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服飾產業邁入千億時代

2021-01-18 紅網

紅網時刻 記者 胡芳 株洲報導

「蘆淞衣,天下服」,也許你身上穿的服飾就來自湖南株洲。株洲服飾產業是湖南乃至中部地區最大的服飾產業集群,也是湖南省重點培育產業、中國動力谷「3+5+2」產業體系之一。經過40年發展積澱,從小攤小販到產業集群,不起眼的服飾,在這座城市被做強做大,如今更是突破了千億規模。

1月15日,株洲市統計局、株洲市服飾產業鏈鏈長辦公室傳來好消息——「2020年株洲服飾產業實現總規模1015.3億元」。成為繼軌道交通千億產業後株洲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如何擦亮「株洲服飾」的金字招牌,成為千億產業航母,株洲有著自己的布局與思考。

發布會現場。

數據·小服飾大產業

株洲服飾產業鏈專項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該市服飾產業實現總規模1015.3億元,其中:工業總規模346.4億元,批發零售業總規模514.5億元,與服飾產業配套相關的服務業總規模154.4億元。有法人企業1998家,個體戶40652家;有從業人員23.5萬人。

株洲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應龍介紹,株洲服飾產業呈現出市場高度集中,小微主體活躍的特點。2020年,蘆淞市場群38個專業市場批發零售個體戶規模達344.2億元,佔產業鏈總規模的33.9%,關聯支撐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因行業準入以及經營理念的特殊性,中小企業及個體戶佔比較高,規模達802.5億元,佔產業鏈總規模的79%。

服飾產業鏈從業人員佔全市從業人員的9.6%,吸引了省內、省外約30萬外來人口定居株洲,帶動配套產業以及房地產、餐飲娛樂等關聯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株洲已經形成了集研發設計、面輔料供應、服裝生產、銷售、檢測、倉儲物流、服務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相繼獲得全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中國服飾名城、中國女褲名城、中國服飾品牌孵化基地、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等榮譽稱號。

蘆淞服飾節活動。

傳統優勢基礎上不斷轉型發展

細細盤點之下不難發現,株洲服飾產業實現千億產業規模的背後,既有先天優勢,更有後天的努力。

株洲服飾產業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其蘆淞服飾市場群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活力集群,是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集散地。以女褲為例,這有加工廠超1000家,年總產量超過3億條,約佔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

在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當地不斷轉型發展,率先打造服飾直播產業帶,推出線上「超級蘆淞服飾節」,抖音流量排全國前三。「衣哥嚴選」直播基地年帶貨能力超20億元,「衣哥」位居抖音全國超級總榜第一名。湖南服博會永久落戶株洲蘆淞,是中部地區最大的服飾博覽會。

規劃先行 全產業鏈布局強化承載力

株洲還有著中部地區首屈一指的產業承載能力和領跑全省的優質產業生態。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服飾產業,明確了中部地區最大的,以25.5平方公裡的蘆淞服飾城為核心,醴陵標誌服、茶陵針織、炎陵紡織、淥口印染等特色小鎮為補充的服飾產業集群空間布局。已建成白關國際服飾產業園、新蘆淞服裝都市工業園、康泰服飾工業園等園區,標準廠房67.8萬平米,人才公寓1600多套。

目前,服飾產業在株洲各縣市區均有布局,其中蘆淞區總規模712.7億元,佔全市比重70.1%。在全產業鏈布局中,研發設計環節主要布局在蘆淞區,依託意法服飾城、錦藝服飾城和株洲設計師協會,實現創意設計人才集聚;面輔料環節主要布局在茶陵、炎陵,其紡織材料生產基地被認定為「湖南省第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紡織行業特色基地」,年生產能力30萬錠。生產加工環節主要布局在蘆淞、醴陵、荷塘,主要集聚在蘆淞。依託白關服飾產業園、狐軒智能服飾產業園、新蘆淞洗水工業園、新蘆淞都市服飾工業園等園區,蘆淞匯聚服飾生產加工企業1300餘家;已建成10條智能生產線和物流分揀系統,國內領先……

除了規劃和布局外,株洲擁有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電商網紅、運營管理、配套服務等各類人才20餘萬人。擁有南方最大的職教城—株洲職教城,組建「湖南新媒體與服飾產業學院」,開展「訂單式」培訓,年培訓能力達10萬人次。

創造「量體裁衣」式營商環境

「株洲是我賺第一桶金的地方,回到這發展,不僅是情懷,更多的是當地產業鏈完整,有適合服裝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2018年,胡軒帶著總投資15億元的狐軒服飾智能產業園落戶株洲。40年經營,株洲服飾產業營商環境有口皆碑。

株洲建立了「三方發力、同頻共振」的產業鏈工作機制,組建服飾產業鏈辦、產業聯合會、企業聯合黨委,首創鏈長辦「雙主任」制,聘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夏令敏副會長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設立服飾產業園管委會,補鏈、延鏈、強鏈等工作推進順暢有力。實行服務承諾制、清單制,產業鏈企業報批報建全程代辦,82個事項「一次不用跑」,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

疫情期間黨員幹部「一對一」入駐企業紓難解困,36輛返崗愛心專車赴湖北等地接回務工人員600餘人,蘆淞服飾市場群在全國同類市場率先全面復市。為服飾企業減稅降費1.1億元,協調減免房租、電費等7200餘萬元。出臺了《株洲市產業鏈金融「一行一主鏈」對接工作方案》,創新金融產品,改善服務方式,制定了信貸、結算、諮詢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株洲服飾產業正在籌謀新發展。按照「品牌化、數位化、智能化」的工作思路,致力於推動研發設計品牌化、生產加工智能化、銷售流通數位化,加快建設服飾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進一步提升「蘆淞服飾」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2025年總規模達到2000億元。

相關焦點

  • 株洲服飾產業破千億大關
    40年發展積澱,我市服飾產業終於突破千億大關,成為繼軌道交通產業後,第二個過千億的產業。昨日,我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一喜訊。資料圖 戴凜 攝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集散地株洲服飾產業歷經40年發展,已成為湖南乃至中部地區最大的服飾產業集群,是湖南省重點培育產業、中國動力谷「3+5+2」產業體系之一,相繼獲得全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中國服飾名城、中國女褲名城、中國服飾品牌孵化基地、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等榮譽稱號。
  • 株洲:女裝產業綜合體封頂 服飾產業鏈新添「龍頭」
    華聲在線1月1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戴鵬)今天,株洲CCS歐韓時尚女裝城項目封頂,該市服飾產業鏈又添「龍頭」。株洲CCS歐韓時尚女裝城作為女裝產業綜合體,是該市產業建設重點項目之一,涵蓋快時尚、精工原創、品牌原創、設計師品牌等服飾業態,集納設計師工作室、國際研發中心等多元服飾配套。在5G數字經濟和網際網路直播時代背景下,該綜合體的建成,將為株洲女裝服飾產業升級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株洲服飾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
  • 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今天上午,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暨株洲市職工大學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籤約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王洪斌表示,產教融合是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銜接、推動職教發展和產業升級互為支撐的有力舉措。希望產業學院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努力打造成為服飾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中心、職工培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師生實訓中心,進而推動服飾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市職工大學還與市服飾產業聯合會籤訂建立服飾產教融合基地協議。
  • 劃重點 | 凝心聚力,共築服飾產業新生態!2018湖南服飾產業博覽會暨蘆淞服飾節開幕
    「凝心聚力,共築服飾產業新生態」。10月11日, 2018湖南服飾產業博覽會暨蘆淞服飾節開幕,省內外服飾企業、專業觀眾代表等齊聚株洲,共享行業盛會。行業的事情交給行業來辦,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辦,服飾人的需求只有服飾人最懂。據介紹,本屆服博會,株洲市、蘆淞區兩級政府大膽改革,明確政府只負責導向、支持和協調,具體工作由株洲紡織工業聯合會全程操辦,各項活動的組織全面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使得本次服博會真正成為湖南服飾人,尤其是株洲蘆淞服飾人自主運營的展會平臺,力爭最大程度滿足展商、客商需求。
  • 株洲白關服飾產業園首個網紅直播基地即將啟幕 助力服飾千億市場
    (通訊員 供圖)(通訊員 羅金鵬 記者 青琪)5G短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傳統服裝企業如何藉助短視頻風口提升銷量和品牌傳播,網紅明星如何找到優質貨源無憂帶貨?蘆淞服飾代表品牌之一的狐軒集團或將給出解答:其不僅形成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旗下的「胡軒108」網紅直播基地也將於明年啟幕。
  • 胡軒108聚焦「數智快經濟」,株洲白關首個網紅直播基地助力千億市場
    5G短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傳統服裝企業如何藉助短視頻風口提升銷量和品牌傳播,網紅明星如何找到優質貨源無憂帶貨?狐軒集團董事長,80後實業家胡軒順應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正在激活服裝直播消費一池春水,形成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也成為狐軒集團胡軒108傳統實體經濟轉型的新契機,湖南株洲白關首個網紅直播基地應運而生。
  • 我市成立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
    ▲市職工大學(工業學校)校內舉行的時裝秀(資料圖) 李傑 攝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譚延喜)昨日上午,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暨株洲市職工大學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籤約在蘆淞區舉行。上述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和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由市職工大學(工業學校)與董家塅高科園管委會、株洲新蘆淞集團共同組建。為什麼成立?眾所周知,服飾產業是我市的傳統支柱產業、品牌產業之一。蘆淞服裝市場群是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培育了1000餘個本土品牌,打造了全省首個服飾直播電商基地。
  • 看成都金牛如何邁入「千億俱樂部」
    看成都金牛如何邁入「千億俱樂部」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0 14:17:52
  • 「阻擊」大貨車 保服飾產業園職工安全
    株洲日報記者 劉平 通訊員/羅金鵬株洲日報訊 12月21日,蘆淞區治超辦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冬季貨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部署會,制定相關行動方案。12月1日起,機場大道迎新路至千億大道路段實施中重型貨車限時通行舉措,有效減輕了貨車對沿線居民、企業的困擾,但隨之出現新問題:大貨車紛紛繞道,經千億大道、白關服飾產業園後上蓮株高速,給園區企業、員工帶來困擾。白關服飾產業園目前入駐企業55家,從業人員約3000人,園區挨著蓮株高速。
  • 「中國動力谷」再亮「新名片」 北汽株洲「智」造彰顯硬核實力
    站上發展的「風口」,創新驅動,政策護航,「中國動力谷」三大動力產業之一的汽車產業其勢正勁。而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株洲分公司」)無疑是這個千億汽車產業集群的強力引擎。經過11年跨越式發展,北汽株洲分公司累計產量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10萬輛,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共線製造基地之一。
  • 神農福地動力澎湃,株洲值得全國人民來打卡
    近年來,我市以打造株洲·中國動力谷為核心,著力構建3+5+2產業體系,將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打造成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產業,提質改造服飾、陶瓷兩大傳統產業,推動全市產業邁上價值鏈中高端。12月18日至19日,全國地市新媒體峰會與會代表參觀株洲。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
    、新車試製試驗邁入全新階段。 2017年6月26日,裝載株洲所八大子系統的「復興號」在京滬線雙向首發,中國高鐵正式邁入具有中國血統的「復興號」時代。 「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浩大和複雜工程中,株洲所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系統設計平臺,非常好的製造和質量體系,歷練了一支非常好的人才隊伍。我們將在鐵道裝備交流傳動技術創新方面,完全、真正做到不受制於人!」
  • 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瀟湘大地跨越千百年,如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湖南,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030億元(數據截至2019年),其中包括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遊、林下經濟四大千億產業。而作為湖南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綠色富民產業的花卉苗木產業,在這一朵朵花,一株株苗背後,能否誕生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解讀花木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困境。
  • 「神農福地動力澎湃,株洲值得全國人民來打卡!」_湖南_時事新聞...
    動力谷自主創新園、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園區及企業,成為採訪團成員的集中打卡地。在這裡,大家體驗飛馳的動力產業。「中國,代表國家水平;動力,代表產業特色;谷,代表的是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在動力谷展示中心,講解員用輕快的語言講述中國動力谷的創新創業歷程。
  • 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直播帶貨」蹚新路
    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直播帶貨」蹚新路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戴鵬眼看著一個月旺季即將泡湯,門面租金、物業管理費、倉庫租賃費、員工工資……原定於2月5日開市的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群,至今仍大門緊閉。面對疫情帶來的重創,蘆淞服飾市場群經營者危中尋機,通過快手、抖音蘑菇街、微信等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帶貨」,從網上蹚出一條新路。
  • 未來雲環球中心品牌發布 助力株洲直播經濟新高地行動
    9月25日晚,雲夢想·造未來,株洲未來雲與湖南娛樂頻道創新合作暨打造中國(株洲)直播經濟新高地行動方案全球發布會圓滿成功,正式解鎖商業和新媒體融合全新模式,開啟《5G網紅商娛綜合體》全新商業地產時代,大力推進打造中國(株洲)直播經濟新高地行動。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_社會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
    1958年12月28日,株洲所首批創業者參與的國產第一臺電力機車6Y1型1號車問世,拉開了我國電力機車發展的序幕;1960年4月5日,在成立不到一年時間裡,株洲所聯合株機廠研製出6Y1型2號車,奠定了其在國產電力機車研製領域的地位;1962年5月,株洲所第一個試驗基地建立,電力機車零部件改進設計、新車試製試驗邁入全新階段。
  • 邵商聯合會年會暨全球邵商小鎮產業發展大會在株洲召開
    紅網時刻株洲1月12日訊(記者 龍琦 通訊員 唐翔)1月11日,以「匯聚夢想 共創輝煌」為主題的邵商聯合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球邵商小鎮產業發展大會,在株洲青龍灣田園國際小鎮召開。邵商傑出代表,及關心和支持家鄉發展的各界相關人士及嘉賓近400人歡聚一堂,共話邵商新發展、新未來。邵商是邵陽閃亮名片,對株洲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網聚動力 株洲向前」網絡大V看株洲活動舉行
    活動現場,參與活動的嘉賓先後前往株洲經開區、荷塘區、石峰區、天元區和蘆淞區,參觀了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華錄數據湖項目、湖南移動數據中心、漢德車橋、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城市候機樓、株洲國際汽車小鎮、株洲國際賽車場、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神通光電以及湘江河東風光帶文化牆,共計10餘個株洲產業園區。
  • 株洲高新區出臺12條政策措施促進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配套
    紅網時刻株洲3月20日訊(記者 曹緹 通訊員 張彌鬱)3月20日,株洲市高新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全市率先發布《關於促進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鏈配套的十二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產業鏈十二條措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強產業鏈建設,力爭在「建鏈、強鏈、補鏈、延鏈」上取得更大成效,跑出產業鏈建設「加速度」,實現新區產業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