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割包皮的季節,很多醫院可見小朋友們排隊割包皮。研究認為,包皮環切可以預防陰莖癌的發生以及減少高危型人乳頭狀病毒的傳播,很多醫生喊出口號:不為自己,為了女性健康,也要割包皮!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女生們有了疫苗,男生們還要割包皮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答另外一個問題:到底為什麼要割包皮?
在六千多年前的木乃伊身上人們就發現割包皮的跡象,而古時候的人類壓根不知道宮頸癌這回事情,因此歷史上割包皮的理由並不包括防治宮頸癌這一項。
那麼人類有哪些割包皮的理由?
(一)為了宗教信仰
世界上有相當數量的人是因為宗教原因割了包皮。
我們門診系統一直沿用著「常規和宗教儀式包皮環切術」這一手術名稱。
在非洲的原始部落中,割包皮就像是祭祀儀式中被宰殺的牲畜,成為邁進成人社會的「投名狀」,是成人儀式的重要部分。
伊斯蘭教聖經中記載:「先知易卜拉欣在他八十歲時割除了自己的包皮﹐使用的是一把利斧」。
猶太教的傳說中,割包皮也被描述為是上帝與亞伯拉罕定下的契約:「你和你的後裔,必須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耶穌小時候也割了包皮,他兒時割下的包皮,留在了人間,被稱為「聖包皮」。多家教堂聲稱他們擁有聖包皮…
(1870年,土耳其,割包皮...)
(猶太人割包皮的儀式感很強...)
(據說,這是耶穌割包皮的歷史畫面...)
(這就是某教堂珍藏的傳說中的「聖包皮」...)
(二)為了男性健康
幾百年前的歐洲,曾把割包皮作為防治手淫的重要措施。
進入20世紀後,割包皮更被看作改善生殖器衛生的有效方式。如果衛生條件不好,或者包莖,那麼割包皮的意義很大,可以有效地預防生殖器感染和炎症。
70年代開始有觀點認為,完善的衛生條件下,包皮環切對健康不再有好處,還可能給兒童帶來心理創傷。1971年,美國兒科學會明確認為不再有必要對新生男孩進行常規包皮環切。而當80年代學者們報導未行割禮的男嬰患尿道感染機率遠高於割禮的男嬰之後,1989年美國兒科學開始做「騎牆派」,認為包皮環切「有利有弊」。此後,該學會態度又曾反覆。
最近十多年來,割包皮對男性健康來說又有了新的意義。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明確表示,包皮環切對控制愛滋病蔓延具有重要意義,是預防男性通過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一種補充策略。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包皮中富含極易被愛滋病病毒攻擊的靶細胞;包皮的內板黏膜在性交過程中容易損傷,從而變成病毒入侵的「門戶」。
(三)為了國家
割包皮和國家利益有關麼?有!
因為包皮可能影響戰鬥力。
美國獨立戰爭時,華盛頓手下曾有一名將軍遭遇包莖的痛苦。後來,軍事法典明確寫道:包莖者不能成為軍官。
二戰時期,巴頓將軍也不能容忍未接受包皮環切導致陰莖頭炎感染的士兵,頻繁地下令讓士兵進行包皮環切。據說,包皮環切術是美國海軍在二戰、韓戰和越南戰爭中做的最多的非戰爭相關手術。
(四)為了性生活
割包皮是否能改善性生活?
這事兒爭議很大。
一些研究認為,包皮環切術之後可以延長性交時間。但是,包皮環切後,局部的敏感度降低了。
性生活是男女雙方的事情。爽不爽,還得聽聽女生的意見。但是,這事情目前也沒有一致意見。一些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女生喜歡割過包皮的,也有些女生喜歡沒割過包皮的。
人類割包皮的原因五花八門,並不單單是為了「關愛女性」。所以,即便是女生有了疫苗,男生們依然會割包皮。
去哪割?
如果在非洲的原始部落中,作為成人儀式來割包皮,那就比較恐怖:沒有麻藥、沒有消毒,N多人圍觀鼓掌,部族長老拿把刀就胡亂割一下(通常的情況是,這把刀還挺鈍…)
(《舊約》:99歲的亞伯拉罕聽從上帝的旨意,自己割了包皮。)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我們國家以前的街頭理髮場景,這是某東南亞國家,露天割包皮...)
一般來講,各地醫院的外科都有開展包皮環切術,有的皮膚性病科也有割包皮。
(我們採用一次性包皮環切縫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