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o die, and you to live.
Which is better God only knows."
——《 Apology of Socrates》
「我走向死亡,你們活著,
但究竟哪一個更好,唯有上帝知道"
——《蘇格拉底的申辯》
**
豆瓣9.2分的12集網劇《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原著《長夜難明》。劇和文,皆令人意難平,哭其絕望,笑他痴狂,怒其不公,嘆他悽涼。
**
紫金陳其人,《隱秘的角落》中的少年殺人犯朱朝陽,《沉默的真相》中年輕的江陽,都有他的影子。9歲父母離異,父親再娶後生了妹妹,做生意發家,很少聯絡他。母子生活拮据,居住環境陰暗,使得紫金陳變得敏感自卑內向寡言。
象許多經歷坎坷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家一樣,現實生活的磨礪與挫折,社會底層的殘酷與掙扎,帶給他深刻,犀利,又略顯暗黑的視角。而他筆下的角色,帶著小人物的煙火氣,市井氣,與真實的喜怒哀樂。
其社會派推理三部曲《無證之罪》《壞小孩》《長夜難明》,懸疑推理完全服務於對社會問題的批判與對人性的揭露。文筆簡平,幾乎等於白描,絕少環境描寫及人物刻畫,但他的作品基本都是情節奇詭,故事曲折,因此低密度直白的文字反而更易於閱讀,情節流暢,節奏緊湊,毫不拖泥帶水。而電視劇的表現形式彌補了他文筆的不足,換句話說,他的作品更適合於二次創作。
從《無證之罪》到《隱秘的角落》再到這部《沉默的真相》,劇的質量一部比一部好,編劇與演員的水準也不斷提升。可以說《沉默的真相》是他最好的作品的最好呈現,沒有之一,相當值得一看。
**
社會派與其他流派的推理小說不同之處,在於「動機」。本格派的問題是「誰」,「如何」殺人犯罪? 挑戰的是讀者的邏輯與智商。 而社會派則問「為什麼」犯罪?通過探尋故事的起源,與人物背後的因果,折射出社會問題,與人性複雜。
作為一部非硬核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確實沒有什麼懸念。聰明的同學,故事未過一半,甚至開頭就已經猜到兇手是誰,但是整個故事圍繞的問題是「為什麼 」。
三線平行蒙太奇敘事的方式,極其巧妙地把侯貴平,江陽,與嚴良三個不同時空不同人物的探索連接共情起來。直接用平行鏡頭將這種連接的張力發揮到極致。將這場跨越10年的尋求正義的接力賽,生動立體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支教法律系大學生侯貴平發現班上女生被性侵自殺,為其申冤而揭露更深的罪惡,因掌握一張神秘人物的照片和受害者名單而被謀殺汙名;新任地方檢察官江陽出於人情,著手調查侯貴平案,歷經10年,最終身敗名裂,妻離子散,身患絕症;而江陽的屍體詭異地出現在公眾面前,神秘信件與照片碎片不斷被公之於眾,神探嚴良抽絲剝繭,復原江陽生前種種,同時洗雪侯貴平的冤魂。但對於嚴良最大的挑戰是,「為什麼」?那些原本身處黑暗中的人們,最終卻選擇,以如此慘烈決絕的方式,共同站在太陽之下。
大家都說這部作品「黑暗」,但本人覺得,與其說黑暗,不如說它呈現了,從黑暗到光明之間,那層層疊疊,不同深淺的,人性灰色。
這部劇是關於一群普通人的故事。侯貴平去支教,不是出於大公無私的奉獻,而是為了免試保研。江陽並不是一開始就義薄雲天,他精心計算著自己的前途,考了小城的檢察官,挑選副檢察長的漂亮女兒談對象,面對侯貴平冤案的第一時間就意圖推脫,最終答應接受完全是為了討好女友吳愛可。李靜在侯貴平去世後,有了新男友,便把所有侯貴平的物品都轉交給了江陽,不久就投入了老師張超的懷抱。張超因為愛情的自私,而選擇對侯貴平的冤案保持沉默,阻止江陽求助李靜,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律師證不敢得罪大人物,而誘騙江陽籤下認罪書,最終導致江陽被判刑,身敗名裂。吳愛可看似單純正直,一開始逼著江陽接手侯貴平案,然而遭遇阻力後迅速退縮,遵從父親與江陽劃清界限,最後做了高檢,嫁給了同辦公室的國慶。吳檢,則在侯貴平上訪三次,提交重要證據之時,因為懼怕照片上的市級領導,而不敢出頭立案,甚至一直將重要證據壓在手裡,面對侯貴平被殺,江陽等人孤軍作戰,身臨險境,蒙冤受屈,一直保持緘默,甚至一手拆散江陽與吳愛可。
即便是「鐵哥們」刑警朱偉與法醫陳明章,也有著各自的目的與考量。朱偉和李建國早有嫌隙,一直想要辦他。陳明章在結局之前,一直都是劇中最聰明,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一個。他用1000塊錢來測試江陽的誠意,同時也警告了江陽打開侯貴平屍檢報告的後果。他明知道李建國偽造屍檢報告,但他沒有選擇上報,而是暗自準備了一份真實的報告,為自己的清白做了備份。
這些深深淺淺的灰色,是人們在殘酷生存現實中的本能和保護色,人們害怕暴露出自己的本色,被黑暗吞噬,被現實淘汰。但也正是這灰色,為黑暗提供了最好的滋養與保護。
江陽,這一路走來,也並非一直勇往直前,而是走走停停,進進退退。第一次退縮是李靜開始請求調查翻案,第二次退縮是得知有人篡改了屍檢報告,他隱約意識到案件背景的複雜,眼前兩條路的選擇,一條是在老丈人的提攜下,仕途愛情一片光明前程,另一條則是牽扯進地方複雜勢力,得不到半點好處反而惹得一身麻煩。第三次退縮,是靠吳檢的面子勉強立案,卻被公安局長和李建國一起求情,一直支持自己的女友也開始動搖,甚至疏遠。「平康白雪」朱偉的加入,燃起了他的希望和熱情。而接下來遭遇了嫌疑人被滅口,證人被殺,證據被毀,孩子被綁架威脅,自己被誣陷,身陷囹圄,身敗名裂。。。每一刻他都在問自己,「付出這麼多,值得嗎?」
正如小說中描寫的,開始追查案子,只是出於同學間的情誼,女友吳愛可的「強迫」。後來是朱偉陳明章的鼓勵。再後來,則是上了發條的齒輪,已經做了那麼多工作,不想付出的一切付之東流。象一輛已經駛上高速公路的車,不得已地前進著。
而吳檢最終拿出雪藏了十年的,侯貴平生前提供的證據信封,是壓倒江陽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10年前,是吳檢的女兒吳愛可,逼著江陽接手侯貴平案,當時吳檢已經知情,卻置侯貴平的死於不顧,也從未和江陽坦呈手裡的證據,還裝模做樣地幫江陽找關係立案。明明知道江陽和朱偉在10年中受盡屈辱和打擊,誣陷和謀害,卻仍舊冷漠殘忍地保持沉默。
10年後,第一個提出翻案請求的李靜,愛情美滿,婚姻幸福;第一個發現侯貴平屍檢疑點的張超,事業愛情財富名譽成就圓滿;第一個接受侯貴平上訪拿到證據的吳檢,已經升至省級檢察院高官,並且榮獲全國優秀檢察官的榮譽;第一個堅持要為侯貴平翻案的吳愛可,升至高檢,婚姻美滿,風雨不侵;第一個檢查出侯貴平真實死因的法醫陳明章,商場得意,賺得盆滿缽滿。。。他們不是黑暗罪惡的敵人,他們是江陽的愛人,朋友,恩師,領導。而10年後的江陽,卻失去了愛情,婚姻,事業,名譽,財產,自由,甚至尊嚴。10年來,黑暗並沒有擊敗他,卻是這些虛偽,懦弱,自私的灰色,將他拖入泥沼,甚至推入陷阱,最終擊倒了他。這,就是江陽最後痛哭失聲,最終吐血病發的根本誘因。他哭的不是錢包,他哭的是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哭的是自己丟失的,再也找不回來的人生。
而這些灰色的人們,是和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勤勉地設計著前途,謹小慎微地避開陷阱,被動軟弱,又不乏私心地,維持著內心的底線,他們經歷了漫長的十年,青春,正義,愛情,理想,勇氣,慢慢地被人性之惡,系統之惡,甚至是時光之惡,稀釋,淡化,壓抑,絞殺。人們包括江陽自己都知道,要公開真相,懲罰罪惡,是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人們或選擇成為這個惡的體制的一部分;或者明哲保身,保持沉默;或者選擇逃避,選擇遺忘;或者,以沉默保護內心那小小的善良火種,在黑暗中尋找相似的光亮。在伸手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摸索著,拉起手前行。那勇敢的,在即將被黑暗吞噬的瞬間,點燃自己如炬火,喚醒沉默的火種,星星燎原,最終光明戰勝黑暗。
《沉默的真相》不免壓抑悲傷,充滿難以突破的黑暗與複雜的人性。然而貫穿整個故事的,是普通人從麻木到驚醒,從軟弱到堅強,從自私到無我,從灰色隱藏到曝露本色的過程。
有影評將此片與《The life of David Gale》(大衛.戈爾的一生)中的殉道精神,《Spotlight》(聚焦)中的職業精神相比。但本人覺得都不甚貼切。因為劇中這些普通人並無宗教與政見,也沒有媒體的利刃與能量,他們唯一僅存的,是一顆簡單的「良心」。儘管電視劇試圖升華到檢察官與警察的職業操守,法律人的職業信仰的高度,但是那都不是人的自然屬性,並不能真正強大到足以支撐10年的荊棘之路,和以身赴死,服刑的沉重抉擇。
恰如「The Dark Knight Rises」中的臺詞所言,「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這些普通人,儘管曾經自私,曾經麻木,曾經軟弱,曾經充滿「現實智慧」地在光明正義與黑暗罪惡間玩灰色生存遊戲,但是最終,當江陽決定以生命點燃爆破真相,他們沉默的歲月靜好被打破,那些被黑暗灰燼覆蓋的火種被獵獵點燃。世俗在沉默中嘆息,理想從沉默中覺醒。他們並不是任何人的英雄,他們也並非為任何信仰殉道,他們只是最終選擇忠實於自己。
**
儘管最大程度地還原忠實於原著,但電視劇仍難免有一些遺憾。最大的遺憾,也是紫金陳提出的唯一意見。小說在江陽死去那個夜晚,平行展示了每個人的生活鏡頭:
「3月1日晚上,江陽。。。回到房子後,他準備了一番,然後關上燈,把脖子伸進了設備上的繩圈,按下設備的遙控開關後,把開關直接擲出了窗外。他閉上眼睛,咬緊牙齒,握緊了拳頭,繩子在縮緊。
離房子很遠的地方,陳明章和朱偉望著燈熄滅了後,站在原地,等了很久很久,燈再也沒有亮過。朱偉一言不發掉頭離去,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陳明章嘆了口氣,坐上他的奔馳車,駛向了酒吧。
張超躺在北京的酒店裡,睜眼望著天花板,就這樣看了一夜。
李靜在家裡,翻看著這幾個月江陽,張超拍的照片,無聲流淚。
郭紅霞在平康家中,哄睡了孩子,獨身坐在客廳,茫然看了一晚的電視,直到電視機裡出現了雪花,她也沒有換過臺。」
電視劇裡沒有表現這個鏡頭。而實際上,這個鏡頭,正是故事的點睛之筆:
一群普通人,平常生活,沒有煽情和大波瀾,也沒有豪情壯語和生離死別,生命就這樣,靜靜流逝,而每個人最終,從灰色的陰影中走出來,在陽光下,呈現出自己真實的顏色。
喜歡就點個讚!
歡迎轉發朋友圈和微信群,原創內容公號,轉載須經授權!
長按二維碼 關注食色小饕餮美食八卦
往期推薦:
三生三世,喝出曠世美顏之櫻花桃膠銀耳羹
臭美吃貨有救了!好吃不胖的夜宵和零食!
永遠吃不膩!小紅書推薦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之一:Phở
美人「養骨術」
教你90分鐘做出鮮香柔軟的韭菜盒子!
雨添新綠萬點紅 ----豆沙綠豆糕
青春泉之秘--- 膳補卵巢食養身
一步到位法!90分鐘吃上白胖包子!
四大秘訣!新手也能做出完美饅頭!
媽媽做的,世界上最好吃的Cupcake!
玩轉健康食色- 七彩天然蔬果粉
忙?懶?挑?三款「豬食飯「拯救你!
兩道創意醬牛肉!灰姑娘秒變Party女皇!
給老爸的一碗湯 ---鴨血粉絲湯
曲奇秘方全攻略(上)牛油曲奇
曲奇秘方全攻略(下)個性花式曲奇
平淡生活的盛宴 - 米其林滋味的家常菜
BBQ點兒新鮮的!創意燒烤第一波
一辣穿腸!創意燒烤第二波
黃瓜涼麵,翡翠涼粉
不一樣的月餅(I) - 芒果酥
不一樣的月餅(II) - 西瓜酥
不一樣的月餅(III) - 玫瑰鮮花酥
頭疼老媽系列- 娃的午餐盒(I)
娃的午餐盒(II) 9種國際風味午餐
娃的午餐盒(III) 不一樣的中餐
不一樣的火雞不一樣的派
麻辣毛肚鴨血旺
酸湯肥牛
年貨系列 I - 燻臘肉,臘雞腿,川味香腸
Party 系列之頭盤 (I) - 5款特色魔鬼蛋
秘制「饞嘴蛙」
年貨系列 II - 綠茶紅豆年糕,紫薯椰汁年糕
年貨系列 III - 紅糖餈粑,年糕春卷
【Party 系列】II - 6款不一樣的聖誕餅乾
【Party 系列】 III - 3款中式下酒菜
【老媽系列】最簡單的酸菜
Party 系列 IV - 雞鴨魚肉
【蛋糕系列】Bundt Cake
【年菜系列】1花好月圓百合砂鍋
【年菜系列】2 紅燒萬三蹄
【美容養顏】固元膏
【年菜系列】3 八寶葫蘆烤鴨
【年菜系列】4 甜鹹兩味八寶飯
玫瑰紅心湯圓與熊貓黑芝麻湯圓
【簡單粗暴系列】I. 特色香辣烤豬蹄
【蛋糕系列】3D萌犬蛋糕
雲南涼米線
快手風味牛肉乾
【食評系列】SEIZA 星座日料
【蛋糕系列】鮮花數字黑森林蛋糕
【八卦食評】Botanist 與綠色朋友圈
五彩開運棒棒粽/紅燒肉方粽
【八卦食評】海底撈vs.小龍坎
羊肚兩吃: 紅油羊肚/咖喱羊肚
【八卦食評】黑桑炸物 Mr. Black
綠茶玫瑰酥/玫瑰金沙酥
香串串,串串香
【八卦食評】工人階級食堂 Popina Canteen
【麵包系列】龍貓擠擠麵包/小熊擠擠麵包
安夏六味乳鴿
【八卦食評】不一樣的早茶「福滿樓」
金陵十二釵廣式,紅絲絨榴槤酥
中西合璧「烤三鳥」Turdugeon
烤三派 (南瓜,蘋果,核桃)
【八卦食評】溫哥華粵菜三劍客
【三秋糕】
【八卦食評】新知故友. 四季紫杉海鮮
【蛋糕系列】梅花蛋糕
水晶花朵湯圓
【影評系列】為何我們看不懂【寄生蟲】?
【蛋糕系列】臺灣古早蛋糕
【生活八卦】全球疫情,中國和美加哪裡更安全?
【文藝八卦】為何中國人拍不出【寄生蟲】?
【蛋糕系列】不一樣的紅色天鵝絨蛋糕
【生活八卦】疫情911無人看到的「第二架飛機」
【蛋糕系列】魔法杯子蛋糕/義大利奶油霜
【影評系列】「The Platform」《 飢餓站臺》
清明艾草豆沙青團
蟹粉小籠湯包
冰花煎餃
油條!油條!
青菜饅頭/素包子
胖大媽的煎餅果子
牛俐酥/上海糖糕
【蛋糕系列】蜂鳥蛋糕
千層蔥油餅
【蛋糕系列】奶酪芒果慕斯蛋糕
【生活八卦】重新定義的世界,無處安放的「屁股」
【影評系列】昏迷的世界----科幻片【異界】
【麵包系列】煉乳奶酥蔓越莓椰蓉包/抹茶紅豆奶酥吐司
阿大蔥油餅
外婆滷溏心蛋
【影評系列】「老而不死的前浪」- 「致命女人」「伊芙」的「大小謊言」
【麵包系列】北海道中種冷發酵豹紋吐司
新疆羊肉三吃
【影評八卦】薇拉的時尚
改良蔥香千層餅
【蛋糕系列】少女剪影漸變玫瑰裱花蛋糕
解密上海生煎包
臺式鹽酥雞
【夏果系列】水果三明治
【影評時事】隱秘的角落與BLM
【異國風味】韓式炸雞/韓式部隊鍋
【夏花系列】鮮花冰淇淋
【異國風味】Shake Shack "Shroom" 蘑菇漢堡
【麵包系列】原創草莓可可/熊貓抹茶吐司
【影評八卦】「三十而已」 之中國階級圖鑑
【影評八卦】「三十而已」 之女人的成長
【異國風味】冰盒壽司/方塊壽司
【麵包系列】黑鑽咖啡奶酥/綠鑽奶酥紅豆蛋糕吐司
【香辣系列】紫蘇辣椒醬(口水蛙/煎鱈魚/小龍蝦)
【影評八卦】渺小生命的選擇 - 評「八佰」
【異國風味】不一樣的Pizza
【影評系列】「標準之外」與」最好的還未到來」
【月餅系列】廣式玫瑰桂香九仁月餅
【月餅系列】蘇式四味
【月餅系列】上海鮮肉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