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興培先生用「望遠鏡」(立體相機)拍上海老弄堂(方毓強攝)
秦興培先生,生於上海,今年74歲,原住南市舊倉街157弄和平裡。1982年,赴美留學,後從事醫務工作,現定居紐約。他參加了美國和世界兩大立體攝影協會,手上的「望遠鏡」是他在德國專門定製的RBT立體相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歷時十多年,他幾乎每年回滬,除了用攝影機拍攝了大量的街頭、弄堂視頻外,還用立體相機拍了總計三萬幅(六萬張,每幅左右各一張)立體照,他走街串衖,鏡頭掃遍上海內環線內幾乎所有的馬路,為上海這座城市保留了一份珍貴的、獨一無二的「立體記憶」。值此2021年元旦,筆者特從中選取部分照片(秦先生用部分立體照做成視頻,本輯照片為其視頻截圖),略作解讀,作新年禮分享眾多同好,並向街拍達人秦興培先生問候、致敬!
圖1:1995年,肇嘉浜路陝西南路口東北角,愛華飲食店。
圖2:1996年,打浦路南塘浜路口。路口有三四居民嘎山河地方是盧灣區第五十六糧油店(打浦路143號),在南塘浜路對面是打浦橋地段醫院。
圖3:1999年,茂名南路街景,文化藝術品廣場。
圖4:1995年,蒙自路街景。
圖5:1995年,麗園路街景。街頭路旁有剃頭攤,也可見時髦女郎招搖過市。
圖6:1995年,斜徐路街景。
圖7:1995年,方斜路西林後路,白雲觀。
圖8:1999年,建國東路,建國電影院門景。1933年,黃金榮投資創辦榮金大戲院,位於法租界康悌路(今建國東路11號)東口,1月26日開幕,首映聯合電影公司出品的彩色歌舞片有聲片《錦繡緣》。1957年,榮金大戲院改名為建國電影院。此後,幾經翻修改造,偶有停映。2000年,建國電影院再度開業,內設電影廳、卡拉OK廳、網吧廳、棋牌室、咖啡屋等。
圖9:1996年,11路電車停靠老西門站。路邊街面房子二樓陽臺圍牆上還有殘存的文革紅色標語。
圖10:1998年,裡鹹瓜街東門路口南望,彈街路上有幾把躺椅曬著被頭。路口上方掛著「家庭裝璜諮詢處」橫幅,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袋裡有鈔票想裝修房子了。
圖11:1998年,東門路外鹹瓜街口西南角,小東門煙雜店。
圖12:1995年,延安東路江西南路口西望街景。
圖13:1996年,浙江中路北望新永安大樓。
圖14:1996年,西藏中路廣東路口東北角,川湘土產食品商店。
圖15:1996年,福州路會樂裡東二弄(本文封面為1996年會樂裡福州路弄口)。
圖16:1996年,西藏中路,和平雙廳電影院。1942年2月14日,皇后大戲院開幕,位於虞洽卿路三馬路口(今西藏中路290號漢口路口)。1942年8月14日起,經裝修的皇后大戲院重新開幕,開演舞臺劇,兼映電影,之後又演京戲等。1946年11月7日,皇后大戲院再度開幕,恢復上映電影,首映影片《鶯飛人間》。1952年,皇后大戲院由上海文化局接管,並更名為和平電影院;1967年,又改名為戰鬥電影院;1976年,復名「和平電影院」;1986年,改為「和平雙廳電影院」;2003年底,經重建後定名為「和平影都」,隸屬大光明院線。
圖17:1996年,延安東路南側上街沿,前方西藏南路。
圖18:1999年,八仙橋龍門路恆茂裡。
圖19:1995年,寧海西路西望,前面龍門路口。
圖20:1995年,靜安寺門景。
圖21:2000年,山海關路新昌路口,山海關路馬路菜場。
圖22:2000年,北京西路473弄聯珠裡(成都北路至大通路間)內景。
圖23:1998年,虯江支路四川北路口東望街景。
圖24:1998年,虯江路厚德路口東望街景。
圖25:1998年,虯江路258-278號。
圖26:1999年,四川北路近厚德路口北望,前面右側群眾影劇院。1931年1月31日,廣東大戲院開幕,次日正式營業,位於北四川路橫浜橋南堍(今四川北路1552號),主演粵劇偶放映電影。1933年5月25日,更名為香港大戲院並開幕,改映電影,首映影片《蝴蝶夫人》;同年6月8日起,主演戲劇和歌舞,兼映電影;8月26日,更名為鈞記香港大戲院,專演戲劇;12月22日起,一度更名合興香港大戲院。1934年8月4日,復名廣東大戲院並開幕,專演戲劇和歌舞表演。抗戰期間,更名為中華大戲院(簡稱「虹口中華」)。1946年5月5日,虹光大戲院在廣東大戲院舊址揭幕,開演戲劇;1946年8月起,停演戲劇,改映電影,首映國產片《千裡送京娘》。1951年4月,虹光大戲院易名「華東公安部隊大禮堂」,劃歸部隊使用。1952年1月,由華東影片公司接管,改名和平電影院,是年9月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更名為群眾電影院。1953年,劇場大修後改名為群眾劇場;1968年1月,更名為群眾影劇院。
圖27:1999年,天通庵路363弄。
圖28:1999年,長壽路600號,燎原電影院。1931年,滬西共舞臺開幕,專演戲劇,舞臺簡陋,位於勞勃生路大自鳴鐘西首(長壽路427號)。1935年,滬西共舞臺改建,更名為高升大戲院,專演地方戲。1948年2月9日,改名大都會大戲院並開幕,由黃金榮、張鏡壽揭幕,歐陽莎菲、曹慧麟小姐剪彩,首映《八年離亂》。1964年,改名為燎原電影院。1982年,易地重建新燎原電影院(長壽路600號膠州路口);1984年9月,「新燎原」竣工;同年11月1日開幕。
圖29:1999年,長寧路1520弄北望。
圖30:1998年,新疆路熱河路口街景。
圖31:1998年,新疆路68號門口東望街景。
圖32:1998年,雙遼路菱白園北望街景。
圖33:1998年,江灣河灘西路萬安路口東望街景。
近期文章:
海上舊夢影痕(十四)
海上舊夢影痕(十三)
海上舊夢影痕(十二)
海上舊夢影痕(十一)
海上舊夢影痕(十)
海上舊夢影痕(九)
海上舊夢影痕(八)
上海租界馬路小考:武定路
海上舊夢影痕(七)
城市影像的拾荒者
海上舊夢影痕(六)
海上舊夢影痕(五)
海上舊夢影痕(四)
1949-1950年:黎明前後的大上海
1949年:開國大典(蘇聯彩色版)
1949-1950年間: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上海街景寫真
海上舊夢影痕(三)
海上舊夢影痕(二)
1967年:荒牧萬佐行•上海街景寫真集
海上舊夢影痕(一)
---
歡迎光臨!本號文字及部分近照均為原創。轉載本號文章,請註明來源!對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圖、老建築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
1、搜索微信公眾號:wt1957sina;
2、掃描下面本號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再點「關注」即可。