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 八分鐘如何拯救世界?靈性解讀

2021-02-15 蝶夢谷

我因何看這部電影?近期連接比較多的除了上半年的紀錄片,就是動畫片和科幻片了(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靈性啟示的相關電影),但是我並不想要直接看那些所謂的推薦,我就是跟隨自己的內心來看,今天有空,隱隱黑客帝國一直縈繞在內心,看了一些短視頻介紹,莫名這個電影出來了,內心說,就是它。

在看的過程,就感覺非同一般,也許有人不喜歡劇情反覆,同一個場景反覆出現,同一句臺詞反覆出現……呵呵噠,大家喜歡新鮮嘛?殊不知,不管是你的生生世世,還是你的今生,你自己仔細回顧,本就很多場景一再重複,這就是輪迴。

給你八分鐘,你可以改變世界,拯救世界嗎?不多說,請大家先看電影簡介吧,這樣方便咱們一起理解述說後面的東西。

請看《原始碼》↓↓↓來自扁豆電影(視頻得尊重人家的版權嘛,哈哈)

好吧,不方便看視頻的,就看劇情簡介吧 · · · · · ·

  

「咚,咚」「呼,呼」,急促的心跳聲和喘息聲震耳欲聾。一切都開始模糊,繼而扭曲變形。然後,一陣尖銳的火車汽笛聲,將柯爾特·斯蒂文斯上尉(傑克·吉倫哈爾 飾演)拉回了現實。窗外,是疾馳倒退的綠地。坐在他對面的女子(米歇爾·莫娜漢 飾演)疑惑地看著走神的他,又繼續著話題,柯爾特突然覺得頭皮發麻。他不是這個女子口中的肖恩,也壓根兒就不認識眼前這個叫做克裡斯蒂娜的女子,他所記得的最後一件事情,是自己正在阿富汗執行飛行任務。

柯爾特意識到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證明真相。他衝向洗手間,直愣愣地盯著裡面的鏡子,出現在鏡子裡的人,是一個身著呢子大衣、藍色襯衫,眼中帶著幾分驚恐的中年男子。不是他自己,至少不是他印象中的自己。還沒等他驚魂落定,一股強大的爆炸氣流襲來,整列列車在烈火中被炸成碎片。猛然睜開雙眼,柯爾特驚疑地看著四周,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獨立的空間裡,穿著本就屬於他的軍服。

「歡迎回來,柯爾特上尉。」一個溫和的女聲在他耳畔響起。緊接著,是一個冷靜的男聲。原來柯爾特被選中執行一項特殊任務,這任務隸屬於一個名叫「原始碼」(Source Code)的政府實驗項目。在科學家的監控下,利用特殊儀器,柯爾特可以反覆「穿越」到一名在列車爆炸案中遇害的死者身體裡,但每次只能回到爆炸前最後的8分鐘,也就是這一天清晨的7點40分。理論上,「原始碼」並不是時光機器,「回到」過去的柯爾特無法改變歷史,也並不能阻止爆炸發生。之所以大費周折讓受過軍方專業訓練的柯爾特「身臨其境」,是因為製造這起爆炸的兇手宣稱將於6小時後在芝加哥市中心製造另一次更大規模的恐怖行動。為了避免上百萬人喪生,柯爾特不得不爭分奪秒,在「原始碼」中一次次地「穿越」收集線索,在這爆炸前最後的「8分鐘」裡尋找到元兇。

這部電影,真的看懂,或者還需要一些更深刻的內容和認知來理解,本人也只是拋磚引玉。

我們就先從結局來引入吧。大家是不是很不能理解,為何結局的時候,男主給執行原始碼項目與他對話的女軍官發送了簡訊,而且女軍官收到了,但是一臉震驚,因為簡訊內容是預告,而新聞一摸一樣,重點是這個原始碼項目的作用他為什麼知道,這個項目在平行空間目前尚未啟動,尚未開始,這個人是誰?這些信息似乎告訴我一切都發生過?

原因是:

他竟然在創造的這個世界裡,給制服女發出一條訊息,注意,在這個世界裡存在著兩個男主,一個是兩個月後即將執行任務的男主,一個是現在用別人身份存在的男主。


結局裡的是新的平行世界裡的,男主,女友,女軍官,甚至拉特利奇博士都是新的平行世界裡的人。(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男主是帶著另一個世界的意識來到這裡的,就是時空穿越啦,這個電影說的是回溯過去的8分鐘,啟動原始碼項目,以改變現實世界的未來,但是其實男主最後再次回去連平行世界的過去都改變了)

一如當時,博士對著男主說,你騷擾不到我,你最多打電話接電話的那個也只是平行世界的我。

男主是以肖恩的身份發送的簡訊,而且他預告的就是因為他在上一個原始碼項目成功解救了列車後,所創造出來的新的平行世界。

原本,芝加哥會有兩場連續爆炸,一場是列車,一場是市中心。因為男主成功解救了,所有了芝加哥在最後的結局裡,一切美好。男主還和肖恩的女朋友處cp,唯一就是肖恩本人被莫名的男主的意識代替了。哈哈哈

那么女軍官收到信息,其實最震驚的就是她此刻正在生活的世界,只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平行世界。三觀的震驚更無敵

所以結局大家可能第一次看不懂,但是細思極恐

原始碼最讓我震驚的是,可以理解每一次原始碼使用都由原世界(簡稱A世界)創造了一個平行世界,最後一次被創造的平行世界(簡稱B世界)男主拯救了列車,以列車男的身份活了下去,同時B世界的本來男主因為列車未發生恐怖事件還在實驗室等待著被使用,然後男主在B世界給B世界的女主發信息,B世界女主應該明白她所在的B世界是被創造出來的平行世界,三觀應該瞬間崩塌了。——來自網友

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一直都有平行空間,平行宇宙,那麼如果這個世界是一場幻象,你的人生只是一場夢。你真的相信嗎?

當你真的體驗到那一刻,你是不是就越來越理解這個感悟。最簡單的就是,你在你人生當中的每一刻時刻,都有更新,或者不一樣,或者更好的選擇?

選擇。對,就是選擇,選擇很重要,那如何選擇,跟隨你的內心,你的直覺,然後如果你能更多覺知,或者回顧,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過了不一樣的人生了。

就是很簡單,你從A點出發,那麼你要出發去B點,假設你一直以來都是設定的B1路線,包括你一直經歷的也都是B1路線的所有場景,還有人事物,你總是這樣的經歷著,生生世世都是如此,也許你某一次有一些細微的改變,你改變了一個體驗的家庭,你改變了一個和你結婚的對象,但是相處模式依舊如此。

那麼,相對於原始碼,其實男主一次次回去過去的8分鐘,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呢?同樣是輪迴,但是他帶著意識,帶著經驗,帶著經歷輪迴,所以,他到最後雖然每一次都是8分鐘,但是找炸彈,抓嫌疑犯,一切他都駕輕就熟,因為他累積了經驗。

其實就是男主的選擇從第一次,到最後一次,他換了路線從B1 到BN ,唯一不同的是,男主的自由意志更替了,從只是完成任務到選擇自己的初心(因為他是軍人,他還是選擇救人)。

如何選擇?跟著你的內心,你的直覺,那麼什麼是直覺,什麼是欲望?真正的內心的選擇,是讓你感覺到輕鬆,自在,輕盈的那個選擇;你的欲望,也許短期會讓你開心,但是實際上不會是恆久的開心,它會讓你越來越不舒服,那些沉重的,不舒服的感受,就是不屬於你的欲望。


一句話:讓你感覺輕鬆的,就是內心最真實的選擇;讓你感覺沉重的,就離開那個選擇。

男主選擇了不是犧牲列車上的人(以得到現實世界所需要的信息即可,不在乎幻象  平行世界 列車的人),而是帶著信念試試是否可以拯救所有人。這是他內心的直覺,他軍人的直覺和使命,所以其實他是上尉和肖恩的合體了。

好的,與我們說的選擇,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你可以一直過著B1的路線(這是你的習性和慣性),但是其實每一次,你應該知道,你生活中的選擇,有很多個,有B2,B3,B4,B5,B6……你有很多條路線,對,每一條路線,都可以創造平行空間。

最簡單的切換空間,就是大家所說的旅行,物理空間的旅行,你在一個世界,一個空間,一個地方,一個場域,你會吸收那些能量,這就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大家都在這麼做,旅行,接觸高能量的人或者群體。

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你去到所有的地方,就是在拼湊你生生世世在哪些地方的靈魂碎片。


那麼基礎的方式,是通過身體過去,直接感知,那麼更高級的方式呢,就是通過你的靈魂意識,直接連結,影片裡男主在現實世界死了,實際上只是通過大腦的意識傳輸腦電波,形成屏幕上的文字,然後進行輸送。


那麼其實,你也可以的,最直接的就是,你做夢的時候,今年很多人都很喜歡休息,其實是因為你們都在無形世界裡大戰黑暗勢力。還有更多神奇的方式哈。

男主可以從一開始不理睬女友,到最後安於平凡,選擇從上尉轉化做一個平凡的教師角色,就是慢慢他從很多的經驗,看到了當下的意義,所以原本他以為最後一次可能列車還是會爆炸,他拿出了錢包裡的所有錢,請喜劇演員,讓列車上的所有人都在最後一刻處於笑臉和歡樂中。

因為他認清了,即便是幻象,他也從一開始不在意這個列車上的人,到儘量為每一個人謀取最大的歡樂和幸福。

最後,他成功了,列車獲救了,我相信是他的堅持和信念,或者說大愛(無我)。他最後一次回來,切斷了現實世界的維生系統,也就是他生死未卜,也許那就是最後1分鐘,他用來拯救世界後,給女友和全車人帶來歡笑(當下的快樂就是最真實的)。


你會發現,在結局,男主也安於平凡,雖然頂著人家肖恩的臉蛋和身體,但是也安於平凡人的世界,陪著女友,這就是最後也是拯救世界後,也更懂得融入世界。

一如我們近期大家很多星際種子,熱愛地球和冥想的人們,參加了很多次全球大冥想,而且根據報告也達到了臨界值。

這個世界,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一定有很多先驅,有很多無形中保護著我們人類的存有和存在。

寫到這裡,就是想從結局倒敘,告訴大家,即便很多人都有一種我不是地球人的錯覺,或者大家 都知道了我們來到地球是為了幫助地球母親重生,揚升,那麼如何做到?

我們真正的愛地球,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顯現出來。

我們與地球共融,安心地在平凡生活中陪伴家人,創造自然 安定 喜悅的頻率,更加的愛護地球,保護環境,開始用一些酵素,環保材料(一般出門買菜請自帶籃子,自帶購物袋),可以選擇的時候,請選擇共享工具或者大眾交通工具。

但是最直接的就是,請反思一下你自己,在2020年的收尾,請問,您的欲望還有多少?你想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明年你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你是否知道,你說的下輩子,就是你此刻經歷的這輩子;你說的明年,就是你正在經歷的今年。



對於如此燒腦的科幻片,不懂一些概念可能確實沒辦法理解,那就是看劇情了,例如有些人覺得結局應該定格在全車人的歡樂瞬間,那一刻,男主和女友也正在接吻。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只能說,你也只是個看劇情,腦袋意淫的傢伙,沒有看到電影的深意,當然它肯定還有更深的,我一直相信這些電影就是那些前行者製作出來,給到有緣人真的看得懂的人的指南針,也就是你人生升級的每一步,都可以有指南針,也許是一部電影,也許是一部記錄片,也許是家人的一句話,也許只是一棵樹,一隻動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你要相信,你人生的指南針,就像你遊戲闖關的那些地圖一樣,一直都有,只要你留心發覺。接下來再繼續來看看一些概念吧,確實應該被大眾所熟知的,或者有助於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正所謂: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腦洞不夠平行宇宙。

註:以下概念部分內容來自網絡,侵刪,方便大家理解而已。

影片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平行宇宙,但要說到這個概念,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隨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擲骰子普遍被認為是一種隨機現象。因為它的結果無法預知,所以賭博的人都靠他來搏運氣。但深入的考查後會發現其可能並不是一個隨機事件。骰子落地得到的結果跟其起始條件和環境因素嚴格相關,若是能夠準確控制投出的起始位子,角度,方向,空氣流動,溫度等所有因素,那麼每次投出的結果便會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擲骰子這個看似隨機的過程實際上很可能是一個確定的過程。
    
骰子如此,那麼當然硬幣也一樣,計算機生成的隨機數則是通過某種算法得到的偽隨機數(通常與計時器相聯繫),如果以此深究下去,你會驚訝的發現所有你能想到的隨機現象也許都是偽隨機。每一個結果都是造成它的原因的結果,而它的原因,又是其自身原因的結果。花是註定要開的,因為那陣風帶來了花蜜,風是註定要來的,因為遠方的蝴蝶拍了拍翅膀(蝴蝶效應),蝴蝶是註定要拍翅膀的,因為另一隻女蝴蝶正光著身子偏偏起舞。
    
如此看來似乎一切都已註定,過去的原因決定了現在的結果,那麼作為自認高等的人能夠擺脫束縛,擁有自由嗎?在決定論者看來,這是在自欺欺人。筆者認為,這就是告訴大家的,其實人生時常都有高低沉浮,那都是正常的,當你通曉人生生命的規律之後,那麼其實你也就可以做到順境的時候,也安守內心,不張揚,知道無常,遇到逆境的時候,更是安守內心,靜定慧,更知道無常會轉化。因此,雖然一切是註定,但是你可以改變的是經歷一切的心態和認知,以此扭轉行為模式。

哲學上來說,人所能擁有的全部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所謂的自由意志。當墨菲斯向尼奧攤開雙手時,尼奧便開始行使這樣的自由,但無論他吃下哪顆藥丸,他的選擇早已註定。人們會思前想後,考慮所有因素,作出決定,並執著的認為這是自己的決定。但仔細考慮一下,如果讓人在一輛勞斯萊斯和一輛奧迪間選擇,100個人中99個會選前者,而剩下的那個想要用他的選擇來證明自身的自由,但這樣做的他不僅首先受到了證明自身自由這一想法決定(而這一想法又是由於想要反駁決定論這一衝動而來的,這一衝動又自有其原因)進行了反向選擇從而正好證明了決定論,還損失了一輛勞斯萊斯。就如同《奠基》(又名《盜夢空間》)裡所說的:當你試著不要去想大象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象。
    
有人也許會想,如果面對兩輛幾乎一模一樣的勞斯萊斯,唯一的不同是底盤上的一個字母,而選擇者無法看到這個字母,那麼選擇者作出的選擇不就不受其他因素支配的影響了事件的發展了嗎?但若仔細考慮,選擇者可能會因為偏愛方向右而順手選擇右邊的一輛,而他的這種偏愛可能是小時候的某種創傷造成的信念固著。如此一來我們仍然可以說人並不存在自由意志,一切都已決定,只是我們無法了解。
    
面對一個如此悲觀的結論,大多數人難以平靜。我們真的對自己無能為力嗎?我餓了所以我吃了個麵包,我冷了,所以我穿了件衣服,我長大性衝動了,所以我找了個老婆,我看了某本旅行日誌或者某篇雜誌上愛琴海的美麗風光,所以生出了環遊世界的夢想。我們就這樣被生活推著,隨波逐流。我們是劇中的角色,編劇卻另有其人,他只是輕輕推了推第一張骨牌,便創造了這大千世界。他是誰?有人說是上帝,有人說是安拉,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在18,19世紀,基於因果循環的拉普拉斯信條所建立的決定論統治著整個思想界。包括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的眾多大家都是其信徒。然而,一場科學上的革命卻為非決定論哲學帶來了曙光。量子力學的建立在微觀層面上質疑了宏觀因果律,其提出處於所謂「疊加態」的微觀粒子之狀態是不確定的,從而將隨機這一概念再次拉回我們眼前。
    
舉一個例子,通常我們認為原子核之外有電子圍繞,然而根據量子力學,這些電子並不是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圍著原子核繞圈,它可能出現在核周圍任意位置中的一個,或者說這一個電子同時出現在他可能出現的位置。只有通過觀察,我們才能決定其狀態,然而令人蛋疼的是觀察又改變了其狀態。那麼在觀察之前電子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呢?這個問題的蛋疼程度可以通過一個比喻來說明:你來我家做客,我在不在家呢?當你打開門的時候你才能確定我在不在,但在開門之前,我處於什麼狀態呢?這時我有多個分身,可能在家,可能在學校,可能在路上。我同時處於所有可能處於的位置的疊加態,直到你開門看了一眼,於是我的位置確定了。

我是誰,存在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是我,上一時間單元的我到了下一時間單元還是那個我嗎?這個問題在影片裡的提出是Colter看到鏡中的自己是另一副模樣(Fentress的樣子)那一刻,和Colter認為周圍的一切是虛擬的影像。
    
要考慮這一問題可以從一顆辣椒開始。如果我是上海人,我可能覺得這辣椒特別辣,但我是重慶人,我很可能覺得它一點都不辣。那麼到底他辣不辣呢?這取決於我的味蕾向大腦傳遞的信號。同一個道理,我可能看到這顆辣椒是紅色,但一個紅綠色盲可能會反駁說它是綠色。我可以找一大幫人來幫我證明我是對的,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紅綠色盲呢?那麼似乎情況便成了這顆辣椒公認的顏色是綠色,而我才是紅綠色盲。如此深究下去我們甚至可以直接質疑這辣椒的存在。我現在確證其存在不過是因為我能看到它,摸到它,嘗到它等等。但歸根到底這些不過是一堆感覺信號,可以設想利用計算機模擬出所有這些信號並向腦中傳遞,一個不存在的辣椒便活生生的出現在了我的觀念之中。
    
如此推想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確定眼前景象的真偽,而我們對於物質世界的確證感(對於唯物主義者)的唯一來源只能是羅素口中的「本能信仰」。因為根據奧坎姆剃刀原則,似乎沒有必要假想一個複雜的由心靈構建的世界。我是誰,存在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是我,上一時間單元的我到了下一時間單元還是那個我嗎?這個問題在影片裡的提出是Colter看到鏡中的自己是另一副模樣(Fentress的樣子)那一刻,和Colter認為周圍的一切是虛擬的影像。這樣的事情別說你想不通,無數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抓破了頭,於是薛丁格想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將一隻貓關在箱子裡,箱內還置有一小塊鈾、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以及一套受檢測器控制的、由錘子構成的執行機構。鈾是不穩定的元素,衰變時放出射線觸發檢測器,驅動錘子擊碎玻璃瓶,釋放出毒氣將貓毒死。鈾未衰變前,毒氣未放出,貓是活的。薛丁格挖苦說:在箱子未打開進行觀測前,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 「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要等有人打開箱子看一眼才能決定貓的生死。用量子力學的術語來說,在打開箱子那一刻,因為你看了一眼,波函數塌陷了。這簡直匪夷所思,微觀的混沌變為宏觀的荒謬——貓要麼死了,要麼活著,兩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時既死又活。難怪霍金聽到薛丁格貓佯謬時說:「我去拿槍把貓打死!」

對於這隻令人蛋疼的貓和波函數的塌陷,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宇宙在此刻分裂了。在這一刻,所有的可能性同時發生於分裂出的平行宇宙之中,貓在一些宇宙中死了,而在另一些宇宙中活著。這一解釋是對決定論的重大打擊,其假設了微觀的不確定性不僅僅影響微觀,這種不確定的疊加態讓我們在事件發生的那一刻進入了眾多可能宇宙中的一個,難怪佛曰:一花一世界。
    
在《原始碼》裡,主角柯爾特·斯蒂文斯上尉便是通過Dr. Rutledge發明的某種裝置用Fentress的殘留腦波量子力場(電影中的假想)一次次的回到「肖恩」睡醒睜開眼那一刻的疊加態上並進入眾多平行可能宇宙中的一個。這就是為什麼每次他張開眼,發生的事都大體一樣卻又有所不同。第一次醒來時克裡斯蒂娜告訴他她取消了某事,然後掛了個電話,並沒有幫「肖恩」擦鞋上的可樂。第二次醒來時克裡斯蒂娜告訴「肖恩」她註冊了法律課並準備到印度去,沒有電話響起,並且幫他擦了鞋上的可樂。影片中還有很多其他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
    
宇宙的分裂不斷地進行並呈現進化樹的模式,所有的可能宇宙都可以向後溯源到唯一初始點,但事件的發展卻讓宇宙相互分離並不再聯繫。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肖恩」第一次在火車上打電話給Dr. Rutledge後,Rutledge無法收到他的電話留言,因為後一個Rutlegde並非由「肖恩」回去的那個宇宙發展而來。而後來「肖恩」發信息給 「戈德溫」時她收到了他的信息,因為這時的她處於的宇宙位於「肖恩」發信息這一事件節點之後。
    

從平行宇宙的進化樹模式我們可以知道,影片中的Colter所拯救的只能是眾多平行宇宙中的一個(這一個又會在拯救這一事件結束時分裂成眾多)。但是我們可以設想,由安置炸彈事件發展而來的其他宇宙可能也有(也可能沒有)這樣一個Colter在執行這樣一個任務。但進化樹的模式卻帶來一個問題:所有的Colter都回到了同一個時間點的疊加態(可溯源,並且此源唯一),但這些Colter又擁有未來的記憶,於是當他們回到疊加態時會讓此時這個Colter擁有各種各樣未來可能宇宙的記憶並互相衝突。或者換一個說法,眾多來自未來可能宇宙的Colter帶著自身記憶進入了張開眼睛那一刻的Colter,此刻他不僅擁有多個靈魂(假設用靈魂這一形式),而且這些靈魂還來自同一個人。對這一邏輯問題,影片無法回答,因為其設想的返回機制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但這卻引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弦論是最佳候選理論。看過Big bang的同學對這個詞都不會陌生,我們智商高達180的謝耳朵同學正是在抓破腦袋研究這個理論。

此理論假設,宇宙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一維弦,無數震蕩著的一維弦或是這些弦形成的閉合圈相互共鳴,形成了三千世界,一花一木皆是共鳴所產生的象。

可以通過一個比喻更加形象的說明。將一維弦比作是琴弦,當撥動琴弦時,其振動產生了音樂,並通過空氣的諧振被我們聽到。音樂便是象。它不是琴弦本身,更加不是空氣,但我們確確實實聽到了它。
    
    
小結:正如我們看到的一花一木,其非弦本身,卻是弦所產生的象,似有還無。難怪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作為如此優秀的科幻片,其實有一個現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們認為的科幻,是因為我們在現實世界,沒有看到過,所以定義為科幻片,而實際上,科幻並不玄幻,它也是真實,男主最後選擇就是拯救所謂的虛擬的記憶中的那些人。大家越來越會發現,所謂的科幻片,都不斷正在成為現實。那麼接下來就帶來一個問題,也是我們正在初步體驗和經受考驗。今年的疫情的健康碼,如何給沒有智能化手機的老人們帶來方便呢?目前社區團購,帶來所謂的方便快捷,但是資本依賴所有的科技和技術的進步,一步步快速淘汰那些小攤小販的時候,這個時代真的還有溫度嗎?這一步步的問題,都不斷正在衝擊著我們的生活。而真正進步的社會是既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福利,但是更可以允許小部分人有他們的生存法則,例如如果再也沒有小攤小販了,也許我們吃的住的,喝的全都被壟斷了,想起來這件事也很想自己在遊戲主機面前,被控制了沒有選擇的那種無助和被迫。
太多的事情,細思極恐。我們真的來看,科技服務於人,而目前有多少科技真的從初心的服務於人,逐步走到資本的套路上。當然更多的更恐怖的,例如你就是被主機控制了,或者你失去了源頭的連接,或者你被植入了某樣東西,例如為何現在你可以直接更快地感知你的內心(地球帷幕已經不斷降下來,越來越多的人會不斷回歸併發現自己內心的世界)。也真的發現內心的世界,才可以更多更好地主導顯化於現實的世界裡。你的一念,一言一行,都可以造就完成不同的你,和你經歷的未來。而一切不符合人心,不符合事物真實的發展規律的商業就已慢慢衰落,真正透明,利他更好的世界已經到來了,接下來的商業就越來越公開透明,以及越來越利他的世界。

1、你做這件事,是為了你自己嗎?(我將無我,你終將無我的,那麼道是反著來的,你多去幫助別人,你讓多少人從你這裡受益。)一旦你自私,你就容易被卡住,而且你一定進步很慢。如果大家不知道,可以去看看天堂和地獄的故事。最好的商業就是利他,最好的生活,也是利他。這段視頻很像,為何我們的世界,現在充滿爭鬥,競爭,和隱瞞,其實地獄不是你真的下到地獄才看到地獄,而是你現實生活的很多場景就可以體驗到六道雜居。錢,是你幫助他人之後,給到你的回報。(這句話很重要)很多人做事都是為了賺錢,好的,既然你想賺錢,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初心,你真的真的是為了幫別人嗎?你的產品真的對這個世界,對客戶有用嗎?你有多少虛假誇獎的成分存在呢?2、我做這件事,非我不可嗎?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一定是我?
如果你真的是因為高我下載的,一般就是靈感讓你做的事情,你推脫不了。你去看很多成功的老闆,其實都不是刻意的,她說我就是自然而然,到了這個時間點,就有個什麼事讓我做了,到了哪個地方,我剛好就想做這件事情了。當然很多人,會說別人都做,我也做;他做,感覺我也可以做。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天賦使命,越來越多的人會越來越打開做自己,她、他可以在這一輩子體驗很多多元的身份。而且他們越來越不受限於時空,倫理道德。
接下來水瓶座時代的世界,分工更細,資源更匹配。其實成功已經和過去不同了,如果你可以看到,如果你可以想到。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世界之大,唯我所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成功越來越簡單,只專做做你自己喜歡的,專注做你可以做的。成功已經不是面面俱到了,而是專注你可以貢獻的,不斷放大。現在的成功不是多,而是少。(專注)——當然未來更多多元的成功,所有的都沒有定義,都來自於每個階段進化著的你。一句話:現在所有的事情,咱們反著來。修行也是反著來,你比較快。你有欲望,不斷去經歷,不要再讓道德戒律壓抑自己,讓自己痛到極致(悟性高的可能不用痛到極點,可能一半或者剛開始就脫落),然後自然脫落,脫落一次,你就越來越上道了。
你做的事情,一定是上天指引你的,才是真的適合你的。如果還沒遇到,可以耐心的等。為什麼在科技和人性,我們來聊這兩個問題。1、你做這件事,是為了你自己嗎?2、我做這件事,非我不可嗎?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一定是我?其實這兩個問題,都是在聊發心,對就是你發心正,世界都會幫你。你發心不正,最終也會走向死亡,不管是你的商業,還是你的其他。原始碼最終的結局,一個非常美好的結局也是因為男主和女軍官非常良善的初心,都想試試再去幫一下哪個列車的人,而不是讓它們只是成為搜集信息的工具(包括整個列車的人們)。
為了進行原始碼的實驗,並將它商業化,拉特利奇博士居然將受傷死亡(腦未死)的士兵作為實驗對象,並將其作為工具使用。史蒂文斯在執行任務途中中彈身亡,身體嚴重受損,但是腦部依然有生命跡象。拉特利奇博士為了進行研究,將只有意識存活的史蒂文斯變成了工具,變成了他奪取利益的手段。

其實博士一開始也不是為了商業,他也是通過原始碼計劃來對付恐怖分子,最初的發心是好的。

「原始碼所引發的革命不過初露鋒芒,我們終於有了對付恐怖分子的殺手鐧。」——博士非常興奮,當通過信息傳遞拯救了芝加哥市中心
當科學家興奮的向上級匯報原始碼的成效之時,他是否會記得在此之下,有一位年輕的美軍飛行員,作為軍人他完美的完成了自己報效國家使命,卻硬生生被留在了彌留之際,永遠被封存於冰冷的冷凍箱之中呢?

還好並非所有人都是食言的偽善者,女軍官古德溫聽從了科特的請求:將他送回去,並把他關掉。(在現實世界,讓他真正的死亡才是更好的結局)
在最後的8分鐘,男主拯救了世界。他給了這輛在現實中已經被炸毀的列車不一樣的8分鐘,沒有炸彈,沒有爆炸,兇手被綁在了鐵柱上等待他的懲罰。

一個慢慢從拯救世界,打擊恐怖分子的領導,慢慢變成只看商業的角度(他要科研經費,他要走商業道路,開展很多個原始碼項目)的領導,即便他是指揮官,最終也沒敵過人心(女軍官)的良知。——因此,也許我們做一切事情,從發心到過程,再到最終我們都可以時刻檢驗自己,是否還是那個最初的自己。

一如下面這段話,也是我很愛的。我們可以看到高處,可以運用科技建立高處,但是我們也可以允許低處的存在。這才是平衡的中道,不然我們是否早已丟失了自己的人性,那麼最終是否慢慢也和機器無二。易烊千璽:我們眼中看到的除了繁花盛景,還應該有世間冷暖

真正的科技應該服務於人,而真正良善的科技,也是來自並且運用在人心良善且正面的一面。


我們的一切都應出自良知,也應該以此良知指導著過程中我們所有的創作。

因戰爭而死的史蒂文斯本就應成為國家英雄為世人祭奠,那些在火車上死去的乘客也是為了避免新襲擊的引線,拉特利奇利用科技破壞了規律,甚至不尊重生死。如果提到的利用技術重生如果成為拉特利奇博士下一步的目的,那麼應有的生死規律將會被打破,並且還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那麼這就不是科技與人性的問題了,甚至上升到了生命規律的問題了,我想這也是未來我們正要面對的問題。

對於為何男主的那個實驗,超過了8分鐘的限制呢?我的理解是:愛。第一層的愛,是他圓滿了,以戰友的身份表達了對父親的愧疚和抱歉;第二層的愛,是男主自己活下來了,但是那是因為他有著對女友的愛;更大的愛是,他有著對全車人的愛,拆除了炸彈,請戲劇演員給大家帶來歡樂(因為不知道那時候是否可以活下去)。請看照片感受愛(本片難得的非科幻動作的幾個小場景)喜劇演員為車廂中的人們表演自己拿手的笑話,而他和自己的愛人克裡斯提娜,在歡聲笑語中擁吻。「克裡斯提娜,若人生僅剩一分鐘,你會做什麼?」科特問自己面前的愛人。「我會像這樣倒計時。」他們在人群中擁吻,直至最後一秒,直至時間定格。並非所有事情都要走向大團圓式的結局,在我看來末日最後的擁吻比冗長而不可知的未來要浪漫的多。作為科恩的最後一秒,我想我們的男主是滿足的。他拯救了世界,擁抱了愛人,解脫了自己。至少限定的8分鐘內,他每分每秒都在作為科特史蒂文斯精彩而熱烈的活著。而這份活著就是鮮活的愛意,一如今晚的我,其實這篇文章可以更早出來,但是我感知到了母親的煩躁和她身體的需求,給她做了全身精油按摩,她從抱怨中轉變為歡笑不斷。分享一個小技巧:你按摩,你就是放下你所有的期待和渴望和想法,其實我並不是真的覺得我此次按摩一定要達成什麼目的。就是放輕鬆,隨緣感知,準備好自己的全身心都給她,然後感知她的身體,想從哪裡開始,想接受什麼樣的。(當然今天的新毯子,和烤火燈也幫忙了)放下你的期待,聽你的心,跟隨你的能量,給對方做,你也會獲得收穫的。這是唯一一次我給母親按摩她睡著了,越來越好。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還有什麼可能性呢?
也許我們懂很多的道理,也許我們是所謂的大英雄,但是你真正的生活,其實不需要管你在哪一個世界,你更需要做的是,回歸當下,陪伴此刻正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因為唯有愛,可以拯救世界,也唯有愛,可以改變一切。那麼你的愛,也許就是你身邊最近的自己。我想這裡更加想大家回歸自己的內心和初心,你想如何的愛自己呢?

如果你和地球母親也本是一體,你的一天會如何的生活呢?

而且請相信,你的愛無止盡的。沒有起點和終點,只有物質和經驗chivalry不斷地循環,再循環。

如何愛自己,有一句話,就做自然的安定。

慢慢來,慢慢來,自然而然,你會聽到內心的聲音。


一輛列車遭遇炸彈襲擊

而恐怖分子即將展開大規模襲擊

恐襲隨時會降臨,想抓住恐怖分子猶如大海撈針

此時博士構建的「原始碼」系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博士的研究發現:人死後大腦的電磁場仍然會活躍一段時間

叫延遲光圈效應,就好比關燈後燈泡仍有餘輝

再結合量子力學寓式微積分

可以讓男主的意識,進入一位乘客死前8分鐘的記憶中

在其中調查,找出恐怖分子

從而在現實中抓獲他,阻止後續的恐怖襲擊

但是8分鐘實在太短

博士和女軍官對男主也隱瞞著什麼

男主能否克服重重困難,找出真正的恐怖分子?

最後的最後,男主給女軍官發簡訊說:「你們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這句話,真的無比震撼。我想這也是目前很多人正在做的事情,一如我們已經進入的水瓶座時代。

相關焦點

  • 《原始碼》:一部靠代碼程序創造新世界的電影
    電影雖名為原始碼,但影片中並未有敲代碼的情節,只是所有故事都離不開原始碼。博士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研製了一種高科技--原始碼。講述的是已經去世的男主進入由原始碼創造出來的世界,從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中找到殺人兇手而避免下一次恐怖襲擊,最終男主順利完成任務並且繼續生活下去的故事。
  • 《原始碼》裡的平行世界,是怎麼實現的?
    但倘若你看懂了平行世界的運行方式,並在電影開始不久就對新舊世界間的「原始碼」理論假設理解大半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實際上在你眼裡就不再是科幻片了,而是一部動作片了,不僅如此,撇開《原始碼》的科幻元素,它的動作片屬性顯然要在風格上佔據上風,並且商業味十足。
  • 「電影」深度解析懸疑電影《原始碼》
    簡單的說,《原始碼》就是通過一種不斷把人傳輸到過去之後而找到疑案的真兇的故事,那麼疑案就是火車爆炸案件,疑犯就是當時車上的某人,而偵探就是這一次的主角柯爾特。當然這是我對故事的簡單理解,其實是有很多可以解讀之處的,要不然我也不會以一句jay的歌詞作為標題了。這部電影我認為還是很成功的,不管是在敘事,立意,拍攝,音樂等等元素上,都達到了我心目中的最佳懸疑片的標準。
  • 懸疑電影《原始碼》深度解析-想回到過去,試著讓故事繼續
    簡單的說,《原始碼》就是通過一種不斷把人傳輸到過去之後而找到疑案的真兇的故事,那麼疑案就是火車爆炸案件,疑犯就是當時車上的某人,而偵探就是這一次的主角柯爾特。當然這是我對故事的簡單理解,其實是有很多可以解讀之處的,要不然我也不會以一句jay的歌詞作為標題了。
  • 電影《原始碼》
    影片《原始碼》是由鄧肯·瓊斯執導,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
  • 懸疑電影《原始碼》,觀看精彩影評
    科特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輛高速列車,每次只有八分鐘的時間調察,調察過程中,科特發現自己已在一周前去世,原來他正在參與是一項「腦波原代碼」的秘密任務,這項任務通過已經死亡的科特尚未完全死亡的腦細胞影像來還原事件,調查事情的真相。
  • 原始碼:提取死者記憶來破案,該片腦洞堪比盜夢空間
    好萊塢科幻電影《原始碼》,憑藉出眾的創意與自然圓潤的故事,獲得了各地媒體及觀眾的廣泛讚譽,爛番茄網站90%的好評率,IMDB評分8.0,在全球範圍內創造超過1.2億美元的票房,對於一部只耗費3200萬美金的低成本科幻片極其難得。
  • 電影 《原始碼》
    《原始碼》導演: 鄧肯·瓊斯編劇: 本·雷普利主演: 傑克·吉倫哈爾
  • 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原始碼》
    在這部電影有三個世界,--原始碼的世界、真實的世界和柯爾特的世界。一開始,柯爾特只知道真實的世界,對原始碼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毫無所知,透過那位女軍官的引導和啟發,他開始逐漸認識其餘的兩個世界。在基督教的影響下,美國人總是有一種救世主的情懷--一個英雄抱著必死的犧牲信念,在毫無希望的環境裡去拯救世界,贏得愛人。
  • 電影賞析《原始碼》:不太嚴謹的科學,完美的故事
    《原始碼》講述了一個因執行任務而殉職但還未腦死亡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上尉通過由死於列車爆炸的歷史教師肖恩芬特雷斯死前八分鐘的記憶所製成的原始碼,回到列車爆炸前八分鐘,尋找將炸彈置於列車的嫌犯的線索,通過一次次的嘗試,最終找到嫌犯德瑞克弗羅斯特,並阻止了一場更大的爆炸。
  • 偽燒腦真治癒,《原始碼》重新定義「穿越片」
    電影的定位是科幻片,而片名定義為「原始碼」,在片中的解釋為:是在人腦中能完整的記錄人死前八分鐘的場景,而這個區域是可以通過編程來改變的。就是將人的大腦比喻為一臺計算機,想要改變計算機的系統,可以通過代碼的方式進行轉變。
  • 一花一世界︱電影《原始碼》
    嫌疑犯找到了,可離電影結束還有十幾分鐘,我以為也許又會是一部拖沓賣弄玄虛的結尾,可結尾令我感動的掉淚,整部電影的升華就在這最後的十幾分鐘裡。當主角努力爭取再次進入程序的時候,他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他會努力過好這剩下的八分鐘。
  • 這是一部號稱比《七宗罪》更high,比《原始碼》更超能的電影!
  • 屎蛋被迫往返8分鐘前拯救世界《凹凹說電影》
    Hello 大家好我是凹凹歡迎收看《凹凹說》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小夥用八分鐘拯救世界的電影
  • 《原始碼》燒腦片還是反戰片 只要您的大腦足夠燃燒請來一探究竟
    《原始碼》於2011年上映。他其實變成了一個原始碼。畢竟在如此超現實的原始碼中,大腦意識是根本無法接受如此的假象。卡爾特向古德溫的領導控訴,然而美國對逝去軍人的做法更是讓人憤慨。在那個世界裡他的意識已經混入現實,而現實世界已經變成了他的虛擬世界。這種邏輯背離關係確實沒有任何瑕疵,在卡爾特的意識裡那才是真正的現實世界。最後一次回到8分鐘世界,他輕鬆地抓住了嫌犯,並且將炸彈全部拆除。
  • 電影《原始碼》在線觀看完整版資源 | 豆瓣8.5
    原始碼Source Code導演:  鄧肯·瓊斯編劇:  本·雷普利主演:  傑克·吉倫哈爾 / 維拉·法米加 / 米歇爾·莫納漢 / 傑弗裡·懷特 / 拉塞爾·皮特斯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科特史蒂文斯上尉(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飾)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
  • 有這樣一部電影 比《七宗罪》更high 比《原始碼》更超能!
    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我們去奮鬥的。
  • 電影《原始碼》的結局是什麼意思你看懂了嗎?
    網絡上很多對原始碼結局的解釋都眾說紛紜,我這裡詳細解析一下。電影講的是一個人不斷地回到火車爆炸前8分鐘去尋找炸彈的故事,但那是發生在原始碼的世界中,也就說無論他怎麼回到那8分鐘,實際上現實世界的火車都爆炸了。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平行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說實際上原始碼不止是一臺機器那麼簡單,它已經構造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平行世界。
  • 靈性觀影《妙先生》:為什麼神不拯救世界?
    在一個崩壞的世界,選擇善良還有意義嗎?為什麼神不拯救世界?為了救更多人,為了這個世界,殺死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但即使是這樣,影片的臺詞,還是會讓人有微微的不適感,不禁懷疑世界真的是如此瘋狂的世界了嗎?沒有道理可言,只能選擇相信,聽從這種「信仰」賦予的使命,然後去做。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不理解世界,不理解神,悲痛無奈、卻沒有選擇。就像影片中那位孝子,照料患病臥床的養父,孝順養家,在知道自己就是金色彼岸花的宿主,是帶來村莊墮落的根源,他也在問:「為什麼神不拯救世界?」
  • 原始碼:穿越虛擬世界當一回無名英雄,擁抱女神走向人生巔峰
    電影叫原始碼,豆瓣評分8.5,是美國2011年的作品,講述人死之前會保留8分鐘的記憶,軍方專家利用這段有效記憶,讓人不停穿入這8分鐘的虛擬世界,來完成救世主的偉大任務。穿越者屬於靈魂附體借屍還魂,8分鐘之後虛擬世界將不存在,可所有人都低估了原始碼的強悍,它不只是虛擬世界,而是另一個平行時空,能夠因蝴蝶效應而產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