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他為國鑄劍的逐夢之路:羅陽館裡憶羅陽

2020-11-25 瀋陽日報

2020年11月24日,瀋陽今冬第一場冬雪後,位於瀋陽北部的沈飛航空博覽園,蒼鬆勁翠,白雪如蓋,從殲-5到殲-11,一架架鋥亮如新的國產戰鷹,停靠在白雪與蒼松中間,凝思、不語,所有的一切仿佛在銘記一個日子、紀念一個人。

今天,距離羅陽離開的日子整整八年,在沈飛航空博覽園的三樓,羅陽紀念館進入了試運行階段。紀念館裡的羅陽巨幅浮雕,深情注視著一架架戰鷹從這裡誕生,傾聽著鷹擊蒼穹的轟鳴;羅陽辦公室的復原場景中,人們仿佛又看到羅陽忙碌的身影,他像從前一樣翻開記事本,記下新一代航空人不懈奮鬥的歷程……

日升月落,春秋輪迴,走進羅陽紀念館,心靈找到了答案:英雄遠行八年整,大國重器以命鑄!

「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裡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麼,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敬一丹代表2012年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組委會為羅陽宣讀的頒獎詞

築夢艦載機,用生命詮釋堅守

羅陽紀念館的巨型浮雕,將時間定格在2012年11月23日,我國第一架艦載戰鬥機殲-1金5飛鯊成功著艦的那一刻。

11月24日,遼闊藍天白雲間,首批「飛鯊」以雄健的身姿平穩觸艦,羅陽凝望著這優美的弧線,聽著最愛戰機的轟鳴,他又一次落淚了……

二十年設計飛機、十年製造戰鷹,從一名普通的飛機設計員成長為殲-15等若干重點型號戰機的研製現場總指揮。每一次飛機起飛前,他的手心裡都攥著汗;每一次飛機落地時,他都會熱淚盈眶……

11月25日,羅陽在現場目睹殲-15完美觸艦的幾小時後猝然離去。51歲的他來不及喝慶功酒,來不及去探望79歲的母親,來不及再和妻子、女兒說上一句話。

其實羅陽很早就有一個艦載機夢。記得在1999年,羅陽隨中國航空代表團出訪美國。他們登上了美國海軍的「小鷹」號航母參觀。回國後,羅陽最強烈的感受是:航空工業是大國博弈的制高點,是國家戰略產業,靠買是買不來的,國防現代化靠等也等不到的!當羅陽接到沈飛生產殲-15艦載機生產任務的時候,他深知責任重大,倍感珍惜。

1978年,羅陽的高考分數本可以上清華、北大,但從小喜歡航空的他選擇了北航。1982年畢業後,羅陽被分配到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正趕上殲-8Ⅱ型飛機設計攻堅。

那時,改革開放之初,國家財力捉襟見肘,科研項目少,實驗室呆不住,很多年輕人有了不同選擇。和羅陽同年進所的40個高校畢業生那幾年走掉了一半,羅陽卻堅守著。1989年,他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日制研究生,好多所裡的青年人讀完研究生後又離開了,羅陽仍然選擇了堅守……

「憑羅陽當時的能力,找一個掙錢更多的單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曾和羅陽同在中航工業瀋陽所工作過的沈飛原總工程師袁立說,「但我們這些留下來的人有一份堅守,我們堅信國家航空工業的未來需要我……」

正是這份執著與堅守,讓簡陋的設計室變得豐富,讓寂寞的心變得明亮。

「才見霓虹君已去,英雄謝幕海天間」,英雄倒在了勝利的那一刻,但羅陽「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會與他心愛的戰鷹一起,永遠守護著和平,永遠翱翔在海天之間!

羅陽紀念館裡的飛機模型。 李浩攝

從「611」到「711」,再到「720」

走進紀念館,羅陽辦公室的復原場景,讓參觀者禁不住心頭一震,人們仿佛又看到了工作中的羅陽。

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受到世界空前關注。這項技術被喻為「刀尖上的舞蹈」。

「臺上三分鐘」的驚豔飽含了太多「臺下十年功」的艱辛。作為一架全新的戰機,殲-15由數萬個零件組成,從圖紙到整機,隨後一次次試飛、一次次調整,從人員安排到設備更新,整個過程遇到重大問題都需要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指揮決策。

「幹這一行,壓力隨時都在,壓力的狀態是我們的日常狀態。」殲-15總設計師孫聰說,「何況,羅陽在殲-15項目之外還同時忙於其他多個重點型號。2002年以後,『611』(每周上六天班,每天11小時)、『711』(每周上七天班,每天11小時)成了常態。」孫聰說。

作為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更是這樣。為了讓中國的戰機早日翱翔藍天,在任務最後衝刺的1個月,他也衝到了極限,工作時間變成「720」,就是每天工作達到20個小時。

有些人不理解,這麼累到底為了啥?「我想,是一種對民族強烈的情感。」孫聰說,「我們在一起聊天,多半是談工作,我們唯一愧疚的是對子女。」

「羅總有一次來我們新機試製部,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他嚴厲地說『要找出原因背後的原因』,我們一起談到晚上九點,一起吃盒飯。」中航工業沈飛新機試製部的歐陽說,「當時,我把10多張圖紙鋪在地上,連起來有20多米。他就蹲著一點一點看。」

「新型號研製的節點快到時,羅總和我們一起堅守,他就坐在我們車間的床板上和大家聊。」新機試製部韓崇傑說,「聽說我患糖尿病,羅總專門叮囑食堂的師傅多準備些健康食品。」韓崇傑的眼中閃著淚花。

「羅陽最後的十多天都在旅途中度過,我給他收拾遺物時,才發現箱子裡還有一件他沒來得及交給母親的禮物。」秘書徐英志說,「那是一袋從深圳買回的老年保健品……」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裡,在實現兩大重點型號相繼成功首飛後,羅陽就立即趕赴珠海航展,緊接著又飛瀋陽,轉戰「遼寧艦」。這一次,羅陽沒來得及去看望媽媽。在瀋陽機場,他給媽媽打來電話:「媽,我現在不能回去。」這是母子二人最後的一次告別。

羅陽紀念館。李浩攝

找一張標準照怎麼這麼難!

羅陽紀念館裡,人們佇立在英雄的遺像前久久凝望:謙遜的笑容裡帶著一絲憨厚,溫和地迎接注視的目光。可誰又知道,這樣一張遺照,竟是工作人員連夜從一張慶典合影裡摳圖製作出來的。

羅陽猝然離世的當天晚上,沈飛辦公室副主任呂殿凱翻遍電腦裡的羅陽照片,這位辦事沉穩細緻的老主任,不禁掩面失聲痛哭:「一個大軍工企業的老總,找一張標準照有這麼難嗎?」

真的就這麼難!羅陽生性低調,別說照片,偌大一個沈飛公司幾乎找不到他的採訪影像,只有他在生產現場的一些鏡頭。上級領導來視察,他讓技術主管介紹工作;集團公司領導合影時,一把手羅陽卻總是往旁邊站。呂殿凱多次讓他補拍標準照,他總是嘴上答應,從未行動。

羅陽去世後,到羅陽家弔唁的人絡繹不絕。走進他簡樸的家,像是走進一張褪了色的老照片:老式的裝修,陳舊的家具,客廳裡的6盞燈有3盞是不亮的,一張老舊的桌子,一碰就嘎吱嘎吱作響。

這間房子,是羅陽在航空工業瀋陽所工作的時候搬進去的,他一住就是十幾年。調到航空工業沈飛工作以後,公司考慮到他上班遠,不方便,三次研究調整他的住房,都被他拒絕了。妻子王希利多次對他說:「咱們不要新房子,但把這個房子重新裝修一下總可以吧?」「可以啊,等過一陣兒我有時間的。」羅陽這樣答應了好多次,可是一直到最後,斯人已去,屋子如舊。

幹驚天動地事,做默默無聞人,是羅陽一生的真實寫照。據不完全統計,羅陽生前所獲國家級榮譽成果僅3項,辦公室的人員為他申報各種獎項,都會得到批評和拒絕,羅陽說:「要頒獎就頒給幹活的員工或者集體,不要報我。」

飛鯊永記,八載逐夢再起航

「要多為他人著想;

要善於觀察他人的長處;

要善於聽取他人的觀點;

要守信用;

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不以批評的口氣和他人說話;

不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

不顯示自己,不爭名利;

不在背後說他人的短處;

不參加不必要的爭論;

不可有虛榮心、嫉妒心和報復心;

不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

爭論問題時不進行人身攻擊,揭人短;

儘可能地少發牢騷,更不要諷刺挖苦他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參觀到羅陽紀念館的最後,一份「羅陽自勉錄」發人深省。羅陽逝世後,他的妻子王希利在整理羅陽遺物時,發現了他在日記本上寫下的這份自勉錄。後來,沈飛公司的每一位領導幹部都把「自勉錄」放在辦公桌。

2012年11月24日下午,王希利剛要出門,家中電話鈴聲響起。聽筒裡傳來丈夫羅陽久違的聲音,已經一周沒有羅陽的消息了,她最關心的是丈夫的身體能否吃得消。然而脫口而出的卻是:「任務完成得怎麼樣?」

「非常好,特別好!」羅陽高興得像個孩子。「家裡怎麼樣?」他輕聲問。羅陽離家的這些天,王希利邊忙工作,邊照顧病重的母親,把家庭重擔都扛在自己身上。這句話讓她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你這麼累,到底圖什麼?」

電話那頭沉寂了片刻:「工作嘛。」羅陽知道,不用給妻子講大道理,她都懂,她只是在心疼自己的丈夫。在若有若無的濤聲中,夫妻倆人生中最後一次通話匆匆結束……

在那之後的第二天,羅陽走了。但8年後的今天,如果遠去的羅陽回首這片他熱愛的土地,相信他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殲-15已經飛到西太平洋!夜間訓練、夥伴加受油等等高難科目都已經實現;新航母已經帶著殲-15出海;殲-16划過長空的英姿,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如今,「20」家族又添新丁。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戰術通用直升機直-20首次亮相,英姿颯爽飛越天安門,實現國產「20家族」的運-20、殲-20、直-20首次同臺致敬偉大祖國和人民。

如今,航空工業沈飛有了嶄新的目標。那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指示:「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為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

如今,以王剛、方文墨為代表的優秀青年組成的羅陽青年突擊隊員和羅陽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沈飛型號攻堅主戰場上,建功立業……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寇俊松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

相關焦點

  • 羅媽媽走進羅陽紀念館 淚水浸透紙背……
    24日,在沈飛航空博覽園羅陽紀念館裡,一位老人摘下眼鏡,低頭拭淚的畫面讓人動容。羅媽媽來看兒子了,溫暖而傷感,思念如潮湧,久久不願離去。羅媽媽來看兒子不願離去當天,航空報國英模、烈士羅陽的母親吳傳英老人、姐姐羅明受邀來到羅陽紀念館,傾聽了「羅陽航空報國精神」專題宣講。
  • 航空英雄羅陽:為遼寧艦裝上「利劍」,功成之日倒下,永遠被銘記
    軍迷們無不為這張照片雀躍不已,繼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成功下海以來,殲15艦載機的成功試飛和著艦標誌著我國航母離形成真正戰鬥力的目標又邁了一大步。  殲15艦載戰鬥機的的成功起飛和著艦,離不開一個人——它的現場研製總指揮,時任沈飛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的羅陽。
  • 羅陽紀念館落成,羅媽媽來看兒子:久久不願離去
    這一天,航空報國英模、烈士羅陽的母親吳傳英老人、姐姐羅明受邀來到沈飛航空博覽園剛剛落成的「羅陽紀念館」。羅陽紀念館展廳沈飛航空博覽園羅陽紀念館在原羅陽同志先進事跡展區基礎上擴建而成,6月21日投入試運行。
  • 梅隴鎮羅陽四村組織開展製作星空小夜燈活動
    近日,羅陽四村黨總支聯合第三方開展了製作星空小夜燈的活動。活動還未開始,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就早早地來到了活動室等待這次手工製作的開始。活動開始後,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放了有機玻璃面板和刻刀,孩子們還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圖片。
  • 泰順小鎮故事|十裡桃花笑春風 座座古村醉遊人 羅陽懷抱千年文化...
    如今,赴羅陽旅遊的市民已經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上交垟村的「國寶」土樓,東外村的潘鼎故居、城市書房,洲濱村的周壪古民居,瑞嶺村的石嶺古居民群,村尾村的千年古道、百大古樹名木,仙居村的美麗灘林、仙居古廊橋、紅楓古道等,涵蓋農耕體驗、賞花採摘、古村尋訪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旅產品,讓遊客的羅陽之旅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村民的生活環境、文化自信也有了顯著提升。
  • 重慶大學醫學院羅陽:醫療健康科技成果創新落地之我見|WISE2020 新...
    除了以「新經濟十年」為關鍵話題的主會場,本次大會還設立企業服務峰會、醫療創新峰會、未來城市峰會、LPGP峰會、新消費峰會、新智慧城市峰會等分會場,邀請近百位新經濟社群的代表,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 資訊:惠州博羅羅陽【水岸麗都】附近在售樓盤~開發商
    資訊:惠州博羅羅陽【水岸麗都】附近在售樓盤~開發商歡迎來到 水岸麗都 線上售樓中心、團購送豪禮、開發商內部直銷,來電享額外【95折優惠】,感恩「鄰禮」!同時團'購2套以上可額外再追加現金優惠!
  • 「翻譯的使命是溝通和交流,為讀者服務」(海客談神州)
    「我到中國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羅陽與中國的故事從一開始就很特別。「我在北京出生,在北京讀書,觀念和思維方式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國印記。」羅陽說。他的父母是新中國接收的第一批羅馬尼亞留學生。當時,他結識了許多中國朋友,大家一起談文學、美學,聊世界、談中國,這既是羅陽青春年少時的美好回憶,也是中國朝氣蓬勃的模樣。畢業後,羅陽成為一名專業翻譯,同時在《中國畫報》擔任編輯並長期從事中文圖書推廣工作。在中國期間,羅陽乘坐綠皮火車到中國多地旅行,他看到了中國的廣袤和多姿多彩,也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和國情。他還在中國拜師學藝,成為最早在中國說相聲的外國人之一。
  • 愛國奉獻,習近平為新時代奮鬥者點讚!
    我向你們、向所有長期為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你們為榜樣,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2014年5月,習近平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
  • 電視紀錄片《為國鑄劍》再現航天記憶中的不朽豐碑
    為紀念這一偉大壯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製作10集電視紀錄片《為國鑄劍》,於11月9日至20日在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播出。該片生動記錄了東風系列飛彈的艱辛研發過程,揭秘了我國尖端武器和航天事業走向輝煌的背後故事,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
  • [中國夢·定格]清明 我們一起緬懷那些追夢人
    在享受發展成果時,我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了中國夢而竭其生命和智慧的人民英雄。     今天,中國夢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惟有繼承前代追夢人的精神意志,懷揣復興中國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是對前輩最好的緬懷!
  • 《一夢江湖》憶夢尋星驚夢怎麼玩 憶夢尋星驚夢玩法介紹
    導 讀 《一夢江湖》憶夢尋星驚夢是遊戲內全新開啟的玩法,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玩呢?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跟隨九遊的小編一起繼續往下看吧!
  • 《全職高手》收官 梁森乘風破浪踏上逐夢之路
    其中,梁森在劇中飾演在賽場恣意飛揚,為夢想堅持不懈的嘉世隊長孫翔。《全職高手》收官 梁森乘風破浪踏上逐夢之路當驕躁褪去留下的是一路成長梁森飾演的孫翔一出場就接替葉修嘉世隊長的位置,個人實力突出的他雖然接手了帳號「一葉知秋」的使用權,但因為年輕氣盛、性格張揚不服輸而多次在賽場上不盡人意。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孫翔也在觀眾的注視下慢慢發生了轉變。
  •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夢李白二首·其一》【唐】
  • 徐嬌《一生有你》演繹逐夢少女 為理想努力照應現實
    近日,一組「逐夢少女」版方瑤角色海報曝光,熱愛戲劇、獨立自主、忠於理想等標籤將徐嬌飾演的角色立體展現,方瑤與徐嬌「神同步」。徐嬌回到90年代大學校園 「方瑤」為夢想努力自帶閃光電影《一生有你》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校園裡,徐嬌飾演的方瑤參加校園文藝演出、活躍於社團,內心獨有一方舞臺——她渴望去國外讀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