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繩結藝術,幾乎凡有華人之地,都可以看到「中國結」。特別是在喜慶的日子裡,富麗多姿的「中國結」藝術,把中國人的生活裝點得喜氣洋洋。有人說,它已經像龍、長城、黃河一樣成為代表中華民族的符號。
文 | 戴維 攝影 | 朱丹陽
十多年前,美國紐約,大雪紛飛。
有朋友送給在紐約陪家人的曾伊蒂一盒中國茶,盒子上有一個漂亮的中國結。這個結勾起了曾伊蒂做手工的念頭。
她跑遍紐約的書店,最後在一家臺灣人開的店裡買到四本中國結教材。那段自學中國結的日子,也是曾伊蒂記憶中的美好時光。
曾伊蒂至今記得,那時紐約手工店的東西很多,也有一些中國結的繩子賣,可是很貴,五號線差不多一美元一米,「我們大多數材料從國內帶過去,一部分是從杭州環北小商品市場買的。」
後來,曾伊蒂回到故鄉杭州,把編織中國結的愛好也帶了回來。
如今,曾伊蒂已是國內結藝界大腕級人物,她創立的中國結藝網有56萬粉絲,每年舉辦全國性的邀請展,還和海峽對岸的繩結高手切磋。
曾伊蒂家古色古香,客廳、書房、臥室都掛著她自己設計自己編的中國結。
除了傳統掛件,曾伊蒂身上佩戴的玉也是她自己打的繩結,玻璃櫥窗裡擺放著她歷年編織的立體編織品:藍色的QQ企鵝,長脖子的恐龍,滾圓的南瓜——這些也都是中國結。
「每天一睜眼,我就看到了中國結,它好像是有生命的,我一刻都離不開它。」曾伊蒂這樣形容自己對中國結十年如一日的痴愛。
▼
曾伊蒂的中國結作品
中國結本來是差點就失傳了,多虧了一個叫陳夏生的人。上世紀70年代,陳夏生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工作。她用相機拍了很多國畫上仕女的裙褶腰帶,器皿和樂器上的繩結裝飾,還向一位故宮的老技工王振楷學習編結。
這樣,她最後總結出14種基本結的編織法,還將種類繁多、沒有統一名稱的各式編結定名為『中國結』。陳夏生出了好幾本書,反響很大,中國結的熱潮就慢慢傳播開來了。
中國結的歷史雖然源遠流長,但因為繩結易腐爛,保存下來幾乎不可能。看古裝劇時,曾伊蒂常常會注意裡面男主人公玉佩、荷包上的流蘇,宮女頭上的結飾:
在曾伊蒂看來,古人很有生活情趣,逢年過節都會親手編一個中國結送人。
「比如祝壽,就編一個壽桃啊仙鶴啊,結婚編一個喜字或百年好合,喬遷之喜編一個孔雀開屏,端午節編一個粽子或五彩手環。你看《紅樓夢》裡的鶯兒巧結梅花絡,就講到了古人怎樣為一塊玉佩打絡子,那個配色也有講究,是金線配黑珠兒線,鮮豔又不失典雅。」
中國結雖然是傳統的東西,但它是貴族女紅的一部分,不像剪紙那樣可以找到一個世代繼承的家族、村落。日本人、韓國人都到中國來學中國結,但中國結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困難重重。
....
{ 工具篇 }
學習編結,有一根繩子就可以開始。不過你要編更多更好的結飾,那麼認識和配置一些編結的工具和材料就很有必要了。
以下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定位板,珠針,剪刀,鉗子,鑷子,尺,打火機,大眼針,熱熔槍,針線,強力膠……
還有各種線材。
▲ 斜紋線一般有一號到七號,數字越小線越粗。一號較粗,七號較細。其中五號線,四號線是最常用的。五號比較細一點,初學者用五號線來當練習比較合適。五號線適合編小結飾,手鍊等。四號線適合編中大型結飾。
▲ 玉線,有的地方也稱跑馬線。有A,B,C,D之分,A-D就是從細到粗。市面上常見的是A玉線,一般編手鍊用得比較多,也有人稱筒裝A玉線為72號線。
▲ 流蘇線(利安線):用於做掛飾下面的流蘇。流蘇線粗細跟A玉線差不多,較柔軟,好的流蘇線比較有墜性。
其他還有扁線、蛇腹線(8字線)、曼波線、日本線、金蔥線等。
以上各種材料要靠平時一點點收集,不要到要用時再找,那是很不方便的。最容易得到的定位板是泡沫板,也可以用軟木板來當。
再補充一個,就是止血鉗,喜歡編斜卷結的朋友,這可是個好幫手。用一根寬帶子套在它上面,它可以代替牙齒咬住軸線,很好用。
以上工具,線材,配件淘寶店都可以買到,自己去搜一下,比較一下品質和價格。
還可以自己做一些收納盒,曾伊蒂曾用一隻比較大的茶葉盒子做了個玉線餘線收納盒。這樣線不會亂,用起來也挺方便的。
....
{ 教程篇 }
幸運手環是最簡單的編法。這個結叫平結,只要掌握兩種:一個是單向平結,一個是做拉伸扣的雙向平結。只要把平結學會了,手鍊就學會了。
第一步 準備:定位板,珠針,剪刀,打火機,紅色5號線。
第二步 把兩根線放在中間,空出10釐米,拿針固定。
第三步 繞線,先把左線壓在軸上面。
第四步 右線壓左線,右線從下面走,從圈子裡拉出來,拉緊。一直重複這個步驟,編到適合手腕的長度。以上是單向平結。
第五步 開始編伸縮扣,即雙向平結。把兩邊的軸線交叉,左線壓軸線,右線壓左線,穿上來,拉緊。
第六步 再右線壓軸線,左線壓右線,再從圈子裡出來。重複剛才的動作,直至完成。結束時,把多餘的線剪掉,留一個線頭。
第七步 用打火機的內部藍火烤線頭(上面的火烤容易發黑),再用手按一下就不會掉出來了,手鍊完成。
本期我們組織了一場互動活動,請曾伊蒂教快報讀者做新年轉運手鍊,這個是「中國結」最簡單的玩法,一教就會,新年味道又很濃。
活動時間:2016年1月23日(周六)14:00
活動地點:杭州圖書館(錢江新城新館)3樓第八研究室
報名方式:
關注「民藝大賣場」微信服務號,回復「姓名+年齡+聯繫方式+參與人數(每人限報2個)」。我們將從中選出20名讀者,於1月21日晚8點左右發送簡訊通知。
報名截止時間:2016年1月21日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