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長期使用蘋果和安卓的雙機黨,我想我對這個有一定發言權。
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得不嘮嘮嗑:我不知道題主說「拒絕道德B架」是因為內心傾向於蘋果(姑且就說是果粉嘛),還是就想單純的問一問哪一家的手機耐用,不牽扯品牌歸屬地這些亂七八糟的,很純粹的想用產品說話。
但我看到下面不少網友的回答真的很戾氣,直接扣上F廊妹、B女、小Q人、沒道德這些大帽子。試問這跟那些說華為是Z商機、說小米是D絲機的愚蠢結論有什麼區別?說直白點,這就是傳說中的鍵盤-俠,典型的阿Q精神,治標不治本,在產品上超過別人不比什麼強嗎。並且蘋果在國內組裝生產、合理合法的在各大平臺、門店正常銷售,普通老百姓用自己的血汗錢買部外國品牌的手機,反而成為十惡不赦的罪人了?所以這一點我有點不能理解。
那回歸正題,華為和蘋果手機誰更耐用?
就我的使用體驗來看,華為的旗艦機用上三年多一樣沒問題,至少我同時用的iPhone7和給我父親買的華為Mate9Pro兩款手機到現在都在正常使用。但如果非要在兩家手機中分個高低的話,蘋果手機的耐操程度還是更勝一籌,整個手機圈沒一個能打的。
第一、蘋果手機的配置更高
既然想要耐用,那硬體參數就是重中之重。處理器、內存、運存這些都很關鍵,對手機的運行速度和耐久性起到決定性作用。目前蘋果最先進的處理器是A14,華為則是麒麟9000,兩顆晶片都是5nm,但兩家的架構不一樣,麒麟用的還不是ARM最新的公版架構,A77+G77(最新的已經到A78了),至於蘋果,架構都是自己動手大改的,一直走與眾不同的路線,論多核能力麒麟的差距可能沒那麼大,但要說單核,那A14完全碾壓麒麟9000(不管是CPU還是GPU,華為都比不過)。
不過麒麟9000的NPU比較猛,在AI上有優勢,並且華為的5G基帶是集成式的巴龍5000,A14則是外掛高通的X55,華為在信號和功耗上有一點優勢,但高通的5G也不差,差距並沒有想像那麼大,非常細微。至於快閃記憶體和運存,兩家基本都是頂配,在讀取測試上都很強。
第二、系統優化已經呈現兩極走向
蘋果的IOS系統一直是自己的護城河,優化好,權限嚴,包括軟體市場App Store都一手抓,由於這是封閉系統,運行機制跟安卓不一樣,運行緩存、垃圾機制等得到很好控制,相對流暢不少,加上軟體消息通知、權限都是統一管理,在使用的時候相對純淨一點。
但IOS到後面升級系統時是根據當時的主流硬體來搭配的,所以會出現變慢、降頻(為了保證續航)等情況,想要用得更久,建議前面兩年升級後,後面的就保守升級,當然也可以換電池,提升健康度來解決降頻問題。
至於華為手機,一直都是用的安卓系統,用別人的就天然低人一頭,並且安卓也不敢說比IOS好。不過好在這兩天鴻蒙的beta版本已經出來了。考慮搭配還沒有正式發布,無法正式體驗。
但從架構和LINUX的同源來看,鴻蒙系統更像是類安卓系統的微內核開源系統,或許會避免掉一些安卓系統的先天短板,但在整個運行、使用體驗上來看,差距應該不大。今年華為已經提出36個月不卡頓的目標,鴻蒙自己出的話,那對各種接口、權限管理進行規範,這對流暢度提升還是很明顯。現在擔心的就是APP質量,目前鴻蒙都是主動兼容安卓APP,這跟IOS 的APP獨家適配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第三、手機用工,內部布局等
為什麼一些手機後面衰減得快,除了系統優化,內部用料和設計也很重要。用料好、布局合理導致內部溫度一直正常,那手機的衰減速度肯定要慢很多。
就目前來看,華為手機的工業設計跟蘋果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蘋果手機內部模塊化非常成熟,並且這一套設計用了很多年,每次升級都是小幅調整,在穩定性和品控上有保證。並且蘋果手機的供應鏈都是全球最頂級的,就OLED屏,京東方到現在都沒有通過,品控標準就更不說。
當然,近年來蘋果也爆出不少品質事件(AirPods Pro噪音、iPhone12綠屏等),為此還進行售後召回更換,但相比華為近些年的瑕疵(華為的事J門就更多了),蘋果的總體比例依然小很多。
如果喜歡嘗試各種功能,那華為是個不錯,開放的系統就有這種優勢。女生的話Mate40和P40Pro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純粹為了耐用、省心,那我個人也傾向於iPhone一點。到今天為止,用iPhone6和iPhone6S的用戶還不少,但同期的華為手機用戶又還有幾個(Mate7、Mate8、P9這些就是同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