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是喜歡的人,越是因怕拒絕而不敢輕易表白?
2個原因:
一是不自信。
心理學認為,不自信是自我否定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對自己能力低估的一種行為。
總是處在不自信的狀態下,就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令人滋生低落的情緒。以致無論幹什麼都處處擔心,無膽無魄,更是沒有相應的勇氣。
太傻初入社會的那一年,剛好18歲。個子雖不高,但人倒是長的白白淨淨,五官也算俊朗。那個年級的他,就是冉冉升起的朝陽,勃勃生機。對社會的一切都是懵懵懂懂,尤其男女關係時常讓他困惑。他很喜歡廠裡的一個小姑涼,卻總是不敢主動接觸,更加不敢表白。
一般都是小姑涼主動約他,他卻有意無意疏遠。有一次,菇涼的腳扭傷了,卻還在上班。經過他面前差點摔倒,卻也不見他主動去扶。事後他懊悔不已。
為什麼明明是喜歡得不得了,卻偏偏要裝得像個陌生人?
因為他膽小害羞,不善交流是造成這般局面的罪魁禍首。從這方面講,確實不如一個小姑涼家的。這也不怪他,從小學到初中比業,家裡他是聽話乖孩子,學校是聽話好學生。家長老師說一,他不敢二。除了「聽話」,別的想都別想。埋頭苦學也不見個好成績,卻把自己慢慢給封閉起來,變得性格內向。從少與人交流,到不會與人交流,直至怕與人交流。
內向的他,多少覺的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怕自己的笨卓壞了這美好的關係。膽小怕對方拒絕,沒面子,到時可能連朋友都沒得做。
二是怕失去控制權
如果說18歲的毛病情有可原,畢竟年少無知。可如今太傻30了,社會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在喜歡的異性面前,也還是挺不直腰杆。越喜歡越怕接觸,越怕拒絕。
著名 心理學家陳 海賢 就對這一問題給出過解釋:
這樣的行為,他是在跟自己的幻想談戀愛。他把戀愛變成了一個人的事。那個他喜歡的人,不過是他幻想所投射的影子。影子就是他,他愛的是自己。
親密關係最好的地方和最壞的地方,其實是同一個:你不是一個人。
「你不是一個人」的好處是,一個人總是孤單的,所以我們才會希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能跟Ta有深刻的聯結。所以才有遇見的驚喜,靠近的喜悅。
「你不是一個人」的壞處是,因為不是一個人,你永遠無法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完全的控制。你不知道對方會怎麼想、你的表白會不會被接受、它是否會愛你和接納你,以及就算他現在接受了,以後會不會背叛你和傷害你。
說白了就是不放心把自己的控制權交給對方,因為那是充滿未知的,不確定的事。
對於喜歡的人,怕對方拒絕的原因,不管是不自信,還是怕失去控制權。解決的辦法就是邁出第一步,行動起來,按自己的想法做先做起來。只有行動才有真實反饋,你才知道當下具體的應對之策。
覺得喜歡的朋友,懇請你點下關注。你的肯定,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真誠的謝謝你,祝生活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