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才是最牛導師,戰國紛擾,其實就是他的弟子們領著諸侯過家家。此人門下儘是高徒:一人佩六國相印 一人兩為秦相 一人為日本之祖。
一、鬼谷子本人介紹
鬼谷子名王詡,又名王禪,因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謀略家尊他為「謀聖「,道教尊他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創建鬼谷門派,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法家、名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鬼谷先生是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眾多風雲人物。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大時代中,秉承理想與信仰的曠世奇才鬼谷子王禪,雖一生隱居,但他的弟子大都踏上了勤王強國之路,門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毛遂等壯志凌雲之士,前赴後繼,匡扶正義,拯救天下。戰國帷幕就此拉開,豪傑義士,權臣梟雄,浪子紅顏;陰謀與愛情,復仇與救贖,權力與自由,黑暗與光明。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成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殺的棋子,而掌控局勢的鬼谷子,旋轉乾坤,執手黑白,推動棋局,展開了頂峰博弈的生死對決。
鬼谷門人遍布各地、風雲一時,個個都建立了不朽之功業:龐涓遇羊而榮,孫臏逢戰不輸,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做秦國宰相;還有商鞅,為孝公改革變法!至於後來東渡日本的徐福,據傳則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如今日本民間遍立廟堂在朝拜,很多日本人甚至公開聲稱自己就是徐福後代,並留有家傳徐氏族譜可供閱覽。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隱賑而封。
另外,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做秦國宰相: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一人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評價蘇秦和張儀:「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一笑則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本著名企業家大橋武夫,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等世界精英名流都曾仔細深入研讀鬼谷子的智慧,給予鬼谷先生崇高讚譽。在臺灣,鬼谷子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上世紀五十年代,學者陳英略就出版了《鬼谷子的心理作戰方法與理論》一書,引起廣泛注意,被馬上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當時美國駐臺灣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親自為此書作序。
為什麼世間奇書這麼多,精英名流們卻唯獨偏愛《鬼谷子》呢?
「那是因為,我們一生都在探索的處事智慧、人性真相、行事謀略,一本《鬼谷子》就說盡了!」
二、《鬼谷子》經典節選和版本推薦
《鬼谷子》,又名《捭闔策》。是戰國權謀大師「謀聖鬼谷子」王詡重要著作。
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傳。(一說二十一篇,一說十七篇)
書中舉例各家,有道家莊子,有儒子貢,有縱橫蘇秦張儀。
《鬼谷子》主要內容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書,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導縱橫家如何通過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等技巧,實現既定的目標。《鬼谷子》亦是先秦時期以縱橫思想為主的縱橫家、兵家、道家、陰陽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與各家既有共同性,又有自己創特殊性。
第一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先抑制一下對方的勢頭,誘使對手反駁,以試探對方實力。有時也可以信口開河,以讓對方放鬆警惕,傾吐衷腸;有時專聽對方陳說,以考察其誠意。要反駁別人就要抓牢證據,要不讓人抓到證據,就要滴水不漏。對付對手有時要開放,有時要封鎖,能把放開與封鎖靈活運用就可以滔滔不絕,變化多端。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運用反覆的手法。反過去可以知其過去,復回來可知其現今。如果反反覆覆地試探,沒有摸不到的底細。有時可以運用反辭來試探對手,要想聽到聲音就先沉默,要想張開,就先關閉;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奪取,就先給予。
第三篇大意是說:要掌握進退的訣竅,這訣竅就是抓住君主的愛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獨往獨來。如能順著君主的情緒去引導或提出建議,就能隨機應變,說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說:凡事都不是鐵板一塊,都是有裂痕的。在辯論中要能利用別人的裂痕,同時,還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樣的裂痕,可以發展為泰山那樣大。所以當裂痕小時要補住,大點時要切斷裂縫,當大到不可收拾時就乾脆將其打破,裂痕也就消滅了。
第五篇大意說:與人雄辯要設法鉤出對方的意圖,用飛揚之法套出對方的真話,再用鉗子鉗住,使其不得縮回,只好被牽著走。這樣就可縱可橫,可南可北,可東可西,可反可復。
第六篇大意說:主教練要修身,單獨修道、修行。
第七篇大意說:要遊說天下人君,必須會揣測諸侯真情,當人極度興奮時,就無法隱瞞真情,當人極度恐懼時也無法隱瞞真情。在這時才能有效地遊說和說服人。
第八篇大意說:善於摩意的人就象釣魚一樣不動聲色,讓魚自動上鉤,「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對方,讓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鉤。把事情辦成功,使人不知不覺。
第九篇大意說:要遊說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權,要比較各諸侯國的地形、謀略、財貨、賓客、天時、安危,然後才能去遊說。
第十篇大意說:要做大事,就要有一個嚮導,就像指南針一樣,遊說的嚮導是謀略,要先策劃好,再按著策劃的目的去遊說。
第十一篇大意說:遊說要先解疑,解疑的好辦法是讓對方道出實情。
第十二篇大意說:耳朵要善於聽,眼睛要善於看,用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目看,則無不明;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只有對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無不驗,言無不聽。
第十三篇大意是:遊說要靠巧辭,要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話就要採用什麼辦法和說辭。不要簡單直言,要研究講話的對象,講究講話的技巧。
《鬼谷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幟,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託,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在書中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對老子道家思想進行了吸收並有進一步的突破發展,運用到實踐領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道」是宇宙的本源,順應自然和人世規律來處世。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捭闔》篇中有,「捭闔者,天地之道也。」所謂捭就是張,闔就是閉。
但這個「張」和「閉」,不是自己誇誇其談讓對方閉嘴,而是自己先閉嘴,讓對方進行闡述。
鬼谷子認為,遊說中首先要使對方「捭之」,使己方「闔之」,讓對方的實力和計謀暴露出來,掌握對方的底牌,以便在說辯中做到一針見血,胸有成竹。
好一招「以退為進」!
捭闔(bǎi hé):捭,分開、撕裂。《禮記▪禮運》:「其燔黍捭豚。」闔,本意為門扇,古注曰「用木曰闔,用竹葦曰扇」。引申為關閉,《周易▪繫辭》:「一闔一閉謂之變」。捭闔,在這裡指縱橫馳騁,大開大合。是鬼谷學說中一種基本的方法。
《內楗》篇有「內者,進說辭也。楗者,楗所謀也。欲說者務穩度,計事者務循順。」
鬼谷子認為,要想說服別人或向君主進言,首先要進行一番仔細的揣度,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從心理上找突破,還要謹慎分析得失,迎合時宜,「量權」謀劃。
但「揣情最難守司」,關鍵在於揣摩他人的內心後怎麼辦呢?
《鬼谷子》中認為,要在對方高興的時候,去增強他們的欲望,在對方害怕的時候,加劇對方的恐懼,才能使他們在極端的心理狀態下不能「隱其情」,也就是「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 ,「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
鬼谷子的重點是在研究系統之間的關係的學問:人於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事之間的關係,事與事之間的關係。
推薦三個版本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版的《鬼谷子集校集注》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鬼谷子詳解陳蒲清
三、鬼谷傳說與學說
戰國時期鬼谷子隱居地——雲夢山又名青巖山,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佳旅遊景區。屬太行山脈,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部,衛輝市東部交界處。主峰海拔577米,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在山頂還有著空中草原——雲夢大草原,一派塞外風光。
主峰峰巒疊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豔,素有「青巖表仙境之勝」之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現存鬼谷洞、太陽洞、孫臏洞、龐涓洞、孫臏墓、捨身臺、鬼谷墟、演兵嶺、天書崖、玉帝殿、三清殿、南北桃園等主要景點五十多處、有全國字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摩崖石刻「鬼谷子」兵書 。
鬼谷學說:
戒驕戒躁,虛心學習
知識也許會過時,但智慧卻能穿過歷時的長河,永遠熠熠生輝
其實今天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先人的智慧來解決,國學文化。
1.
《鬼谷子》認為,說辯中最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
《反應》篇中談到,「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
知己就是正確地判斷自己,了解自己的底牌。了解自己相對容易,但要了解對方就要有所計謀了。人認識別人不難,認識自己卻很難。檢省自己,才能看懂別人。
2.
《鬼谷子》中揣情術裡提到:「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成「。
想要被人理解、接納,前提是你先學會理解別人,掌握人際關係中的主動權,還愁被人排擠嗎?
3.《鬼谷子》中的捭闔術裡提到: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當你處於有利的形勢下,應該採取「捭「的戰略,主動出擊;
當你處於不利的情形下,可以採取「闔」,也就是收斂的策略,處理得好就有可能扭轉局勢,化不利為有利。
4.參照《鬼谷子》中的心法「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學會直面「差評」:把大家的建議都記在小本本上,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逐字逐句地反思復盤。
也正因為如此,《鬼谷子》中的心法,許多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
「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你的心靈,就是你的品德」,出自《鬼谷子》:「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同樣出自《鬼谷子》:「相益則親,相損則疏「;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隱藏自己「,也是出自《鬼谷子》:「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不勝枚舉。
這本書非常的有道理,適合人們的閱讀,鬼谷子教人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建功立業,如何縱橫捭闔,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等等,可謂變化無窮,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智慧寶典,學習鬼谷會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
《鬼谷子》一書中的謀略智慧仍是諸子百家中無法被超越的,直至今日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享譽海內外。
讀完可能會發現:
原來,生活的種種疑難雜症,鬼谷子裡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