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帥》,讀《北洋軍閥史話》

2021-02-13 商務印書館

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殺楊宇霆、常蔭槐於奉天舊帥府。在當時,這是一件震驚中外的政治事件。


張學良

少帥張學良,在中國現代史中,其重要性不小於乃父張作霖。他一生多彩多姿,少年得志,名滿天下,權傾東北。他出生於1900年,19歲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20歲任奉軍第三混成旅旅長、任鎮威軍東路第二梯隊司令(第一次直奉戰爭),24歲任鎮威軍第二軍軍長(第二次直奉戰爭),戰後任奉軍第二十七師師長、東三省航空處長。25歲任第三方面軍軍團長。27歲任奉軍南路總指揮與閻錫山的晉軍作戰。28歲指揮奉軍第三、四方面軍,張作霖被炸死後,出關統領奉軍。

 

在張學良的自述中,他承認幼少庭訓,又乏良師益友,11歲喪母,父親忙於軍政,又寵愛有加,自己則未及弱冠出掌軍旅,未足而立之年,即負方面大任。因此處事待物但憑一己之小聰敏和良心直覺,雖然熱情豪放,浪漫狂爽,可是忿事急躁,有勇無謀。他這番檢討,是在他經歷了天翻地覆的世變,和多年來與世隔絕的淡泊生涯中所體會和反省。其實他聰明、俠義,待人寬厚,有很多過人的長處,因此才能在皇姑屯事變後穩住了奉軍的軍心。

 

張學良和楊宇霆之間的恩怨說來話長,在郭松齡兵諫時到了頂點,事實上張學良是張作霖的繼承人,而楊宇霆受張作霖特別的倚重,兩人之間利害衝突日積月累,楊宇霆既不能善處,張學良也不能容忍這樣一位尾大不掉的父執。


緣由

張作霖遇害時,楊宇霆在灤州視察部隊,6月6日張學良微服到了灤州,兩人曾做一次密談,據張學良事後告訴人說,他們兩人密談時,張曾表示願意把奉天交給楊宇霆,可是楊卻傲慢地說:我可以跟你的父親,但不能跟你做事,我們之間看法做法都不一致。

 

1928年6月下旬,瀋陽醞釀推選東北軍政領袖時,楊宇霆曾有通電錶示個人立場,內有云:

 

今後更當秉其(指張作霖)遺志,以東三省大局為重,宇霆忠不出位,只知奉公守法。漢帥(張學良字漢卿)為大帥之今嗣,繼承父志,名正言順,吾從漢帥,如驂之隨靳也。願我袍澤勿再齒及宇霆,則幸甚。

 

楊這道通電顯示楊沒有反張的野心,事實上當時奉系主張推楊宇霆繼張作霖的只是少數,還沒有主張擁張作相的多,而張作相則堅決推讓給張學良。

 

張學良任東三省保安司令後,楊宇霆沒有新職務,但楊在張作霖時代有兩個職務是長時期的。一個是總參議,一個是奉天兵工廠督辦。無論楊發表任何新職,總參議和督辦兩職仍舊擔任,所以東北軍政人士都稱楊宇霆為楊督辦。東北兵工廠一直是楊宇霆掌握,他可以任意花錢,任意要錢,楊督辦要錢在張老帥時代是優先的,到了張少帥時代,楊仍故態不改。當時奉天財政廳長是張振鷲,時常因楊宇霆要錢付不出而受楊的責罵。張宗昌在灤州被國民革命軍擊潰後,即率殘軍要退去關外,奉方一致反對,因為東北情勢需要休生養息,而且正醞釀易幟,加上張宗昌平素作為,奉方多不滿意,因此決定拒絕張宗昌入關。張學良乃派楊宇霆率兵去迎擊張宗昌。楊出兵前曾問張說:「如果捉住了張宗昌怎麼辦?」楊的意思如果提了張押回來,你張學良把他放了做人情,豈不陷我於不義之地,因此要先問個明白。張學良和張宗昌曾磕過頭、拜過把子,楊這一問,張很難作答。當時袁金鎧在旁,極力主張「殺」。楊乃問張是不是照袁金鎧的意思,張點頭答應。楊宇霆出兵後果然活捉了張宗昌。因張沒有想到奉方會真的打他。楊對張說:「漢卿叫我殺你,你趕快跑吧,關外不是你的庇護所了。」張宗昌聽了大為恚憤,逃至大連寫了一封長信痛罵張學良,張學良接到張宗昌的信才發現楊宇霆有意挑撥的陰謀。

 

張學良醞釀易幟時,關內各方均派代表前往瀋陽爭取奉系,唐生智派劉興、白崇禧派葉琪先後到了瀋陽,他們都先去見楊宇霆,楊也公然向他們表示,關外的事我楊宇霆可以做主,漢卿是個小孩子,不必理他。劉興和葉琪都信以為真,也就沒有忙著去見少帥。後來在一個公開集會上,張學良見到了劉興,大為驚訝,因劉興說他是唐生智派他來的,張學良便問劉興:「為何不來見我?」劉說:「已見到楊督辦,面陳一切。」張學良聽了自然頗不高興,第二天在某項會議席上便問楊宇霆是否已和劉興、葉琪見面。楊岸然答道:「是的,我們可以分開來做,你走中央路線,我和地方派系聯絡。」張學良說:「如果中央失敗怎麼辦?」楊無以為答。有人告訴張說,楊宇霆這些做法都是常蔭槐的策劃。

 

常蔭槐當時被目為楊宇霆的親信,因為他擔任東北交通委員會委員長、中東鐵路督辦和黑龍江省長,這些職務都是楊宇霆所保的。常蔭槐在黑龍江省長任內和黑龍江軍務督辦萬福麟積不相容,萬曾報告張學良說常蔭槐故意積壓黑龍江的軍費,而省政府又擴充山林隊,有替楊宇霆培養勢力的企圖。山林隊本是前清時朱慶瀾任黑龍江將軍,因轄境大青山匪患猖獗,乃創辦山林隊。又追查前任吳俊升兼省長時的槍枝,並且向奉天兵工廠洽領槍械,又有向捷克斯克達廠購買軍火的傳聞,但據說向捷克訂貨確有其事,卻不是軍火,而是火車頭33輛和輪船16艘,拖船若干艘。

 


楊宇霆

楊宇霆字鄰葛,遼寧法庫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八期,受張作霖特識,因此權傾一切。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楊為奉軍參謀長,戰後出任江蘇軍務督辦,被浙江軍務督辦孫傳芳所逐,倉促退出蘇皖,其後郭松齡兵諫倒戈,以清君側為號召,即是針對楊宇霆,而楊受張作霖的寵愛始終不衰。

 

常蔭槐字翰香,奉天梨樹縣人,奉天法政專門學校法律系畢業,一直在黑龍江省任事,後為許蘭洲之參謀長。第一次奉直之戰,奉軍敗退山海關,常代表許蘭洲向總部辦理事務,為楊宇霆所賞識。1925年任京奉路局長,1927年潘復組閣時代理交通部長併兼京奉路局長,日本迫張作霖籤五路條約時,揚言此約不籤張作霖及奉軍不能出關,甚至不能過天津,常不主籤訂,避往天津。張作霖遇害時,常蔭槐亦乘一輛專車隨行,遇炸時常本在張車廂中,至皇姑屯乃離車後行,聞炸聲車停,常恰在兩車廂接頭處,致跌倒受輕傷。

 

楊宇霆雖然算是個聰明人,可是皇姑屯事變後,他在東北扮演著一個危險的角色。他既然不滿意張學良,又輕視張學良,可是卻又在張學良下邊任事。楊最不該的是常在人前人後呼張學良為阿鬥。對張學良來說,他掌握東北軍政大權,內有楊宇霆以悍將長輩自居,外又要應付日本軍閥的各種壓迫,所謂「主少國疑」,他如果不「立威」,是無法站得起來的。所以在當時情勢下,楊宇霆有取死之道,張學良也有必殺之心。

 

決意

據說張學良在殺楊宇霆前數日,某日本人曾以《日本外史》一冊寄贈張學良,並用紅筆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一段史事勾出來,暗示楊宇霆是德川家康,而以張學良影射豐臣秀吉。德川是豐臣的家將,又是權臣。日本人不是對張學良有所愛護而是故意製造離間,希望張、楊互相爭權,互相火拼,替日本人造機會。事實上楊宇霆也好,張學良也好,他們都是反日的,都不會和日本勾結。

 

張學良既有殺楊宇霆的動機,可是促成這個最後決定並不很容易,傳說張每次受楊的氣之後,就增加了殺楊的決心,可是仍然不敢下手,最後擲一塊大洋做決定,張學良默禱說,如果三次都是「龍面」,就要殺楊,結果三擲都是「龍面」,這樣才決定了楊宇霆的命運。可是1968年據張學良告訴親近的朋友說那不是真的,他並沒有擲過洋錢,不過他對於「殺楊」猶豫則是事實。

 

是什麼緣故促成他一定要殺楊宇霆,據說是這樣的。1929年元旦的後兩天,楊宇霆母親做壽,張學良和他元配夫人於風至都親往道賀。楊督辦的公館群集東北顯要,張少帥進入楊公館時,楊宇霆不在家,可是客廳已擠滿了人,大家對少帥的駕臨並不以為意,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張學良於是也參加了牌局,隔了一會兒外邊喊督辦到,於是整個客廳都靜了下來,楊宇霆昂然進了客廳,大家全都起立,和對待張學良的隨便完全兩樣,張學良心裡當然有點不痛快,而最不痛快的是于鳳至。這天晚上回到帥府,于鳳至便對張學良說,你哪裡像東北的主人?楊宇霆才是東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性,他眼睛裡面還有你嗎?楊宇霆之死,遠因當然很多,近因卻是楊母做壽這一天種下的。

殺局

1929年1月10日午後楊宇霆和常蔭槐聯袂來見少帥,楊、常兩人見張是要挾設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由常任督辦。並且寫好人事命令請張籤字。張稍做敷衍,推說晚飯後再決定。楊、常遂告辭回家。張於楊、常去後,即部署一切,晚飯後楊、常再來,張接見後,命副官取哈密瓜,副官去而復返,稱瓜在冰箱,因夫人正在洗澡,不便上樓。張乃云:「待我去取!」遂出老虎廳,約一分鐘,衛隊六人,由萬紀毅率領持槍步人,大聲說:「奉長官命:楊宇霆、常蔭槐阻撓國家統一,立予處死,即刻執行。」於是槍聲大作,楊、常未及反抗即被擊斃。隨後以地氈包裹兩人屍體。張隨即命外交處長赴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館,告知已處決楊、常兩人,此事不影響對日外交。並向南京報告,楊、常兩人妨礙統一,阻撓新政,已予正法。

   

張學良於殺楊、常之次日並親筆函楊宇霆夫人云:

 

楊大嫂鑑:弟與鄰葛相交之厚,如同手足,但為國家計,弟受人民之囑託,國家之寄任,不能顧及私情。……弟受任半載以來,費盡苦心,百方勸導,請人轉述,欲其稍加收斂,勿過跋扈,公事或私人營業,不必一人包攬壟斷,不期驕亂成性,日甚一日,毫無悔過之心……弟昨今兩日食未入口,寢未安寐,中心痛耳。關於家中後事請大嫂安心,弟必盡私情,父母子弟皆如弟有,弟必盡力撫養教育,望大嫂安心治理家務,成其後事為盼。……已令潘桂庭、蔣建之辦理後事,一切請同該二人相商可也。弟良手啟。

 

張學良此一親筆函,對楊家遽遭橫逆,稍有撫慰作用。當楊、常死訊傳出時,震駭萬分,楊家不知尚會有何嚴重事件發生,一門莫知所措,迨張學良親筆函致楊宇霆夫人,才讓楊、常兩家稍感緩和。

 

張學良挽楊宇霆聯云:

 

詎同西蜀偏安,總為幼常揮涕淚;

悽絕東山零雨,終憐管叔誤流言!

 

又有挽常蔭槐聯云:

 

天地鑑餘心,同為流言悲蔡叔;

江山還漢室,敢因家事罪淮陰!

 

上二聯均系楊雲史代擬,名家手筆自是不凡。

 

輓聯中,有袁金鎧一聯最為傳神,袁是張作霖的秘書長,張稱之為二哥而不名,在奉系中地位崇高。袁聯云:

 

頓使精神增劇痛;

欲伸哀輓措辭難。

 

此聯寫出東北當局領導人群的震撼,以及不知如何哀婉的情景,傳神之至!

 

在這場震驚全國的政治血案中,曾任五省聯帥的孫傳芳突然成為各方注目人物。這位五省聯帥兵敗喪地後即北上依附奉系,奉軍撤至關外,孫亦隨同到了奉天。張學良對孫頗為禮遇,特別在帥府內設有「孫聯帥辦公室」,位列上賓,隨時與少帥會談。既似貴賓,又似高等顧問。而這位聯帥白天在帥府辦公,晚間則在楊宇霆家中打牌。楊、常伏誅後,孫被邀至帥府,甫與張見面,張即說:「馨遠,我又放了一炮。」孫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乃問:「是什麼事?」張說:「我把鄰葛和翰香都處決了。」孫即時把大拇指一伸說:「英雄,英雄!要想做大事,不殺幾個人行麼?殺得好,殺得好!」他雖然這樣說,內心則極為震動,自己置身於險境,這位年不到30的少帥竟然不動聲色就處決了東北兩個重要人物,手段之狠,較乃父猶有過之。所以他虛與委蛇,隨著帥府人員忙碌了一整天,滿肚子盤算自己的處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因此孫於1月11日不告而別,乘早車赴大連,到了大連才寫信給張學良稱家中有事不及走辭。張學良聞孫傳芳不告而別,笑對部下說:「馨遠為什麼這樣膽小?」

 

楊宇霆、常蔭槐被殺後,對少帥來說,「立威」是做到了,因為整個東北的軍政人員對於少帥不再有「阿鬥」的看法。不過對於他殺楊宇霆的對不對則各有各的看法。

(以上摘自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商務印書館出版)

著名歷史學家丁中江先生嘔心瀝血之作

世界各國大圖書館中,凡有中文藏書,必有《北洋軍閥史話》

點擊以下關鍵詞查看精彩內容:

自然書單|國學書單|文化書單 |名人傳記 | 紅樓書單  |愛情書單 |「一帶一路」書單|網際網路書單 |鄉村書單 |城市書單|漢字書單 |哈佛典藏 |讀書之書 | 師者薦書 |大家小書 |古帝國書單|中國道路 |大師文集|潘恩書單|好書好編輯 |辭源|重點工具書|漢譯名著哲學 |漢譯名著 政法|漢譯名著 經濟 |漢譯名著 歷史|漢譯名著 語言|中華名著 |英國書單 |美國書單 |日本書單 |法國大革命書單 |錢穆書單 |卜正民書單 |成語書單 |水建馥書單 |公法書單|經濟學書單|世界歷史書單|2016推薦|2015書單 |2014書單

閱讀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希望的敵人

漢語盤點

為什麼而獨身:一份來自1937年的參考答案

漢語世界首部《裡爾克詩全集》問世了!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在商務印書館官方微店選購您心儀的圖書

相關焦點

  • 北洋軍閥史研究百年:歷程、特點及展望
    1950年代出版了兩部北洋軍閥史方面的著作,一為陶菊隱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1959年版),一為來新夏的《北洋軍閥史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兩著均對北洋軍閥追本求源,從袁世凱練兵小站開始。但來著過於簡略,陶著屬史話性質,資料無出處。
  • 歷史上的北洋軍閥是被誰打敗的?北洋軍閥是什麼意思?
    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從上可知,北洋軍閥主要就是出身「北洋新軍」的一批將領。袁世凱死後,其內部又主要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遊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佔踞東北三省。
  • 文章演"少帥"打了一個翻身仗
    《少帥》作為2016年分量頗重的一部年度大劇,「出軌門」之後復出的文章自然是這部劇最大的噱頭,有人說《少帥》是文章的翻身之作,也有人說在這部劇裡能看出他演技的捉襟見肘,然而30多集的戲份播下來,我們必須承認:「少帥」文章在「老帥」李雪健的萬丈光芒之下,不但沒有慢慢委頓,反而開始在夾縫當中,逐漸賦予了張學良這個人物恰如其分的表達,和熠熠生輝的光彩。
  • 少帥張學良「易幟」前夕的軼聞
    少帥張學良「易幟」前夕的軼聞圖文/朱家倫
  • 敢用少帥來稱呼張學良,小心你的腦袋,你被影視劇騙了多少年了?
    談到「少帥」二字,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張作霖之子,歷史上著名的張學良。無怪乎,銀幕上、電視上、書本上以少帥命名的文藝、文學作品,哪一部不是在談論張學良呢?其中以張學良最為著名的一部影視劇是《少帥告白》、《有請》和《少帥》。
  • 敢用少帥稱呼張學良,小心腦袋!你被影視劇騙了多少年了
    說起「少帥」兩個字,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張作霖的兒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張學良。也難怪,螢屏上、電視上、書上用少帥所命名的文藝、文學作品中,有哪一部不是在說咱們的張學良呢?在最有名氣的有關張學良的影視劇中,「報告少帥」、「有請少帥」、「少帥!」
  • 「少帥」張學良,憑啥女朋友那麼多?
    「少帥」張學良如果學良爺爺還在世的話,是絕對不會讓人稱他為少帥的。為什麼?因為少帥這個詞其實它並不是個褒義詞,在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最高軍銜是上將,並沒有元帥,但是我不說你也知道當年的軍閥頭頭,很多都是草莽出身土皇帝,喜歡看《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主。
  • 從《姊姊妹妹站起來》看《上海娼妓改造史話》(上)
    在11月的某一個忘記了什麼天氣的日子裡,我接受了馮錦涼同學的安利,讓我去看《姊姊妹妹站起來》。
  • 柳巖演活了少帥的那個「表嫂」其實少帥還有......
    同樣的,因為這部電視劇的播放,人們對少帥的情感經歷也更加好奇,而歷史上真實的少帥,他的情感經歷跟電視劇裡的一樣麼?好了,接下來就讓Hi哥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們「少帥」吧。不過少帥在認識趙四小姐之前,其實就已經結婚了!相信如果沒有電視劇的播放,很多人會認為少帥的妻子就是趙四小姐。然而少帥跟趙四小姐真正步入婚姻殿堂時,兩人都已經到了垂暮之年,而少帥的原配妻子卻另有其人。
  • 《少帥你老婆又跑了》9.1分居現代言情榜第2,看霸道少帥如何寵妻
    看過了古言,看過了清穿,看過了玄幻,也要換換現代言情的吧,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幾本都是甜到爆的現代言情文,先虐後甜,不要著急,我們收藏起來,慢慢看吧~~《帝少的私寵鮮妻》作者:爆米花簡介:「缺老公嗎?《少帥你老婆又跑了》作者:明藥簡介:少帥說:「我家夫人是鄉下女子,不懂時髦,你們不要欺負她!」那些被少帥夫人搶盡了風頭的名媛貴婦們欲哭無淚:到底誰欺負誰啊?少帥又說:「我家夫人嫻靜溫柔,什麼中醫、槍法,她都不會的!」那些被少帥夫人治好過的病患、被少帥夫人槍殺了的仇敵:少帥您是瞎了嗎?
  • 追完《潛伏》開始看《少帥》
    追劇前幾天看完了孫紅雷和姚晨的經典劇《潛伏》,今天找了半天,看了一些影評,最後決定開始看文章主演的《少帥》,依然是一部經典的國產高分劇!《少帥》可能這部劇很多網友都看過了,但對於我來說正好借著這段時間彌補一下我在國產影視劇上的空缺。
  • 電視劇|少帥
    對此,張黎認為,看一個歷史人物,要看他在歷史中的作用,而私德不能當做定位人物的標準和基礎。「張學良這個人物是改變中國現代史的,我們也大可不必把他放在一個道德的天平上來評判。」  張黎的電視劇常常被指「太文藝」,甚至有人稱其「不接地氣、不迎合大眾」,《少帥》中隨處可見的是講究的光影層次和畫面構圖,而並沒有將張學良的感情線加以渲染。
  • 民國初年的軍閥,為什麼叫北洋軍閥?得從李鴻章說起
    這是袁世凱日後崛起的關鍵一步,也是北洋軍閥橫空出世的奠基之步。袁世凱小站練兵,的確是雄才大略的,既識時務,又懂得盡用新舊人才。袁世凱的小站新軍,所有將校,一小部分是淮軍宿將,這麼用人,等於是把李鴻章的淮軍精華全部繼承了過來;一大部分則是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這麼用人,既囊括了新式人才,又有利於打造出區別淮軍的新式軍事集團。
  • 點擊在線讀>>>冰冷少帥荒唐妻 顧輕舟 司行霈 我與你的情深似海(全集完)TXT
    《冰冷少帥荒唐妻》
  • 詩詞中的史話:從唐代詩人王昌齡的《春宮曲》說開來
    歌女衛子夫簡簡單單的四句,含有多大的史話信息量呢?今天我以一個讀詩人的直覺,來說說我讀這首詩所感知的歷史信息,也就是我在讀這首詩時,想到的與該詩關聯的歷史信息。 初看此詩時,腦子裡直接映射出的是:未央宮這座建築,漢朝皇家宮殿。
  • 少帥臨門小說 主角:陳寧 宋娉婷 全文完整在線讀
    少帥臨門 陳寧 宋娉婷完結{免費/全集},少帥臨門 陳寧 宋娉婷(全文,免費)閱讀,【免費小說在線】少帥臨門陳寧 宋娉婷_全本完結txt
  • 瀋陽作家黃世明指《少帥》抄襲
    劇中張學良和馮庸一起讀私塾氣老師、張學良等幾個少年與日本少年打鬥、大哥馬龍潭調停張、馮督軍之爭等細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然而,瀋陽作家黃世明表示,這些細節皆為自己在其小說《大帥府》中的虛構內容,歷史上本無此事,電視劇《少帥》使用這些原創內容,沒有經本人許可。黃世明將起訴該劇編劇
  • 北洋軍閥時期的終南捷徑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凡幾百人或千數人一「杆」的大杆土匪,一般都要被招撫。一旦被北洋正統招撫,就會根據人槍的多寡分別委以軍、師、旅、團等職務。「汴省土匪之多,早為各省之最,考其原因,則以土匪之領杆者,皆有得軍官之希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