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作為別克家族的重要活動IP,「寰行中國」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而本次第七屆我們將從貴州出發,沿途體驗「國之重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壯觀,近距離觀察史前化石的時光痕跡,並前往萬峰林體驗「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自然奇觀。同時我們也將會對全程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別克Avenir(詢底價|查參配)艾維亞家族進行綜合的試駕體驗,其中包括了昂科旗Avenir、昂科威S(詢底價|查參配) Avenir,以及別克君越Avenir等車型,那麼話不多說,跟隨本文我們出發。
這其實是我第一次來到貴州,之前對於這裡的印象就是國內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經濟發展相對偏弱,同時地形比較複雜,喀斯特地貌遍布;而近幾年隨著國家級IP—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建成,也讓貴州這個省份再次有了新的面貌,也正是我們此行的最大重點之一。
DAY.1:一口能發現「外星人」的大鍋
早上剛出門,就看到別克的艾維亞軍團已經整齊有序的停放在了酒店大門口,其中包括了昂克旗艾維亞、昂克塞S艾維亞、以及君越艾維亞等等,一共得有幾十輛,看上去也是頗為壯觀。
我分到的車是昂克旗的艾維亞,也是目前別克SUV家族中的旗艦車型了,車長接近5米,內飾也採用了淺色的搭配,摸起來的質感也是非常不錯。
今天我們要從貴陽行駛到平塘天眼小鎮,大約在170公裡左右,並不算遠;同時因為貴州山區遍布,一路上我們也是經過了無數的隧道,而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其中有不少的隧道都代表了一個星座,如果想集齊12星座的話是不是要跑遍整個貴州了?
2小時後,「天眼站」也是赫然出現在了我們眼前!經過這裡,我們也算是正式進入了射電望遠鏡的電磁波核心寧靜區,嚴禁使用或設置帶有無線信號的設備,所以每臺車上的對講機都瞬間停止了對話。
據領隊介紹,在射電望遠鏡建設之前,這個天文小鎮的原始居民不過百戶,吃喝自給自足,交通環境也是相當的閉塞;估計這些村民做夢也沒想到,來了一個FAST,他們就可以住上這麼豪華的房子,簡直就像一個太空基地一樣!
在天文小鎮右側的一個並不算起眼的建築就是「FAST」的入口,從這進入之後要坐1個小時的大巴車到達觀景臺。同時我也查了一下這裡的票價,如果是散客來參觀的話大約需要花費140元左右,而且還要提前進行預約哦。
不出所料,進去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將所有帶有磁力或能反射磁力的東西全部放入密碼櫃,包括手機、手錶、水,鑰匙,打火機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它的數據,不允許帶入景區;所以拍照留念根本不可能,更別提發個朋友圈了....
之後經過了1個小時的盤山路,大約幾百節的臺階之後,終於成功見到了「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其綜合性能是排名第二的美國著名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而在剛剛過去的12月1號,阿雷西博望遠鏡不幸坍塌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我們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圖片來自於官方)
從景區出來,我們去參觀了隔壁的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也是FAST的附屬設施之一了,展館面積不小,展現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天文研究進程,和一些基礎天文知識的綜合講解,具有不錯的科普意義,來FAST參觀之後的遊客還是有必要帶著孩子一起看一看的。
剛剛進入博物館,這個外星人一家三口就牢牢鎖定了我們的目光,造型相當獨特,穿的還挺保暖,這是羽絨服嗎?
其實我一直納悶是誰起的這個頭,似乎所有人都認為外星人必須有兩個萌萌的大眼睛和一個大腦門,但仔細想過之後,我想這種「設定」很大機率是起源於熱門動畫「奧特曼」。
展館內設施還算比較新,估計平時特意來FAST參觀的人也並不多,畢竟這裡的第一身份是天文研究所,第二身份才是旅遊景區。
人類對於除自己以外的生物永遠抱著高度的探索與好奇心,所以一到外星人模塊,所以人都打起了精神;導遊向我們介紹,外星人可能存在,但接觸對人不利,同時FAST也在不停的向太空發射著各種信號,如果等到回應的那一天,整個社會與人類的三觀估計將再次發生劇變。
雖然今天參觀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不允許帶任何的電子設備,但別克團對還是細心準備了老款膠捲相機,為我們每一個人拍了一張遊客照,雖然清晰度相當復古,但也是證明我去過這裡的唯一憑證了.....
DAY.2:興義國家地質博物館—做個「化石」帶回家
第二天,我們要從平塘前往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首府—興義,去參觀展有大量三疊紀恐龍化石的興義地質博物館;同時我們的座駕也由昂克旗換成了昂科威S,雖然不是艾維亞版本,但白色車身配上燻黑輪轂,看上去也是相當帶範兒。
換車可把同車的小夥伴開心壞了,看來相比昂克旗艾維亞的豪華感,昂科威S的運動範兒更招年輕人喜歡,他自告奮勇,先開上200公裡!
而實際駕駛起來的感受也和昨天的昂克旗有著很大的不同,昂科威S要更加緊繃,整體的動態響應也要更靈敏,全系標配的9AT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也是比較平順、出色,在這種高速路況上開還是非常舒服的。
接近4個小時,300公裡的路程,我們終於到了興義國家地質博物館;同時門口這個柱子的造型也是非常奇特,遠看似乎爬滿了大型的壁虎。
走近了看,上面其實雕刻的是各種來自於三疊紀的生物,有著恐龍,深海魚類,以及等等叫不上名的生物,看起來倒是栩栩如生。
和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三疊紀是公元前2.5億至公元前2億年的一個地質時代,那時候地球上還僅僅只有一塊大陸,但那時候興義所在的位置就有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動物「興義飛魚」和爬行動物「貴州龍」等存在,化石的發現也比較集中,在世界範圍其實都是比較罕見的。
好傢夥,剛進大門就是鎮館之寶,一塊長達近3米的的「貴州龍」化石,它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偶爾在陸地上爬,也算是龍族的祖先之一了。
下面是貴州龍的復原圖,看起來其實更像是海豚的形狀...
你們沒有猜錯,這些一個個比拳頭還大的蛋就是恐龍蛋,想到這些小恐龍還沒來得及出生,就被無情掩埋,直至形成化石,心裡就有些淡淡的憂傷....
這個化石怎麼長得有些眼熟,難道是奧迪的quattro??
作為化石聚集地的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自然有著化石修復大師的坐鎮,而別克團隊就為我們找到了資深化石修復師—王雲忠老師為我們進行講解,在這裡工作了8年,在他的手中也是成功修復了幻龍、魚龍、鷗龍等大量古生物的化石。
能近距離的參觀化石修復大師的工作過程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兒,他的任務就是將一塊可能藏有化石的石頭一點一點的進行打磨,直至露出裡面的化石組織。
王雲忠老師修復的這塊「混型黔鱷」化石長約半米,他已經修復了三個多月了,每一天從早到晚可能僅僅只能修復出不到幾釐米的大小,可以說既辛苦又枯燥,為國家科普教育也是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他也和我們分享到,這塊化石他可能還要修復半年以上。
參觀完畢,王雲忠老師教我們手工DIY化石模型,當作本次參觀的紀念,幸虧製作流程相對簡單,否則像我這種手殘黨可要頭疼了。
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也成功做出了一個名為「菊石」的化石模型,還是很有紀念價值的;整體來看,雖然興義國家地質博物館相對比較小眾,在國內的知名度也並不高,但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大家過來看一看,應該會給你帶來一些深刻的印象與體驗。
DAY.3:萬峰林與八音坐唱
萬峰林位於興義市的東南部,距離昨天的地質公園並不算遠,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最大的特色就是連綿不絕的山峰,曾有旅行家來到萬峰林讚嘆道「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登山之前,我們首先欣賞了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曲藝說唱—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原型屬於宮廷雅樂,以吹打為主,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很有特色。
美女在哪裡都會引人注目,比如我前面的這一位,身穿民族傳統服飾,吹打著民族獨有的音樂,也是別有一番風情。
欣賞完表演,拉我們上山的車竟是五菱生產的觀光小客車,看上去非常呆萌。
參觀的全程其實就是觀光車拉著我們前往一個又一個的觀景臺進行拍照,欣賞,同時每一個觀景臺還是有著一些不一樣的風景的,也有一些山峰湊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形狀。
比如我前面的這幾座山峰就被稱為「睡美人」,仔細看上去好像真的有一個女子臉朝上躺在其中一樣,你們發現了嗎?
美景總是需要留念的,參觀全程每一位同行的夥伴都在不停的拍照,我自己也拍了大約幾百張圖片,以留住這個輕鬆且愉悅的一刻。
結語:美好的時光總是很快,三天的行程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其實此次出行的重點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參觀遊覽,而是帶領大家溯源華夏先民宇宙觀的形成與變遷,並探訪當代航天科技的前沿成就,可以說是一次充滿了「知識點」的科考之旅了;同時全程駕駛別克艾維亞家族也體現出了相當可靠的產品素質,也是讓我們印象深刻。
同時這三天的行程也僅僅是第七屆「寰行中國」的第一程而已,後面還會有第二程第三程,甚至以後的第八屆、第九屆;中國很大,歷史很長,美景和知識永遠都欣賞不完,就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寰行中國」的再次出發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王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