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敬告:
著名正能量公眾號湖心亭看雪客公眾號因發布大悲咒與金剛鎧甲咒對防治傳染病有效而被人惡意舉報為「謠言」,導致被騰訊禁言三個月,為避免大家斷頓,決定臨時啟用本號「妙品薈萃」繼續為湖粉們服務,請大家關注本號並多多轉發、轉告。感恩大家!
2015年9月18號,世界著名的醫療機構——美國克裡夫蘭醫院的員工和病人,與麥當勞的漢堡和薯條說再見了,該醫院已經把麥當勞徹底趕出院區。這也是2009年以來,美國第7家將麥當勞趕出大門的大型醫療機構。
它是萬病之源,永不合作!
「這是醫院多個領導人的共同決定。"
克裡夫蘭醫院發言人艾琳·謝爾對媒體說,「作為醫療人員,我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健康緣於選擇正確的食物、合理的運動,以及無煙的環境。而基於這個認知,我們就必須斬斷與麥當勞這種垃圾食品的關係!」
這是自2009年以來,美國第7家將麥當勞趕出大門的大型醫療機構。
2016年8月1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單,克利夫蘭醫院名列全美第二名。
早在10年前,克利夫蘭醫院 CEO Toby Cosgrove ,就想要將這些快餐巨頭通通趕出自己的地盤,2004年,必勝客就乖乖走人,但是麥當勞卻又待了整整十年。
因為麥當勞和診所籤過二十年的合約,當時才履行了一半,麥當勞死活不願意放掉這裡的12000名客戶。包括醫護和工作人員還有病人和家屬。合約一到期,Toby Cosgrove就迫不及待的摘掉了這個金黃色拱門的大招牌。
美國一共有13000家麥當勞門店,其中有30多家是開在醫院裡的,包括洛杉磯和費城的兒童醫院。而美國人一向把國民普遍超重,與麥當勞等快餐連鎖企業售賣的食物聯繫起來,也確實有數據表明攝取大量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這是導致這個國家64%的人超重的直接原因,這群人最後往往會成為克利夫蘭診所的病人,他們常常患有糖尿病、中風、心臟病和關節痛等疾病。
作為一個頂尖的心血管專家,Cosgrove認為,薯條、油膩的炸雞和塗了六層奶酪的披薩,出現在一個以治療心臟病聞名的醫院實在是太荒謬了。
他強調說:「我們必須要以身作則,我不能說麥當勞和必勝客本身直接導致了什麼,但至少他們和健康是完全不相關的,而我們是一家致力於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機構」。
醫院的這一舉措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美國營養學家米裡亞姆指出,克利夫蘭醫院把麥當勞趕走,就像美國一些醫院和學校把薯片、碳酸飲料、零食售貨機挪出去一樣,醫院能以身作則很重要。
來自營養政策協會的武坦也說,麥當勞雖然有沙拉和果汁等食物,但也掩蓋不了其主要出售不健康油炸食品的本質。
在此之前,克利夫蘭醫院已經為創造健康的診療環境和疾病預防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在醫院內禁菸、禁止招聘吸菸的工作人員、禁止食堂烹飪油炸食品、為員工提供健康的飲食等。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名美國網友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張圖片,表明麥當勞的漢堡和薯條在購買10年後依然沒有腐爛,此照片一經發布,便引發了網友對于洋快餐是否健康的質疑。
該網友表示,這些食物是他在2006年4月購買的,照片顯示10年的時間並沒有讓漢堡和薯條有任何的變質和腐爛。
很多人表示這是由於麥當勞的食物裡不含水分才不會導致食物變質腐爛;還有網友表示其他的食物沒有水分照樣也會變質,這只是證明了「洋快餐」是不健康的。
原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趙霖教授曾在接受採訪時呼籲,不能再吃洋快餐了!
當全球都在抵制洋快餐的時候,中國人卻在排隊買著吃。
誰家的小孩考試考好了,家長總喜歡帶他們去吃洋快餐作為獎勵。殊不知,這是在損害自己孩子的健康。
不只是孩子,洋快餐在我國也依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南昌大學二附院營養科副主任技師馮霽表示,我們吃洋快餐,看似吃飽了,其實身體處在「隱性飢餓」當中,因為它嚴重缺乏新鮮蔬菜水果,纖維含量過低,脂肪和鈉過高,多種維生素和鉀、鈣、鎂元素不足。
長期食用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國內外調查發現,孩子吃洋快餐的頻次越高,發生肥胖的危險越大。
《華盛頓郵報》曾經刊載一篇文章:《快餐咬了中國文化一口》,文章指出:
對28個國家1.44萬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在中國41%的受訪者每周至少要吃一次「洋快餐」。
文章同時指出:「中國目前約有兩億人體重超標,600萬人肥胖。洋快餐消費日益增多是造成中國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越來越多的首要原因」。
有調查顯示,從1987年麥當勞、肯德基等進入中國以來,我們的肥胖孩子就與日俱增,這些孩子的健康素質嚴重下降,看了讓人覺得心痛!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14~17歲的青少年常吃漢堡和薯條,他們的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西澳大學和特雷森兒童健康研究所的學者選取了602名參與者,每人在14歲時填寫了一張有關飲食習慣的調查問卷,以確定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
當參與者到了17歲,研究者對他們進行了認知能力評估。
結果顯示,常吃漢堡、薯條和精加工肉製品,以及愛喝軟飲料的青少年,反應時間、智力水平、視覺注意力、學習以及記憶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差。
食用較多水果和綠葉蔬菜的青少年們則有較好的認知功能表現。
該研究的作者安妮特·那亞拉迪博士說:「這可能與綠色葉菜中所含的微量營養素有關,它們有助於增強認知功能。而煎炸食品和紅肉中的歐米伽-6脂肪酸,可能會影響到孩子認知功能的發育。」
攝入大量歐米伽-6飽和脂肪酸和簡單碳水化合物會影響海馬體的功能,海馬體在大腦中是負責學習和記憶的重要部分,它在青少年時期的體積會有所增加。
青少年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不健康的飲食有可能會對這一過程造成影響。這一研究結果對未來健康政策的制定,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01 損害少年兒童智力
加拿大研究人員用高脂肪和普通飼料,來餵養2組一月齡的小鼠。
當小鼠長到4個月時,再訓練老鼠完成一項簡單的記憶任務後發現,「胖」老鼠的表現遠不如「瘦」老鼠,後者學習能力更強。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
高脂肪的「洋快餐」會損害兒童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並對其大腦和思維素質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02 導致肥胖和性早熟
南昌大學二附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雷水紅表示:漢堡包、炸薯條等美式快餐,可引起人體內激素的變化,容易使食用者特別是少年兒童上癮,難以控制進食量。
因為人體內的激素控制著人體的飲食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
在歐洲,許多家長都禁止孩子吃美式快餐。
而在我國,由於「洋快餐」的銷售策略是:以兒童為促銷對象,他們用簡單的套餐小禮物、兒童遊樂設施、各色甜食,誘使孩子們不斷地去消費。而廣大家長對此缺乏警惕,近10年來,我國少年兒童的肥胖人數翻了兩番。毫無疑問,經常食用「洋快餐」,造成飲食結構不平衡,是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
03 氫化油導致慢性病
東西方傳統膳食結構存在的巨大差異,使中國國民對「反式脂肪酸」的認識遠遠落後於西方,我國一些消費者甚至不知道膳食中存在「反式脂肪酸」。
而伴隨「洋快餐」的泛濫,國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也越來越多。
「洋快餐」用的奶油是氫化油,即把植物油加氫氣後生產出的油,其含有約38%的反式脂肪酸,這是一種自然界不存在的脂肪酸,是人造的脂肪酸。
由於人造反式脂肪酸具有耐高溫和不易變質的優點,所以「氫化油「可增加食品的口感,並大大降低成本,在「洋快餐」中被普遍應用。
南昌大學二附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楊人強介紹,「氫化油」會使得有助防止血管硬化的「好」膽固醇(HDL)減少,使容易導致血管梗塞的「壞」膽固醇(LDL)增加。
長期食用反式脂肪酸會導致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慢性病的發生。
一般的天然脂肪人體吸收後,7天就能代謝排出體外,而反式脂肪酸則需要51天,因此更容易造成肥胖。
04 致癌物質含量高
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於2002年4月24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漢堡包、炸薯條、炸雞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醯胺」,這種物質可導致基因突變,損害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誘發腫瘤。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於2004年公布了750種食品檢驗結果,再度證實了炸薯條、炸薯片、爆玉米花及餅乾中所含「丙烯醯胺」最高!
英國、法國、美國的專家也紛紛進行檢測,全都得出肯定的結論。
05 「三高三低」營養失衡
由於「洋快餐」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即「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低膳食纖維」,因此,國際營養學界稱之為「垃圾食品」!
2004年5月中旬,見證美式快餐對健康危害的紀錄片——《給我最大號》在美國上映,
並獲得了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片提名。
該片記錄了年輕的美國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強迫自己在30天內一日三餐只吃麥當勞出售的食物和飲料。
在這個過程中,有3位醫生(心臟內科、消化內科、營養科)進行監督,並不斷檢查他的健康狀態。此前,斯普爾洛克身高1.9米,體重不到84公斤,身體非常健康。
實驗進行2周後,醫生發現其肝臟受到嚴重損傷。
3周後,檢查又發現他的心臟功能發生異常。
一個月後實驗完全結束時,斯普爾洛克肝臟呈現中毒反應、胸口悶痛、血壓大幅度升高、膽固醇上升了65%,體重增加了11公斤。
進行監督的醫生明確指出:
長期食用美式快餐等「垃圾食品「,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永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