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回顧:
《銀河護衛隊》.太空奪寶喜劇,最絢爛的漫威電影
《銀河護衛隊2》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商業電影的乘勝追擊,將第一部中所有大受歡迎歡的元素,加倍加料地奉獻給觀眾。
懷舊金曲很受歡迎,第二部就開出一張更長的歌單,幾乎可以視為一部音樂喜劇。
勇度吹箭很受歡迎,第二部就讓這支穿雲箭飛個夠,由前作的驚鴻一瞥,變成一大段炫麗酷拽的動作戲。
毀滅者的耿直腦迴路笑話很受歡迎,第二部就讓這個兄貴說個夠,全片充斥著他槓鈴般的鬼畜笑聲。片尾五個彩蛋最好笑的還是第一個,勇度小弟練吹箭不慎扎到毀滅者,隨後發出餘音繞梁的靈魂慘叫。
乾脆麵不喜歡被別人叫浣熊的傲嬌很受歡迎,第二部就給了吃垃圾的小熊貓、三角臉的猴子,狐狸,寵物狗一連串精分綽號。
樹人格魯特很受歡迎,第二部就讓小樹人全程賣萌,極盡可愛之能事,順便周邊賣到爽。第一部彩蛋中,小樹苗在金曲中一邊跳舞一邊和毀滅者玩123木頭,賺足了觀眾的喜愛。第二部乾脆就將其搬到開場,放大成一整場序幕。
總之上次觀眾喜歡什麼,就給你什麼,加量不加價。
儘管這種投其所好的使勁很明顯,但也不意味著這部電影只是單純的升級複製,在影片形式和主題內容上,其實都和第一部有了很大的區別。
第二部更加弱化了劇情在影片中的地位,首部曲尚有團隊相逢摩擦融合的曲線與框架,能清晰捕捉到太空片,動作片,奪寶片的類型。而續集的劇情線索更加簡單,敘事呈現出兩個極端狀態,一是單元場景的視聽創意,二是人物的內心剖析。
動作戲-星際遊樂場嘉年華
序幕中團隊捕殺那隻克蘇魯式觸手怪的作戰,以小樹人的聽歌起舞為視角展開,這個場景有著很強的交互式現場感,比一般的3D電影更深地將觀眾抓入電影的時空裡。
隨後的幾場動作戲,土豪金星人遙控飛機追擊,乾脆麵在森林布下地雷蹦床,勇度在飛船中穿雲箭大收割,越獄組跳躍數十次空間的星際過山車,小隊在星球內部的射擊爆破,星爵和神爹的天神互毆,都帶著熱烈的遊樂場項目氣息,濃重的的電子遊戲感,仿佛是在一座樂園嘉年華中按照既定的路線,進入一個個設施環境,參與一個個活動。
電影中對遊樂場與遊戲最直接的引用,就是土豪金星人的遙控戰機。遠端操作平臺密集排列在大廳中,每個士兵如同玩家盯著屏幕,專注地摁著摁鈕,被擊毀後爆頭怒罵,場面完全復古了舊式遊戲廳。
操作平臺的界面和音效直接照搬了小蜜蜂,《復仇者聯盟》中神盾局天空艦的員工被鋼鐵俠抓包偷玩的也是這款遊戲。
最后土豪金星人只剩下一臺戰機還沒墜毀,所有人都圍在最後的玩家後面觀戰,最終也掛了之後,發出一片鄙視和嘲諷,更是熟悉的網吧氛圍。
這種虛擬實境的參與感,超高飽和的音樂、美術、聲光特效,是《銀河護衛隊2》帶來的新奇觀影體驗,時常會覺得這不太像是傳統的看電影。用影片中的場面描述,就像是那些踩到地雷蹦床的勇度手下,被拋上掛著碩大圓月的夜空,又譁啦啦地落回樹林,夢幻,刺激,童趣。
內心戲-銀河護衛隊補完計劃
而在敘述內容上,《銀河護衛隊2》其實非常內化,非常文藝片。
第二部將團隊裡各個角色的心理逐個剖析:星爵的幼年喪母,父愛缺席;卡魔拉和星雲的相殺相愛;毀滅者的喪妻之痛;乾脆麵偽裝成惡言相向的脆弱;勇度被組織放逐的落寞,對星爵的關懷深藏不表。
每個人都要追溯內心缺失的源頭,挖開創傷經歷一番痛楚,發現真實的願望,建立新的情感關係。最典型的就是星雲和卡魔拉又打輸了,突然大喊【我想要的是個姐姐】,不知道為何,一瞬間這個藍皮妹子有那麼點讓我想起火紅的明日香。
這簡直是銀河護衛隊補完計劃,要是按照EVA最後兩話的拍法,就是每個人坐在椅子上對著燈光鏡頭陳述往事,其他人圍著提問,意識流畫面、大號字幕穿插,然後當事人突然站起來,意識到自己可以走出陰影。最後大家在飛船裡彼此鼓掌,互道【Congratulation】……
當然這部漫威大片,用極為炫目和熱鬧的形式去完成了這些人物內心補完。盡皆過火的飛天遁地,盡皆癲狂的嬉笑怒罵,沒心沒肺的歡鬧氣氛下,飄著一層淡淡的失意,非常遵循小人物喜劇的基調: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以及珍惜眼前人。
第一部講述團隊的構建合作,第二部分而描繪了各人的性格情感,其實這兩部電影合起來,才是《銀河護衛隊》完整的起源故事,但是這樣的拆分,加快了系列的展開節奏,避免了通常起源電影容易出現的冗長失興,造就了兩部精彩紛呈的影片。
科幻世界觀-蓋亞理論下的希臘母題
就個人而言,《銀河護衛隊2》最為吸引之處還是大反派的設定,星爵他親爸是個球。
第一部的太空地圖中,私人最愛的就是礦區黑市,某個天神組被砍下的顱骨,像《變形金剛》裡宇宙大帝的頭一樣,成為天體。這在科學幻想中,屬於認為星球自身是一個生命體的蓋亞理論。或許導演也是所見略同,第二部將這個創意突出放大,將星爵的生父伊戈從星際貴族變成了又一個天神組,一個從星球到人體都是自己本身的生命體。
生命星球伊戈的設定,即宇宙中自主覺醒的一個能量意識,捕捉宇宙塵埃,聚形為星球,進而演化出山川樹木,直到出現最高等的生物分身-人。相當於《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自然神明艾娃,天上地下的各類猛獸,藍色土著納美星人,都是一個意識的同素異形體。
說起來,《銀河護衛隊》無論藍皮人還是蓋亞理論,都是《阿凡達》玩剩下的,也難怪卡魔拉老早就察覺到了陰謀,老娘可是跟潘多拉星球意識談笑風聲的人。
類似的還有《變形金剛》的塞伯坦,星球本身是一個巨型變形金剛-元始天尊,有核心意識矩陣,變形金剛種族體內的火種,都是一個埠。賽博把它們放出去,擁有個性,各自獨立思考學習,在適當的時候,返回矩陣,促成星球進化。
以及,這也和盤古開天地,死後身體各部位化成山川河流,水火風土,有異曲同工之處。宇宙天神組本就是包羅萬象的意淫,百科裡梵天奧丁耶和華如來克蘇魯外神什麼都有,看一半就能暈過去,給盤古大神加個遠房表親也不是說不過去。
伊戈這個天神作為電影中的大魔王,要做的自然一統天下,一統宇宙,而他的方式就是種馬行空,和各星球的妖言賤貨交配生子,以及和地球上一個好單純好不做作的姑娘生下了星爵。所以星爵他媽是真正意義上的睡了男神,日了天。星爵你以為你拒絕的是誰的愛,是一個天神的愛……
通過在各星球上植入分身,留下感應機關,通過繁殖後代,複製自身能量。屆時能量全開,觸發分身,同化各星球,伊戈希望以此達到融合宇宙各星球的目的。然而這頭宇宙大種馬的小蝌蚪質量卻迷之低下,只有一個遺傳了他的能力,在聽說第一部裡星爵手抓住力量原石不死的事跡後,這傢伙就趕緊跑來認親,和《星戰》系列同屬迪士尼的漫威,常有斷手梗的致敬,這回逮到這個銀河系父子故事,終於有機會說出那句【我是你爸爸】。
受益於設定,伊戈在炮灰與洗白盛行的漫威宇宙裡算是比較能記住的一個反派。這位大魔王也完全符合谷阿莫的總結,接來兒子之後就開始解釋來龍去脈,電影中的科幻設定,基本都是靠他的嘴說的,而且說著說著就停不住,連第一部裡星爵媽媽病死的腦瘤其實是他故意放的也給說了出來。
也就是星爵沒聽過《爸,我回來了》,不然開槍的時候就會怒唱:你殺我媽,這樣對嗎,幹嘛這樣……而《銀河護衛隊》這一支漫威大法的不同在於,索尼大法才是最高。殺母之仇,加上捏爆索尼隨身聽,促使星爵上演了希臘神話中弒神弒父的情節。
但是這個大魔王差點就成功的行動也說明了,生育才是種族戰鬥力,某些捏造出【繁殖癌】說辭將生育汙名化的特權享樂主義者,才是腦子裡被放了腫瘤。同胞不繁衍,才會被真正的繁殖癌所吞噬。電影中的宇宙各地湧起的泥巴狀同化物是藍色的,現實中的狀況是綠色,人家當然是不會原諒放過你的愚蠢。
80年代懷舊迷影
電影通過伊戈、大衛·哈塞爾霍夫,勇度,構建了星爵心中關於父親的三點一線。能力無邊卻冷漠無情的生父,自己想像的父親形象,真實生活中給予關懷也有缺點的養父。《霹靂遊俠》這個80年代的文化梗,融入了角色的情感層面,可以說比上一部的信息引用更為走心。
對於稍有點年紀的中國觀眾來說,這一次的迷影情結也不再陌生,很能引起共鳴。當年央視正大劇場播放過的《霹靂遊俠》,是最早接觸的一批美劇之一。大衛·哈塞爾霍夫扮演的麥克,紅光橫移的AI車基特,已經是暴露年齡的時代眼淚。
現在的公號推文,都會放上片中的插曲,我就放一個電影裡沒有的,《霹靂遊俠》的片頭BGM,動感酷炫的電子旋律一旦響起,仿佛基特就從地平線開來。不知道是《X戰警:天啟》那裡已經用過的原因,《銀河護衛隊2》放了一大盤懷舊金曲,居然沒有出現這支一代經典的曲子。
而在熒幕之外,在錄像廳裡攻略許多男生的史泰龍,也在《銀河護衛隊2》裡強勢客串,蘭博在80-90年代很多青少年的心中,正如同哈塞爾霍夫之於星爵童年那樣的存在。
史泰龍率領的守護者組織為勇度獻上的太空煙花葬禮,是整部影片最令人動容的場面,他們手捶心口的致敬動作,很像《進擊的巨人》裡的獻出心臟。其實最後天神大戰裡,星爵周身環繞巖石,組成超大型吃豆人的場面,還真有點像巨人的變身方式,估計導演沒看過這部神作。
不過勇度的犧牲,還是有點強行死的感覺,大可Happy ending。扮演勇度的演員是導演詹姆斯.古恩的童年偶像,長大後被追成的御用演員,多少有些迷弟加戲的嫌疑。
保守又玩嗨了的續集實驗
極端突出的奇觀單元場景,極為內化的人物心理剖析,劇情似乎有選擇性的薄弱。有別於傳統娛樂電影的觀感體驗,奇異的臨場感。某種程度上,《銀河護衛隊2》其實看起來有些實驗性質。但作為一部續集,一個龐大電影計劃中的一環,它又是非常機靈地在已經得到觀眾回饋的地方重點放大,持續刺激,保守也保守得特別極端。
這種失衡中平衡的微妙狀態,相當展現了導演的施展能力。詹姆斯.古恩在《銀河護衛隊2》裡的表現,就像一個玩嗨了的大孩子,連片尾字幕都有著密集的小心思,背景做成復古畫報的質地,附上搞怪跳舞,意猶未盡地插入了迄今最多的五個彩蛋(影院保潔估計有打人的心),可能有些觀眾沒注意到,最後一組字幕中,每一段職員表的打頭,起先寫的都是【I am Groot】,然後才恢復成正經的名字,小病毒式的閃現,把小樹人的賣點使用到了極致。
當然從常規商業電影的角度,第二部的極端化,還是讓影片整體性稍遜第一部,顯得玩過了火。但這無疑是第一部之後的3年以來,最有個性和趣味的一部漫威電影,屬於非常高級的爆米花電影。
基本上,《銀河護衛隊》這個系列已經是漫威宇宙的活力擔當,最強美術招牌,世界觀先鋒。其中有導演的才華,也有這個系列尚未與地球主線發生聯繫的自由度因素,詹姆斯.古恩也將繼續執掌第三部,成為漫威宇宙裡唯一一個完整執導過系列三部曲的導演。
不過在第三部上演之前,銀河護衛隊要先在《復仇者聯盟3》裡和復聯的地球組碰面。按照這個宇宙觀奇怪的科技樹,能進行空間跳躍,卻造不出一臺像樣的移動終端,星爵拿到一個300首歌容量的Zune播放器就能樂得沒邊,估計到時候碰頭地球團隊,鋼鐵俠只要送一臺蘋果,就能把星爵給收了。
其他漫威大法:
《鋼鐵俠》.漫威電影宇宙的奇點丨《奇異博士》.夏洛克與漢尼拔齊飛
隔壁DC大法:
《蝙蝠俠大戰超人》院線版丨導演剪輯版
X戰警全解:
狼叔三部曲:《金剛狼》1-2.戰爭與浪人丨《金剛狼3》.再見阿狼
正傳三部曲:X戰警丨X戰警2丨X戰警3
前傳三部曲:第一課丨未來昔日(上)、(下)丨天啟
時間線:《X 戰警》電影宇宙時間線,有關狼叔的日子
===往期回顧區===
近期影片:
記憶大師丨攻殼機動隊丨嫌疑人X的獻身丨金剛:骷髏島
速度與激情:第五部丨第七部丨第八部
ACG專題:
數碼寶貝:文化形象元素丨和田光司周年祭丨歌曲回憶指南
柯南劇場版:1-4丨5-7.巔峰三部曲丨8-10丨11-13丨14-20
FATE: Zero上丨ZERO下丨06FSN丨UBW
迪迦奧特曼:幻想創意丨特攝文化丨基督隱喻丨宗教戰爭丨克蘇魯
變形金剛之超能勇士:科幻文化、世界觀、主角、配角、群像
點擊片名,查閱往期文章:
金剛1933與2005丨長城丨羅曼蒂克消亡史
奧斯卡2017丨愛樂之城丨爆裂鼓手丨歡樂好聲音
西遊降魔篇丨伏妖篇丨仙劍奇俠傳丨後會無期
星戰:新希望丨俠盜一號丨太空旅客丨降臨
血戰鋼鋸嶺 丨 薩利機長丨 半場無戰事
想讓文章給更多的朋友看到,歡迎分享。想看我的更多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