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後,巴金才知道她的年齡:好的愛情,只在乎對象是你

2020-11-18 騰訊網

武仲謙去世後,朱自清發誓不再娶,可後來有了陳竹隱,名義上是為了孩子,實際上不過是因為愛情。

少年巴金,以「不婚」自居,到頭來陷入愛情,溫柔了半生。

有的人高冷,那是因為對象不是心愛之人,有的人不婚,那是因為沒遇上好的愛情。

一、所謂不婚,不過是人不對

巴金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見慣了大宅院裡的勾心鬥角,小小年紀便便厭倦婚姻。

留學歸來後,少年巴金,意氣風發,不少人想要給他介紹對象,他都以一條拒絕:我是不婚主義者。

在那個「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的年代,巴金的想法,無疑擊退了大多數佳人。後來,巴金的《家》出版,自此成名,追求他的女子如雨後春筍般,再度掀起狂潮。

即便如此,巴金依然不為所動。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活潑靈動的小讀者出現了。她喜歡巴金筆下的文字,喜歡巴金筆下的故事。

如果讀者粉絲可以按照追星等級來分,這位小讀者一定是最瘋狂的那一批。她堅持給巴金寫信,將滿腔熱情都裝在信裡,給巴金寄了過去。

小讀者的信,雖然有些稚嫩之處,但思想裡處處透露著獨特的視角,與巴金的想法不謀而合。很快,他們成了相處和諧的筆友。

不久之後,小讀者在給巴金寄去的信中,夾了一張照片,背後附上了一句話:

給我敬愛的先生留一個紀念

此時的巴金,只覺得照片上的姑娘,朝氣蓬勃有活力,不似文字裡透露出來的那般老成。

他萬萬沒先到,在不久的將來,正是這個小小女孩,不僅破了他不婚的堅持,更是成了他此生摯愛。

這個小讀者,便是蕭珊。

二、永遠愛你or 永遠相思

「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希望先生能答應我的請求。」

在一家咖啡館裡,他們終於從信中走向現實。

當天,巴金驚訝於蕭珊的氣質,蕭珊沉醉於巴金的坦途。一次會面,是為了以後更多的相遇。

此後, 蕭珊煩悶時,巴金會帶著她散心、划船、參加文學會。巴金生活遇上問題,蕭珊也會體貼詢問。

他們的相處,像闊別多年的好友,更像是情侶。

但是,一個中年,一個是花朵年紀,巴金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坎。

於是,當蕭珊滿懷試探,告訴巴金自己被逼嫁人之時,巴金沒有給出任何回復。因為他不敢,不敢給出任何承諾。

一直以來,巴金和蕭珊相處,不問其家世,不問其年齡,甚至其他任何個人信息,只要蕭珊不說,他就不問。

因為在巴金眼中,他現在相處舒服的、喜歡的就是眼前的蕭珊,與其他一切都無關。

可是,在蕭珊看來,巴金沉默的行為,等同於一句「不喜歡」,她再也忍不住,哭著跑了出去。

蕭珊這一哭,巴金的心也徹底慌了,他追了出去,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不是不喜歡你,而是害怕你太小,看不清楚自己的心。

這一天,巴金許下承諾,等到蕭珊讀完書,若還想和巴金在一起,那他們便在一起。

對著蕭珊,巴金給了她選擇權,但是對自己,巴金早已沒了退路:

"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是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

三、因為你,不懼死亡

在各種求學、工作、戰亂的日子裡,他們有過許多次的分別,時間或長或短,有時候甚至連書信都無法送達,但他們的心從未走散。

一場簡單飯局,有蕭珊有巴金,還有蕭珊的母親,就算是訂婚了。

雖然簡陋,但兩人都十分開心,因為訂婚的對象是對的人。

8年細水長流的愛情長跑後,兩人正式結為夫妻,沒有新家具、沒有新被,也沒有新衣,向親友們印發了旅行結婚的通知後,他們就進入了自己的小日子。

這大概是民國最簡陋的訂婚與結婚,但後來的結果證明,這也是最幸福、最令人羨慕的一對佳人。

他們的婚後生活,沒有被雞毛蒜皮淹沒,更沒有因為柴米油鹽而產生矛盾。蕭珊,依舊是那個善解人意的活潑女子,巴金依舊是那個非蕭珊不可的大哥哥。

1960年,蕭珊患上直腸癌,在手術後的第五天去世。

此刻的巴金,正在接受改造,在一通電話中失去了最愛的人。

曾經,沒有蕭珊時,他厭倦婚姻與愛情,遇上蕭珊之後,他感恩自己不曾草草結婚。

在《病中集》中,巴金如此寫到:

"想到死亡,我並不害怕,我只能滿懷著留戀的感情。"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巴金把蕭珊的骨灰放在床頭,日日陪伴,夜夜聊天。

有人說,這是一種病態的思念,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男人最深刻、最簡單的思念。

有一次,巴金遇上蕭珊的表妹,才從她口中得知妻子的具體年齡。

在別人看來,這或許是身為人夫的不負責,但在巴金和蕭珊的世界裡,這些不過是外界附加的條條框框,與他們的愛情無關。

相關焦點

  • 98歲楊振寧與妻子翁帆近照曝光,好的愛情,不在乎年齡
    鏡頭下的楊振寧依然神採奕奕,身邊的夫人翁帆已經44歲了,人們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樣子,有人說她身材沒有以前好了,皮膚也沒有以前光澤了,人總是會慢慢隨著歲月變老。年齡上的差別,讓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總是受到外界各種各樣的評論。
  • 巴金:在芸芸眾生裡做一個普通人
    ,大學5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巴金的兒子。畢業分配時,很多人為子女能分到一個好單位四處託關係,但巴金堅決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一幹20多年,照樣是沒幾個人知道他的父親是「人民作家」巴金。 巴金90歲生日,時任上海市政協主席的陳鐵迪登門拜訪,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屬下李小棠也在,好奇地問:「你怎麼也來了?」 這時有人告訴她:小棠是巴金的兒子。
  • 巴金:在芸芸眾生裡做一個普通人 | 家風
    巴金的這句名言,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的子女後代一直都踐行的座右銘和家訓。▲ 1988年,巴金與小孫女暄暄巴金和妻子蕭珊有兩個孩子,女兒李小林和兒子李小棠。兩個孩子自幼受父親影響,都非常熱愛文學,成年後也都從事文學工作,在各自領域裡成就卓著。
  • 愛情的開場大都千篇一律、你儂我儂,真正考驗人的是愛情的謝幕
    #愛情#巴金與蕭珊相差13歲的年齡差,巴金認識蕭珊的那年她才十幾歲,結婚那年,巴金40歲,而蕭珊才27歲。在沒有遇到蕭珊前,巴金是一名獨身主義者,不相信愛情,也不期待愛情。蕭珊的出現後,他徹底改變了巴金,與她結婚生子,並兒女成群。其實,人啊!不是不愛,只是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而已。
  • 巴金 | 最美的愛情,是你離開後我仍念念不忘
    她託人買了四隻玻璃杯開始組織我們的小家庭。她陪著我經歷了各種艱苦生活。在抗日戰爭緊張的時期,我們一起在日軍進城以前十多個小時逃離廣州,我們從廣東到廣西,從昆明到桂林,從金華到溫州,我們分散了,又重見,相見後又別離。
  • 巴金和蕭山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浪漫,更是一段傳奇!
    中國的文壇有這麼幾位大家,其中有一位巴金先生,他的《家》《春秋》,那是咱們文壇上名噪一時的著名作品,這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小說,啟蒙讀物。內容也比較複雜,比較早開始看成人世界的情感糾葛。巴金的夫人,都知道,叫蕭山。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呢是非常的動人,咱們就從故事的開始講起吧!在認識巴金的時候,蕭珊只有十幾歲,還是個中學生 ,那時還不叫蕭山叫陳蘊珍。
  • 巴金與蕭珊: 最後的深情,是守著你的骨灰過餘生
    像那個年代許多熱血但迷惘的年輕人一樣,《家》的出現點燃了蕭珊追求愛情與自由的信念。於是,她像一隻迷途中的羔羊一樣,鼓起勇氣給巴金寫信。由於有著13歲的差距,每次給蕭珊回信,巴金總是稱她為「我的小友」。在巴金的眼裡,蕭珊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這個小女生不過是千萬個給他寫信的讀者中的一員。此時的巴金不知道,雖然他將蕭珊定義為普通的讀者,但蕭珊的眼裡卻只有巴金。
  • 歷史 巴金的《家》與家
    兩兄弟相見甚歡,手足之情並未削弱,但巴金感覺兩人思想的差異「卻更加顯著了」,哥哥「完全變成了舊社會中一位誠實的紳士」。那時的巴金並不知道,此時的大哥,正很吃力地維持著這個龐大的家族。不知是出於好面子還是怕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弟失望,李堯枚也從不讓巴金知道家裡日漸窘迫的經濟狀況。
  • 尋找巴金的黛莉
    趙從平欣然拉下那扇一米來寬的卷閘門,貼著地皮上好鎖子。二人驅車而去。車上,老趙與我調笑道:咋,巴金早就去世了,你還想找到這位小姐啊?你也不算算,信裡說過趙黛莉17歲,該是1920年生人,活到現在就得90啦!你上哪兒找去?我鄭重地說:試試看。我強烈地關切,一位頻頻與巴金通信,嚮往著革命鬥爭生活的新女性,她那人生命運後來將會怎樣?她還好嗎?
  • 鍾楚紅: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見證了她和朱家鼎的愛情
    但我又想,如果鍾楚紅不息影,那麼,這世間,是不是就沒有這樣一個愛情的傳說了?有一句廣告詞大家一定聽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那個時候,他是廣告才子,正當風華正茂;而她,則是人人皆知的女神。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個人毫無疑問的相愛了。03 雙向奔赴的愛情才最有意義,為愛息影有這樣一句話,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為了愛情,鍾楚紅放棄了鍾愛的演繹事業。
  • 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愛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愛
    下午我睡得正香的時候被一陣電話鈴聲給吵醒,我拿起手機一看是我的髮小小勇,接通後聽到他說話的聲音有點傷心,感覺不對勁。就問怎麼了,有事你就說,他只說了句想喝酒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問他在哪,我馬上去找你,他告訴我在以前常去的餐館。我放下手機,穿了件外套就出門了。
  • 《其實並不在乎你》:怎麼辦,結婚對象不是最喜歡的人
    潛水半年,先來表演一個謝罪wink—— 放一張我上一篇劇評中的截圖,你就知道我今天又要聊什麼了。一方面在督促你趕快結婚,一方面卻又將婚後各種隱性危機放大給你看。 《其實並不在乎你》反映了相當諷刺的婚後現實。它的情節發展堪稱刺激,但內容並不空洞,人物設定也十分飽滿。 觀眾們最心疼的渡邊涼太,體貼善良又居家,當妻子因為節食瘦到婚戒套不住手指,涼太的反應是
  • 這個節目復活了鄧麗君,22年後再唱《我只在乎你》,看哭所有人……
    燈光亮起,舞臺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活靈活現的鄧麗君,她深情演唱一曲日語版的《我只在乎你》,仿佛時光穿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鄧麗君剛出現的時候,底下的主持人和嘉賓就被震撼到了,忍不住眼含淚水,要知道,鄧麗君是那個年代的亞洲偶像,超級巨星。在日本更是破天荒紅到爆炸。
  • 《我只在乎你》——鄧麗君的告白宣言
    這首在日本樂壇上影響深遠、被奉為經典的日文歌曲,國語版就是我們熟悉的《我只在乎你》,在華人世界堪稱家喻戶曉,可以媲美《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流行程度絲毫不輸前者。鄧麗君用她情真意切、委婉動人的歌喉,道出我們對愛情的執著。人生幾許?知己幾何?這支歌曲告訴我們答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想知道女人是否在乎你?冷落她幾天就知道了
    懂得進退才是真正的戀愛達人,尤其是在兩個人的關係還沒有確定的時候,或許此時彼此之間正處於一個曖昧的關係,但是作為男人總是很想要知道女人對他的心意,因為只有得知女人也喜歡他們的時候才能更加確定的表明自己的喜歡。此時如果想要知道女生究竟是什麼樣的態度,不如就先在微信上面冷落她幾天試一試。
  •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在乎你的「過去」,真的
    有些人在談戀愛時,會很看重對方的過去,他會問你談過幾段戀愛,會問你的感情狀況,如果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部分,可能就不會和你繼續了。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愛,才會在乎這些已經過去的事情,真正愛你的人,只會在乎現在和你在一起的日子,以及和你的未來,他絕不會在乎你的過去。
  • 王志飛、張定涵伉儷情深,精彩演繹「巴金」愛情故事
    音樂劇背景絢爛多彩,主要以梁祝的唯美愛情故事貫穿全劇,通過家國情感和角色之間的情感映襯出了梁祝愛情以外的情感抉擇,是《梁祝》對本次音樂劇做出了最好的詮釋。一念一生,唯愛永恆,沒錯,歷朝歷代對於愛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早在1959年,18歲的俞麗拿就通過小提琴獨奏譜寫了一曲中西結合的《梁祝》,這一奏便成永恆,便成經典。
  • 下輩子你還想嫁給現在的老公嗎?經歷過生死才知道什麼最重要。
    一開始我也單純認為這只是簡單的一眼鍾情,看到後面才明白,有些人註定生生世世都會在一起,無論身處何方,總會相遇相愛,成為你生命中的伴侶。而正和知道亞紀子的靈魂已經坐上了黃泉車,卻不顧一切要找回亞紀子,精彩而感動,死神所說的黃泉是中轉站,或許是兩人經歷過磨難後依舊是那麼堅定的在一起,或許那才是愛情最美的終點。因為愛情,年齡或許變得不值一提,愛情是美好的,相信真愛的力量。正是應了那句話: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所愛隔黃泉,黃泉能通車。
  • 王祖藍因妻子患抑鬱症退出娛樂圈:這才是真正在乎你的男人!
    妻子患病住院後,王祖藍十分心疼,覺得是自己對老婆關心不夠才讓她得病。為了陪妻子,他離開了熱愛的舞臺,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再接拍新的電影、電視劇。錢賺少了,人氣也下滑了,但他從沒後悔過,畢竟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 她追偶像追了10多年,27歲終嫁給他,婚後遭遇坎坷,得腸癌去世
    相比之下,現在的迷妹實在太沒心機了,在機場拍個照握個手吃個早飯就覺得心滿意足,看看陳蘊珍,人家是做大事的姑娘,知道要完全獲得偶像的心,自己必須要修煉,要進步,要獲得和偶像平等對話的能力。1938年10月18日,日軍進攻廣州,巴金帶著陳蘊珍和文化出版社廣州分社的同行,一起急忙包木船去桂林,十多個小時後,廣州就陷入敵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