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邊境對峙事件發生以來,印軍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分析人士曾指出,印度這種不斷向邊境部署重兵的做法,無非就是迫使中國在邊境問題上有所讓步。同時通過這樣的舉動更好地煽動民族情緒,轉移國內矛盾。但是近來的消息證明,印度這種霸權主義的做法,最終只會將自己拖入深淵。
據印度媒體最新報導,日前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表示,「在與鄰國對峙期間,印度政府將充分確保其在資源方面面臨的挑戰不至於影響到本國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但仍需要有效利用預算。」不過隨後有消息透露,在辛格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印度軍隊正在遭受著國防預算吃緊的壓力,許多大型現代化項目進程因為缺乏資金而被放緩。
印度消息人士擔憂稱,資金短缺的問題的確值得印度擔憂,由於預算受限,該國許多現代化項目的進度已經放緩。對於這一資金短缺問題,印度國內也採取過一些補救措施,例如削減武器採購支出,調整軍隊的現代化進程。但是分析人士指出,這對於解決印度資金短缺無異於杯水車薪,因為印度本財年國防預算僅增加1.82%。
可以說別看印度在邊境叫得歡,其實其國內早已出現了大問題。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前,一些印度大型國防項目就已經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說現在印度國內的局勢十分不容樂觀。而就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印度又遭受致命一擊。據新德裡發布消息稱,美國向合作夥伴以及盟友發出了明確警告,稱從俄羅斯購買大型裝備將根據《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受到制裁。此前美國因北約盟國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飛彈攔截系統而對其實施制裁,將其踢出了F-35戰鬥機的生產項目中。
顯而易見,在美國公布這一消息之後,印度將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印度國內的軍工製造水平是出了名的水平低下。舉個例子來說,印度軍隊中目前所使用的36型手榴彈是英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的,而時至今日,印度的36型手榴彈還沒有淘汰。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出,印度連這種製造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武器更新進度都如此緩慢,其軍工生產能力也就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印度武器大量依賴進口,其中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印度進口武器中有近70%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因此美國此舉對於印度的打擊是致命的。儘管事後美國對此澄清稱「制裁不是針對印度,而是針對俄羅斯。」這一舉措向全球發出一個明確信號,也即美國旨在讓俄羅斯付出代價,懲罰其惡意的網絡活動,在烏克蘭進行的不可接受行為以及在世界各地進行的其他惡意活動。但是這樣的解釋對於現在的印度而言無疑是蒼白的。
可以說,在印度邊境告急之際,印度人口中的「盟友」卻在其最困難的時候帶來了致命一擊,不知印度人現在作何感想。(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