慢慢摸索跟著感覺走的攝影師。
在她的個人介紹裡有一句話「我不是愛工作,我是愛生命」,旁人解讀起來會覺得攝影就是她的生命,沒想到她自己卻說:「這其實是我的困擾,我的朋友們老說我太愛工作了,其實我自己一直都沒有把攝影當做是一份工作。」
攝影給了餘靜萍很多如人生課題般的困難,而當她用鏡頭去嘗試解決它們的時候,也是自己獲得快樂的過程。
餘靜萍很享受從業這二十年她經歷的一切有關技術的進步:從一開始用膠片拍攝到如今能夠用全套的影像解決系統,她說自己不是一個技術流,而是習慣根據劇本和情節去挑選適合自己的機器,而大疆的影像解決方案能夠用精簡的方式輔助攝影師進行拍攝,已經成為她拍攝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不拍電影的時候,餘靜萍也會偶爾去拍MV,捕捉一些新人的動態;去拍時尚片,跳脫出情節實現瘋狂的想法;去拍廣告,讓自己嘗試多元的視覺衝擊。
「我不想定義我是什麼風格,但好像慢慢拍,就會發現我真的對某些東西特別喜歡和擅長,我也特別地容易抓到感覺,大家就會覺得這就是你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