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世界電影業「裂痕」正在發生

2020-11-17 中國經濟網

中國觀眾已經近兩個多月無緣電影院,世界多個國家的電影觀眾,眼下也進入了無法在大銀幕上欣賞影片的階段。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電影業或進入「寒冬期」,撤檔、延期、停拍、電影院關閉……被按下「暫停鍵」的世界電影業,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考驗。

原定於3月至5月在全球幾個票房重倉國家公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宣布撤檔或延期,《花木蘭》的導演妮基·卡羅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全世界分享這部電影,但不幸的是,考慮到我們當下不斷變化的環境,我們現在不得不推遲《花木蘭》的全球上映。」

《花木蘭》是這一時期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受疫情影響的卻不止這一部,《X戰警:新變種人》《寂靜之地2》《比得兔2:逃跑計劃》《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也紛紛更改了公映時間,有的直接從三四月推遲到了年底,這一狀況讓人想起今年中國的春節檔,本來認為有望合力創造50億元票房的幾部春節檔大片在一天的時間內全部撤檔,使得這個春節檔可以用「顆粒無收」來形容。

《花木蘭》改編自中國經典故事,從一開始公布海報、預告片不被中國網友看好,甚至有不少嘲諷的聲音,到逐漸扭轉網友印象,該片的期待值不斷提高,《花木蘭》的製作質量以及花費不菲的前期宣傳,為它的公映鋪平了道路。作為美國之外最大的票房來源地,中國沒法公映《花木蘭》,帶來的損失是片方沒法接受的,撤檔是必然的選擇,但也有聲音認為,不久之後中國影院重啟復映,觀眾的報復性消費,或能給《花木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但誰又能知道確切的結果?隨著疫情變化,有可能各國關閉的電影院越來越多,不排除有的國家像中國這樣全面關閉影院,世界電影業似乎從未面臨這樣的狀況,被動地等待,成為沒有選擇的選擇。全體電影人,包括製作、創作、發行等各個渠道的從業者,都不得不被疫情逼迫著去思考,當電影失去影院這個平臺時,該如何應對?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徐錚的《囧媽》從春節檔撤出後,選擇與網絡平臺合作免費播出,成為一部「穩賺不賠」的電影,但也因此引來業內抗議,多家院線聯名寫信抗議,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行業規則,對電影業是一種傷害。《囧媽》由院線轉向網絡,給院線電影提供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但這一模式並未被其他大片借鑑,撤檔的其他幾部大片,仍然在等待疫情結束回到院線「廝殺」。院線電影大範圍地轉移競爭陣地,看來短時間內沒法普及,這除了有院線方面抗議阻擋,想必還有其他政策與商業層面的問題未能解決有關。

在美國電影市場上,院線電影向流媒體的轉移之路,也不是那麼順利,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愛爾蘭人》在Netflix(奈飛)播出,就讓很多傳統院線經理不高興,相關的電影創作者似乎對新渠道的敞開也並不滿意,但有一種趨勢是可以看出來的,流媒體對電影尤其對名導創作的大片的覬覦是無法掩飾的,比如Netflix在搶佔院線地盤時就上下其手:力助自己出品的電影《羅馬》衝擊奧斯卡獎項,起用多名具有好萊塢深厚背景的著名製片人,提升自製電影的產量至每年近百部,籤下包括馬丁·斯科塞斯、麥可·貝、本·阿弗萊克、道恩·強森等多名好萊塢知名導演與演員……Netflix電影對好萊塢的滲透,被認為是「深入心臟」式的。

疫情無疑會加速世界電影業與流媒體的融和,迪士尼為了增加新片撤檔時期的收入,宣布《冰雪奇緣2》《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提前在自家流媒體上線,流媒體上的付費電影收費雖然低廉,但用戶量的龐大,仍會給片方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據迪士尼2020財年第一財季財務數據顯示,在今年的前兩個月,訂閱用戶就達到了2650萬,每位付費用戶月均帶來收入5.56美元,合在一起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在北美,迪士尼的流媒體Disney+已與Netflix、Apple TV+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隨著流媒體帶來的收入劇增,必然會促使電影業重新考慮發行格局。

迪士尼對於已經公映過的老片,也遲遲不登陸流媒體,除了有對傳統院線的留戀觀念,版權開發的其他收入,也在影響著電影上網播映的速度,畢竟以「院線公映」為核心的電影產業鏈長達百年,商業模式成熟而且穩固,想要突破傳統思維,不僅需要電影業內部的革命,更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動,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算是外部力量一種,只是疫情對世界電影業的改變究竟有多大,還有待觀察,觀眾的選擇,才是對電影的「最後判決」。

從中國十幾億人隔離在家的娛樂消費方面來看,已經有不少人覺得,電影院不是必需品,電影卻是,沒有電影的陪伴,很多人會覺得時間不能好好地被打發掉。但兩三個月的時間,確實也沒法對觀眾的觀影習慣帶來根本性的「摧毀」,疫情結束之後,很有可能影院會爆滿,人們湧向電影院,尋找過去一種熟悉的生活方式。這是因為,電影院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對於觀眾來說,去電影院看電影,不只是去消費一部影片那麼簡單,在以觀影為核心需求的消費鏈條中,還包括吃飯、逛街、購物、約會等一系列動作,這種休閒生活,在線上是沒法實現的。

電影院的生命力與文化影響,是不會受到疫情的根本性衝擊的,但對於世界電影業來講,也到了重視雙線發展的時刻,怎樣調和院線公映與流媒體播放之間的矛盾,怎樣迎合院線觀眾與網絡觀眾不同的觀看與審美需求,都需要重新建立一套不直觀卻複雜而豐富的新體系,「裂痕」正在發生,這個新體系無疑也會對電影本身帶來一些微妙的影響,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電影的魅力永遠在於神秘與未知,在於娛樂觀眾的同時帶動觀眾進行深度的人性思考,只要有好電影在,觀眾就會永遠多一條熱愛生活的理由。

韓浩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電 題: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5月6日,香港電影金像獎自創辦以來,頒獎典禮首次以串流直播形式播出。然而,今年初疫情肆虐,令重現生機的香港電影業再度陷入「停擺」危機。根據香港電影發展局提供的數字,截至8月31日,今年已作商業放映的香港電影共有29部,較去年同期減少11部。去年全年已作商業放映的香港電影共有66部。香港電影發展局坦言,受疫情影響,香港電影業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電影業公司及從業員均面臨嚴峻考驗。
  • 疫情下的美國電影業:影院片荒奧斯卡推遲,《信條》票房慘澹
    然而這部由「美國製造」的影片卻因美國國內的新冠疫情影響而屢次跳票,最終只能在美國線上放映。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美國電影業鏈條上下損失慘重。影院:復工難 排片難 上座少直至8月中旬,美國的電影行業從業者仍在煎熬中。據統計,截至8月中旬,全美5400家影院中,只有1700家左右復工。
  • 疫情過後電影業希望何在?寧浩等導演首次發聲
    電影業的「暫停」,對身處不同階段、不同領域的電影人的影響顯然有很大不同。這時候,同時從資深導演和青年導演兩個角度,我們便能更清晰地看到疫情下的電影創作人都在做些什麼。很多人或許會認為,疫情下的社交隔離狀態對項目在劇本階段的創作者影響相對較小,但事實上,此次採訪中的多位青年導演都表示,在這種充滿未知與不安的氛圍下,其實也很難潛心下來創作,但他們也都在尋找自己的方式度過這段時期。
  • 冠狀病毒正在將已經脆弱的電影業推向邊緣
    好萊塢製片廠正被迫推遲大片的上映,並徹底改變世界各地的製作時間表。真正的全球性行業電影業尤其容易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電影產量的製作和消費都要求大量人群擠在狹小的空間裡。這也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行業:製片廠和製作公司在幾個國家/地區設有辦事處和電影放映臺,他們經常要求員工經常在他們之間旅行。
  • 外媒觀察:疫情之下,亞洲電影業的生存之道
    文章稱,亞洲電影業因疫情票房收入暴跌,而關閉電影院和強制對公眾集會採取預防措施改變了觀影者的消費模式,網絡電影流媒體服務得到應時發展。文章摘編如下: 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和美國奧普斯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2020年第一季度亞洲票房收入下降。 中國是僅次於北美的世界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自2012年以來票房增長率約為250%。
  • 【票·資訊】疫情嚴重影響電影業,是時候構建線上線下融合電影院了
    疫情之下電影「窗口期」問題成為全球話題 正如王部長所言,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規則,是現在我國乃至全球電影業都非常關心的話題隨著流媒體的高速發展,全球電影的窗口期都在被不斷壓縮,而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數次傳統院線與片方之間的矛盾。 2015年,由劉青雲、江一燕等主演的國產電影《消失的兇手》便因為這一問題引發較大爭端。
  • 觀眾暫別影院的178天 電影業依然努力生長
    10年間,「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是影迷每一年的期待。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但北影節一如既往為觀眾送上光影盛宴,300多部中外佳作在12個放映單元與觀眾見面,影展開票僅10分鐘,72%的票就已售罄。也有一些改變悄然發生。比如,「北京展映」首次設置了線上展映環節。
  • 「甜茶」新電影項目因新冠疫情嚴重影響電影業而被擱置
    電影業因新冠疫情大流行遭到重創,這致使甜茶(提莫西·查拉梅)計劃出演的傳記電影項目也被擱置。因為《芝》和《極》都是發生在60年代的故事。但在新冠病毒流行時期,它確實很難實現;因為影片中有很多場景發生在小型的俱樂部內,裡面有很多人,要穿、戴著60年代的髮飾和服裝。」
  • 趙明昊:如何面對一個「裂痕美國」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趙明昊:如何面對一個「裂痕美國」近期,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一系列問題上難以達成妥協,白宮最終選擇以「總統行政令」方式行事,這是選戰白熱化背景下美國政治僵局更趨深化的又一體現。如今,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喪生的人數已經超過韓戰、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人數,這無疑是一場前所未見的致命危機。然而,人們看到的是卻是反智政策、黨爭加劇、惡語攻擊和卸責甩鍋。無疑,這種狀況是美國民主衰敗的表徵,而川普政府「製造分裂、渲染分裂、利用分裂」的執政方式似正加速這一進程。英國的「經濟學人智庫」已經把美國從「完全民主國家」降級為「有缺陷的民主國家」。
  • 英國前外交大臣:新冠疫情加速世界八大趨勢
    然而真正在發生的事情是:那些將塑造我們未來的力量——全球緊張、經濟政策、政治思想、新技術——正在得到加速。原本可能在今後幾十年內才會出現的重大決定和巨大爭議突然降臨到我們頭上。歐元區裂痕「轟然洞開」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歐元區。
  •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電影業損失慘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漸漸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電影工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電影放映行業,還是製作領域,都受到嚴峻的考驗。剛剛在柏林電影節為義大利男演員埃利奧·傑曼諾(Elio Germano)贏下最佳男演員獎的本土新作《我想藏起來》(Volevo nascondermi)也取消了原本2月27日的上映計劃。
  • 疫情持續蔓延 全球電影業損失慘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漸漸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電影工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電影放映行業,還是製作領域,都受到嚴峻的考驗。剛剛在柏林電影節為義大利男演員埃利奧·傑曼諾(Elio Germano)贏下最佳男演員獎的本土新作《我想藏起來》(Volevo nascondermi)也取消了原本2月27日的上映計劃。
  • 電影業重啟後將迎來不一樣的發展形態
    而這個虛構夢想的世界,還可以讓你忘記現實,給你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困難。所以,對我來說,電影院也是個有夢想的地方。評論電影業重啟後將迎來不一樣的發展形態文/遠山(財經評論人)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危卓國內影院歇業約半年,終於盼來重啟。
  • 上影節開票10分鐘售出近10萬張票,疫情下中國電影業能否重啟?
    由此可見,在疫情這麼長時間的禁錮下,觀眾對於到影院看電影的熱情高漲。電影院重新開業,面臨困難重重受疫情影響,電影院被迫關門已經將近半年時間,這半年裡,電影行業可謂損失巨大。特別是想在春節期間賺足票房的《囧媽》《唐人街探案3》等電影,都因疫情「慘死」。7月20日電影業終於迎來了一絲希望。
  • 疫情下的世界足球
    目前看,新冠疫情短期內不會迅速在世界範圍內消失。對於歐洲正在進行的2020-2021賽季來說,這是一個特別艱難的賽季。而對於仍需國際交流的中超球隊來說,肯定無法像往年,甚至像去年那樣到海外拉練。在引進外援方面,也將面臨各種困難。關注疫情下的世界足球,本質上也是為了提升中國職業足球的水平。
  • 疫情下的美國:沒有大片的「暑期檔」
    中新社華盛頓7月25日電 題:疫情下的美國:沒有大片的「暑期檔」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2020年電影暑期檔過半,美國好萊塢大片的首映計劃仍然遙遙無期。已兩度推遲上映的科幻動作片《信條》(Tenet),因美國的疫情反彈於日前宣布無限期推遲放映計劃。這部由《盜夢空間》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寄託著美國電影業重啟票房的期待。
  • 疫情之下的香港電影業,只有1部開拍,古天樂籌備3-4部新片
    介於疫情防控的有效進展,內地不少劇組傳來復工的消息。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趙麗穎主演的《有翡》已恢復拍攝,郭敬明新片《陰陽師》上周也宣布殺青。各種新戲籌備、招募演員的消息,開始在社交網絡傳開。給整個行業復工,打了一針強心劑。但中國香港的影視圈,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先是一大波新片,前途未僕。
  • 疫境之下,香港電影業面臨至暗時刻
    11月2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立法會發表的《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對電影業的支持。疫情令全球電影業大受衝擊,有關的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頓。政府今年7月中公布透過「電影發展基金」預留約2億6,000萬元,推展五項主要措施,分別是「薪火相傳計劃」「電影製作融資計劃」放寬措施、「劇本孵化計劃」、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及香港電影導演會舉辦的短期進階培訓課程,以及落實優化「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以增加本地電影製作、培育新進導演和編劇人才,以及加強專業培訓,重新起動香港電影業。
  • 北美電影業陷低迷,疫情之下票房跌80%
    從今年3月起,隨著為了控制疫情進入封鎖狀態,北美電影業進入了被迫冬眠期。相比於2020年1月份超9億美元、2月份超6.51億美元的收入,今年3月,北美地區票房下滑73%,僅為2.58億美元。而去年3月,這一數字為9.67億美元。CNBC稱,自今年3月份以來,北美票房在任何一個月都沒有突破1億美元。
  • 疫情危機,激發美國電影業新內鬥
    體育行業就是電影業最為重要的廣告投放渠道之一,而當疫情使得體育賽事紛紛停賽,該去哪裡高效地吸引潛在觀眾,尤其是在其他渠道下相對難爭取到的男性觀眾,將是讓宣發方頗為頭疼的難題。 作為環球影業最值錢的大IP,《速度與激情》系列選擇的就是最方便也最保險的策略,直接把系列第九部作品挪到了本來為第十部預留的位置,不與自家其他項目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